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不求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

在禮部為官的順慶舉人鄒簡臣,他對於西明突然在青羊宮召開的“特科”科舉感到有些莫名。

科舉選拔人才,理應由吏部主持。不過禮部參與其事,倒也不算十分出格。鄒簡臣知道現在的吏部尚書徐以顯乃是天王的左膀右臂之一,事務繁忙,或許也是因此才將科舉的差事分擔一部分給禮部辦理。

他和好友禮部侍郎江鼎宏一起辦理此事,並沒有想到太多其他方面。

鄒簡臣唯一擔心的一件事情,只是為了辦理“特科”會浪費不少時間。他本來已經找好了藉口,準備利用為父丁憂的機會趕回順慶府老家聯絡豪傑,趁機起兵迎接王應熊的貴州兵入川。

現在被“特科”牽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空回去一趟順慶府老家。

不過江鼎宏覺得這也沒什麼,畢竟王應熊進軍恢剿四川一事,按照他和兵部侍郎龔完敬的計算,還沒有那麼快。

一方面是現在西明尚且有許多軍隊聚集在蜀中,他們都認為要等到張獻忠親督大軍北伐以後,等到四川兵力空虛的時候,再迎接王應熊入蜀為好;

另一方面則是王應熊號稱糾兵數萬,即將興師入蜀。但是江鼎宏他們都是知道明朝官僚辦事效率的,因此對於王應熊這支大軍的成色自然滿懷疑問,也都認為應該多給王督師一些時間,最好等到何騰蛟恢剿湖廣有一些成果以後,再起兵響應。

江鼎宏勸說鄒簡臣道:“大丈夫不可無博浪一擊,但包羞忍辱亦是男兒,我們何必急於一時呢?”

鄒簡臣這才安下心來,安心辦理“特科”科舉一事。

這場科舉據說是剛剛回到成都的東王孫可望親自要求舉辦的,目的是要遴選真才,人物皆是各地專門挑選而來的。

除了一般的秀才童生以外,孫可望還提出要借“特科”科舉的機會,召集散步川中各地的西明諸侯入京,大肆封賞爵位,以安定漢中之敗後略顯散亂的人心。

鄒簡臣作為禮部官員,提前看到了封賞的名錄,他和江鼎宏喜道:

“曾英和楊展都要晉封為公爵了啊?還要給他們加主將和都督銜,要增益他們的兵力。”

江鼎宏也笑道:“雖然楊展的態度還不明朗,但曾英已經確定要起兵響應王督師入蜀了。我已經派人去勸說楊展過了,想來等到曾英起兵以後,若時局有利於大明,楊展肯定也會起兵響應。局面這是一片大好。”

鄒簡臣也說:“太好了。曾侯爺和楊展一同到成都來,這更方便我們策動他們起兵!”

此時張獻忠每日都在奢華至極的蜀王王宮裡為天父皇上帝做禮拜,無暇顧及政務。東王孫可望便下詔說:

“孤因兩科無人,今開設‘特科’取士,以網羅文武全才,故調集全川士子,到京應試。若有一人託故不來,本人剝皮,全家處斬,鄰里連坐,地方教官砍頭。”

孫可望這種蠻橫粗暴的作態,又讓江鼎宏和鄒簡臣都嗤之以鼻了。他們認為西營群賊到底還是賊子,根本沒有王者氣象,等到王應熊帶著貴州兵入蜀以後,估計時間不久,就能收復成都了。

青羊宮南面是百花潭和武侯祠,西有杜甫草堂,東臨二仙庵,風水極佳,是四川境內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道觀。

孫可望派人出示新制的一面黃色大旗,長寬各有一丈開外。他親手在大旗上寫下了“廣招賢才”四個大字,因為書法不好,又讓江鼎宏、鄒簡臣、龔完敬等人心中一陣好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久上千名在鄉士人陸續被調入京,但鄒簡臣查閱名錄以後又覺得奇怪,問道:

“江兄,到成都的秀才、童生,差不多都是順慶、重慶一帶的人嗎?”

