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天神聖典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8章 伊什塔爾時代的終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8章 伊什塔爾時代的終結

在涅伽爾的支援、伊什塔爾的領導下,阿卡德軍隊在西土高歌猛進,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

這使阿卡德全軍上下感到無比驕傲。

一篇名為《庫德城之王》的銘文裡吹噓說:

“自有人類統治以來,還沒有一個國王毀壞阿曼和埃卜拉,

現在,神涅伽爾為強大的納拉姆-辛開啟了一條路。

涅伽爾給了他阿曼和埃卜拉,

並送給他阿馬努斯山和雪松山。”

大祭司恩赫杜安娜則創作了著名的讚頌伊什塔爾的詩歌《埃比赫山》:

“擁有可怕的神聖力量的女神啊,你穿戴著恐怖的ME,騎乘在偉大的神風上,透過聖靈的力量完成安卡武器。

你使敵人躺在血泊中,你奔波於偉大的戰役,像覆蓋大地的風暴和洪水。

偉大的女士,你摧毀了強大的土地,壓制了槍與箭。

在天上,在地上,你吼叫如獅子,毀壞生靈。

像一頭巨大的野牛,踐踏著充滿敵意的土地;

像一隻可怕的獅子,用你的力量威懾一切不服從之人!”

勝利為阿卡德帶來了財富和繁榮,銘文上記錄了當時的輝煌:

“那時,阿卡德的住所裝滿了黃金,那光芒閃耀的房屋裡裝滿白銀。”

人們驕傲地將這個盛世稱為“伊什塔爾時代”。

女神膨脹了,將之前的擔心拋到了九霄雲外。

“噢,阿卡德,不愧是我的親兒子啊!

我怎麼能忘了你——我的崛起之地,我的大本營呢?”

伊什塔爾心裡喜滋滋的,”想不到我的勢力竟然能在西土和蘇美爾兩邊開花。

現在,天下都將是我的!”

當她聽說巴爾正在薩馬赫湖邊釣魚時,立刻展開翅膀飛到了那裡。

兩位風頭正盛的神明盡棄前嫌,在湖邊的草場上甜蜜約會。

在巴爾深情的注視下,阿娜特坐在那裡,用豎琴唱著對祂和祂女兒們的愛。

兩人彷彿回到了從前的甜蜜時光。

在古迦南,阿娜特被視為巴爾的妹妹,但詩歌裡經常描述著祂們的戀情。

在一份埃及記錄中提到,“拉將伊西絲給了賽特”,也許指的就是這次結盟。

恩奇都在腦海裡翻閱著這些資料,線索慢慢串聯起來。

在古人眼裡,神話從來都不是“故事”,而是真正發生過、影響著人類程序的歷史。

就像考古學家依循《聖經》找到了迦勒底和亞述,根據荷馬史詩找到了特洛伊,根據大禹治水的傳說發現了王灣遺址、瓦店遺址一樣。

“阿娜特的綽號是‘少女’,被迦南人稱為‘全民未婚妻’。

然而她生性好鬥、驕橫殘暴,是一位著名的戰士和強有力的保護者。

從她恐怖的服飾——人頭項鍊、掛著人類的手來看,

阿娜特與印度教暴力、滅絕的化身——迦梨女神(又譯卡莉)相似……”現代學者如此分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恩奇都有些出神。

