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魔王會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 魔王會師

當楊展在岷江道收服土匪,藏兵於蜀王府各地莊園的時候,張獻忠父子帶著羅汝才私贈的五百騎,自河南往南直隸東下。

雖一路上都有散兵遊勇來投,但之前的人馬被打散後,都藏匿到深山老林去了,一時之間難以聚攏。

可望建議大家分頭去找,約一個地方會師。

張獻忠搖頭道:“不必這樣費事,我們只需打一場勝仗,大家就都知道我還沒死,也就知道往哪裡找我了。”

“打哪裡?就我們這不足三百人,也可攻城掠地?”幾個義子都覺不可思議。

“之前,官軍把火力都集中在我身上,李自成才能趁機發展壯大。現在,他以百萬之眾圍開封,官軍當然都集結到他那裡去了。孩兒們,別怕,跟著我去打最近的毫州吧。”

此時,大部分官兵都被調到關外松山、錦州一帶,和清兵會戰去了,剩下的又基本上都集結在開封,毫州守軍果然不足五百,經不起張獻忠一聲虎嘯。

打下毫州城,文秀對張獻忠說:“父親,以前李自成和我們一樣,忽盛忽衰,無尺寸之地,但現在幾乎擁有整個河南。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張獻忠饒有興味地望著他:“我聽你說說看。”

“因為他抓住了民心。你看他的口號,‘迎闖王,不納糧’,振臂一呼,人們扛著鋤頭就來投他,輕易就聚了上百萬人”。

定國也在旁邊補充道:“他以前比我們殺人還多,手段還要殘忍,但現在聽了牛金星、李巖的話,不濫殺了,還到處宣傳‘剿兵安民’,表明他是仁義之師,反倒顯得我們不仁義了。”

聽了他們的話,張獻忠非常高興。“孩兒們,看來這次到李自成那裡養傷,我們收穫很大呀。我也覺得,重新走出商洛山的李自成和以往大不一樣了。我們可不能落後於他,你們都說說,還發現了他的哪些好東西,等我們的隊伍齊了,也都用上,一定超過他。”

可望道:“李自成自從佔領洛陽,漸漸將過去的流動作戰,改成了每得一城、分兵據守,所以才有現在的規模,我們以後也要這樣幹才行。”

能奇最好武,激動地跳起來說道:“你們發現沒有,他們練兵的時候,教一種武術,叫‘闖王刀’。這種刀法,招術奇特,手法驚異,步法多變,實而不華,馬上、步下均適用。攻如猛虎下山,具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防時穩如泰山,伺機相還。臨陣應用,以攻為主,先發制人,其特點是猛、快、巧、準。”

他的這番話重重地擊在張獻忠心上,上次被楊展的怪陣打傷,他一直都在苦苦尋思破解之法,至今無果。義子們還在興奮地說個不停,他已經站起來離開了。

不幾日,之前打散的王尚禮、白文選、馮雙禮、馬元利、張化龍等大將都帶著人馬找來了。張獻忠的軍師、妻兒一直是白文選負責保護,上次潰逃,竟然毫髮未傷,白文選因此被張獻忠收為義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生死相逢,抱頭痛哭。張獻忠下定決心要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絕不能再這樣經不起別人一次痛打了。

他果然學著李自成的樣子,除了殺幾個毫州城的土豪外,沒有亂殺一個百姓,並宣佈免賦三年,來投他的百姓絡繹不絕,很快又湊了十餘萬人。

還沒想好在哪裡安置這十餘萬人,下一步怎麼辦,有兩個舊相識找上門來。他們便是老回回馬守應和革裡眼賀一龍。

最近幾年,各支義軍都經歷了一個你敗我起、時分時合的過程。他們和左金王賀錦、治世王劉希堯、爭世王藺養成組成的“革左五營”,活動於安徽、河南、湖北三省的交界地區,積累了非常可觀的實力。

“革左五營”主要是依託大別山脈的英霍山區輾轉遊擊,那一帶形勢險要,且在戰略上佔有重要地位:東面對大明帝國的陪都南京構成威脅,東北方向則可直向鳳陽皇陵。

朝廷本想招撫他們,許諾的條件也還滿意,雙方暫時停止了軍事行動,甚至革左五營內部已經在考慮若投官軍,先打何部義軍的計策。

但負責招撫的功臣楊卓然遭到彈劾,他們看到明廷內部矛盾無法調和,心知不能長久,現在張獻忠又起來了,便徹底打消招安之意。

他們來到張獻忠營中,是要邀請他進入英霍山區會師練兵,然後聯合發展。“其他人都投到李自成那裡了,他們要向北發展,我們不妨向南發展,和他們平分天下!”

“妙啊,老子也弄個皇帝來噹噹!”

