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諸葛的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章救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章救援

"大人,枯井下有一具女屍,並且兩側牆壁有人踩踏的痕跡。"

孫堅的手下回稟道。

"這完全是李儒子虛烏有。"

孔明攤開雙手,辯解道。"我確實下過井,但井中並無玉璽只有那個宮女的屍體。李儒臨死之前提起我,完全是他想害我。"

孫堅掃向弘農王,讓他代為定奪。

雖然弘農王作為廢帝,但他和何後都是被董卓迫害的,在一幫老臣心裡還是有些分量。若不是今天劉備及時趕到,弘農王和何後差點就被李儒的手下害死。

孔明先前就有恩於弘農王,在加上今日也是孔明帶人來救援的,弘農王有心給孔明開脫。畢竟孔明身上確實沒有玉璽的任何蛛絲馬跡,也沒有證據表明玉璽被他得到了。

"我相信孔明大人的為人,這定然是李儒臨死前的詭計。"

傳國玉璽乃一國之根本,沒有玉璽的傳承便不是正統,只要玉璽一日沒找到,今日的訊息要是走露,以後孔明將因為這虛無縹緲的玉璽被多方人覬覦。

孔明躬身行禮,眼眉悄悄瞥向何後,弘農王年幼,真正主事的一直都是何後,若是何後心有疑慮,那自己還是儘早離開京城的好。

玉璽自己確實看見了,但玉璽真的就在眼前突然之間消失,至於又到那裡去了,只有天知道。

何後今日並沒有任何表示,只是若有所思的看向那枯井。

京城的大火被撲滅,但整個城池仍然焚燬了三分之一,百萬巨城一時硝煙四溢,到處都是木屑火星飛濺的淒涼。

孫堅急忙派人給聯軍傳訊息,眾人得知弘農王和何後被救下後,諸多諸侯連夜趕往洛陽城。

孔明的這攤子事兒,成了一個無頭公案,誰都無法證明他的絕對清白,但也無法證明他是罪魁禍首,可不免有心人多想。

....

....

京城外圍的城市被焚燬了大半,許多地方都無法住人。

孔明、劉關張、孫堅都被何後留在皇宮休息,一方面是想感謝她們,另一方面也是確保自身的安全。

劉備殺入皇城救了弘農王和何後。

事後,劉備與弘農王和何後表明了身份,單論輩分來講,她是弘農王的本家叔叔。

劉皇叔這個名字,正式被喊響了。

孔明早就知道這個既定的事實,雖然現實有些偏差,但劉備以後混得很好和這個身份有很大的關係。

次日的中午,所有諸侯都到了,但唯獨缺少了曹操和他身邊的人。

慶功宴上的所有人都顯得很高興,孔明坐在下手最後一個位置,畢竟他是寒士出身,雖然頂了一個顯赫的身家,但無外乎底蘊不足。

今日最大的功臣,不是十八路諸侯的盟主,天下第一名門的袁紹;也不是威名遠揚的江東猛虎孫堅,而是一直默默無聞如今卻一鳴驚世的劉備。

關張二人因為劉備的關係也備受款待,並且各有極大的封賞。

宴會進行過半,孔明一直默然無語,李儒臨終之前的釜底抽薪,真的要了他的老命,這不是開玩笑的。

雖然現在這些豺狼不會明著面的來,但如今玉璽丟失,弘農王和何後,一個是廢帝,一個是廢后,可用價值沒有表面上那麼大。

如今獻帝才是正統,可獻帝還在董卓手裡,這裡所有人都是一方豪傑,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有人注意到這漢室江山,即將分崩離析。

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不是只有曹操一個人能做得出來。

孔明掃了一眼春風得意的關羽和張飛,甚至是一臉拘謹的劉備。現在的劉備不過是何後和弘農王拉出來的擋箭牌,別看如今風光,吃苦的日子還在後面呢!

"誒,本初,哀家聽聞孟德也在聯軍並且出了很大力,為何今日沒見她。"何後問道。

袁紹一臉微笑。

"太后,曹孟德帶著他的軍隊去追董卓了,說要一舉殲滅董卓那亂賊。"

孔明聞言皺眉,急忙起身。

"太后,曹將軍有危險。"

眾人聞言,都將目光投向孔明。

"為何?"何後問。

"董卓雖然新敗,但元氣並未受到損傷,呂布武藝冠絕天下,無人可以銳其鋒芒,只憑曹將軍一支軍隊,必然會吃大虧,恐怕此行性命難保。"

"我與曹將軍相識已久,如今她蒙難,我應該去救援。"

孔明說完低眉,現在的洛陽城四面楚歌,十八路諸侯的目的都達到了,要想讓他們繼續追擊董卓恐怕很難。

過後這群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好處,人家出兵已久,誰願意白白浪費軍糧和自家士兵的性命。這份封賞,肯定是何後和弘農王最頭疼的事情。

袁家是天下第一名門,四世三公,既然已經成功迎到何後和弘農王,他們必然會在這上面大作文章,獻帝是被董卓扶持的,本就不是正統,如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人的世界,哼!

孔明低頭,隱晦地冷笑了一聲。他這時候離開是最好的選擇,若是再拖,恐怕就沒有這麼好得機會了。

"如今洛陽新定,正是用人之際..."

弘農王欲言又止的說道。以劉辯現在的想法,他更願意孔明留在洛陽城。

有句古話說得很好,"聰明莫過帝王,伶俐莫過江湖。"

劉辯畢竟是經歷過大起大落洗禮的廢帝,即使曾經懦弱,但如今已然學會堅強和思考。孔明若是願意留在洛陽,那他和何後也多了一絲保障。

孔明自然知道弘農王話裡的意思,但他才不想趟這趟渾水,而且這趟渾水他也沒資格和本事管。

"其實我不去也可以,只是在座哪位願意出兵相助?"

孔明將話頭拋向在場的所有人。其實心裡已經算準了,無人會去幫忙。

這...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應答。

上黨太守張楊對孔明道。

"聯軍所有的軍隊經過長途跋涉,現在都人困馬乏,若是在起兵戈恐怕很難取勝,再者以曹操的本事,即使不能取勝也應該不會出岔子。"

"我感覺是多慮了。"

孔明拱手道。

"張大人,您說得確實沒錯,但萬一真出事了,可就晚了,無關曹操此行成功或者失敗,背後總要有人壓陣。"

"若今日沒有哪位大人願意起兵救援曹操,那不如借我一些人馬,由我代勞如何。"孔明說完拿眼撇向袁紹。

袁紹會意,舉手道。"我可以借給你1000人。"

公孫瓚一看袁紹這麼大方也不甘落後。"我借你500人。"

...

孫堅冷哼了一聲。"孔明,我把我兩個女兒和四員大將借給你,事後看著還,不還也可以!!!"

孔明聽完一口老血差點沒噴出來,還能這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