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天神聖典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0章 跨越死亡之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0章 跨越死亡之海

現在讓我們回到原點:當吉爾伽美什準備進入烏爾沙那比所在的森林之前,他停下了腳步。他仔細回憶著恩奇都所說過的話,那位神奇的預言者、他深深信賴的夥伴曾今說過:“按照老闆娘的指點,你將找到吉尤蘇德拉的船伕。但是不要打碎他的石像,那些石像可以給船提供動力,幫你越過死亡之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吉爾伽美什尋思,“石像”是什麼?是行船者供奉的守護神像麼?我向來敬神,不會隨意破壞神像,為什麼他說我會一不小心打碎那些石像呢?”

吉爾伽美什帶著疑問進入森林,他看到了圍繞在擺渡者身邊那些高大而古怪的“石人”。他心中靈光一現,恩奇都說的“石像”會不會指的就是眼前這些神造的“石人”?

也不能怪恩奇都交代得不清楚,因為史詩中的那個詞的確讓人費解。史詩的亞述語版寫作“石人”,赫梯語版寫作“石像”,還有一些版本描述成“石器”、“石圖”的,總之那些奇怪的“石頭做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歷代的史詩作者自己也搞不清楚。

然而史詩也明確說明了,那些“石頭做的東西”是推動船隻在死亡之海上航行的驅動裝置,而它們並非是裝在船上的死物,而是活動在森林裡的東西。

吉爾伽美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它們作戰,失手破壞它們,使烏爾沙那比的船無法正常航行。

前面已經說過了,遠古的蘇美爾人缺乏描述高科技物品的詞彙,一切精密的機械儀器全部稱之為“石頭”。因為除了橡膠來自樹木以外,一切金屬、礦物,包括塑膠等有機石油制品全都來自於石頭,me也被稱為“石頭”,因此所謂這裡的“石人”並非真的是由石頭做成的,其複雜的材料實際上指的是那些“石頭中的精華”。

那麼那些“石人”是什麼就不難理解了,它們實際上是一些神造的機械人。它們既可以自由行動,又可以組合成推動航船前進的動力裝置!

西杜麗對吉爾伽美什說,烏爾沙那比是一個“與致命的蛇遊戲之人”,旁邊又跟著一群強大的石頭人護衛,使那位擺渡人在吉爾伽美什心中留下了一個危險的形象。若是沒有恩奇都的勸告,吉爾伽美什將像史詩中描述的那樣,採用威嚇和懾服的手段迫使擺渡人答應他的要求。

而現在,吉爾伽美什決定採用溫和方式與烏爾沙那比溝通。這個過程毋庸贅述,吉爾伽美什用言語打動了烏爾沙那比,這位擺渡人答應幫助他渡過死亡之海,帶他找到吉尤蘇德拉。而吉爾伽美什也沒有打壞那些作為渡船的動力裝置的石人。

只是吉爾伽美什很好奇,那些“石人”是如何推動一艘渡海的大船呢?

其實,那些“石人”的組合與動力原理和上帝是乘坐的戰車“卡沃德”是一樣的。

根據聖經中《詩篇》18:10和《撒母耳記下》22:11的記載,在上帝還不時在人間顯現的時代,智天使基路伯以上帝活的戰車的形式出現,與上帝的暴風等同:“(雅威)坐著基路伯飛行,藉著風的翅膀快飛”;“坐著基路伯飛行,在風的翅膀上顯現”。

《以西結書》第10章4節至22節為上帝的座駕提供了具體的描述:它由四架基路伯組合而成,四位基路伯的面部分別是人臉、獅面、鷹面和基路伯的臉。基路伯為人形的“活物”,有手和翅膀,底部有輪子。那些輪子互相套嵌,顏色如同水蒼玉,燃燒著火焰,是可以旋轉的。輪子行走的時候,戰車向四方都能自由直行,並不需要掉轉面部方向。“基路伯出去的時候,就展開翅膀,在我眼前離地上升。”

當然,組成上帝戰車的四架基路伯沒有守護在伊甸園入口的那兩架基路伯那麼大,們的功能也有所區別,“基路伯”只是對這類“天使”的一種統稱。

這時,烏爾沙那比帶著吉爾伽美什來到海邊,他們準備出發了,海上停泊著一條只有艙體的大船。此時驚人的一幕在吉爾伽美什眼前展開,那七位怪異的“石人”在烏爾沙那比的指令下開始變形成不同部件,最後於海上的船艙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條威武的艦艇!船的尾部有翼,尖尖的船頭兩側還能清晰地看到兩位“石人”的臉。

在那翻湧起伏如星辰交織的大海上,海風呼嘯,一艘雄偉壯觀的戰艦正待等待。吉爾伽美什心潮澎湃,跟隨烏爾沙那比登上了這座艦艇,進入了它的座艙中。

強勁的馬達傳來轟鳴聲,艦艇如利箭穿過空氣一樣地切開海面,向茫茫的遠方駛去。吉爾伽美什透過水晶般的窗戶向星空和大海望去,那另人震撼的場景、那驚人的前行速度,真可謂“過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至此,吉爾伽美什的旅程總算順利了一回,他的目標眼看就要實現了。

然而在史詩中呢?吉爾伽美什打壞了那些“石人”,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呢?下面將講述一下史詩中的情節,因為曲折的情節更加吸引人,而且其中還有一些不得不說的神秘部分。

現在讓我們回到原版的史詩線上。

烏爾沙那比對吉爾伽美什說:“先生,你親手斷絕了你的路!你褻瀆了神聖,打壞了這些石制的神像!”

吉爾伽美什臉色變得蒼白,他十分懊悔地說道:“這下完了,這可怎麼辦?!”

烏爾沙那比想了想,說:“看來我們得採用一些變通的方法來渡海了!現在,吉爾伽美什先生,請你拿起你的斧頭,去砍一些樹來!一共要300根樹幹,將他們削成60肘長的長杆,把它們帶到船上去!”

“肘”是一個古老的長度概念,1肘就是成年男子手肘至手指尖的距離,舊約聖經時代的“一肘”約等於 44.5 釐米,那麼60肘就是26.71米,相當的長了。

作為懺悔和補償,吉爾伽美什進入森林,按烏爾沙那比的要求砍了數量多得匪夷所思的樹幹來,將它們堆放在烏爾沙那比的船上。300根26米長的樹幹堆放在船上,如果是一艘遠古時代的木船的話,很難想象那條船得多大、多結實!

做好準備後,他們上了船,一起出發了。烏爾沙那比發動了這條大船,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他們疾馳而去。在短短的三天裡,他們越過了其他旅行者要花費數月才能透過的距離。

不久他們就航行到了死亡之海上,烏爾沙那比指揮著吉爾伽美什使用船的新動力他親手準備的300根巨大的長杆。

這些替代性的長杆與不怕海水的“石人”不同,它們每根只能用一次就會被海水腐蝕掉,所以他們要不停地更換長杆。

烏爾沙那比要求的划槳方式也很奇特,大叫著對吉爾伽美什說:“你的手不要沾著死海的水!給我用力划槳,吉爾伽美什,消耗掉這一根槳後,馬上再換另一根強有力的槳。先來每組20次,重複10次;然後在強有力的槳上再拉每組10次,重複20次;再每組10次,重複2次,再重複兩遍10次。你要是混淆了揮槳的數量,那就得重新開始!對,大聲地數數!”

海水每腐蝕掉一根吉爾伽美什就換一根長杆,就這樣,他一共用掉了300根長杆,終於渡過了死亡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