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寒門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新年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六章 新年好

劉家父子四人正是僵持著,席桌上自是安靜,兄妹倆的對話就清晰傳入眾人耳中。

劉老丈明顯不知道名次的事,更不知道柳文蘇也過了,他愣了一愣,就再顧不得賠罪的事,忙問道:“什麼?柳小郎也過了,還是第一名!?怎麼可能!為何沒宴客?”

言語之間,顯然不信柳文蘇高中榜首。

劉青山狀似沒聽懂劉老丈的言下之意,認真道:“不會有錯,孫兒親眼看的榜單,阿舅就是第一名!”

見孫子回答的斬金截鐵,劉老丈轉頭去看大兒子,一見大兒子表情,便知道是真的了。

可柳小郎才多大年紀?

滿了二十沒?

怎麼就高中榜首了……

劉老丈有些發愣。

劉辰星見了笑眯眯地繼續補刀道:“為何要宴客?阿舅說縣試不過剛開始,慶祝還太早了。與其浪費時間宴客,不如備考下月的州試。”

懟起人來,劉辰星可是自覺不輸人的,今天也正好為自家阿耶出一口氣,她又看向劉萬里道:“大伯請這麼多人吃酒,是已經準備好下月的州試了麼?但阿星還是勸大伯有時間多溫書,畢竟大伯是縣試最後一名,州試可不會也那麼容易就過了。”

聲音還帶著稚氣,可話卻在理。

又正因為是五歲稚童說的,讓人都無法懷疑她是故意下人臉。

劉萬里無從反駁,一張滿是紅潮得臉被臊得輕一陣白一陣。

劉老丈想到這半月來他們父子的所作所為,臉上也只覺得臊得慌。

如是,有了劉辰星這番話,父子倆哪還好再居高臨下的逼人道歉,至少也得過了州試再這樣說。

劉辰星看著又羞又怒尷尬站著的劉老丈和劉萬里二人,她無辜地聳了聳肩,不是她烏鴉嘴說劉萬里州試要落榜,而是狗屎運可能走一次,卻不能次次都這樣走運。

所以,為了以後的美好生活,她還是認真的按部就班,爭取早日學完《論語》,接著再學小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且說有了柳文蘇高中縣試第一名,劉老丈不好再借劉萬里過縣試這事來利誘劉千里放棄分家的念頭,就憋足了勁讓劉萬里一定要順利透過州試。

雖是吊尾車透過縣試,但自認為時運來了的劉萬里,對州試還是充滿了莫名的自信。

然而,現實卻是如劉辰星所想,好運可能會發生那麼一次,卻不會接二連三的發生。

十二月一日,柳文蘇和劉萬里作為青陽縣的考生共赴貝州治所青陽縣,相當於現代的省會,參加州試。

數日後,州試榜單揭曉。

得意忘形的劉萬里名落孫山,始終認真備考的柳文蘇再次蟬聯州試榜首,一時聲名大燥,加之剛及弱冠之年,在“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背景下,二十歲的州試榜首實在太過難得,當算得上少年英才,全國亦屬少見。

是以,不僅有青陽、清河二縣的縣令親自送來賀儀相慶,貝州刺史,也就是現代的高官,也撥冗一見,鯉魚龍門可謂實現了一大半。

眼見柳文蘇前途不可限量,更難得還儀表不俗,自然被不少豪紳大族引為乘龍快婿,也不管年關將至,盡是往柳家說媒送禮的人。

還不知從哪打聽來柳文蘇自幼由柳氏教誨,十分看重柳氏的話,因此柳氏也成了眾相討好的物件,各類走禮絡繹不絕,甚至柳氏回到劉家準備新年諸事,他們也追了過去。

知道柳文蘇有大報負,柳氏自不可能收那些賄賂,卻也不想結親不成反結仇,少不得好言好語的勸退,這樣多了不免累人,但卻被劉家人看在眼裡,認為來往都是權勢之人,再不敢輕視,倒算是因禍得福。

柳文蘇見親友村鄰都深受其擾,便對外道:“某,一日不過省試,一日不成家。”

此言一出,這場說謀盛況才終於消停。

然後爆竹一聲除舊歲,就過年了。

沒有鞭炮的年代,竹子炸裂的聲音就當鞭炮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劉家院子裡一個大火堆熊熊燃燒著,一旁還有劉千里提前削好的竹節。

竹子一扔進火堆,就是噼裡啪啦一陣響。

有了胎穿這樣的奇事,劉辰星對古老的傳統還是心有敬畏,就和真正的小孩子一樣,拿了一節竹子扔進了火堆裡。

剎那,火花四濺,竹節嗶啪有聲。

劉辰星雙手合十,閉上眼睛,在心裡默默許願道:“新年新氣象,希望年後順利分家,找到新的掙錢法子,學館能招收女子……還有柳阿舅能再次成為榜首,高中狀元……”

默唸完,忽然覺得願望有些多。

劉辰星吐了吐舌頭,看來她是一個貪心的人,趕緊又撿了一抱竹節往火堆裡扔。

噼裡啪啦

這一天整個安家村都是這樣的爆竹聲,小孩們玩得不亦樂乎。

等歡歡喜喜的大年初一過了,就該走親戚拜年了。

劉老丈的兄姐,便在大年初六的早上,拖家帶口從清河縣城乘馬車來了。

常言道:一人有福,帶挈一屋。

據說五十多年前,老劉家從外地遷至安家村,剛開始過的很不得意,劉老丈的阿耶一直纏綿病榻。

正是一籌莫展之際,適逢一老財主聽說鄉下女子能生,於是就到安家村尋農家女納妾生子。

這時一過路的道人見大姑婆劉氏後,直言有宜男之相,更能旺夫旺子旺家,但需得為妻不可為妾,不然便是敗家之命。

鄉下一點風吹草動就會人盡皆知,訊息自然被老財主聽到了,他也的確是喪妻的鰥夫,可也不能隨便娶一個大字不識的農家女。卻也好奇之下親自見了大姑婆劉氏,見其生得標緻,和普通農家女十分不一樣,仔細一問,原來劉父曾當過布肆掌櫃,只是東家惹了官司,劉父自己又得了重疾,才淪落到異鄉這等境地。可大姑婆劉氏身為長女,自幼隨父在布肆打下手,不但會些生意門道,還會認字算賬。

老財主就是做布匹生意的,一聽只覺緣分來了,便重金下聘娶了大姑婆劉氏為妻。

靠著這筆重金,老劉家修起了土木結構的大屋,良田也增至現在的六十畝,當然如今被劉老丈賣了一畝,只剩五十九畝了。

大姑婆劉氏也爭氣,進門頭一年就為老財主誕下一個兒子。

嬌妻幼子,哪能不疼?

大姑婆劉氏在夫家的地位漸重,沒過幾年開始插手夫家生意,又感慨身邊沒有一個自己人,便將大弟帶到身邊,至於幼弟劉老丈那時還不到十歲,自然就被留下了。

而這一留就是一輩子。

雖然一個人繼承了安家村的房子和土地,但看著阿兄跟著阿姐生意越做越大,還從青陽縣舉家搬遷到青河縣,就不知道劉老丈心裡可有怨?

反正劉辰星是無從得知的,但對一年只見一次的大姑婆,她還是喜歡的很。

“大姑婆新年好!”劉辰星脆生生地磕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