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深海日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據水尋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 據水尋龍

“你一隻螞蟻,怎麼跑的這麼快?”我問。

“我修煉的就是速度。”螞蟻精自豪的說。

這些妖怪你一言我一語,爭著搶著問我問題。它們想變成人,更想瞭解人類的生活方式,殊不知人類之間哪有它們之間來的逍遙快活。

看得出這些妖怪並不壞,無非就是求知心切,只是手法有些粗魯……

這些妖怪纏了我半天,天快亮的時候它們才離開。

“這倆人是暈了,還是睡著了,這麼久還不醒?”我踢了踢他倆,說:“天都亮了,該醒了。”

我把葉子上的露水甩在他們臉上,他倆才醒過來。

回來發現其他人好像也沒怎麼睡,特別是大錨跟小苗,我剛剛回到營地,他倆就站起身迎向我。

“老帆,你沒事吧?”大錨問。

“沒事。”我搖了搖頭。

“他當然沒事,都是一夥的吧?說說他們是什麼人,你跟他什麼關係!”甘教授站在一邊說。

“管你屁事!”大錨接著說,“就算跟他們認識,你又能怎樣?”

“天快亮了,大家簡單吃點,準備上山。”胡梅說。

胡梅並沒有繼續詢問那些人跟我的關係,她很清楚:一是沒有證據證明我跟他們什麼關係;二是對面人多,就算翻臉她也沒把握取勝,而且現在還需要我幫助。

“上山前都拿好自己的東西。”金燦喊道。

“此次進山都注意點。”胡梅問我,“這墓穴的洞口找到了嗎?”

我拿出羅盤,開始尋位,天上的星辰已經看不見,但它們依然存在。

“朝前走走。”我說。

大概走了幾分鐘,前面一條小溪,源頭就在不遠處,水在地下孜孜不倦的往外冒,這正是我要找的“水頭”,據此就能知道這山中的水勢的整體走向,以及地下暗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得到這些資料,就能分辨出此地為何風水寶地,墓葬會安葬在何處。

每個學道之人的修為都不同,也就給尋墓造成了一定困難。

比如說此地有兩塊風水寶地,一處絕佳,另一處一般,但那學道之人要是看不出絕佳的寶地,肯定會把墓主人安葬在一般的風水之處。

所以尋墓並不是只靠技術,還要從細節分析佈置風水之人的性格跟修為程度,這樣才能更準確地判斷墓穴在何處。

我對胡梅說:“山不必著急進,先尋得墓穴大體方位跟墓道口再進不遲。”

胡梅點點頭,說:“好,那就不先進山。”

“都原地休息。”潘森喊道。

我蹲在地上摘了一棵草,聞了聞。

“老帆,這是什麼草啊?還挺別緻。”大錨問道。

“胡女士,能否派你的人朝兩邊看看是否也有這種草。”我說。

胡梅也問這是什麼草,還問這跟尋找墓穴有設麼關係?

“這種草叫‘白毛草’,喜歡在陰氣重的地方生長,我想那下墓之人肯定也知道這草。”我說。

俗話說:一個道士半個醫。

古代交通不便,很多道士經常翻山越嶺,四處收屍,一走就是幾個月甚至年把,路上沒有乾糧,吃野草、野菜是正常不過的事情,況且如果受傷還能辨別草藥,所以認識每一種草是他們必修的課程。

“我還是沒明白,為什麼根據這種草就能知道墓穴的方位那?”大錨問

“墓穴肯定會安葬在陽氣重的地方,不然修仙問道不成,倒變成了厲鬼!這點想必每個修道之人都明白。”我說。

我見這些人還是有些不明白,接著說:“如果這四處都有這種草,我們就可以沿著草木往上走,到時候我會做出具體判斷來確定墓穴位置。”

“沒想到找個洞口還要這麼多學問。”大錨道。

“你也可以拿著洛陽鏟滿山的戳,戳到夯土層也行,不過這麼大的山,運氣好你一下就戳到,運氣不好個把月也找不到也是可能的。”我回道。

“有這麼尋墓的嗎?”潘森問。

“當然有。古代有尋龍一派,後來分成四個支系,很多都是用這種土方法,想必也是學藝不精,日漸凋零。”

潘森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這時派出去的幾人也趕了回來,“那邊確實也有這種草,而且還很多。”另一邊的人也是同樣的話。

“可以朝上走了。”我說。

“老帆,這東西黑不溜秋的,為什麼叫白毛草?”大錨問。

“你薅一顆,折斷看看。”我說完,大錨彎腰薅了一顆,過了片刻驚訝道:“這汁液竟是白的,汁水裡還有毛茸茸的長條狀物質。”

“所以它叫白毛草。”我說。

然而越往上走,白毛草越多,而且越高!