江鼎宏沒有特別注意這一點,他覺得這大約只是說明西明政權對四川各州縣控制力不行。因此隨便向鄒簡臣解釋了兩句,就沒再說什麼了。

又過了一天,楊展和曾英自外地入京。他們都只帶了約百餘名親兵衛士,大膽趕赴成都聽封。估計也是認為既然孫可望說要大肆封賞他們的公爵和高官,那麼自然沒有嚴加戒備的道理。

何況現在反西一派的密謀還沒有全部就位,甚至楊展都還沒有下定決心反對張獻忠。光靠曾英自己的兵力,不可能是西明軍的對手,所以他們自然是決定先行接受孫可望的封賞,正好也前往成都聯絡一下皇城裡的密謀派們。

這一次張獻忠終於沒有缺席,老天王離開了他宅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天王府”,親自帶著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和四王子、五都督等西明政權的高官顯爵們,到成都郊外迎接楊展、曾英入京。

鄒簡臣也終於又一次得見老天王的面容,張獻忠看起來相比較大半年前剛剛入川時和顏悅色了不少。天王的鬍鬚留長了非常多,神似成祖的畫像,看起來居然有那麼幾分的仙風道骨。

太平天國皇帝朱由榔依舊被軟禁著,這種場合也沒有出面。鄒簡臣心中感嘆一聲,待朝廷大兵收復成都以後,這個背棄祖宗、甘心從賊的朱由榔,應該將其圈禁到鳳陽高牆吧?

張獻忠笑呵呵地迎接楊展和曾英,他撫著鬍鬚說:

“咱老子聽說自成死在了北方……!你們知道這件事嗎?李自成是老子一輩子最大的敵手,也是咱老子不能不佩服的一個大豪傑。可惜他死在了狗韃子的手上。

唉!幹他娘的狗韃子!”

楊展額頭上不知為什麼滑下冷汗,他小心翼翼地說:“李自成橫行天下已久,今日為東兵所殺,是為我朝除一大寇……”

張獻忠聽到這話,立刻瞪起眼睛吹起鬍子,大喝一聲說:

“呸!入你媽的王八蛋,什麼東兵?那是狗韃子!小楊將軍說的什麼話?李自成起營造反,那無非是明朝逼迫太甚罷了。否則老子們閒飯不吃,要去吃這碗造反的乾飯嗎?”

等張獻忠說完以後,他才想起自己已經皈依了天主教,按照天父的教導,應當與人為善,不可以再這樣暴脾氣。

而且如今自己就是大明朝廷的天王老子,怎麼能說自己這朝廷的不是?

張獻忠呸呸甩了自己兩下後,才邀請楊展和曾英入城:

“李自成死了也好,省得了他這樣的英雄死在咱老子手上不是?

到底可惜!再過得一段時日,等老子……待孤收整好兵馬北伐,亦要和韃子較量一番身手才是。”

曾英和楊展各懷憂懼地入城以後,也不再敢大張旗鼓地聯絡那些密謀反西的陰謀家了。他們都決定先等到青羊宮特科和新的封賞結束以後,回到自己的根據地上再做計較。

張獻忠則和四王子一同回宮,回宮路上,李定國問道:

“義父對順使怎麼看?”

張獻忠好像有些乏累地打了一個瞌睡,他打著哈欠說:

“啊……嘿,你說藺養成嗎?他倒是孤的老相識了。當年他在革左五營的時候,還是個晚輩的小角色,卻不想如今革左五營有威望的賀錦、賀一龍、馬守應一個個都丟了性命,凡是藺養成這個小角色混得風生水起,居然成為了新近崛起的那李來亨的心腹干將。

這件事情真讓人想不到。”

孫可望倒是眯起眼睛,他對李來亨很感興趣地說:

“我在保寧時,派了不少人化妝為難民到湖廣去窺探李來亨的施政。楚民都稱他為李公子,說他興仁義之兵、救民於水火之中,名聲確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