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天神聖典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2章 提爾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2章 提爾蒙

縱觀整首史詩,吉爾伽美什為了尋找永生一共遠行了兩次,目的地分別是雪松山和提爾蒙,一個是與恩奇都一起去的,一個是恩奇都死後吉爾伽美什單獨去的。很顯然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這兩個地方都與“永生”緊密相連。雪松山被稱為“永生者之山”、“生命之國”,而提爾蒙被描述為不老不死的極樂淨土。史詩明確提到大洪水退去之後,獲得永生的先祖吉尤蘇德拉被神安置在了提爾蒙,與其他永生的神在一起。

同時,雪松山和提爾蒙都被各種文字形容為“太陽升起的地方”這個描述一直被學者們認為是“有隱義的和令人費解的”。這就是為什麼要將“太陽”理解為神的天船了。從字面意思上看,til.mun(提爾蒙)中的til是“投射物、導彈、箭”的意思,ma.shu(馬舒)中的“ma”是“船”的意思。

提爾蒙到底在哪裡?吉爾伽美什苦苦思索許久後,忽然靈光一現。他攔住一個當地人,向他打聽道:去埃及應該往哪個方向走?

那位當地人用手指向了西南邊的廣大山地和內格夫沙漠,那邊又將是一片廣闊荒涼的無人區。

吉爾伽美什咬咬牙,重新開始了在群山和荒漠中的跋涉。他一路上經過了巨人半神族的據點希伯倫、貝爾謝巴、非利訂,又向南走到了卡疊什-巴尼亞。設防越多,說明了此地越接近需要保護的地方。

雖然用一句話簡單地帶過了,但是這個過程對吉爾伽美什來說非常艱辛。因為此地太廣袤了,每個據點之間的距離其實非常遠。吉爾伽美什並不知道,他已經漸漸進入西奈半島的範圍。

西奈半島是世界地圖上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一個三角形的半島,就像一顆心臟一樣,連線著非洲大陸和亞洲大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位於非洲東北端的古埃及文明圈是少數開花結果的非洲古文明的代表,她位置孤立,西面是廣袤的撒哈拉沙漠,南邊是湖泊和林莽遍地的中非腹地。古埃及文明的傳播出口只有透過西奈半島向西亞、繼而向歐洲大陸輻射。可以說,西奈半島是連線亞非文明的橋樑。

同時,西奈半島在地理上的劃分十分有趣,它在地形關聯上被認為屬於亞洲,但它又是屬於埃及的國土。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古埃及文明與西亞文明的交融與衝突在這個地方波瀾壯闊地展開。聖經裡著名的《出埃及記》就在西奈半島精彩上演。

那些出埃及的希伯來人因為受到巨人種族的阻擋,幾十萬人在西奈半島兜兜轉轉40年,最後才曲折迂迴地進入了迦南地。

吉爾伽美什從迦南地進入西奈,他的行進路線與希伯來人出埃及時恰恰相反,也沒有像希伯來人一樣花費了那麼漫長的時間。但是他翻山越嶺、穿過荒漠,同樣吃盡了苦頭。他在耶利哥新換的衣服又變得破破爛爛,回到了之前潦倒的狀態。

學者們對於西奈半島中“西奈”這個名字的由來提出來了許多推論和猜想。其中一個被普遍接受的觀點認為,辛(sin)是月神南納在阿卡德語中的名字,“西奈(sinai)”的意思就是“屬於‘辛’”。

吉爾伽美什向一路上零星遇到的人打聽著附近的情況,又經過幾日的行走和觀察,他幾乎已經確定西奈半島這個屬於月神的地帶就是提爾蒙的所在。西奈半島三面環海,北部曠野和沿海一帶的地勢較低,中部和南部遍佈山地,南部的群山地勢最高,形成了三級臺階。阿卡德文字把提爾蒙定位在兩個水體的入口處,那個水體正是紅海被西奈半島分開的兩個分支。

但是此處如此廣袤,永生的先祖住在何處呢?看來他先得找到那個最有特點的地標雙峰的馬舒山。於是吉爾伽美什透過太陽和星辰校準方向,向南部的山地進發。

這裡的群山是一片荒涼的褐紅色,滿是褶皺,幾乎不長植被。遠處的山巒在大氣的覆蓋下漸漸顯出灰藍色調,看起來連綿不絕,彷彿沒有盡頭。

吉爾伽美什乾渴難耐,試著挖了一口井,地下湧出了清涼甘甜的水。傳說中的提爾蒙在遠古的時候曾經缺乏淡水,恩基命令太陽神烏圖從地下給這裡帶來的了甘甜的水,使提爾蒙繁榮了起來,《聖經》中也出現了十分類似的情節。

當吉爾伽美什進入西奈中部的山區之後,山裡的環境好了起來。這裡遍佈森林和綠洲,河流湖泊穿流而過,樹上結的椰棗又大又甜,讓他找到了一點世外桃源的感覺。他在山中還碰到了一些來自埃及的礦工,他們在山中開採一種青綠色的寶石,專門供給埃及王室做飾品之用。

《恩基與寧胡爾薩格》是一則著名的關於提爾蒙的神話。“寧胡爾薩格”的本意是“大山的女主人”,在神話時代,提爾蒙是胡爾薩格的領地。後來她漸漸隱退幕後,幾位年輕的神才成為了此地名義上的主人。

在那則神話中,恩基來到提爾蒙來與這位同父異母的妹妹相會,他們之間情意綿綿,由此誕生了許多年輕的神靈。這些神靈中有不少與本文的後續故事有著很大的關聯,今後會陸續將到。其中有一位女神叫寧阿茲木亞(ninazimua),實際上就是杜牧茲的姐姐葛絲婷安娜的別名。

另外一位值得一提的神靈是“肋骨女神”寧提(ninti)。蘇美爾語中的“提(ti)”是“肋骨”的意思,又有“創造生命“、“給予生命“之意,因此神之名“寧-提“可以理解為“給予生命的女人”。在蘇美爾文學典籍中,往往把“肋骨女人“與“給予生命的女人“相等同,正是這一文學雙關語被移用於《聖經》中,並長久地儲存了下來。

在聖經中,“一切活物之母”夏娃是以亞當的肋骨造成的。問題是為什麼要用“肋骨”,而不是身體的其它部位來創造女人呢?據《聖經》所述,“夏娃“其名似乎意即“給予生命者”,但是在猶太人的語言中,“肋骨“與“給予生命者“這兩個詞毫無共同之處,可見聖經這個表述完全來自於蘇美爾。

此外,蘇美爾神話中的眾女神在生育時完全沒有分娩之苦,恰與上帝加之於夏娃的詛咒“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