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章 蜀國春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章 蜀國春秋

老萬歲張獻忠得報,被他一直視為競爭對手的李自成,已放棄陝西,潰退到湖廣。

漢中已落入清軍之手,如狼似虎的滿族鐵騎隨時都有入川的可能。

北方讓他寢食難安,南方更令他怒火沖天。

楊展,不僅起兵造反,還乾脆建一個國家來與他作對。可惡!可惡之極!

老萬歲咬牙切齒,蜀國兵民卻舉國歡騰。

這一下可好了,有了自己的國,自己的王,該打仗就打仗,該過日子就過日子。

只是,有一點遺憾,楊展身邊很多人都習慣了當俠士,現在不得不為官為將,束手束腳,極不自在。

楊展哈哈安慰大家:“先委屈一下,等我們消滅了魔王張獻忠,收復蜀國所有失地,讓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那時候,我再帶著大家重出江湖,去做那逍遙快活的遊俠。”

既立了國,就得有國的章程。

仍然定成都為國都。雖說現在被魔王佔領,遲早必須打回去。至於現在,蜀王朱平樨走到哪裡,哪裡就是行宮。因為他不願意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宮殿,只好一切從簡。

封楊展為大將軍,華陽伯、領丞相事,主管蜀國一應軍政大事。

曾英派人送來稱臣文書,願為蜀王效命。蜀王也封他為“平寇伯”、川東將軍、重慶都督。

封費小金為戶部尚書、川西將軍,帥遠洪為吏部尚書、川南將軍,劉見寬為兵部尚書、川北將軍,葉大賓為禮部尚書。劉見寬因在成都養傷,兵部事務暫由楊展親自管理。

封馬蘭蘭為敘州都督,楊璟新為嘉定都督,鐵腳板陳登皞為眉州都督。

江湖遊俠與和尚道士另組成了一支軍隊,取名“伏虎軍”,楊展為統領,李志勇為副統領。五丁護衛為御前侍衛。

定真道長也被封為國師,重瞳觀自此為皇家宮觀,彌補了青羊宮被焚之憾。

其他兵將,各依能力大小,盡行封賞。

蜀王又下詔,開科取士。凡境內士子,包括從邛州、雅州和其他地方逃過來的士子,都可以參加考試。

有了這些國家機構,大家再窩在重瞳觀就不合適了,蜀王想將行宮移到旁邊的江鄉館。

江鄉館便是蘇東坡當年詩中所寫“樹木幽翠滿山谷,樓高突兀起江濱。雲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之所在,是川西南士子們心中的聖地。

大將軍楊展奏道:“啟稟陛下,江鄉館只可作陛下到重瞳觀議事時的別宮。還請陛下移駕到江對面的眉州城,將行宮定在前朝府衙。”

其他人也附議,蜀王只得准奏。當初藏到峨嵋山的王府家眷,也去接到眉州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不新建宮殿,也將城牆加高加厚,使這座城市有了皇城的威儀。

蜀國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蜀王朱平樨在眉州正式登基。目前治下有一府三州二十四縣。

開朝議事,第一樁便是勸耕屯田,恢復農桑。

佈告一出,之前躲進深山老林的人們紛紛回到自己的土地。無主之地,國家統一收起來,分發給那些逃進蜀國,沒有土地的人們。蜀王府之前的田莊,則作為軍隊屯田。

有了田地,卻苦無種子和耕牛。

楊展帶著費小金、帥遠洪,拿著蜀王的國書,到貴州、雲南偏僻之地的土司那裡去求借。

這些地方,因為偏僻,所以遠離戰亂,土司們都極為富庶。但正因為偏僻,妄自尊大慣了,自保意識也特別強,便一口回絕了他們。

楊展身上,除了一紙國書,別無值錢的東西,但他有三寸不爛之舌。

“我現在是向你們借,等張獻忠這個魔王打來了,他就是搶了。別說這些糧食和耕牛,連你們的命都會保不住。他在四川幹的那些事,難道你們沒有聽說過?”

那些土司厚著臉道:“不是還有你們蜀國擋著嗎?張獻忠打不過來。”

楊展道:“我們餓死了,就沒法擋著他了。再說,今天你們借給我,來日必當厚報。如果你們不借,我挺過了這段日子,消滅了張獻忠,也要學一學武侯諸葛亮,南下平蠻,讓你們這些人付出百倍的代價。”

這樣軟硬兼施,土司們一商議,當然最好是借給他了。

楊展帶著一千頭耕牛、三十萬擔糧食回來。舉國歡騰,還沒過年,便到處有了過年的氣氛。

不管是平原,還是丘陵,都恢復了“炊煙繚繚、雞鳴狗叫”的和平景象。

已經荒蕪了近兩年的田地被重新拾掇出來,撒上小麥和菜籽。

岷江流域,上游是大西屬地,雜草叢生,滿目瘡痍,人們食不果腹,朝夕驚恐。

而中下游,自彭山起,卻是蜀國之地,一派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人們安居樂業,彷彿世外桃園。

咫尺之間,天上地下。

大西國內,別說新津、溫江、雅州、邛州這些鄰近州縣,就是榮縣、威遠、富順這些地方,也有鋌而走險潛逃到蜀國來的。

楊展全部收留。願意當兵的,編入軍隊。不願意當兵,就給房住,給地種。

沒有房屋可分發了,便在岷江支流上放置竹筏數千只,供避難者暫住。

或者乾脆將他們安置在思經山、瓦屋山。

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歲月,蜀國境內,數百萬人得以活命。

不升官,不足以表達蜀王和百姓們對楊大將軍的感激之情。蜀國二年春天,蜀王下旨,楊展由華陽伯晉升華陽侯。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要維持這樣的太平局面可不容易,周邊全是強盜。除大西軍外,搖黃十三家以及打著南明旗幟的雜牌軍,沒有哪家是省油的燈。

蜀國軍隊的頭等大事,便是保境安民。兵丁已有三十萬,糧餉也可依靠屯田籌措,只武器耗費太大,如今已捉襟見肘。

楊展稟過蜀王,他決定啟用點金秘籍。

蜀王道:“製造武器,是一絕密事情,當選一僻靜又安全的地方,大將軍心中可已有意向?”

“我打算到峨嵋山上去選地方,順便去看看老王爺和師父,請陛下恩准。”

“大將軍放心去吧。有什麼事,自有孤和小金、遠洪看著。”

“這一趟,耽擱的時間估計較長。小金和遠洪,你們要把各處的防務盯緊點,鬆懈不得。大西到處是人相食的傳聞,眼看我們的小麥和油菜就要成熟,最怕他們打糧打到我們地盤上。”

蜀王深以為然。

君臣正在議事,有人來報,大西白將軍遣使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