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文娛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7章 哥譚島考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7章 哥譚島考察

不僅僅是唐尼喜歡,其他人也同樣喜歡這棟別墅。

別看"·自由之城"佔地蠻大的,似乎要很多錢的樣子,實際上徐餘生估計這棟別墅造價也就在3000萬左右,畢竟地整個群星海都是自己的,地不要錢嘛。

對唐尼和龍貓來說或許是貴了一些,但只要MD宇宙能夠成功的話,這點錢也是拿的出來的。

"乾脆劃一片別墅區出來吧,賣房賺點錢還能補充建城的資金。"

還是蘇遠最大氣,見不少人對海邊別墅都挺有興趣的,立刻就決定玩把大的。

"那你這房子可難賣了,位置有點偏呢。"

徐餘生手機上也有群星海的衛星圖,伸手沿著哥譚島和群星碼頭之間的島嶼畫了一條路線,"這幾個島嶼也不能落下呢。"

唐尼看了眼徐餘生畫的路線,如果把這條路線上的島嶼都開發出來,倒是條不錯都旅遊路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十年大計啊...你們***的野心都是這麼大的麼?"

徐餘生正在思考該怎麼定位這些島嶼,聽到唐尼的聲音,想起群星海的遼闊,似乎自己的野心確實是一個人無法實現的。

"你要不要摻一腳?"

"我可沒錢。"唐尼說道,"而且你們玩的也太大了。"

龍貓連連點頭,"你知不知道光是一個海邊別墅就能掏空我十輩子的積蓄。"

"那你賺錢可真慢。"蘇遠拍了拍龍貓的肩膀,"等這一片別墅建成了,我可以便宜賣你一棟。"

設計師們已經敲定了"自由之城"位置,在哥譚島的東面正好有一個坡度適中的懸崖,很符合"自由之城"的地理要求。

徐餘生也看到了這個懸崖,"自由之城是獨一無二的,這個懸崖是我的了。"

"我有同感,海邊別墅區不會出現兩棟同樣的別墅。但是你得幫我搞定智能化,這些設計師大概做不到這一點。"

"可惡啊,該死的***,我也要努力了。"龍貓羨慕的看著自由之城的概念圖說道。

別墅區的事情就被徐餘生和蘇遠輕描淡寫的定了下來。

兩人都是十分自信的人物,雖然群星海沒有人煙,但他們相信,隨著哥譚市的崛起,這裡會成為如同金陵,江海一樣的國際化大都市。

至於失敗什麼的,這種事是不存在的。

徐餘生和蘇遠都沒有考慮過失敗的可能性。

如果說普通的城市吸引移民還有可能失敗的話,那麼按照哥譚市的定位,幾乎不可能失敗。

不管怎麼說,建立哥譚市的初衷都是為了拍攝MD系列電影。

作為一個影視城,在大小劇組出沒,明星藝人隨處可見的情況下,有的是粉絲和帶著明星夢的人不遠萬里留在這裡搏一個機會。

城市規劃是一個大問題,雖然徐餘生拿出了哥譚市的概念稿,但考慮實際情況,設計師們還是要對內容做出一定的修改。

比如哥譚市的地標建築之一斯塔克工業大廈,這棟大樓能否建起來還得看哥譚島的地質給不給面子。

一行人白天在島上進行地址考察,晚上就在遊輪上對哥譚市的規劃做出適當的修正,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都沒能跑遍整個哥譚島。

不過好在別墅區的地質和斯塔克大廈的位置都確定了下來,哥譚島還得很給面子的,是一座結實抗造的島嶼。

設計師們的前期工作是把拍攝鋼鐵俠的電影場景佈置出來,從區域性開始建設,至於一些大場景和自由之城,就只能靠數字技術來實現了。

當徐餘生在群星海上漂了一個月,足跡踏遍了哥譚島以及附近的幾座小島之後,遊輪終於開始返航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水電運輸,想把建材運進來並不容易,碼頭上也沒有足夠噸位的貨輪。"

蘇遠揉了揉腦袋,真正開始進入到施工階段,才發現問題遠比想象的要多。

貨輪什麼的還好,群星海並不是一片死海,有數條河流經過群星海,最終匯入大洋。

遵從蘇遠的意志,開幾艘貨輪進來不是問題。

甚至是水資源問題也不大,清水可以運,工業用水直接用海里的就是。

只有電力問題是蘇遠無法解決的,想從江海市把電纜接過來,怎麼想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大工程。

臨時用電還能用發電機頂一陣子,但是日常用電就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電力來源了。

有人建議造一個發電廠,但蘇遠和徐餘生都不怎麼願意。

哥譚島的位置,水電和風電都沒有實用性,要見發電廠的話就只能用火電,但火電的汙染較高,這不是兩人想要看到的結果。

最後還是徐餘生私下告訴蘇遠,電力的問題交給自己解決。

蘇遠馬上就聯想到了徐餘生曾經說過的雷電反應爐,於是安心的把哥譚島用電的問題交給了徐餘生。

雷電反應爐是一種清潔能源,而且產生的能源正是電力,但這種為太空戰機設計的動力源,用來當發電機卻是有些不太合適了。

因為雷電反應爐需要一定量的固態燃料作為動力源,這個成本可比火電高多了。

事實上徐餘生也沒打算用雷電反應爐,鋼鐵俠的漫畫已經發表了整整一個月了,有一種更好的技術可以為哥譚島甚至整個群星海提供能源。

沒錯,就是方舟反應堆,而且不是為斯塔克工業大廈供電的那個老式的大型反應堆,而是經過託尼改良後利用新元素作為動力源的方舟反應堆。

這種反應堆能效比極高,而且穩定可控,加之是一種清潔能源,正是哥譚島的不二選擇。

不過雖然徐餘生已經有了提取方舟反應堆的資格,但提取方舟反應堆需要的科技幣還是遙遙無期。

僅靠GBA和MP3提供的科技幣兌換值想要換到方舟反應堆的技術,最快都要3個月的時間。

這還是徐餘生瞭解方舟反應堆的原理,只兌換冷核聚變技術的情況,然後使用金屬鈀作為動力源。

如果想要拿到託尼發現的新元素,以徐餘生目前的科技幣兌換值增長額度,一年之內都沒有指望了。

看了看自己的手機,看來計劃只能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