“這不可能啊?怎麼全是這種草?”我疑惑道。

“你到底行不行?說起話來一套又一套,我看你都是從那些說書嘴裡聽來的吧?”甘教授哈哈大笑起來,頭一次見他笑的這麼開心。

我想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繼續朝上走,這些人也沒其它辦法只能跟著我繼續走。

又走了一會,依然是這種白毛草。

“要不要繼續朝上看看?”大錨問我。

“還看什麼?明擺著就是糊弄人的把戲。按照他這速度,還不如用洛陽鏟來的踏實。”甘教授說。

“確實沒必要繼續往上走了。”我心想。

再繼續,山頂的寒氣已經侵入此處,除非看風水的人想害死這墓主人的後代,不然決不可能安葬在此處以及朝上的任何一個地方。

然而此處朝下全是白毛草,從表面看也不是好地方;然而我根據此地水脈,斷定此山是塊風水寶地,而且從那些妖怪口中得知,此處確實有大墓。

我一時想不通。胡梅在後面催促,甘教授在一旁嘲笑道:“要是不行,就用我們的洛陽鏟,我可以借給你一把用一用。”

我索性坐在地上,靠在樹上閉上了眼,不管胡梅在我跟前怎麼著急,我只有一句話:“讓我想想。”

“拿出洛陽鏟,大家跟著我一起找。”金燦這麼一說,忽然一道靈光穿過我的“腦楔葉”,我猛的站起身,喊道:“我知道了!”

“胡女士,你命人找找哪裡的白毛草最旺盛,最旺盛的!”我說。

“這樣就能找到墓道口嗎?”胡梅問。

“是的。”我說。

胡梅雖然不知我什麼意思,但只要能找到墓道口她都照做,隨即命令手下去勘察。

“剛剛說草少的地方是墓道口;現在又說草茂盛的地方是墓道口,簡直信口雌黃,江湖騙子!”甘教授建議胡梅不要聽我的,還說洛陽鏟才是盜墓的最好工具。

為了準確,這次只派了一撥人,過了很久,這撥人趕了回來,他們氣喘吁吁道;“整

一圈都看了,就一處最茂盛。”

“肯定嗎?”我問。

“肯定,這草足足一人高,印象很深。”那人一邊比劃一邊說。

“那就帶路吧。”胡梅說。

這人帶路,大家跟在他後面。

走了幾頓飯的功夫,終於來到那人描述的地方,此處地勢平坦,並無特殊之處,然而白毛草卻異常的旺盛,確實有一人高低。

我觀察了一陣,指著一處說:“就在此處挖。”

“確定嗎?”胡梅再次問道。

“讓你的人試試不就知道了?”大錨在我一旁說道。

這些人得到命令開始挖,鐵鍁跟泥土摩擦和岩石碰撞,“好多石頭,太難挖了。”

“誰會把洞口留在這啊?真他娘的難挖。”有人抱怨道。

此處,表面都是泥土,越挖山石越多。

然而越挖,他們抱怨的聲音也小了起來,漸漸地他們像打了雞血一樣,像是刨挖自家田地,賣力起來。

“胡老闆,快看這些石頭!”隨後從下面扔上好幾塊石頭,這些石頭表面光滑,跟鵝卵石差不多,只是有人工打磨的痕跡。

石頭上面刻著文字,文字並非篆字也非甲骨,和胡梅撿到的瓦片上的文字很像。

胡梅知道我認識這種字,問:“楊少俠,你給大家解釋解釋。”

“胡女士,你以後叫我小楊就行了,一直叫我楊少俠,我都以為自己成楊過了。”我回道。

“也行,小楊顯得親戚,你們那邊領導都喜歡這麼稱呼。”胡梅大聲的笑道:“小楊,那你跟大家解釋解釋這些文字的意思吧。”

胡梅一邊說,下面一直朝上扔這些石頭。

我盯著石頭看了半天,搖搖頭說:“這些文字確實是毗騫文字,但是只認識其中一些,大多數只能猜。”

這種文字雖然不同甲骨文,但也是象形字;或許當時造字的兩人想法差不多,但畫功和表達形式不一樣,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那大體上說的是什麼意思?”潘森急切的想知道。

“肯定又是什麼詛咒,都老掉牙的套路,這些墓主人都這麼幹。”大錨說道。

“看上去不像是詛咒,更像是描述一個地方的位置。”我接著說:“比如距離此島多遠,有個叫毗騫的國家。”

“這麼貼心?頭一次聽說把這些寫在明面上。”大錨說。

“可能設計者覺得沒人能找到此島,更沒人能發現此處,就算發現了此處也沒人認識上面的字,就算認識上面的文字也不一定能找到所說的毗騫國。”我說。

“這麼神奇?”大錨繼續道。

“這上面都是一些虛無、縹緲、不定之類的語言,加上不能全認識,所以具體的也不清楚。”

“只要這裡寶貝多,我們還去什麼毗騫國?長生不老這東西,秦始皇都沒找到,這事不如金銀財寶來的實在!”土坑中傳來一人的聲音,金銀財寶像是擺在他面前一樣,沒人鞭策也不停的使勁刨挖。

“說的也沒錯,要是得到了寶貝,我們就返程吧,況且毗騫只是傳說,在哪裡根本沒人知道。”甘教授對胡沒說。

胡梅作為資本家,這中間的利害她比誰都算的清楚,她點點頭說:“要是能得到輪迴珠,自然是要回去。”

“挖到了……挖到了!”下面的人興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