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河多嬌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章 脅迫西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4章 脅迫西秦

當燕、魏、南漢這三個諸侯國派出的特使,幾乎在差不多時間奔赴秦國的時候,秦王聶風正親眼看著押運贖金的隊伍,走出了鳳安城。

整整六十萬兩金子,即便是對於國力最強的秦國來說,也是一種極為沉重的代價。看著遠去的押送隊伍,秦國王廷的幾位大臣眼中,都充滿了無盡的怒火。

“大王!你這麼輕易就答應了趙國豎子的無理要求,臣等始終心意難平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秦國相徐公臉色很難看,這幾天在王廷上,他和上大夫叔孫良等人一直堅決反對付出贖金,然而,秦王終究還是做出了決定。現在拉著滿滿金子的車隊都走遠了,即便他們再反對也已經無濟於事。

“徐公,這件事就不要再多說了。將士們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只要能夠讓他們活著回來,損失些錢財,也算不了什麼。”

聶風的臉色很平靜,他內心的任何想法,外人永遠不可能從外表看出來。這位滿臉絡腮鬍子看上去十分高大威猛的王者,如果初次見面的人,很容易把他當做是一個魯莽有餘而智謀不足的勇者,但實際上,只有真正領教過他心機深沉的人,才會知道有多麼可怕。

“大王啊,徐公所說的,其實也是我們幾個心裡的想法。唉!這次的損失真的是太嚴重了。這幾年來,為了幫助大王早日實現胸中的雄圖霸業,王廷內外各有司官員無不殫精竭慮,盡職盡責……好不容易攢起了這些家底兒。可是,一下子就被趙國人訛去了這麼多!六十萬金啊!想起來臣等心裡都在滴血啊!”

上大夫叔孫良不禁哽咽出聲。想起所經歷過的那些辛苦,雖然木已成舟,卻無論如何也心有不甘。

“是啊大王……此秦國不能承受之重也!雖然大王愛惜將士性命,不得已同意了趙國人的要求,但這件事卻不能就這麼算了。必須要有人負責!”

另一位大臣聲音激憤,顯然話有所指。而其他的幾個重要議政大臣,也隨聲附和,七嘴八舌開始把矛頭對準了導致兵敗的罪魁禍首。秦王皺起眉頭,暗中嘆了一口氣,他心裡明白,自己想要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極力壓下紛爭的企圖,很可能難以如願了。

“諸卿,勝敗乃兵家常事,不過是一次戰爭的失敗而已,又何須如此呢?更何況,哪有不想打勝仗的將軍啊!這次的失敗,大部分責任倒是在孤王呢,是我過於輕視了趙國人的力量,以至於讓出征將士造成如此重大的損傷……唉!”

“大王就不要替人攬過了!我早就聽說,這些年因為國力的強盛,打了幾場勝仗,那些將軍們都隨著過於驕傲了起來。哼!驕兵悍將,由來久矣……如果秦國還不能從這次大敗中吸取教訓的話,恐怕以後會吃更大的虧呢!為了嚴肅軍紀,警醒諸將士,這次敗軍之責,臣等認為必須要嚴厲懲罰!”

上大夫叔孫良是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秦國文武不和,

由來已久,在許多大事上,幾乎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這次抓住這樣一個機會,如果不趁機狠狠的打擊一下,又等到什麼時候呢!

而具有這種心思的人,可不只是他自己,而是包括大部分王廷重臣在內,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才不約而同的趁機發難。而他們這次的突破口,就是被趙國人俘虜的將軍王戩以及他背後的王氏家族。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不得不說,秦國的文武不和,隨著國力的發展越來越嚴重了。秦王聶風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的不妥,他已經數次想辦法來化解這個矛盾,然而收效甚微,有時候連他也感到有些束手無策了。

而這一切的起源,除了秦國將軍們素來驕橫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因為當年衛鞅變法圖強,確立以軍功為第一等晉升功勳的緣故。

秦國人公認的兩大國士,前有衛鞅,後有慰武子。而使秦國從羸弱真正開始走向強盛之路的人,無疑就是那位開創諸多改革新政的衛鞅子了。

當年,先王以至高無上的禮遇,把國政全部委託給這位衛鞅子,任其改制圖新。那位堪稱天縱之才的人物,不負君王所望。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就以一己之力帶領秦國走上了一條強盛發展的道路。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建立在加強軍隊戰鬥力水平上的。

