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神靈成長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248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48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王母終於沉默了。

沒過多久,就哭了。

為人父母,她其實也沒有辦法。

她與丈夫早些年經歷了很多困難,有段時間連飯都快要吃不上,直過了這些年才總算還完了以前欠下的債。

但正如王晟雲所說,他們的時間太少了。

如果再有十年時間,他們夫婦或許可以給兩個兒子創造一片相對好的環境,不至於讓他們壓力如此之大。

但年輕時候就走錯了很多路,現在後悔又哪裡還來得及?

現在想想,自己當初如果能跟自己大兒子一樣懂得因時而變,不一條路走到黑,或許也不會落得現在這個下場。

但人這個東西,越是窮,就越在乎別人對於自己的看法。

他們已經沒有什麼能夠拿的出手的榮耀了,只能用孩子作為與人攀比的籌碼。

他們希望每每提及自己的孩子,他們都可以驕傲的告訴所有人:"我的孩子是一個有出息的大學生。"

他們同樣渴望別人羨慕的目光,希望人家在提到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都會豎起大拇指。

這種虛榮心本沒有什麼錯,因為這是全天下父母共同的願望。

但是,然後呢?

旁人的羨慕能夠增加一家人的收入?

旁人的讚賞能夠讓你的孩子找到女朋友?

而且,你真的確定別人的讚賞就是真的讚賞麼?

這些年來,她跟別人提自己孩子的考試成績,人家就會說某某家的樓有多高,她提大學**,人家又轉到了婚姻嫁娶的話題之上。

人就是這樣,攀比的道路永遠沒有終點,當你的鄰居們發現用孩子無法打敗你的時候,他自然會找到別的點來攻擊你,說些陰陽怪氣的話。

你可以假裝聽不懂,但總歸要警醒一點,那就是大家都是蠅營狗苟的小市民,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羨慕你家的幸福?去讚揚你家的孩子?

所謂鄰里和睦,首先就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

看得起你的人,你的孩子就算小學畢業,也一樣看得起你。看不起你的人,你孩子成了博士,在他眼裡依舊是個loser。

想要挺起胸膛做人,不是相互攀比就能夠做到的。

街坊鄰里都是小人物,你跟他們講你的孩子考試成績有多好,上的大學名氣有多大,都是虛的。

想要獲得他們的認可,你首先得過得越來越好,因為只有你自己的日子過好了,他們才會主動來你家借油借鹽,那個時候,你們才能挺著胸膛與人家交流。

在這裡,作者說句題外話。

因為作者本身就是一個loser,所以作者周圍本來就有很多喜歡嚼舌根的鄰里。他們總會在背後說著一些讓人難受的話,而當面,卻一團和和氣氣,這樣的人滿世界都有,你堵不住人家的嘴,也阻止不了他們從你身上找回自信,但你要是聽進去了,那你就徹底的輸了。

其實,他們根本不關心你家過得好不好,說句不好聽的,你家孩子考零分,跟他們有半毛錢關係?人家自己孩子的心都操不完,憑什麼關心你家孩子的死活?可他們為什麼還要假裝關心,說那些傷人心得話呢?

這是一個很少有人去思考的問題。

很多父母,只要一聽到外面的人如何說自家的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訓自己孩子一頓。

殊不知,在他們教訓自己孩子的時候,那些心理扭曲的鄰里,正帶著一副幸災樂禍的心思觀望著他們家發生的一切。

這其實就是一場樂子,你打孩子打得越歡,他心情就越好,因為他贏了!

他的話成功的傷害了你,也成功的挑起了你的好勝心,更讓你情緒失控。

他就像是一個三國謀士,隻言片語,讓你潰不成軍,而你在第二天的早上,還得笑呵呵的裝出無視的模樣,去跟他打招呼。

因為你已經認同了他的話,甚至覺得他對你家的關注是因為他看得起你。

人性,是這世上最複雜的東西。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說到底,大家其實都是一些小人物。

貪嗔痴恨愛惡欲,我們其實一直都在做著道德標準線以內的"壞"事,但因為做的隱秘,也沒有跨過道德與法律的界限,所以我們漸漸的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了。

就好像鄰里間的說三道四,用一些極其文明而且正面的話來噁心別人。

這不道德?不!

這犯法?也不!

但它確實傷害了別人。

而在傷害別人的時候,你還不自覺,甚至會產生一種"我在為他們家好"的錯覺。

王晟雲看透了這點,王不語也看透了這點,但王母,還沉迷在自己卑微的世界中沒有清醒。

大學輟學對不對?當然不對!

