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

遼國首都燕京城還未落入大宋的手中,卻已經被宋朝改了名字,由此可見宋徽宗對於收復燕京的心思是多麼急切,大宋朝廷官員對於二次北伐又是多麼的盲目自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遼國蕭太后為了給遼國留一線生機,已經下決心忍辱負重,投降稱藩。

為了稱藩成功,遼國同時向宋、金兩國都送了投降表章,試探兩國的態度。

遼國使臣蕭容、韓昉拿著表章到了河間府的宣撫司,童貫和蔡攸二人以軍中禮節接見了遼國的使臣。

看了遼國使臣獻上的降表後,童貫和蔡攸表示無法接受遼國的稱藩請求。

太尉童貫傲慢地說:“貴國表章中只提向我們繳納歲幣,不提歸還土地,這個條件我國無法接受。貴國要想投降,必須歸還燕雲十六州。否則一切都免談。”

說罷,童貫吩咐左右將遼使蕭容、韓昉趕出宣撫司,以示自己的態度堅決。

遼使韓昉冷笑著對童貫和蔡攸說道:“對於貴國朝廷,土地的作用不過是產生稅賦,我國給歲幣就等同於歸還土地。

燕京土地軍民龐雜,除了契丹人,還有漢人、渤海人、女真人。你們收回後,恐怕也不好統治。不如還讓我們替你們管著,你們只需要坐享其成。

貴我兩國做鄰居一百多年,邊境也和平了一百多年,兩國軍民皆受其利。

如今貴國不念兩國舊誼,非要把我們遼國土地佔了,與野蠻貪婪的金國接壤。

等到金國對你們動武那一天,你們就會想起當年我遼國的好了。”

聽了遼使的話,童貫、蔡攸又猶豫起來,對於是否進攻燕京,心中拿捏不準。

於是,童貫讓遼使蕭容、韓昉暫時住在雄州等待答覆,命人將蕭太后表章飛速傳往朝廷。

接不接受遼國稱藩請求,還是得請東京汴梁城裡的道君皇帝定奪。

遼國蕭太后請降的表章送到東京汴梁城後,朝廷大喜,宰相王黼率百官在紫寰殿向道君皇帝趙佶跪拜上表稱賀。

宋徽宗心潮彭拜,彷彿燕地已經收回,他迅速地連發了幾道詔書。

第一道是回覆遼國蕭太后,希望她看明形勢,早日正式帶著燕地百姓及燕雲十六州土地,來宋朝稱藩。

第二道聖旨,是赦免燕地囚犯。

第三道聖旨,減免燕地百姓稅負。

第四道聖旨,大宋在燕地選拔賢良。

宋徽宗已經迫不及待地以主人自居,對燕地百姓下發聖旨,給燕雲十六州做了遠景規劃,就等收復失地。

太尉童貫等收到聖旨後,不敢怠慢,立即加緊安排軍事行動,意圖給遼國燕京小朝廷更大的壓力,以求早日事成,讓皇帝滿意。

太尉童貫對前線軍隊下令,命都統制劉延慶自雄州出發,經新城縣前往涿州。又命劉光世、楊可世二將自安肅軍出發,經易州前往涿州。

童貫擬兩路大軍在涿州會合後,用優勢兵力,一舉拿下燕京。

劉延慶、劉光世、楊可世等將領兵到達涿州後,整編大軍。二十萬宋軍加上常勝軍、投降的地方豪強軍隊,對外號稱五十萬,浩浩蕩蕩地北上伐遼。

宋軍從涿州出發,一路鼓聲震天,軍容鼎盛,好不壯觀。

然而,在涿州百姓的眼中,宋軍聲勢浩大,無可匹敵。但是在常勝軍郭藥師、甄五臣、趙鶴壽等宿將的眼中,這支宋軍紀律鬆弛,虛有其表,完全是在遊行,哪裡有行軍作戰的模樣?

見劉延慶指揮的宋軍行軍無紀律,郭藥師看傻了眼。以這樣的軍隊上陣,再多都是豬羊啊!怎會是遼國名將蕭幹的對手?

郭藥師心下不安,急忙策馬衝到都統制劉延慶的身邊,對劉延慶諫言道:“都統制,今日我大軍拔隊前行,卻是軍紀渙散,不做禦敵的防備警戒,此乃行軍大忌也!倘若敵人在半途中置伏邀擊,使得我軍首尾不能相應,則我軍望塵決潰矣。”

劉延慶聽了,哈哈大笑道:“我軍在西北與西夏軍征戰多年,將士們英勇善戰,諳熟戰陣,豈有臨陣對敵,不戰而潰之理?況且那蕭太后已經向我大宋遞上了降表,誰敢阻我大軍前進?郭將軍不必多慮。”

劉延慶身邊諸將也個個誇耀武勇,哪裡將郭藥師這個降將的話放在心上。

此番二次伐遼,郭藥師不戰而降,西軍諸將在心中都不免輕視常勝軍諸將,認為他們哪裡知曉甚麼行軍打仗。

郭藥師見西軍諸將驕橫,士卒軍紀渙散,心中不由得忐忑不安起來。

當劉延慶帶著大軍前行至良鄉縣瀘溝河時,前鋒部隊來報,說遼軍統帥蕭幹與大將耶律大石帶兵前來抵抗,與宋軍隔瀘溝河相望。

原來,遼國蕭太后向宋、金兩國送出降表後,聽說宋國不念舊情,而是得寸進尺地派遣大軍前來攻城,四軍大王蕭幹大怒,與耶律大石帶著遼軍主力出了燕京城,來到瀘溝河禦敵。

見遼軍主動發起了攻擊,劉延慶命令前鋒軍迎戰,宋、遼兩軍在瀘溝河畔展開了交鋒。

宋軍雖多,但軍紀渙散,各部不能協調作戰。遼軍卻是帶著國仇家恨,同仇敵愾地與宋軍拼命,無不以一當十。

劉延慶的前軍與遼軍大戰一場,竟然敗下陣來。

劉延慶見前軍受挫,急忙命宋軍原地紮營固守,防備遼軍騎兵的突襲。

蕭幹見天色已晚,也鳴金收兵,在與宋軍相距十里處扎下營寨。

宋軍初戰受挫後,劉延慶方知遼軍依然強大,於是命令諸軍壁壘不出。宋、遼兩軍在瀘溝河對峙多日,卻沒有交戰。

太尉童貫知道情況後,傳令給劉延慶說道:“大軍已經在此耽擱幾日,影響進軍燕京進度,每日徒耗國家錢糧。據聞我軍數量是遼軍十倍,優勢明顯,為何不敢與敵軍交戰?希望你趕快解決這一路遼軍,為國家攻取燕京城。”

劉延慶接令後,不敢再對遼軍避而不戰,只得召集諸將討論對策。

郭藥師立功心切,上前獻策道:“敵將蕭幹現在統率著遼國主力在此與我軍對抗,後方必然空虛。

我軍可以派一支輕騎部隊,繞開蕭幹主力,由固安渡瀘溝河,繞道安次,直接抵達燕京城下。

城中漢人知道我宋軍到後,必在城內響應,如此裡應外合,燕京城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