以軍功定勳爵,是秦國獨自所創立的一項最激勵將士的政策。所有軍中將校,無論任何身份,在戰場之上一律按照所立的功勞和斬殺敵人的數量來抵定功勳。這樣的政策,一掃過去天下諸侯國中間所通行的各種不平等評定軍功辦法,大大的鼓舞了軍中將士在戰場上的戰鬥意願。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勇敢地踏上戰場,憑著手中刀和長戈來奪取功名富貴,便成為秦國勇士們的最大目標。而這樣的效果顯而易見,秦國軍隊的戰鬥力突飛猛進,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超過各國諸侯,幾乎冠絕天下了。

然而,世間萬物總是有利就有弊。秦國將士有了如此簡便的晉升階梯,許多軍中勇敢之士,除了對秦王忠誠之外,自然不必再依附士大夫和貴族階層,由此矛盾便開始產生。

時至今日,以國相徐公和上大夫叔孫良為首的文臣集團,與蒙、王家族為首的將門,在很多事情上往往很難取得共同意見。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由來已久矣!

對於文武之間的這種矛盾,秦王聶風洞若觀火。長久以來,他之所以沒有用強硬手段加以制止,只不過是因為在很多事情上,這種文武大臣之間的互相鬥爭,對他反而有利。具有梟雄之姿的秦王很清楚,所謂君王手段,不過是玩弄平衡之術罷了。要想自己的統治地位平穩,容忍或者是適當的縱容一下這些傢伙們互相抗衡,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就在今天,當他察覺到以國相為首的文臣集團們,想要藉機搞事情的

時候,他的心中還是極為惱怒的。這些傢伙為了權力簡直是昏了頭了吧?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他感覺到自己應該展示一下無上威嚴了。

“上大夫,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王戩將軍和麾下五萬多將士被迫投降,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實是一種正確的選擇。孤王從來不認為全部戰死就是對國家最好的忠誠。如果他們能夠儲存性命,以後知恥而後勇,用實際行動洗刷恥辱,才是最勇敢的戰士……我相信王戩將軍他們也是這樣考慮的。”

秦王的語氣中帶了幾分嚴肅,明顯表示出了心中的不悅。而他對於王戩的迴護之意,只要不是傻子,誰都能聽得出來。卻不料,上大夫叔孫良今天也不知道是上了哪門子邪,他梗著脖子,直接就頂撞了一句。

“敗軍之將,何足言勇!大王這樣做,無異於掩耳盜鈴,徒令外人恥笑也!”

“叔孫良!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如此挾私報復,豈是大臣所為!左右武士何在?把他給我……。”

秦王大怒,當場就要發作,狠狠地教訓一下不知進退的叔孫良。老虎不發威,還真當是病貓了啊!不過,還沒等他命令說完,早就有人急忙從旁邊過來,拜倒在他的面前。

“父王息怒!上大夫大人所言全是出於公心,當此敗軍之際,不宜怪罪大臣。否則傳揚出去,恐怕外界民眾議論起來,有損父王容人之量啊!”

秦王低頭看了一眼臉上還帶著風塵之色的少子聶無雙,這個死裡逃生從趙國趕回來的兒子,讓他很是心疼。既然是他出來求情,自己當然不會再大動干戈。更何況,他本來也沒想把叔孫良怎麼樣,不過是嚇唬他一下,讓他知道一些本分就行了。

“這件事到此為止,孤王自有分寸。哼!你們都統統退下去吧!”

看到秦王真發怒了,國相徐公和叔孫良互相對視一眼,本來他們是想借這次機會狠狠的打擊一下王戩家族的,現在虎頭蛇尾,雖然都覺得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只得紛紛在階下行禮而退去。臨行之前,叔孫良對聶無雙投去一個感謝的眼神。那位少主偷偷對他打個手勢,彼此心領神會,許多事盡在不言中。

“少主還是很不錯的,如果能夠早些掌權就好了……。”

走出殿外之後,叔孫良自言自語嘟囔了一句。徐公對他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卻隨之點了點頭,然後兩個人輕聲低語著並肩向前走去。秦王對於武將們過於倚重了,甚至現在越來越偏袒他們。這讓他們許多人感覺到了不滿。

誰能想得到,整體實力遠遠超過其他諸侯國的秦國,也許,有許多內在的禍根,早已經在暗中悄悄萌發了。

而在大殿上所有人都退出去之後,滿身疲憊的聶無雙終於有機會對他的父王問出心中的疑問。

“父王,慰武子隱藏身份跟著去了趙國,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