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湖之爭(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湖之爭(三)

妙峰最後還是離開了。

楊展怏怏回到伏虎寺時,已是掌燈時分,那兩個傷者醒來,誠惶誠恐地望著楊展,不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結局。

貫之胖胖的身軀在燈下忙碌,為了從閻王那裡救回二人,他的真氣今天損傷了不少。和妙峰比起來,貫之當然要好說話得多。

楊展要把這件麻煩事套到他的頭上,簡直就是太容易啦。他捻鬚沉吟道:“馮雙禮、狄三品,你倆此生犯下的罪孽,百死莫贖。若方丈大師願意留你們做撞鐘和尚,倒也可存下一條命來。”

那兩個曾經橫行一時的大西武將便聲淚俱下地央求方丈。

貫之自然明白楊展的用心,背轉身,念一句:“阿彌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就算答應了。

入夜,貫之來到楊展住的客房,埋怨道:“蜀主經了那麼多劫難,為何總改不了管閒事的毛病?大西軍禍害蜀境,自該受天譴,最後落得兄弟鬩牆、骨肉相殘的下場,也是理所應當。他們是死也好,投降吳三桂也好,都與你我無關。何苦要去弄到眼皮子底下鬧心?”

楊展故意逗他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今天又救二人,要不了多久就超越妙峰和尚啦。”

貫之道:“這兩個人塵心太重,恐怕有一日會惹來塌天禍事,到時候你可別怪我沒提醒你!”

楊展想起妙峰的叮囑,便道:“你只要攔著別讓他們上中峰寺,撞個鍾,又能惹出什麼事來。”

過了一個月,馮雙禮和狄三品的傷已大好。正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痛”,哪裡肯做暮鼓晨鐘的和尚?再加上二人之間有前番過節,又不敢在伏虎寺清算,便暗暗相約,各人偷跑出去,有朝一日江湖相見,再來算這筆惡帳。

伏虎寺清規戒律甚多,每日哪個點做什麼事都有嚴格的規定,和尚們專心致志地幹著自己的事,自然沒有人去監視這兩個養傷的人。

馮雙禮和狄三品分頭混在上山下山的江湖人士中,消失於蜀山蜀水。

貫之派了幾個和尚在中峰寺附近找了十來天,沒看見兩人蹤影,便將這事放下了。

狄三品尚做著升官發財的美夢,一徑去了成都,求見巡撫大人。

巡撫李國英正愁沒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向大清皇帝交代,二人一拍即合,定下一個捉拿大西慶陽王馮雙禮的奸計。

馮雙禮離開伏虎寺,是要去成都取出金銀財寶,把散了的大西軍重新聚集起來。他是老萬歲張獻忠的鐵桿追隨者,對大西軍的感情不比孫可望、李定國和劉文秀少多少。

當初,是他配合孫可望在信相寺藏匿的寶藏,如今,也只有他才找得出這筆寶藏。

狄三品自然是不知情的,他只想著,馮雙禮一定不會饒了他。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自從離開峨嵋山,馮雙禮的行蹤,他都瞭若指掌。

最倒黴的是慈篤和尚,前兩日好不容易栽下地的菜苗一夜之間毀於一場血腥格鬥。

那天下午,時近黃昏,天上下著瓢潑大雨,一個頭戴斗笠的黑臉大漢來到了信相寺。他顯然不是來躲雨的,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看一眼這間搭在兩棵樹子之間的茅屋,而是直接走向了十八尊神像。

他也不是來拜佛的,倒像是一名做佛像的工匠,特地前來學習參詳。

大雨之中,他一尊神像一尊神像地看過,摸摸這,摸摸那,後來用手敲,用腳踢,越來越急躁,甚至舉起手中的刀來,向神像劈去。

劈得累了,那大漢倒在泥濘中,如同死了一般。風將他的斗笠刮了很遠。

慈篤走過去,想要扶起他來,伸出去的手卻停在了雨中。

那張被雨水沖刷的臉,雖然長滿了鬍鬚,且傷痕累累,他也認出來了。是馮雙禮,張獻忠的得力干將。慈篤還是曹勳時,曾與他在戰場上數度交手。

慈篤突然覺得腰上的舊傷異常疼痛,那是馮雙禮與他搏鬥時用大王刀給他留下的創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凝視著這個死敵,難道是佛祖念他虔誠,有意送來讓他報仇?

慈篤殺念一起,頓覺熱血上湧。他抬頭看天,眼睛瞬間便被雨水灌得生疼。

但他看見佛祖了,佛祖在茫茫雨霧中等著看他破戒呢。

慈篤搖了搖頭,高呤一句“阿彌陀佛”,轉過身,便要離開。

馮雙禮卻跳起身來,拽著他的衣角不放,厲聲問道:“和尚,是誰換了這十八尊神像?是你嗎?把金子給老子拿出來!”

慈篤一震,嫌惡地撥開他的手,走回茅屋,關上房門,任那個瘋子在雨中大吼大叫。

其實,馮雙禮心裡清楚,換走金神像的,絕不可能是這個孤單單的和尚,他也不可能知情,否則早就離開這裡了。

那麼,又是何人捷足先登?

知道這個事的人只有他和孫可望,孫可望遠在京城,最近聽說他已被清庭暗中殺害。

除非孫可望沒有死,而且到了四川。

馮雙禮突然之間看到了一現希望,從泥濘中躍了起來。沒走幾步,又絕望地抱著神像捶打痛哭。

他哪裡還有臉去尋找秦王?當初,如果不是因為他故意放了三聲號炮,驚走了秦王,秦王也不會匆忙之間就投了清庭。

茅屋裡,慈篤也在想他那句沒頭沒腦的話,什麼換了神像,什麼金子……

慈篤也是老江湖了,頓然醒悟,原來當初讓自己去凌雲寺參修是為了方便別人換金像,怪不得蜀江盟財大氣粗。

他的心中湧起一陣苦澀,看來這一生是無法重新得到楊展的信任了。也罷,也罷,當一個孤獨的苦行僧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他坐在禪床上,伴著屋外的風雨聲,開始了夜間的功課。

他哪裡知道,此時此刻,一場激烈的打鬥已將他的蔬菜地糟蹋得不成樣子,那個一心想要恢復大西軍的馮雙禮,再一次被自己的部下狄三品出賣。

吳三桂離開成都時,給巡撫衙門留了一百多個清兵,李國英領兵傾巢而出,在狄三品的配合下,擒獲馮雙禮,在他身上搜出慶陽王金印一顆、大將軍金印一顆、金冊一副、敕一張。

李國英大喜,立即給順治皇帝上奏章,請示“或俘解來京,或軍前正法,伏候聖裁。”

很快得到聖旨,將李國英大大表揚了一番,“李巡撫計擒偽王馮雙禮,籌畫周詳,指授得宜,預伐狡謀,克奏膚功,朕心嘉悅。狄三品等遵諭效力,擒逆來獻,誠悃可嘉,並敖一鳳俱著從優議敘具奏。馮雙禮附逆梗化,大軍所至,不即投誠,竄跡入蜀,本當正法,但今既就擒,殺之無益,姑免死,昭朕好生之心,著押解來京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