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與虎謀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八章 與虎謀皮

桃花滿春江時,大西國的使團到了眉州。正使張可望,副使張文秀,他們身後是十多輛滿載金銀財寶的馬車。

他們來的目的,非常出人意料:將成都拱手讓給楊展,大西軍退出四川。

但是,有兩個條件,其一,蜀國要賣一百萬擔糧食給大西軍;其二,蜀軍要讓出岷江和長江水路,供大西軍撤出四川。

楊展派費小金和帥遠洪與他們談判。

談判桌上,費小金問:“你們為什麼要撤出四川?”

張可望回答:“自從李自成兵敗身死,能抵擋滿族的武裝力量,就數我大西軍最大。我們至今擁有六七十萬大軍,與其在這裡和你們死磕,不如拉去中原,和滿族清兵較個高低。”

“如果你們有這份覺悟,當初就不會進四川了!”

“此一時,彼一時。當初李自成佔了北京,我們也要給自己找一個存身之地。”

“你們的手上沾滿了川人的鮮血,如果就這樣放你們離開四川,豈不便宜了你們?”

“若是不放我們離開,不知道還要死多少川人!”

“若是放你們離開,不知還要死多少天下人!”

“一直以來,你們不是就想把我們攆出四川嗎?”

“我們的目標是消滅你們!張獻忠就是一隻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如果不把你們就地消滅,幾十萬大西軍出了四川,天下無辜的百姓都要遭殃了!”

“滿族人到處燒殺搶掠,他們的罪行你們就不在乎?何不放我們出去與他們拼個你死我活?”

“待消滅了你們,我們自然會去收拾他們!”

“這樣相持下去,還真說不清楚誰消滅誰!”

如此唇槍舌戰,誰也說服不了誰。帥遠洪在旁邊說道:“便是我們想讓你們離開四川,也不可能讓出岷江、長江水道。你們為什麼不從川北離開?那裡出去,就是陝西,正是你們的根基所在呀。”

張文秀也很機靈,答道:“若是從那裡出去,必然與清兵正面交鋒。我軍稍有失利,清軍就會趁勢入川,你們定然不願意是這樣的結果吧?”

“多說無益,張獻忠曾經輕易撕毀萬州之約,已然在我們這裡失了信用!”

張可望心知這樣談下去,除了讓對方知道更多的底細之外,解決不了問題,便提出參見蜀國大將軍楊展。

楊展卻不想見他們,雖然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為逼張獻忠儘快撤出四川,他這陣子可沒少費功夫。

之前,佔順慶、佔黎州、佔自貢,都是為了給張獻忠展示一種步步緊逼的態勢,逼得他出不過氣。

然後,一首童謠,徹底摧毀他的心理,讓他恨不能馬上離開四川。

這首童謠,是葛寶師父的傑作。師父從棺材裡出來後,仍然不能走出中峰寺的地宮,只好在那裡繼續修煉。

新年剛過,他便託妙峰和尚將這首童謠帶給了楊展。楊展初看童謠時,甚為驚心,“三月幹,四月幹,五月六月埋官殺官,七月八月人頭堆成山。生在燕子嶺,死在鳳凰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成都平原,若是三月幹了,四月又幹,誰都得不了好呀。雖不知埋官殺官是啥意思,人頭堆成山,卻又是一場大災難!

生在燕子嶺,死在鳳凰山。這是在詛咒張獻忠吧?

楊展靈機一動,令劉見寬將這首童謠傳遍了成都城和大西軍伍。

現在,張獻忠真的準備走了,楊展卻又有些猶豫。

放他走?還是不放他走?

這十幾年來,如果不是楊展屢次放虎歸山,張獻忠就成不了這麼大的氣候,四川就不會遭這麼大的劫難。

當初在重慶放他去了襄陽,結果他便在襄陽發了跡。這次放他回陝西,若是又讓他如魚得水活了過來,難免他不會重取四川!

不放他走,一時半會兒又消滅不了他!

這可如何是好?

帥遠洪是堅決反對與張獻忠和談的,他把這稱之為“與虎謀皮”!他道:“與虎謀皮,會有什麼樣的下場?一百萬擔糧食,讓他吃飽了肚皮,好來打我們?讓出水道,以利他深入我們的腹地?張獻忠這是在哄小兒吧?”

費小金道:“我也覺得黃虎不會這麼簡單,但是,看他倆的神情是真心要做這一筆交易。”

楊展沉思片刻,道:“既然他真心想達成交易,我們又何妨再來一次與虎謀皮?再加條件吧,趁機敲敲竹槓!”

待重新坐到談判桌上,費小金轉達了楊展的意思,“我們可以讓出水路,但不會賣糧食給你們。大將軍說了,知道你們大西軍民都餓著肚子,我們只幫民不幫兵。帶來的金銀留下,回去把百姓放過來,我們管他們的吃喝。”

張可望和張文秀互相看了看,“費將軍,你們這是趁機要救成都的百姓嗎?”

“怎樣理解都行。這既是對你們想要購買糧食的答覆,又是讓出水路的條件。”

張可望道:“這個,我們要派人回去請了父皇的旨意,才能答覆。”

“那就請便吧。”

張可望留下文秀和使團,他親自回成都請旨。

張獻忠一心想著離開,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更何況是本來就要棄掉的百姓。

不過,他恨透了楊展的假仁假義,心有不甘地罵道:“楊展匹夫,待我取了天下,再回來收拾你!”

最終,大西和蜀國達成了協議。待張獻忠和他的大西軍收拾好行裝,楊展便讓出水道,放他們離開。條件就是,現在便將成都城裡那些餓得兩眼昏花的百姓放進蜀國。

又有數十萬人因為楊展而活命,他們簡直不能相信還會有這樣的好運。

楊展讓戶部尚書費小金帶著軍隊到邊界上去迎接和安置百姓,炊煙又重新在那些蜀地升起。

費小金同時給他們帶去了種子和農具,雖已錯過了一季小麥,所幸還來得及插秧種下水稻。

這一下,楊展舒了一口氣,找來見寬,讓他陪著去重瞳觀。

見寬不答應,“蜀王早就下旨,不允許任何人面聖,大將軍有膽抗旨,我可沒有!”

“內中緣由,你現在可以告訴我了吧?”

“沒緣由!蜀王希望你安心國事!”

“見寬啊,見寬,如果真有什麼事情你不說,到時候你是負不起責任的!”

“唉,師兄,你這無事都要憂慮三分的性格真要改一改了。否則,你不累死,我們都要累死。蜀王的心意,你還不明白?”

“好好好,不問你這個了。你抽空去給蜀王稟報,他憂心的百姓都到蜀國來了,也好讓他高興高興。另外,張獻忠要離開四川了,這是大事,我們必須去重瞳觀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