第二天,留下大將馮雙禮和軍師潘獨鰲守毫州城,張獻忠帶著十餘萬人馬進入英霍山區,與“革左五營”會師,義軍又形成了二十萬人的聲勢。

在這裡,張獻忠也開始和李自成一樣,穩紮穩打,建立根據地。

他總結了自己之前的戰鬥經歷,取得勝利的,大多是採用孫子所雲:“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避實擊虛’之法”,即“以走制敵”的遊擊戰術,依靠重甲鐵騎,其來也如風雨之驟至,其去也如鬼蜮之難知。數月間或馳江北,或趨楚豫,令官兵追逐不暇。所以能避實就虛,節節取勝。遭到失敗的,或者是防禦戰,或者是拖著十餘萬人出戰,戰線拉得很長,被龐大的後勤所制約。

現在,他將二十萬人分為戰鬥部隊和地方守備部隊,保持戰鬥部隊的機動性和地方守備的穩定性。

戰鬥部隊分為中、左、右、前、後五營,以不同顏色旗幟區分。之前的“革左五營”頭領,各帶一營。張獻忠的五個義子分別給他們當副將,目的不言而明,磨鍊義子,隨時隨地掌握部隊。

地方守備部隊則由一直跟著他的王尚禮、馮雙禮、馬元利、張化龍統領。

部隊以步兵、騎兵為主,“馬七步三”,另有炮兵、工兵、水軍。在裝備上,有炮有銃、有弓箭,還有火藥,有鐵胄,也有騾馬。

張獻忠更加重視練兵習武,提高隊伍的作戰能力,規定將士四更即起,操練武藝,到天黑才結束。他把李自成的“闖王刀”刀法改了一下,重新命名為“大王刀”,讓每個營都要練習,人人必會。同時,比武選官,獎勇罰怯,打造一支勇往直前的鐵軍。

他也重視軍隊紀律,要求將士嚴遵約束,按令行事。每到一地傳牌申禁:“不**女,不殺無辜,不掠資財”。

張獻忠一邊練兵,一邊屯田,積累了大量的糧草,作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

崇禎十五年二月,離張獻忠最近的縣城-舒城有官兵譁變,逃至霍山,說是要將舒城獻予八大王,張獻忠大喜。

五營統領都來請戰,張獻忠便道:“這是我們會師以來的第一場戰鬥,必須取得勝利,鼓舞士氣,震懾官兵。”

在舒城譁變官兵的帶領下,張獻忠率大軍自霍山直撲舒城。當時,舒城縣令丁憂回鄉,正在縣城的翰林院編修胡守恆和遊擊將軍孔廷訓率舒城軍民守城。

張獻忠繞城一週,見“黑雲壓城”,大喜道“此城必破”!又向城內射招降書,編修胡守恆站在城上將招降書撕毀,下了死守舒城的決心。

看到大軍壓境,遊擊將軍孔廷訓畏死投降了,並指引張獻忠用一種專門打洞的車在城牆上打洞,接連打穿了好幾處。胡守恆率領老百姓拼命堵洞,血戰三天,縣城被攻破。胡守恆衝殺到縣城南門外三里處的荷花塘,被抓獲殺死。

為了慶祝會師後的第一場勝利,張獻忠將舒城更名為得勝州,並在這裡建立政權,立醫士胡玄浦為丞相。

佔領舒城不久,又攻下六安。因在破城中死傷不少人馬,張獻忠恨急,魔性大發,又要濫殺,被幾個義子死死拉住,但也將俘獲者,男砍左手、女砍右手。

張獻忠連打勝仗,便想一口氣拿下廬州。廬州是一處軍事重鎮,它的東北方是“中都”鳳陽,東南方是“留都”南京,三座城市犄角鼎立,互為支援,防守嚴密,易守難攻。

這裡城高池深,重兵駐紮,素有“鐵廬州”之稱。新近投降的遊擊將軍孔廷訓告訴他,“廬州城池堅固,崇禎八年,混天王等農民軍起義軍頭目就來攻打過廬州,打了七天都沒有攻克。”

八大王想:“我現在兵強馬壯,不可能連個小小的廬州都攻不下,但現在要收民心,就要避免傷亡,最好想辦法智取。”

胡玄浦稟道:“我最近聽說,明朝的學政將到廬州督學。”

張獻忠馬上命令再探,得知訊息確切,便先派手下兵丁扮作小商販混入城內。不久,學政果然來到,張獻忠讓可望帶人裝扮成迎接學政的官員,前去迎接學政。接到之後,立馬將其在半路殺掉。

然後,張獻忠喬裝成學政模樣,端坐在高車之中。手下的將領在鎧甲外面穿上學政手下人的衣服,在旁邊護衛。另外精挑細選三百名兵丁,裝扮成穿青衣、頭戴書生帽的讀書人,在後面跟隨。遠遠看去,像很多讀書人陪著學政一同前來。

當時廬州城已經數月沒有遭受農民軍的襲擊和攻打,防禦便開始有點鬆懈。這時城門外忽然報告,學政的車馬要進城來,於是守城的官員立馬開啟城門並出城迎接。

張獻忠乘坐的馬車及其後面的隨從已經到城下,官員一看,跟隨的都是讀書人,雖然有好幾百人,但是也沒有起疑心。

當隊伍全部進入城中,張獻忠發一聲虎嘯,從高車中飛出來,虎拳排山倒海擊出,一陣旋風中,官兵死傷無數。

跟隨的幾百名手下全都持短刀,四處砍殺。之前混入城內的兵丁也跳出來接應。

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守城官兵沒有料到,一時驚慌失措,到處奔逃。

張獻忠開啟城門,埋伏在城外的隊伍一擁而入,原本固若金湯的廬州城,瞬間就被張獻忠給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