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章 何以救蜀(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章 何以救蜀(三)

小金愣了一下,一拍大腿,“你喜歡跪,就跪著吧!你師父的樣子,你也看到,還說什麼出山?我們能夠出山,何必還巴巴地派人來請你入蜀,我們都是傻子?”

見寬把平樨拉到文秀面前,道:“只他能受你這一跪。私下裡,你是可以叫他師伯,但在人前,你還必得稱他一聲老蜀王!”

文秀一臉惶恐,俯伏在地。

平樨躬身將他扶起,溫和地安慰道:“別介意,我喜歡當你的師伯,才讓出蜀王之位,以後只管叫我師伯就是。”

文秀握著他的手,感覺一股暖意注入心田。以前也曾見過一面,那時的朱平樨蒙著雙眼,看不出喜怒。

今天沒有矇眼,晃眼一看,與常人無異。文秀與他對視,古瀾無波的兩潭秋水深不可測。

平樨是一個溫潤的君子,玄色的袍子穿在他身上,泛著柔和的光澤。即使不再為王,即使雙目失明,他與生俱來的貴氣也不容輕慢。

眾人落座後,見寬輕笑一聲,揶揄道:“蜀王殿下,一路走來,可有後悔?這個蜀王不好當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文秀知道在他們面前不能說錯話,便傻笑道:“師伯師叔們給我安排的好差事!怎麼不讓璟新來當這個蜀王?他出身將門,行軍打仗最是在行,現在又駐紮在成都。有你們的輔助,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恢復蜀國。”

他不提到璟新還好,一提起,大家的心情都沉重起來。

見寬氣不打一處來,劈頭蓋臉給他好一頓數落。

當初,劉文秀留下幾萬大西軍,本意是要幫助穩定蜀國。他前腳剛走,那些部將後腳就開始與蜀軍搶地盤,直接導致蜀國大亂。

璟新拿捏不好處置分寸,不只大西軍不聽他節制,時間長了,一些蜀軍也脫離了管轄。

清軍幾次三番來犯川北,大西軍排程不動,川東、川南、川西的蜀軍也排程不動,璟新只得帶著川北和成都的幾萬人抗擊清軍。

數次大仗打下來,丟了保寧,退守成都,帳下已不足兩萬人。多虧馬蘭蘭以及費家軍的一力支撐,這兩萬人才沒有潰散。

見寬數落文秀對屬下約束不力,給璟新治理蜀國帶來巨大困難,文秀甚感委屈。

當初,他一回到昆明就被收了兵權。後來復出又被孫可望催著東征,哪裡有機會約束部下。

況且,偶爾有人到他面前,說的都是楊璟新如何偏心,不撥給糧草彈藥。

見寬罵道:“你只道還是楊大將軍在的時候,有那麼多的糧草彈藥?就是那個時候,也主要靠屯田。你那些兵將,整日遊手好閒,自己不屯田耕種,張著嘴等別人喂,不給就搶,把一個蜀國攪得亂七八糟。你不來收拾這個爛攤子,誰來?”

文秀臉紅耳熱,作聲不得。

妙峰和尚替他解圍,“其實也怪不得蜀王殿下,這幾年,他的日子並不好過。現在趕來收拾亂局,也只有他這樣的敦厚之人才肯。過去種種,不論對錯。今天機會難得,不妨商量一個穩妥的法子,以便蜀王殿下著手恢復蜀國。”

平樨點頭稱是,用手示意見寬平息怒氣。

費小金老成持重地擺出一副論兵佈陣的架勢,問道:“蜀王殿下這番又帶了多少兵馬入蜀?”

“稟師叔,我出發前已安排兩路兵入蜀,一路由威寧伯高承恩統兵五千,從雲南向雅州進發,另一路以徵虜左將軍祁三升任總理全川軍務,會同援剿後將軍狄三品、平虜營總兵楊威、懷遠營總兵賀天雲、監理重慶屯田總兵鄭守豹等率三萬兵馬向嘉定府進發。另外還有兩萬大軍,待我回到雲南便親自帶過來。”

“唔,好威風的蜀王!”費小金重重地在桌上擊了一掌,“你比你師父師伯師叔們威風多了,之前已有數萬在蜀,這次再來數萬,那是要踏平我蜀國嗎?”

劉文秀大驚,心想,你們這些老家夥也太難伺候了,人多好辦事,我一個堂堂蜀王不該帶著這麼多兵馬嗎?但面子上也只能作出誠惶誠恐的姿態。

“文秀魯莽了,事前不曾與師伯師叔們商量,心中只想著,帶這些兵馬進來,一者可以趕走川北的清軍,二者可以平息內亂。”

費小金又問:“既如此,你又安排了多少糧草彈藥入蜀?”

文秀道:“按行軍規矩,只帶三天糧草,之後都就地籌措。”

費小金氣得臉色鐵青,嘆道:“罷罷罷,你是來過大王癮的,只怪我們信錯了人。”

妙峰和尚又來幫文秀,“費將軍,蜀王殿下這不是來請教你們了嗎?有話就不能好好說?”

費小金和劉見寬都冷著臉,大有懶得和他廢話的意思。

平樨輕咳一聲,“蜀王殿下,你這一趟來得甚好,如今蜀國的形勢,先弄清楚了,你才好對症下藥。換成以前,你這樣的安排並沒有錯,但現在的蜀國已經沒有法子供應這麼多兵馬的糧草了。這也是璟新控制不了蜀國的主要原因,更是清軍止步保寧,不敢向蜀國腹地挺進的原因。”

文秀一臉訝異,雖說他們一路走來滿目荒草,但眉州這裡不仍然有這成片的稻田嗎?

他哪裡知道,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屢經戰亂後業已渺無人煙,社會生產幾乎完全停頓,重慶一帶也大致相似。在清軍控制下的川北保寧地區和明軍控制的川南、川東地區之間早已形成一片廣闊的無人區,解決不了糧餉問題,誰都無法推進。

兵馬沒有糧草的苦頭,大西軍在張獻忠時代就已飽嘗。

劉文秀暗抽一口冷氣,尤其聽說,從嘉定到保寧,不用打仗,光是行軍,就必須準備十五天的糧草,不覺出了一頭的冷汗。

他起身再拜道:“妙峰大師陪我到此,便是來尋求救蜀之法,請師伯師叔們多多指教!”

妙峰也道:“你們也別藏著掖著了,道家的智慧,古有諸葛丞相,近有大將軍楊展,你們雖不及他們,但還是有一些本事的。”

費小金臉色和緩了一些,接道:“諸葛丞相和楊展師兄撫蜀的精髓所在,蜀王殿下應該能悟出來,哪裡需要我們多言。”

見寬以玩味的目光投向文秀,文秀猛然醒悟,“屯田養兵,先解決糧草,再謀用兵?”

只一剎那,又黯然道:“可是,需要先投入大量糧食、種子和耕牛、農具作屯田之本,且需時日才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