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毋須再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毋須再忍

“報,川南緊急軍情,楊展起兵,佔領了嘉定和敘州!”

老萬歲大怒,抄起硯臺向文秀擲去,文秀不敢躲避。

眼看他就要斃命於父皇的盛怒之下,安西王張定國探身將硯臺接住。

“你?”老萬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竟敢忤逆老子?”

“孩兒不敢!川南出事,理當是文秀的責任,父皇怎麼處罰他都行。但父皇自來最是寵他,若誤殺了他,最心疼的,還是父皇!”

“誤殺?你問他該不該殺?居然給老子說楊展沒兵,不可能與馬珂結盟。”

“那時沒兵,不代表現在也沒兵。我們與馬珂交戰了三個月,這三個月,他足以用來收聚流散之兵。”

老萬歲這才猛然醒悟:“原來我們同時中了楊展的反間計和緩兵之計。撫南王,老子就給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明日帶兵出擊,趁他羽翼未豐,把他給老子消滅掉!”

“謹遵諭令!”

文秀著急忙慌地出得皇宮,領兵往錦江碼頭趕去。

楊展確實是趁大西和大順打得難解難分之際,把隊伍集結起來的。

當日他和平樨躲在峨嵋,像隱士一樣生活了一個月。

其間,他收到了馬蘭蘭從石砫傳過來的信,母子倆從馬珂那裡出來,就帶著李志勇他們回石砫了。

心上的這塊大石總算落下了。

後來,很多百姓為了逃避大西軍打糧,也逃進了峨嵋山。大家沒有吃的,天天在山上挖野菜、撿野果。

見此情景,楊展的內心日日受著煎熬,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繼續歸隱,還是趕快集結隊伍起兵。

再後來,聽說大西皇帝御駕親征,打馬珂去了,楊展知道機會來了。

他和平樨立即辭別蜀王、葛寶和妙峰,下山去找師弟們。

小金和遠洪都帶著自己的人隱伏好了,只等他一聲令下。

他讓他們繼續待命,然後與平樨施展遁術,順江而下。

剛走到犍為,便被見寬接著。見寬已將敘州王府莊園隱藏的三千名兵丁帶到犍為,這麼多人也無法隱藏,他們便打算先去攻下縣衙再說。

附近的鄉紳和百姓聽說楊展將軍到了犍為,都爭先恐後拿起武器迎接他,有的甚至沿河岸拉著木船前來投奔。

從成都敗退下來的潰兵大約三千人也陸陸續續聞訊趕來,楊展一下子擁有了七八千人馬。

張文秀留在犍為的兵馬不足三千,完全無法抵擋。有的做了刀下鬼,有的立馬繳械投降。

他們衝進縣衙,將大西皇帝任命的縣令抓起來殺了。

楊展入主縣衙,便與平樨商量,以他的名義安撫百姓。平樨道:“犍為彈丸之地,上有嘉定,下有敘州。不如一口氣攻下兩處,打通岷江中下游,我們再做長久打算。”

楊展深以為然,飛鴿傳書給小金和遠洪,讓他們做好接應。

第二天晚上,楊展帶兵偷襲了嘉定。

小金早帶了他的五百人潛入城中,裡應外合,大開城門。楊展從犍為攻來,遠洪自青神而下,師兄弟們輕鬆進佔了嘉定州。

楊展不待喘息,請平樨師兄和小金、遠洪留守嘉定,他與見寬立即率兵,順岷江而下,往敘州城進發。

剛出發不久,遠遠望見江面上有一支船隊,大約百十條船,插著大西軍旗幟。

偵察兵報告,這哨人馬領隊的是大西皇帝的弟弟,人稱二千歲,在附近州縣剛搶完糧餉往成都押解。

楊展一聽,笑逐顏開,計上心頭,下令把自己的船隊停泊在岸邊,只帶幾十名勇士駕輕舟迎上前去,大聲詢問:“來者莫非二千歲嗎?”

前面船艙裡回答:“是也。”

楊展厲聲喝道:“老萬歲詔書在此,請二千歲到岸上接旨!”

二千歲的船停靠岸邊,楊展又高聲呼喊:“這是密詔,非親隨人不準上岸!”

