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虛構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

那場草草結束的春獵似乎也預示了什麼。

每隔三四天,都有前線的戰報傳回成都,先是很快丟失了巫縣港、瞿塘關,白帝城堅持了半個月又易了手。這些還只是讓劉章暗罵了幾句“廢物”,但今天傳回的新訊息,就真讓劉章急了。

本月六日,一股神秘楚軍突襲了巴西的宣漢城,不知具體人數。

本月七日,楚軍上將黃忠領六千兵馬突襲了臨江,休整一日,正在往江州城進發。

兩支人馬,一支在江州東北方向,一支在江州東南方向,而李恢手上只有一萬兵馬。江州危急!

劉章火急火燎地召集了眾臣商議對策。

“張任會不會已經開城投降了?”

“荒謬!張任一向對王上忠心耿耿,此次詔獄王上又赦免了他的死罪,前些日子戰報還提到張任徵召了永安的民夫抵禦楚軍,怎麼會忽然投降?”

“哼,張任私自出兵荊州本就包藏禍心,若他真打下了荊州,是獻給大王,還是自立為王,那可說不準呢。如今楚軍打來,還不是張任闖的禍事?此前詔獄,說不定他沒對王上感恩,反而懷恨在心呢?見援兵一個月不來,他索性就投降楚軍也不是不可能。”

朝臣們議論紛紛。

劉章覺得自己已經算計好了一切,唯獨沒想到戰事會進展得這麼快,不過才一個月時間,楚軍就要打到江州城了?

“行了行了!現在當務之急,是派人和楚國議和?你們誰去議和啊?”

眾臣安靜了下來,左右看了看,一時間沒有人當這個出頭鳥。

劉章不悅地掃視了幾眼,張松肯定不行,之前在建業已經得罪了孫策,他的目光隨即定在了法正身上。

“孝直,要不這次就由你去出使楚國吧?”

李平有些看不下去了,他身為軍中大將,哪受得了這種不戰求和的策略,連忙抱拳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上,現在還沒到這一步,眼下最緊要的是穩住前線的陣腳。只有挫敗楚軍攻勢,才有議和的可能。”

言之有理,前線肯定是要穩住的,不然楚軍打到成都城下,那還議什麼和?道理,劉章是明白的,他只是因戰事發展的太快一時慌了神。

點點頭,劉章又看向眾人問道。

“眾卿有何妙計?”

這次,法正先站了出來,他作為蜀國的軍師祭酒,這種時候不為王分憂,更待何時?

“啟稟我王,以先前的軍報還不足以斷言張任已經率部投敵,臣以為永安城暫時還未陷落。楚軍兩路出擊,兵指江州,其意圖有兩點。”

“一則是看出了江州兵力虛弱想要趁機奪取。一旦拿下江州,楚國大軍便可長驅直入,攻入涪水關直抵成都城。若成都失陷,挾持大王,則蜀地盡歸楚矣。”

“二則永安軍已經折損過萬,張任手上剩下的兩萬兵馬大半是新軍,離開城池根本無法與楚國精兵抗衡。若能拿下江州,則除非張任不顧大王安危,不然也不得不出兵江州與楚軍在野外決戰。”

“捨近求遠,攻敵之必救,此為季子淵‘圍魏救趙’之計也。我王仁慈,只願在永安郡和楚國瞭解了恩怨,但兵家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季子淵若是達成以上兩條意圖,退可回永安據守,進可圖謀成都,立於不敗之地。”

法正說到這裡停了一停,給劉章一點思考時間。

“原來如此!那季書身為孫策的左膀右臂,果然也不可小覷啊。”

“祭酒所言,讓我等豁然開朗啊。”

一些大臣互相議論表示贊同,一些大臣順道又拍了拍法正的馬屁。

未知才最可怕,一旦摸清了楚人的打算,眾人心頭的沉重都褪色了幾分。

見劉章也點頭認可,法正繼續說道。

“如今首要之重是江州防務,江州不失,季子淵之計不可成矣。王上,可下令江州的李恢將軍即刻徵募青壯守城,同時讓涪水關的高沛領兵五千支援江州,成都守軍則分出五千人讓吳蘭將軍接管涪水關。另一邊,讓綿竹太守費觀率郡兵三千和巴郡鄧賢將軍的三千兵馬追剿敵軍,同時堅壁清野,讓楚軍無法獲得補給。”

這番話一出,立刻有人皺了眉頭。

張松剛想出言反對,哪料李平先開了口。

“祭酒大人調兵的佈置沒錯,可巴郡那邊堅壁清野是不是太過誇張了些?”

只見李平站了出來,不敢苟同道。

“既然永安未失,那巴西最多混進了千餘敵軍,趁夜襲了城。王上一道命令過去,半個月內鄧賢自能剿滅敵軍。臨江方向,黃忠不過是先鋒,楚軍的後續兵馬才該小心應對。”

李平的看法也符合大多數朝臣的看法,畢竟巴西和永安之間是崇山峻嶺,只有江州有官道通往巴西。永安城未失,怎麼會有這麼多楚軍潛入江州地界,潛伏到江州身後。

法正當下也不氣惱,只是低下頭作揖,輕輕說道。

“李將軍,巴西方向還不知楚軍人數,我只是以防萬一。”

李平冷哼一聲,道。

“以防萬一?”

“巴郡、巴東、巴西、綿竹可都是蜀國產糧重地,眼下又是春種,你搞個堅壁清野,等到了冬天將士們吃西北風嗎?”

張松一喜,也連忙附和道。

“臣也贊同李平將軍的觀點。那支神秘楚軍,應該只是楚人用來破壞道路、橋樑,拖延江州北面的援兵罷了。付出這麼大代價對付這支人馬,不值得。”

“臣也是如此認為,說不定楚國這支奇兵才幾百人呢?屆時,我們自己把巴郡、綿竹弄的民不聊生,豈不是讓楚人看笑話?”

說話的是費詩,隨後還有幾個大臣出言附議,讓知道內情的張松都傻了眼,只能迷惑地看著法正一臉無所謂地說道。

“微臣只是小心了些,既然這麼多大臣反對,那就當臣沒說過。請王上下令綿竹太守費觀和巴郡鄧賢將軍全力追剿敵軍即可。”

見商量半天,群臣終於達成統一的意見,劉章也十分滿意,當即下達了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