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是個低調的鹹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比賽進行時(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比賽進行時(二)

張傑看著李清影臉上洋溢著的笑容,他的心情也似乎好了許多,他道:"看來這次比賽你是勢在必得,雖然不知道你是從那裡來的自信,但心態不錯,希望你能如願以償吧。"

"嘻嘻,那是自然。"李清影倒是也沒有否認,她自幼就開始學美術,直到今日在這上面的造詣頗深。

而且這次的比賽題目,她一個月前就已經知曉。

這也多虧了她哪便宜老爸。

出身在美術大家就是不一樣。

說起來她這個算不算已經是內定了。

兩萬助學金她倒是不在乎,充其量就是多了點生活費,她想要的是那第一名的榮譽證書。

第二,第三,雖然也有,但是沒有第一那種強烈的榮譽感。

張傑見到這個傻妮子,既然站在原地傻笑了起來,他覺得無趣,就轉身邁步向著老師指定的地點走去。

他們學校的領隊老師,自然就是王翠玲與紅兩蝶。

這時李清影回過神來,張傑已是站到自己學校集合的隊伍當中,她發覺自己要遲到後,立馬小跑了過去。

"人來的差不多了,兩蝶你點名吧。"

紅兩蝶聞言,便看著手中的比賽學生名單開始逐個點名。

點名很快不到一分鐘,點名是為了看看大家是不是都來了。

剛好全到。

王翠玲這次滿意的說道:"第一場比賽順利結束,說說你們的比賽感覺吧,誰先來。"

王翠玲剛說完,就有一名女學生率先舉手:"王老師,我,我想第一個。"

"王秋秋既然你這麼主動,那麼就由你出列來為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吧。"

王秋秋本來就站在第一排,所以她只用向前邁兩步,然後轉過身來對著大家說就可以了。

"我自己的感受嘛,覺得這次比賽題目是真的很有新意的,拋去以往出題慣例,直接採取擾人感官的迷惑出題方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拿透視這一塊來舉例子吧!"

"透視是透過我的視線,到物體與地面的角度形成一線三點,從而看到物體的模樣。而這一次直接拋去靜止這一說法。雖然還是靜止素描,但是光憑採用旋轉機制這一點,就已經不在是簡簡單單的測試我們的素描功底了。"

"這其中更側重於考研我們的觀察能力,在每秒旋轉一圈的前提條件下,將一個靜止的畫面完美演畫出來,我覺得的第一道題,就能淘汰三分之一的比賽競爭者。"

"而我自己也是勉勉強強能畫出來,如果下一題還是這樣不按照套路出牌,我可能就會被淘汰。"

王秋秋說了一連串的心裡感受。

這些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經體會到了。

而且在他們二十人之中就已經有幾個人覺得自己第一題就已經掛了。

"王秋秋同學說的很棒,不管能不能走到最後一步,只要努力去參加比賽並且竭盡全力了。我們都應該給彼此加油鼓勵,因為你們是一個整體。你們從參加比賽那一刻開始起,就已經不是代表個人了,而是代表著我們整個學校的榮譽,所以請大家接下來的比賽繼續加油。"

"我們給與王秋秋熱烈的掌聲。"

當王翠玲的聲音落下,掌聲就響了起來。

周圍其他學校的學生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了過來。

"大家還有人想發言感受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就在說一些事情,然後大家就原地解散,下午一點準時進比賽場地。"王翠玲說完接著問道:"還有人想表達的嗎?"

"老師我。"薛太迪舉手道。

接下來斷斷續續又有好幾個人發表感受,最後在十一點半的時候,王翠玲才宣佈解散。

解散前王翠玲說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每次比賽結束後,都會有一次這樣的感受分享。

一是為了給大家緩解壓力,其次聆聽別人的觀點從而彌補自身上的一些不足之處,再者就是讓大家接機認識一下彼此。

第二件事情就是,比賽結束後,比賽成績淘汰結果就會出來,沒有進入下一輪的同學,只能在領隊老師的安排下,去美術館專門設立的觀賞大廳去等待,能玩手機能說話,所以到那裡後也不會覺得寂寞。

第三件事情就是,大家在這兩天時間裡,可以憑藉自己左胸前的學校標牌隨意進出美術館。

這兩天除去比賽的時間,其他都可以進入美術館去裡面參觀。

美術館晚上二十一點半清場。

現在這個時間,已經是中午飯點,張傑從美術館前的廣場出來沿著馬路走,他最後選擇在對面公園門前不遠處的小飯店吃飯。

因為這個地方,除了這裡能吃飯以外,他還真找不到那裡能掐飯了。

同樣這一條街的飯店都被佔領了,在這裡吃飯的大多都是參加比賽的。

張傑來的還是比較早,他點了一份番茄蛋炒飯後,這家飯店已是座無虛席。

吃完飯後,他擠出去也是花了不小的功夫。

出來後,他隨便看了一下時間。

11:48,還有近乎一小時左右的空閒時間,張傑重新回到了美術館。

張傑還未進入,就被外觀設計所吸引,隨及他拿起作品拍了幾張。隨著正面進去後,第一個偌大顯示屏展示的就是,這個名朗萬清美術館介紹。

剛來的時候都是從兩邊側門進的,而且時間倉促他也就沒來得及仔細觀察。

果然不虧是名勝寶地。

看了兩眼介紹,他大致也是瞭解了美術館的佈局還有部分發展史。

(名朗萬清美術館,建於一百多年前,到如今已是收攬無數華西方名作,它還有一個別稱名叫:鄭舟頂級畫院。

隸屬鄭舟市文化局,全供事業單位,其成立聚集了一批專業畫家創作隊伍,現有一級美術師68人,二級美術師71人,三級美術師80人,承擔著鄭舟市人民政府和美術館書畫創作和美術研究的任務,擔負著美術創作研究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任。

鄭舟美術館在總體設計上融現代建築風格與優雅的園藝環境為一體,襯托鄭舟美術館這一藝術殿堂的高貴典雅。

其主館建有900平方米的環形展廳2個,300平方米的陳列廳1個,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1個,100平方米的畫廊2個,200平方米的接待廳1個和1座三層畫家創作樓(配有畫家創作室21套)。

壁畫室三十個,陳列室十二個,收場室三十個,美術館配有國家二級監控、消防報警設施,已具備接待國內外各藝術種類大型展覽活動的能力。

同樣也是諸多高校美術比賽的必選之地。

名朗萬清美術館,是集辦公、收藏展示、創作研究、學術交流、教學培訓為一體的公益性文化設施單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