可是比爾蓋茨就輟學了!

為什麼?

因為對的事情,不一定就對你有好處。

人生在世,趨於利而避不利。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維已經傳承了三千多年了,現在的人,依舊在順著老祖宗的思想軌跡行走。

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只知道自己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學,但即便是在填報志願之時,他們其實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到最後,某個親戚朋友說,某個專業很火,很有前途,於是他們便隨大流的填寫了那個專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後,又帶著已經規劃好的人生,去了大學。

到最後,帶著自己學會的手藝,進入了社會,開始了他毫無激情的人生。

有句話說得好,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但你告訴我,一個學生的夢想究竟是從大學時候開始的,還是大學畢業之後?

為什麼當今社會有這麼多的人在不停的跟換自己的職業?因為他們前22年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高中的時候,他們想的最多的就是高考,至於為什麼參加高考,考完之後怎麼樣,他們不清楚,也沒有人去教他們,引導他們。

因為對於這世上的絕大部分老師來說,幫學生們考高分才是本職工作,除此之外的心靈輔導,人生規劃,都是不務正業。

這是整個社會的共識。

就連他們的父母,在自己孩子高考成績出來之前,也絕對不會去想自己的孩子應該選什麼專業,向哪方面發展。

等到高考結束,他們才會倉促的做出決定。

一個本可以提前很多年進行思考引導的問題,卻要在高考結束後的十幾天之內找到答案,還沒有一個人覺得這是一件草率的事情,這不可悲麼?

這裡或許又有人會說,分數都沒出來,考慮這些幹什麼?

那麼問題來了!

你將來能做什麼事情,喜歡做什麼事情,究竟是由你的高考分數決定,還是由你的喜好以及擅長與否決定?

在分數未出來之前,父母難道就不能先想好自己的孩子三本學什麼專業,二本學什麼專業,一本又學什麼專業?這事應該不難吧?但有幾個父母這麼做過?

當今社會,有多少三本學子月薪十萬以上,又有多少一本學生領著一個月四五千塊的工資?這種差異難道僅僅只是個人境遇的問題麼?

作者曾經看到過一篇報道,說的是有一個狠人,因為自己喜歡的專業沒有被錄取,所以連續參加了四次高考,而且四次,成績都非常之好,全在一本線以上。

有些人說他傻,但作者以為,那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因為他已經清楚的認識到,大學專業的選擇,那是關係到一輩子的大事。而且,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就跟娶妻一樣,你面前有四個姑娘,一個在你眼中是極美的,三個卻相對普通。極美的那個,你需要花費心思去追求,而普通的,卻召之即來。

很多人追求"極美"失敗後,會很果斷的選擇一個普通的,因為他們覺得,普通的姑娘也能湊合著跟他過一輩子,但多年以後,他們卻又免不了會心生後悔。

那個考四次的傢伙,他不願意跟一個普通的姑娘過一輩子,所以他不撞南牆不回頭。

不管結果如何,當他日後回想,至少可以做到不悔於心。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想要表達一點,那就是人,必須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雖然沒有實現的理想永遠都是別人口中的妄想,你的朋友親人都會用你的失敗來諷刺你,鞭撻你,但一個懷抱夢想的失敗者,不一定就不快樂。

作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從高中開始寫書,一直熱愛著寫作,並經常將自己的作品給同學們看,希望得到認可。

不過現實很殘酷,同學們並不理解我這種不務正業的行為,所以很多人都叫我"作家"。

"作家"多麼榮耀的一個詞彙,但聽在我耳中,卻非常的刺耳。

因為每次叫了我"作家"之後,他們都會問我一個月多少收入,認不認識某個.asxs.的大神。

他們知道我不認識,因為他們有我的微信跟QQ,可他們還是這麼問了。

為什麼?

因為他們覺得很好玩,他們很喜歡看我努力想要說些什麼,但什麼也說不出來的樣子。

自從三年前在一個同學的婚禮上被當眾嘲笑之後,我已經再沒有參加過任何同學聚會。

現在的我,只有一個朋友,他是我從小學到高中的發小,我們家裡都很窮,也都有著各自追求的目標,而且目標幾乎都是那麼不切實際。

但每當我們彼此分享自己的進步以及經歷,心裡都會感到一陣溫暖。

因為吾道不孤。

這世上,每個人都在尋找著讓人認可的方法。

我們也一樣。

我們輸過,但我們又站起了來了,我們知道我們還會輸,一次,兩次...一百次,但我們不怕!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正走在自己選擇的那條路上!

我們看到了我們曾預見的美麗風景!

我們戰勝了這一路的崎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