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諸葛的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8章出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8章出兵

洛陽的事情完畢以後,孔明將重心轉移到益州。來到成都,獻帝召見了孔明,兩人簡單聊了一下。

獻帝不是不聰明的人,孔明的想法大致也能看出來,如今天下諸侯也沒剩下幾個人了,又加上弘農王死了,獻帝劉協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唯一能依靠的除了幾個劉姓的親人,在一個就是孔明了。

孔明比獻帝年長幾歲,並且孔明也算是劉辯的半個老師,雖然沒有實際的意義,這也不過是早年的幾句嘴上應承,可說到底還是有幾分薄面。

孔明有長安、洛陽、又收了漢中,西涼雖然丟了大半,但大致還在控制中,益州牧又給了孔明暫代,但唯有一點遺憾和愧疚,孔明沒有具體的官職和爵位。

在孔明去往洛陽的時候,獻帝和劉璋具體研究了一下,想讓孔明稱公或者為王。

此刻,獻帝和孔明坐在城樓上,看著遠方。孔明沒有答應的意思,更不在意這些虛名。

"陛下,您的意思,我明白,但我希望您的封賞給劉玄德,劉備是漢室宗親,一心為了漢室著想,多年以來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其心天地可鑑。"

"我呢,多多少少是個亂世的投機者,又沒有什麼太深的底子,一口氣拔高那麼多也沒必要。"

"說到底,這都是虛名,沒有太大意義,不過是錦上添花。"

"我伐東吳,完全是出於私利,為了給關羽報仇,我接了劉備的軍馬,也完全是因為劉備因我昏迷。"

孔明指著遠處的山河道。

"若我真有幸平了天下,這天下仍然是陛下和劉氏的天下。"

"我在五龍幻境中見過漢高祖的風骨,那才是英主的樣子,陛下應該虛心學習才是。"

"若陛下真的有心賞賜的話,希望陛下在玄德醒的時候,親自下旨讓我迎娶劉備和劉璋便好。"

孔明想法畢竟簡單,根本不會留戀權利,諸葛家族嫡系的傳人,說到底還真看不上、不在意這些俗名。

獻帝劉協有意規勸,不遠處的劉璋也聽見了,她在拐角處偷偷的聽著,默然低下了頭,轉身離去了。

時間不早,孔明起身和劉協告辭,準備起兵從大路轉水路出發。

孔明走後,劉協給劉備封王,諸葛亮定下封號為"蜀"。

蜀國此刻正式建立,劉蜀政權在成都成立。歷史多多少少有偏差,但最後總會在聰明人的推波下繼續前進。

以後將稱之為蜀國、魏國、東吳。

....

....

東吳這邊收到訊息的時候,已經是半月以後,此刻孔明大軍已經邁過大地,從水路向東吳而來。

先說說大地圖,益州地區其實與東吳共用長江天險,打仗千里急行,走陸路遠不如走水路快,這是不用解釋的問題。

走陸路要繞山,後勤補給拉得太長這是求死,且虛耗士氣和兵源。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水路極好,大家坐船看看風景,很舒服。所以孔明沒法改動曾經劉備走過的路線,依然從水路大進。

建業。

孫堅摸著有些發昏的額頭,對百官道。"如今劉玄德被獻帝封王,孔明帶精兵20萬親征,其勢甚大,有什麼辦法能夠迎敵嗎?"

百官大驚失色,面面相覷。

諸葛瑾嘆了一口氣,出列道。

"主公,我去見見他陳說利害,讓兩國相和,共討曹操。"

孫堅看向諸葛瑾,微微點頭,隨即讓諸葛瑾為使者,勸說孔明退兵。

孔明這邊兵馬順江而下,安營紮寨等待下一步戰略部署,順便讓大軍暫時修整。

孔明看地圖對荀彧問道。

"曹操那邊有什麼動靜不好說,宛城畢竟在荊州和中原夾著,若是我們這邊逼的太緊,恐怕會讓東吳狗急跳牆。"

荀彧道。

"我有兩條路給你,第一個就很冒險,暫時順江而下,沿水路一直到柴桑和建業。"

"第二天我比較推薦,放棄進攻東吳先奪回荊州,但這樣將會陷入長久的拉鋸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一條,冒進,但若是一路勢如破竹,將很快便滅掉東吳,相應的也會遭到來自魏國和東吳的夾擊。

第二條,穩健,用20萬人取下荊州,那時孔明將是僅次曹操的第二大諸侯。

以前荊州之所以丟,便是因為兩面受敵,四戰之地不好守。最後益州調兵不及時,才導致荊州大敗。

但如今孔明和劉備的勢力已經同化,孔明若是取下荊州有個先天的好處,宛城和漢中等地都在孔明手裡。

孔明拿下荊州,便可以實現諸葛亮以前所規劃的最理想進攻曹魏的攻擊策略。

若是真與曹操交戰,從荊州出一支大軍,從洛陽出一支大軍,兩路並進,曹操焉有不敗的道理。

"我建議還是藉著給關將軍報仇的幌子,取下荊州為好,現在守荊州六郡的人是大都督呂蒙。"

"聽聞是周瑜已經推掉了都督一職,孫權極力給呂蒙要的。"荀彧道。

本來東吳四大都督為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現在周瑜退了,直接越過了老好人魯肅,給了好戰的呂蒙,看來孫權是鐵了心的要幹到底。

孔明心道。

孔明眼神轉了轉,按理說要報仇選第一條,可是戰略規劃最好的還是第二條。

孔明搖了搖頭,將地圖掃到一邊。"先這樣吧,晚上到我房間我們慢慢談談,現在還有別的事情要做。"

荀彧皺眉。"你有什麼事兒,白天不能說,非得晚上說,我沒時間。"

孔明道。

"你別想歪了,我是在等人,我大軍壓境,東吳那邊會沒人過來嗎?"

"我得先知道東吳的意思,在商量下一步的打算吧,你想哪去了。"

荀彧臉一紅,反身出去了。

下午,東吳那邊的人來了,老熟人諸葛瑾。

孔明心裡早知道是她,也就在大帳裡等著。

孔明本意也不是將諸葛家的關係搞得太僵硬,該有的禮遇還是得有的。

兩人分賓主落座,也沒聊什麼太偏的問題,先簡單聊了聊過往,也是套交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