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寒門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早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六章 早朝

轉眼閱卷的三日過去,就到了殿試放榜之日。

晨鼓未響,又是一個天未亮的早上。

窗外還是一團漆黑,劉辰星和平時一樣早已起床,一邊在廚房裡燒火煮飯,一邊振振有詞地背書。

俗語有言: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雖然科舉到了今天應該不會再生意外重考一次,科舉也是真的徹底結束了。

但是初入仕途,都從低階官職做起。

而要獲得官階,就得透過吏部的銓選考試,即身、言、書、判。

身,取其體貌豐偉;言,取其言詞辯證;書,取其楷法遒美;判,取其文理優長。

是以,先拋開外貌論和口才論不提,有資格當官者還得要書法好、文采學識好,才能被授予官職。

在這種為官制度的“指揮棒”下,朝野上下“讀書善文”,簡直就是一個“學習型”的官場。

劉辰星也少不得要繼續學習,當然也是學習的習慣養成了,一日不溫書不練字渾身就不得勁。

尤其是殿試考完後的第二天,她就開始跟著老師姜墨習字了,當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她這兩日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沉浸在練字當中,也唯有美食和賺錢能讓她分出心思來。

像今天的朝食,本可以去坊門口吃現成的,但如今天氣一日比一日暖和起來了,再吃羊肉湯就不大合適,朝食還是清粥小菜配春捲,最適合春天的早上吃了。

沒有煎鍋,湯鍋一樣能用。

在鍋底刷上一層薄薄的油,調好的麵粉澆在上面,薄薄的一層,一下就是一張春捲皮炕好。

一刻鍾下來,十來張薄薄的春捲皮便出爐了。

至於包在春捲裡的配菜就更是簡單了。

吃火鍋必備苕粉和豆芽菜,這個時候沒有番薯,苕粉是做不出來了,但是有黃豆。

有了黃豆就不愁沒有豆芽菜,把黃豆泡水泡發了,然後倒掉水,蒙上遮陽的布,然後過不了幾天,黃豆芽就發出來了。

作為這個時代的火鍋開創者,更是火鍋愛好者,家裡怎麼能沒有豆芽菜呢?

豆芽一樣,黃瓜切絲一樣,泡發的香菇切絲一樣,泡發的木瓜切絲又一樣,再來昨下午從老師姜墨那帶回來的炙鴨,把肉連皮一起撕下來也切絲,就整四素一葷的配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早上喝著陶罐熬的小米粥養養胃,若覺得小米粥太寡淡沒味,就吃一口河北老醋芹,最後把春捲攤開,把豆芽、黃瓜絲、香菇絲、木耳絲、鴨肉絲一起放進春捲裡,澆上一勺子豆醬油,把春捲裹成長條,嗷嗚一口咬下,可以吃出她的手藝實在不錯,春捲皮有勁道,配的小菜美味,二者一起咀嚼在口中,清香爽口,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舅甥仨都是好胃口,一人一碗小米粥吃下,還把十來張春捲瓜分得一乾二淨。

吃好了朝食,舅甥仨便一起在晨鼓落下的第一聲,趕在頭一波人潮中出了永崇坊,向大明宮丹鳳門趕去。

今日雖不是逢一、逢五的大朝會,但是女皇要在今日的早朝公佈首屆殿試榜單,象徵著科舉取士的地位大大提高,算是一個小的里程碑,京中大小官員少不了要向大朝會一樣出席捧場,何況三省六部的大佬們早已下往面傳了話。

於是,只見頭上依舊是深藍色的天幕,甚至月亮都還朦朦朧朧的不捨離去,但往大明宮的一路上,已盡是騎馬上朝的文武官員。

當然,也有像劉辰星舅甥仨一樣步行的官員,只是少得可憐,還都是青碧色官袍的小官。

兩條腿肯定跑不過四條腿的,等舅甥仨走到丹鳳門的時候,東方的天際已經露出了魚肚白,淡紅色的霞光彷彿從十幾二十米高的丹鳳門綻出。

這一刻,灰瓦紅牆的大明宮彷彿在蔓延的霞光下,也漸漸解開了夜的神秘面紗。

丹鳳門外烏壓壓滿是等候上朝的官員。

唐代詩人杜甫在七言古詩《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中曾寫道:“良將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指的就是唐代文武官員的服飾。

這個時代的官袍和唐代官袍一樣,文武官員從官袍上就很好認,文官袍上繡有飛禽,頗具文雅氣質,武官袍上繡走獸,則呈現勇猛氣魄。

所以,很清楚的發現丹鳳門外的官員們大致可以分成兩撥,一撥是穿繡飛禽紋的文官很有默契的站到了丹鳳門左側,一撥是穿繡走獸紋的武官有志一同的佔到了丹鳳門右邊。

這是大的陣營,裡面又分成若干個小陣營。

劉辰星對這裡的大多官員不認識,也不知道小陣營具體怎麼分,但十之八九和前世的公司職員差不多,一個部門的站在一起。

柳文蘇如今是從七品右補闕,隸屬於中書省。

柳阿舅就是這樣,到了丹鳳門之後,就帶著他們往丹鳳門左邊文官隊伍中的中書省一撥官員走了過去。

今日文武官員會到的這樣齊全,都是因為他們二十八名舉子,大家討論的話題自然就離不開殿試了。

一身淺緋色官服的中書舍人賈章是今年的同考官,他們舅甥走過去的時候,就有隸屬於中書省下著緋、綠、青的官員們圍著賈章,明裡暗裡的問殿試第一名是誰。

中書舍人賈章乃天子近臣,深諳禍從口出的道理,自然不會透露一字半句。

他見柳文蘇舅甥三人過來,便對同僚笑道:“殿試的最後評卷和定名次,都是女皇親自定奪,在下哪能知道。不過女皇增設殿試,便是柳補闕的的諫言。柳補闕的外甥女劉進士又是省試第一名,所以按理說,殿試第一名會是誰,柳補闕應該最清楚了。”

世上永遠不乏扒高踩低的人,柳文蘇才升任從八品右拾遺沒兩天,又不經過吏部調任,就直接被女皇擢升為從七品右補闕,可見其聖眷正隆。

不論心裡是羨慕又仰或是嫉妒了,見柳文蘇這個當下聖人跟前的大紅人走了過來,紛紛轉移目標上前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