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文娛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章 銀河編輯器的另一個作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5章 銀河編輯器的另一個作用

模型是什麼藝術餘晴不懂,反正在餘晴看來都是小孩子的玩具。

"好好好,是藝術,是藝術。"作為一個開明的母親,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強行糾正孩子的態度,"那你先把你的藝術放一放,媽媽有點事和你說。"

"哦。"

餘晴的表現讓徐餘生有點吃驚,沒想到餘晴居然認同了自己的說法,要知道大多數人在聽到有人說模型不是玩具的時候,都會笑呵呵的說上一句,"不就是玩具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不限與同事,路人,就連親朋好友,都是這樣的態度,除非同樣是模型愛好者。

而且他們的態度還實在難以反駁,畢竟玩具的定位很廣,而模型在製作之初,本身的地位就是玩具。

餘晴願意接受徐餘生把模型稱為藝術的說法,讓徐餘生覺得自己對餘晴的瞭解還不夠深。

或許把自己在畫漫畫的事情告訴餘晴也不至於捱揍?

徐餘生強行壓制住腦中蹦出來的念頭,眼下可不是什麼好的時機,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餘晴的手上拿著徐餘生列印出來的劇本,剛才徐餘生做科邁羅的車模底盤時,餘晴就已經看過了劇本的內容。

"我以為你在寫《天龍八部》,沒想到你居然在改劇本。"餘晴說,"你想好怎麼說服導演了麼?"

餘晴突然來找徐餘生,原本是為了和徐餘生談談下午的事情,當時徐餘生對張達說的話,如果換一個導演,哪怕有餘晴壓著都不會這麼輕易過關。

但在看到徐餘生寫的劇本之後,餘晴覺得已經沒必要再說這個話題了。

少年人正該是鋒芒畢露的時候,徐餘生有驕傲的本錢,就沒有必要在任何場合都謙虛低調。

徐餘生壓根不知道餘晴腦子裡轉了多少念頭,對於劇本,寫完了就行了,有那時間反復研究,不如多搭幾個變形金剛的3D模型。

"不用我說服他,只要把劇本給達導,他自己就會說服自己的。"徐餘生對劇本充滿了信心。

除非這個張達名不副實,菜的蹩腳,否則肯定能分出原劇本和徐餘生增減後的劇本到底那一個更加優秀。

"好吧,劇本算是透過了,但你有沒有考慮過預算?"餘晴又問。

徐餘生不假思索的問道:"預算是什麼?"

餘晴正要告訴徐餘生什麼是預算,嘴巴一張卻沒有發出聲音,突然笑了一下,"好小子,差點上了你的當。"

徐餘生左手拇指食指按住嘴角往上一拉,做出一個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餘晴對徐餘生的搞怪視而不見,"這個劇本的我們公司獨資拍攝的,按照你的劇本,還要追加不少投資,之前拍好的很多鏡頭也要推倒重來,會損失多少錢你知道麼?"

"不知道呢。"徐餘生兩手一攤,一臉跟我沒關係的表情,"演員的任務是演好自己的角色,編劇的任務是寫好劇本,至於要花多少錢這種事,那是導演考慮的啊。"

"道理是這個道理。"餘晴又說,"但你不是普通的演員或者編劇,你還是晴明傳媒的少東家,投資風險也是你應該考慮的事情。"

"媽媽,我還是個孩子啊,你這是在教我一切都以利益為主麼?"徐餘生悄悄的偷換概念。

餘晴根本不上徐餘生的當,"少跟我耍心眼,你知道我到底是什麼意思。"

"好吧,"徐餘生聳了聳肩,"說實話我壓根看不上這種檔次的劇本。"

徐餘生頓了一下,似乎是覺得自己表達的不太清楚,又補充道:"這麼說有點不太準確啊,應該說是這個級別的製作。"

"就算把已經拍好的內容全部推翻,再按照我寫的劇本順利的拍出來,這部劇的經費才多少錢?"

餘晴心裡估計了一下,說道:"演員方面都是新人,片酬很低,場景道具方面費用也不高,最主要的還是膠片。有二三百萬我想足夠了。"

十七歲的天空計劃拍攝25集,餘晴是按照1集10-15萬來計算的,然後再加上已經拍好將被廢棄的內容得出的結果。

"才這麼點點錢。"徐餘生撇了撇嘴,回頭開啟了銀河編輯器中的唯一一個視頻文件。

就是徐餘生測試自主演算讓電腦卡了兩小時的那段擎天柱大戰威震天。

短短十幾秒的影片很快就結束了,徐餘生問道:"媽,你猜猜這段影片製作成本需要多少?"

"製作成本?"餘晴下意識的回了一句,心思卻根本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只覺得自己隱隱約約間抓住了什麼東西。

對了,是動畫片,徐餘生這個小兔崽子根本不是想做玩具,他是想做動畫片!

餘晴猛然驚醒了,自己居然還以為徐餘生只是想做個會變形的玩具,真是太天真了!

"你什麼時候開始做的?"

"唔,不是應該先猜猜成本麼?"

餘晴想了一想,"按照動畫片的製作成本來推測的話,一萬元夠了吧,動畫片的製作成本更高,但它畢竟只是給小孩子看的。"

"不見得,動畫片和真人拍攝一樣,只是講故事的方式不同而已,內容才是決定它到底是面向那種觀眾的。"

徐餘生反駁道,"而且我要說的可不是動畫片,不知道媽媽有沒有聽說過電腦特效?"

餘晴點了點頭,電腦特效雖然很早就出現了,但真正大範圍的使用到影視作品中還是最近兩年的事情。

隨著科技的提升,數碼攝影開始取代膠片拍攝,成熟的綠幕技術也為製作電腦特效提供了太多的便利。

這些技術在更加開放的國外已經逐漸普及,但在大寧,因為老一輩導演們堅持認為數碼攝影是沒有靈魂的,導致新的拍攝技術應用的並不多。

晴明傳媒主要方向是音樂圈,但也一直關注著影視圈的動向,對電腦特效這種較新的技術,餘晴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

"你這是要做特效電影!"餘晴語氣之中難掩驚訝,"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不是人為徐餘生不該有這樣的想法,而是徐餘生的想法太出乎餘晴的意料。

要知道,就算在電影製作最發達的好萊塢都還沒有大規模的運用電腦特效,而徐餘生居然已經想製作一部全特效的電影了,這是一個孩子應該有的想法麼?

"因為科學可以改變生活嘛。"徐餘生一指電腦,"這個編輯器是我專門為了製作3D特效設計的,有它在,起碼讓電腦特效的成本降低好幾~一兩倍。"

"到底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