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四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四章

集中殺和尚道士,是汪兆麟出的主意。如今被楊展攪和,沒有達到目的,反倒令大西國損失慘重,更激起了老萬歲沖天怒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汪兆麟非常害怕老萬歲追究自己的責任,更加賣力地幫他籌謀殺人章程。

這天早朝,他試探了一下老萬歲的心思。

“老萬歲,我覺得,那些與大西國作對的地方,都是因為有讀書人在作怪。”

“怎麼作怪?”

“自古以來,農、工、商、士,士為首。老百姓平時最敬佩,也最容易跟從的人,就是讀書人。鄉紳、秀才、醫生、術士,我們只要把這些人一網打盡,鳥無頭不飛,人無頭不走,百姓雖多,各懷私心,自保家門,就鬧騰不起來了。”

老萬歲很感興趣,問道:“汪丞相有何妙計可將他們一網打盡?”

“老萬歲可開設特科,假意招攬人才,把這些人都調進成都來,再一網打盡!”

張定國譏諷道:“汪丞相,你可真健忘!想當初,也是你提的建議,把和尚道士都招進成都,結果反倒把楊展給招了進來。”

一聽此言,老萬歲也有些氣餒,“是啊,老子可不想再重蹈覆轍。平東王拜你所賜,至今還在養傷。”

汪兆麟想了想,“所以我們要吸取上一次的教訓,每個進城的人,都必須來路清楚。”

定國不以為然,“這四川,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多了去了,你怎麼保證每個人都弄得清來路?”

汪兆麟腦袋轉得特別快,“不妨把這個難題交給地方官,讓他們帶著本地士子進京。入城的時候,讓地方官一一說清楚士子來歷,但有差錯,先殺地方官,再殺士子。”

老萬歲撫掌大笑,立即傳旨:“大西國因兩科無人,今開設特科取士,以網羅文武全才,故調集全川士子,跟著地方官到京應試。凡有前朝在籍鄉紳及未仕兩榜舉貢,監生、吏農、新舊生員、童生、民間俊秀子弟,下至醫卜僧道,與夫深山窮谷隱逸碩士,抱一長、挾一技,堪為帝王師佐、鷹根帷幄者,著地方官敦崇禮請,匯冊起送來京。若有一人推故不來,或有差錯。本人剝皮,全家處斬,鄰里連坐,地方官砍頭。”

在這樣的嚴令威逼下,大西國各地官員趕快催逼屬地士子,士子們也不敢怠慢,爭先恐後,星夜趕奔京城。

楊展和他的師兄弟們聽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正在重瞳觀議事。

他們取得眉州後,逆流而上,輕而易舉便將彭山也收入了囊中。

這一下,他們牢牢控制了岷江中下游的水路,相當於掐著了張獻忠的咽喉。

這便註定了他們將是大西軍的主要敵人,不得不捲入無休無止的戰爭之中。

楊展還好一點,因為他曾是明朝參將,現在更是南明的“華陽伯”。

師兄弟們卻是只願做俠士,不願當官的人,平樨甚至連王爺都不想做。

他們之所以走上了與大西皇帝對抗的這條路,都是被道家人入世救民的責任感所驅使。

本是武林中人,最擅長的,最感興趣的,也是武學絕技,現在卻不得不天天思考兩軍對壘的戰略戰術。

不,不只是兩軍對壘。

即使同樣與大西軍作對,即使都歸入了南明,很多支人馬並不就是同盟。

搖黃十三家,對四川百姓的掠奪和殘殺,有時候比張獻忠還惡劣。

還有一些明朝將領,打著反抗大西的旗號,行的卻是土匪的勾當。

這些人,非但不會與你同盟,逮著機會,就想吞併你的地盤。

今天,師兄弟們商量的是,先要壯大自己,才能依靠自己。

之前,因為大西軍無休止的“打糧”,很多地方都荒蕪了大片大片的土地。

要想止暴治亂,就必須想辦法恢復農耕。逃出去的人,要召回來。還必須派人出外買種子、買耕牛。

要與大西對抗,就必須養一支龐大的軍隊,這些人,要吃飯,還要發餉。

打仗所需武器彈藥,更是頂頂重要。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說起來,一樁柱,一件件,都需要錢。

蜀王的老窖早已用完,各家的積存也早捐獻出來,富家巨族,能捐的,都捐了。

平樨望著楊展,“現在,是否該拿出秘籍,參詳一下了。”

楊展苦笑道:“你知道為什麼你們家能在四川延續十三代嗎?”

平樨無言。

“並不是因為蜀王的點金秘籍。它就是一個幌子,讓川人都以為蜀王有的是金子,不會盤剝百姓,大家自然安居樂業。”

平樨恍然大悟,怪不得楊展到處宣揚他有這本秘籍。

費小金不死心,道:“這秘籍總有它的用處吧?”

“確實,它雖不能點金,卻能用來製造武器,等空下來,小金就帶人去峨嵋萬年寺做這件事。”

他們師兄弟正說得專注,定真師叔走進來,將大西皇帝網羅人才的諭令告訴了他們。

帥遠洪道:“明知道張獻忠又要幹壞事,但我們再也不能輕舉妄動了。上一次的教訓太過慘烈。即使救了那麼多和尚道士,也攻取了眉州和彭山,卻顧此失彼,令上萬名無辜百姓喪生,也連累千年道觀一朝毀於戰火。”

見寬呻吟:“豈不是要眼睜睜看著他殺害我蜀國讀書人?”

定真捶胸頓足,“張獻忠呀,你這只惡毒的魔鬼!”

平樨苦悶地離開了屋子,上了江鄉樓。

從理智上講,與其一次次去阻止張獻忠殺人,不如一勞永逸將他趕出四川。但,他們沒有這個實力,或者說是現在沒有實力。

如若和上次一樣貿然行動,終歸是顧此失彼,顧此失彼呀!

他也不願意去給楊展施加壓力,但凡有辦法,楊展比誰都更想救蜀人。

楊展卻到江鄉樓找他來了。“師兄,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平樨惴惴,“你難道又想去成都?”

“對,去成都!”

“唉,我知道你會這樣選擇。”

“你不知道。因為既然是兩難選擇,我便不會選擇!”

平樨有氣無力地說:“師弟,你有什麼想法就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