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岷江殘月(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三章 岷江殘月(三)

又是七天一次的講經日子,晨時過後,楨楠樹下已密密麻麻坐滿了人。

戰亂時期,來聽講的,有一些人為著心靈的慰藉,另有一些人則是奔著那一頓免費的齋飯而來。

正午時分,冬日暖陽自楨楠樹茂密的葉子縫隙灑在劉見寬巍峨的道士帽上。由於講得專注,他的臉上竟有了細密的汗珠。

他自寬大的袍袖抽出一張帕子在臉上拭了拭,溫和地宣佈道:“今天就講到這裡,大家請到齋堂用膳吧!”

道眾蜂擁而入。

觀內梆子敲響,道士們已齊集大殿前。在知客的引導下,大家站在道士後面,分兩排往齋堂走去。

到齋堂門口,擊罄子進堂。齋堂規矩很嚴格,禁止交談和東張西望。齋堂上首供奉四目仙翁,左右兩長溜桌子面對面擺得齊齊整整,一直排到底。

全體道眾在桌前站好,劉見寬向四目仙翁獻祭。將米飯一碗放在一個小園盤裡,面對供桌,一面敲引罄一面唸經,大家跟著他念供養咒和結齋咒。

唸完咒後上供,劉見寬退出齋堂。

道眾坐下用齋。用完齋,離開齋堂之前,向堂上作一個揖。

整個過程肅穆莊重,只為吃飯而來的人也得到了一次靈魂的撫慰與淨化。

劉見寬站在門口送道眾離開,不時客套著:“下次又來啊。”

“兄弟,請稍等!”他攔下了一個漁夫。

這漁夫戴著斗笠、面目半遮、結衣打扮,腰上懸著一柄劍。

漁夫貿然之間被攔下,臉上露出惶恐的神色。

劉見寬將他請入靜室,拱手作禮道:“還請兄弟將佩劍借貧道一觀!”

漁夫愣了一愣,見道長一臉溫和,沒有惡意,便取下劍來,雙手呈上。

劉見寬接過來看,差點驚掉下巴,磕磕巴巴問道:“你從何處得此寶劍?”

那劍鋒透著綠光,劍柄上刻著三個字“伏虎劍”。

這柄劍自從楊展出事便消失了,當初他四處苦尋而不得,一直以為還在楊展身上。

他的心中陡然一亮,劍在人在,難道這漁夫見過楊展?

雖然盡力剋制著,他灼灼的眼神還是讓漁夫更加不安。

“道…長,我…怎麼…說…呢?”

劉見寬醒悟過來,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溫和地說道:“啊沒事,這柄劍原本是我師兄所有,為何現在會在你手裡?他和你在一起嗎?”

漁夫吞了一口口水,鎮靜了一下心神,緩緩道:“我最近剛從川南回來,獨自一人,沒有誰陪伴。道長既然問起,我將自己經歷的奇事不妨告訴道長吧。”

原來,他便是當初在岷江上救了楊璟新公子的蘆葦叢中人。

那時,為了確保楊公子的行蹤不被洩露,他將自己的小船打翻,想同船一起沉入江底。

可是,彷彿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護佑,他竟抱著一塊船板被江浪推送了一百多裡。

後來,他在一個河灘上醒來,身邊躺著這柄劍。

他懵懵懂懂地坐在河灘上,隱隱約約想起,好像有那麼一個人,用這柄劍擋著了不停往下游漂去的船板。

所以,是這劍救了他的命。從此後,他便劍不離身。

在犍為一個漁夫的幫助下,他在那裡生活修養了三年,恢復了元氣,便回到了家鄉眉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見寬聽璟新說過蘆葦叢中人,便對漁夫重新施了一禮,道:“可見天理昭昭,你救了楊公子,伏虎劍又救了你。今日也必是老天有眼,讓你來歸還此劍。此劍為大將軍隨身之物,還請你將它交給我保管,待大將軍出關,便物歸原主。”

漁夫慨然應允,為自己能完成這樣神聖的使命涕淚橫流,感動不已。

日子一天天過去,楊展和費小金依然沒有像劉見寬所期待的那樣出現。

但是,蜀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劉見寬發過誓,楊展一天不出現,他便一天不管俗事。

他整日待在觀中,山下寬闊的江面彷彿是他與俗世的一道結界,蜀民正在經歷的種種慘象,他看不見,也聽不到。

沒事的時候,他便佇立楨楠樹下,呆呆望著江水,彷彿楊展和費小金會逐浪而來。

這一天,下游的江面出現了一隻大船,船舷和桅杆上飄著靈幡,見寬一眼便認出了獨立船頭的蜀王朱平樨。

他的心頭一沉,已預感到什麼,反身回觀安排妥當,帶著二十個手腳齊全的道士下山去接。

大船靠岸,見寬遠遠地給蜀王施了一禮,蜀王看不見,但感覺到了。他沉聲吩咐:“見寬,什麼都不必問,趕快將師叔靈柩請上岸吧。”

師姐馬蘭蘭也一起回來了,她向見寬點點頭,便去指揮道士們幹活了。

第二日,合觀道士為前任方丈送了葬,定真如願以償被埋在葛寶旁邊。

三人這才坐下來敘說國事家常。

蜀王道:“師叔離世已有一段日子了,本想將他的靈柩在中峰寺停放幾年,待天下太平再送回來,但最近聽說了很多事情,我和師妹這才決定現在回來。”

見寬笑笑:“聽說我重新恢復重瞳觀的事了?”

“不只這個!師弟,你知道我們蜀國已變成什麼樣了嗎?”

劉見寬很想說:“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但這個人是他敬愛的人,他不能傷他的心,便默默聽著他的答案。

“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師弟啊,我們曾經拼盡全力保護的蜀國、蜀民,怎麼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以前只在張獻忠的隊伍裡才會發生的事,在蜀軍裡也發生了。

那個守井研的李調燮,原本土寇出身,楊展抬舉他做了都督。大將軍在的時候還很規矩,現在竟然派他的士兵四處捕人,充作軍糧,稱為‘人糧’。凡捉到男女,李調燮總是親自挑選出年少肥胖的送到自己廚下,其他剩餘瘦小的留給士卒宰殺。洗涮乾淨後,都按照烹煮整豬整羊的做法精心操作。因為人肉吃得多,人送其外號‘萬人墳’。

還有那個曹勳,川西已被他搞得烏煙瘴氣。他的士兵沒有軍糧,就四處搶掠,豆、麥、高粱搜刮無一粒,蜀民草根木皮充腹,都快死光了,殭屍滿路。

更恐怖的是,聽說他在交通要道設人肉湯鍋,男人肉每斤七錢,女人肉每斤八錢,墳墓裡的枯骨也都被人掘出來磨成粉末吃掉了。川西之地都流傳著“寧遇惡虎,不遇曹部”的哀嘆呀。”

若是幾年以前,劉見寬聽說這樣的惡事,萬萬不能安坐。但此刻,他淡定地稟道:“蜀王師兄,蜀國蜀民註定有此難吧。我們幾個都沒有迴天的本事,唯有期待楊展師兄出關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