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天神聖典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章 巴爾貝克(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5章 巴爾貝克(一)

他們下至半山腰,距離谷地更近了。當他們行至山間一個懸崖狀出挑的臺地時,一座輝煌的巨城展現在他們眼前仔細看時,與其說它是城市,還不如說它是一座宏偉如城市的巨大堡壘。

它整個建立在一個極其巨大的巨石平臺上,四周圍繞著高大的石頭圍牆,裡面劃分為許多不同功能的區域。其中最漂亮的建築是一座巨石為基,尖頂如晶簇般高聳的水晶宮殿,它靜靜地矗立在綠樹和花園中。這是吉爾伽美什眼中唯一可以理解的建築,其他的則完全超出認知之外。

比如另一邊的幾個金屬製成的巨大環形構築物,它內側複雜,如活物般可以自動開啟,裡面是如火山口一般深不見底的深井。

城的另一半是一個大得無法想象的廣場,全部由平整的巨石鋪砌而成,看起來能承受極大的重量。廣場大部分是空曠的,有少量形態各異的天船停泊,距離他們較近的一側聳立著一座座金屬的巨型樑柱結構,它們支撐著位於結構中心的金屬塔狀物,就像一根根直指蒼穹的神之巨矛。

顯然不是一個普通的城市,而是一個太空指揮與發射中心!

吉爾伽美什不禁向著太陽祈禱:“烏圖啊,請問您和眾神是在那座城裡嗎?請准許我們進入那裡吧!”

就和路上的情形一樣,烏圖對於他的祈禱一律沒有回答。

但這再也無法改變吉爾伽美什的決心了,這本就是一場以性命為賭注的巨大賭博。

他們商量接下來怎麼辦,吉爾伽美什說:“也許神就在那座水晶宮殿裡。我想進入那裡,去到眾神面前,請求眾神賜予我們永恆的生命!”

恩奇都說:“但是也許有洪巴巴那樣的怪物守衛在那裡,我們一靠近就要面臨危險的戰鬥!”

吉爾伽美什凝重起來,問:“你覺得這裡會有像山口的巨神一樣的守衛嗎?”

恩奇都觀察了一下那座堡壘和周邊的森林,說:“也許沒有。這裡森林密佈,地面溼軟,不是山口那種空曠堅硬的地方,就像……”他本來想說“坦克不適合開進熱帶雨林作戰”,但是又咽了回去。

“我也這麼想。”吉爾伽美什介面說,“洪巴巴的形態也許不一樣。”

恩奇都搖頭:“你的意思是神沒有料想過有人能闖進神國的內部,所以洪巴巴的戰鬥力也許不如那兩位長著翅膀的神?我們可不能抱著僥幸心理啊。”

吉爾伽美什沉吟道:“如果不能力敵,能不能智取呢?聽說洪巴巴身上披著七道光環(也有學者翻譯為“七道恐怖”、“七個咆哮”、“七種戰鬥”),如果將七道光環全部披在身上,將不可戰勝!除非我們騙把其中幾道解除了……”

史詩有很多版本,其中就有吉爾伽美什騙洪巴巴交出光環的,也有趁洪巴巴只披上一道光環時快速把打倒的,但是無論哪個版本看起來都相當不靠譜。

況且,據說洪巴巴聽覺範圍長達180英里,而且從不需要睡覺,可以一直不眠不休地戰鬥下去這些描述怎麼都不像一個普通的生物。

在一些古老的滾印中,洪巴巴的形象不是被描述為具有公牛的角、禿鷲的爪子著等動物特徵的怪物,就是全身覆蓋著裝甲,甚至帶著護目鏡的怪異人形惡魔,反正它的戰鬥力肯定不會低於守衛山谷入口的基路伯!