二千歲不知是計,帶領十幾名親兵低頭跪聽聖旨,只聽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幾個字,卻再也沒有了下文,正想抬頭觀瞧,不料眼前寒光一閃,斗大的人頭落地,蹦蹦跳跳滾進了水裡。

十幾名親兵都嚇呆了,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也都成了刀下之鬼。

這時,楊展後面的船隊包抄上來,大西軍幾百士兵群龍無首,驚慌失措,都成了俘虜。楊展下令,願投降者加入明軍,不願投降者發給路費釋放回家。

繳獲這麼多金帛糧食,楊展軍隊士氣大振,浩浩蕩蕩駛進敘州府。

敘州城內的大西軍將領張化龍抵禦不住楊展的進攻,棄城而逃,城內幾千名守軍被殺。

敘州城到手,意味著岷江中下游都被收服。百姓奔走相告,紛紛回到家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時候,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朝廷,年號弘光。聽說楊展佔領了嘉定和敘州,怕他扶蜀王或朱平樨為國主,趕快派總督樊一蘅和大將王祥來接管。

楊展和平樨面面相覷,不答應吧,勢必又要與南明作戰。答應吧,這些人的做派,實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楊展沉思片刻,眼目灼灼地對平樨道:“我們就扶你做皇帝,又有何不可!”

平樨搖搖頭,“亂世皇帝,不做也罷。管他們誰當皇帝,我在乎的,只是川民。若是能在天下大亂的時候,保得蜀國一方安寧,於願足矣!”

這個其實也是楊展的心願。他便說道:“既如此,我們就認這個南明皇帝吧,雖說多有掣肘,卻也能省不少事。”

平樨道:“只得如此,虛以委蛇吧。”

楊展和平樨在敘州府衙等候總督大人,樊一衡和王祥進來,先拜見了小王爺。

楊展將兩個州府一應賬目印鑑雙手呈送給樊一衡。

天下人都以為蜀王已死,最近又聽說世子朱平樺被張獻忠賜了毒酒。蜀王一脈,就只剩下這個小王爺朱平樨了。

樊一衡便想,楊展如今聲勢浩大,身邊又有一個現成的王爺,分分鐘可與南明抗衡。要怎麼樣才能掣肘得了他呢?

除了委以南明官職,別無他法。

主意打定,他接過賬目印鑑,對楊展道:“楊將軍,我們都是帶兵打仗的人,哪有閒功夫管這州府治理的事。等我稟過皇上,為將軍晉爵封侯,再另派州官來接管。”

楊展道:“總督大人作主便是。但眼面前有三件刻不容緩的事,請總督大人早作安排。”

“哪三件?”

“其一,我們佔了嘉定、敘州,張獻忠必然不會罷休,必須在他派人來攻打之前作好防禦部署。其二,我們早和曾英約定,他這兩天便要在川東起事,我們必須馬上派人過去支援。其三,張獻忠這半年來將我天府之國糟踐得不成樣子,老百姓的糧食都被搶了去。眼看就到春耕時節,必須趕緊組織春耕,不然大家明年都要餓肚子了。”

樊一衡一聽,頭都大了。全是麻煩事,吃力不討好,立即就想溜。

“楊將軍,遵義還有重要的戰略部署等著我和王祥將軍,這裡的事,你和小王爺先管管,等朝廷派人來再說。”

打發掉樊一衡,楊展便派劉見寬頻了一支船隊去支援曾英,又飛鴿傳書給遠洪、小金,命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大西軍從水路南下。

他在陸路作好了迎戰大西軍的準備。

平樨將政務管理的擔子挑了起來,四處張貼安民告示,勸導百姓耕種,為免錯過時令,又發給大家種子和耕牛。

百姓歡呼,感念小王爺和楊將軍功德,紛紛將子弟送來,跟著他們保衛家園。

有一個小道消息在民間傳播,楊展擁有明太祖朱元章的點金秘籍,所以他有的是金子,有足夠多的兵餉,可以買足夠多的糧草武器。

各地的散兵遊勇想盡辦法投到嘉定和敘州來。

但是,大西軍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