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李乾順的退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李乾順的退路

為了商討救亡之策,西夏國國主李乾順,宗室貴族濮王李仁忠,舒王李仁禮,以及貝中撒辰、罔存禮等興慶府中的大臣都齊集一堂,甚至連失去兵權多年的老將仁多保忠也被請入了宮中。

然而,面對靈州失守,楚軍只在都城百里之外,而軍心已亂的不利局面,朝中重臣商討了許久,也拿不出一個對策。

李乾順望著殿中的群臣,也是暗自嘆氣。如今的危局,與自己在軍事上太過依賴兄弟李察哥也有一些關係。

李乾順親政後,將兵權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晉王李察哥,其餘宗室濮王李仁忠,舒王李仁禮雖然也是擁戴李乾順的忠臣,但都是被任命為文官,沒有甚麼掌軍的經驗。

舒王李仁禮倒是曾經在韋州擔任過監軍,與軍中一些將領有些情誼。

然而,韋州軍團已經全軍覆沒,舒王李仁禮的老部下們在韋州或死或降,沒有一人逃了出來。

舒王李仁禮在悲痛之餘,也是束手無策了。

老臣貝中撒辰、仁多保忠二人曾經與嵬名阿吳一起掌握兵權,並誅滅權臣梁乞逋,為李乾順鞏固皇權立下過汗馬功勞。

然而李乾順親政後,就將兵權從這些老將手中收回,所以貝中撒辰、仁多保忠也不理軍事許多年了。

並且,此二人也垂垂老矣,即使是李乾順想要臨危拜將,都不知他二人還能騎上馬出征否。

罔存禮則乾脆就是損兵折將,從靈州城敗退回來的,早已被楚軍殺得喪膽。

在接連失去了晉王李察哥、大將李良輔和老將嵬名阿吳後,李乾順手下竟然找不到一個可以統帥大軍的將才。

雖然興慶府周邊還亂哄哄地集結了從各地趕來的十多萬大軍,但殿中之人都不認為能夠憑此擋住楚軍的攻勢。

正在眾人胡亂出些主意,卻連自己都難以說服之時,薛元禮卻匆匆忙忙的趕回了興慶府。

薛元禮向國主李乾順和群臣細述了此番出使楚國的見聞,說以他之見,楚國皇帝張邦昌懦弱無能,朝中實權皆在那楚軍主帥西門慶手中。

薛元禮說,自己已經與楚軍主帥西門慶談判,但結果卻是西門慶拒絕大夏提出的一切和談條件,誓要滅亡大夏。

殿中群臣紛紛表示不解,那楚國權臣西門慶與大夏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為何不能網開一面,卻要統帥大軍在這西北邊僻之地死磕,定要置大夏於死地呢?

薛元禮回答說,以自己在楚國境內瞭解的資訊分析,楚軍主帥西門慶的確是有不臣之心。

為了能夠積攢足夠的威望,對皇帝張邦昌取而代之,那西門慶想要贏得一場國戰。

原本,最好的立威物件是北方的金國。

領兵收回河北、河東和燕地的功績,足以讓西門慶名正言順地對金國扶立的傀儡皇帝張邦昌取而代之,坐上皇帝寶座。

可是,西門慶害怕與強大的金國開戰,就將立威的物件改為了大夏國。

薛元禮告訴殿中諸人,說到底,別看那楚軍主帥西門慶對大夏咄咄逼人,強橫霸道,他其實也是一個欺軟怕硬之輩。

若是遇到金軍,想那楚軍主帥西門慶必然知難而退,不敢造次。

聽完薛元禮之言,濮王李仁忠雙目放光,站出來問道:“那楚軍主帥當真畏懼金軍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薛元禮點頭應道:“千真萬確,自金軍滅宋立楚後,不僅是那楚軍主帥西門慶不敢招惹金軍,楚國的所有將領都畏金軍如虎。

若非如此,那楚軍主帥西門慶本是京東路人,與金軍佔據的河北只隔一條大河,他何必捨近求遠,花費數月光景,翻山越嶺的來打我大夏?”

“可惡!此賊欺軟怕硬,竟然將我大夏當作他的墊腳石!”

舒王李仁禮氣急敗壞地罵道。

“仁禮,若是罵人有用,楚軍早已被我等罵回京兆府去了。如今還是拿個對策吧!

陛下,我意如今情勢危急,不如請外援來助我一臂之力,與我軍共同禦敵。”

濮王李仁忠開口說道。

李乾順聽了,心中明白了濮王李仁忠之意。不過,他還是讓濮王李仁忠說過清楚明白。

濮王李仁忠說道:“陛下,諸位同僚,既然那楚軍最害怕的是金軍,不如我等派使臣走一趟大同府,用重金禮請一支金軍入夏,幫我軍驅逐楚軍出境。”

李乾順讓眾臣討論此法是否可行。

群臣議論紛紛,有贊成者,也有反對者。

反對者認為,此舉乃是“前門驅狼,後門入虎”,雖然能夠趕走楚軍,但是卻又招來一支更麻煩的軍隊,只怕是後患無窮。

支持者卻認為,大夏與從前的大宋,如今的大楚乃是世代死敵,故而會打得不死不休。

而大金國取代了遼國,如今是大夏的宗主國。

大金國與大夏國並無大的矛盾衝突,因此不會如楚軍一般與夏軍交惡,當不會威脅大夏國的生存。

支援請金軍入援的薛元禮更是指出,反對的大臣看似思慮周密,卻是不顧現實。

如今強盜都打到家門口了,難道還有閒暇擔心請來防盜的鄰居會偷竊家中財物嗎?

薛元禮請反對的大臣們拿出比請金軍援救更好的對策,卻無人能夠應對。

實際上,西夏國此時在正面戰場上節節敗退,楚國又堅決不同意議和,李乾順君臣的選擇已經不多了。

楚軍兵臨城下時,李乾順的第一個選擇是出城投降,讓楚國順利吞併夏國,從此去那東京汴梁城做一個安樂公。

李乾順不忍拋棄祖宗的基業,當然不願就此投降。

第二個選擇,是放棄興慶府逃跑,繞道西北的大漠與草原,逃到河西走廊西部的瓜州和沙州等地,利用隔壁荒漠為屏障,與楚國打持久戰。

可是,西夏能夠控制遙遠的瓜州和沙州,依靠的是西夏國擁有夏州、銀州、靈州、興州和涼州等富庶地區,國力強盛。

西夏國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方才能夠從吐蕃和西州回紇的環伺中搶得瓜、沙之地。

如果西夏國內地丟了,只憑瓜州與沙州,李乾順莫說是與東方的楚國對抗,只是南方的吐蕃,西方的西州回紇,以及北方的殘遼耶律大石這三方勢力,就能夠要了李乾順的命。

因此,這條路也不好走。

第三個選擇,就是逃到金國邊境,成為金國的附庸,或是直接逃入金國,成立流亡政府。

透過這樣的方法苟延殘喘,在修養生息,得到金國的支援後伺機復國。

可是,與其那樣將腦袋置於金國的刀下,靠金國的憐憫而活,還不如堅守興慶府,請金軍來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