恩奇都不想打擊吉爾伽美什,只好說:“希望在你開口前,還沒把我們弄死吧!只能見機行事了。”

他們拋下多餘的行李,整理了自己的武器,然後開始向山谷行進。

趁著路上的空閒,系統對恩奇都說:“現在明確了,你們要去的那個太空城就是黎巴嫩的巴爾貝克(ba’albek),字面意思為‘巴爾的裂谷’。它還有另外一個稱謂叫‘太陽城’,確切來說是‘沙馬什宮’。‘沙馬什’是閃族語,是阿卡德、巴比倫和亞述人對太陽神烏圖的稱呼可見此間的主人果然是烏圖和巴爾。”

恩奇都見目前還沒有什麼危險,於是問系統:“巴爾貝克在現代還留存著巨大的遺蹟?”

系統回答:“對,那個巨大的石頭臺基和一部分圍牆還在,只是上面的神造構築物已經被銷燬了。那個巨石鋪設的古老平臺面積有46.4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所有巨石建築中工程規模最大、使用石頭最重的一個案例。西北角的臺基中有一個‘三巨石結構’,被稱為‘三塊巨石的豐碑’,因為那並列鋪砌的三塊巨石每塊長度在都18.2米以上,寬度4.27米,厚3.66米,重量估計高達1000噸!這些石料全部來自兩英裡之外的一個山谷。毫無疑問,你們發現的那塊1200噸重的‘寡婦之石’本來也打算用於這種巨構中。和這個工程相比,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規模和難度根本不值一提!”

“要不是親眼見到,真的無法想象!”恩奇都感嘆著,又有些奇怪地問,“不過巴爾貝克不像埃及金字塔、雅典衛城那樣有名啊,之前都沒聽說過。”

“這是一個大山林莽深處一個十分隱秘的地方,在歷史上已經失傳了,直到1501年才被第一個探險家發現,1751年又去了更多探險家後,才被更多的人所知,旋即震驚了世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系統在恩奇都腦海中放出了巴爾貝克現狀的三維全景模型,巨大的平臺上矗立著宏偉的羅馬神廟遺蹟:“底部的巨石平臺是最古老的遺蹟,也許修建於比大洪水還早的史前時期,上部現存的建築是六座羅馬時代的神廟。即使巴爾貝克最初被認為是一個羅馬時代的遺蹟,它也毫無疑問是希臘、羅馬世界中最輝煌壯麗的建築,其中最大的朱庇特的神廟,其規模凌駕了全球任何古代神廟建築。這說明一個問題:這個默默無聞之地的重要性也許超越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

恩奇都看了一下全景模型中的標註,遺蹟平臺上最宏偉的朱庇特神廟,被毀壞之前的建築面積竟達4.6萬平方米,光是石柱就有20米之高。旁邊的引注給出了現存最大的古希臘神廟雅典衛城中紀念雅典娜的巴特農神廟作為比較,它的平面只有30x70米,比巴爾貝克遺址中的酒神巴卡斯神廟還要小。

系統說:“事實上,現存的古羅馬神廟也是建築在過去在各個時代神廟的基礎上的,幾千年來,閃族人、希臘人、羅馬人最偉大的君王都曾經到這裡來朝聖、拜謁和建造神廟,並不惜墨筆墨地宣揚自己的傳奇之旅,可謂數千年來華蓋雲集。從它的名字的演變就可以看出,這個地方最初的時候被閃族的迦南人稱為巴爾貝克,亞歷山大大帝佔領此地後,將其改為希臘風格的名字‘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也就是希臘語‘太陽城’。後來的羅馬時代,奧古斯都皇帝驅遣兩萬名奴隸在腓尼基神廟原址上大規模修建神廟,經過300多年的繼續修建才形成了今天的羅馬神廟遺址。之後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將其改為基督教堂,後來又被恢復為羅馬神廟。如此又過了數百年,當阿拉伯人在公元673年佔領那裡以後,他們又把那些曾經供奉宙斯和朱庇特的神廟改成了祭拜安拉(allah)的清真寺,恢復了‘巴勒貝克’這個閃米特語的名字,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