如同神的基因極其豐富一樣,神性中展現出的不同側面讓人警醒和深思。

迦南文字也經常提到另外一位女神——阿斯塔特。

“阿斯塔特”就是西閃族語中“伊什塔爾”的變體,在聖經中被稱為“亞斯他錄”。

阿娜特和阿斯塔特總是聯絡在一起。

比如史詩《巴爾的迴圈》中,當巴爾憤怒之下想要殺死雅穆的使者時,是阿娜特和阿斯塔特一左一右抓住了祂的手。

當她們傳入埃及後,兩位女神都被視為拉的女兒、塞特的配偶,經常同時出現在壁畫上。

許多研究都認為,阿娜特和阿斯塔特的原型均從一同位女神——伊什塔爾/伊南娜分化而來。

古迦南原住民心中原本只有“巴爾的妹妹阿娜特”。

公元前3000左右,西閃族的遊牧者陸續進入迦南地區,與當地人混居在一起。

他們將兩河流域對伊什塔爾(阿斯塔特)的信仰帶進了迦南,於是產生了阿娜特和阿斯塔特平行存在的現象。

這也是希臘神話中,戰神雅典娜和美神阿芙洛狄忒分裂現象的前奏。

戰爭的功業不僅成就了伊什塔爾,也成就了納拉姆-辛,使之成為了繼薩爾貢之後阿卡德最顯赫的君王。

從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尼尼微、敘利亞東北部的布拉克,到土耳其半島的南部地區,到處都留下了納拉姆-辛不停征戰的印跡。

於是他自命為“神”,在名字前面加上了代表“神”的星形符號,號稱“神納拉姆-辛,偉大的人,阿卡德之神,四極的君主”。

“四極”,即天下四方的已知領域。

即使是屬於神的西土、神聖的第四區,他也能來去自如。

這讓納拉姆-辛產生了一個錯覺——他真的能與諸神並駕齊驅。

在著名的“納拉姆辛勝利石碑”上,這位國王頭戴象徵神的雙角頭盔(這一般是阿達德的裝束,人稱“雙角之王”),

正踏著士兵以及被俘的敵人,一步步登上高處,抬頭面對著一座神聖的山峰。

的那座“山”呈高聳、平滑的拋物線形,根本不像自然界中形成的山峰。

因為那是“神”乘坐的宇宙倉,象徵著神性和永恆,“山頂”還有兩顆星星散發著劇烈的光芒。

石碑上雕刻的正是這位國王的願望。

當征服了周邊的城市之後,納拉姆-辛在雪松山下舉行盛大的獻祭,祈求恩利爾承認他是“統治天下的王”。

他模仿當年的吉爾伽美什,請求神王准許他上山覲見,並賜予他永遠的生命。

在天降的神諭中,伊爾-恩利爾斷然拒絕了納拉姆-辛的請求,勒令他帶著軍隊立刻滾回阿卡德。

“否則,我會把你們全部消滅!”

納拉姆-辛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不是被諸神眷顧的寵兒嗎?

涅伽爾指引他前行,伊什塔爾和他一起戰鬥;

國神尼努爾塔守護著他,阿達德也在幕後提供支援……

他甚至以為,阿卡德的軍事行動一直都遵從著“恩利爾的旨意”。

原來,那是伊什塔爾哄騙他的藉口,女神只是利用他來攫取神界的至尊權力!

納拉姆-辛終於想明白了一切。

但他不甘心就此退去,在山下向伊什塔爾苦苦祈禱。

然而女神就像消失了一樣,沒有現身,也沒有任何回應。

其實,伊什塔爾自己也有苦難言……

她與涅伽爾結成同盟,在西土肆意妄為,早就遭到了眾神的敵視。

大家都害怕涅伽爾,於是將矛頭指向了伊什塔爾。

在神庭集會上,眾神討論著她攪出的亂局,最後提出了公訴。

於是伊爾-恩利爾下令將她逮捕並進行審判。

在一篇名為《阿卡德的詛咒》的蘇美爾語銘文記述道:

“來自恩利爾的命令降臨到阿卡德,全國在死一般的靜寂中瑟瑟發抖。

聖伊南娜離開了自己的住地,放棄了她的殿堂;

她像一名匆忙的戰士,拿走了阿卡德的武器。

王權的冠冕,高貴的寶座,被尼努爾塔收回自己的神廟;

烏圖拿走了城市的辯才,恩基抹去了它的智慧;

它頂天立地的赫赫威勢,也被安努收入天堂之中。

就像一條垂死的龍,

阿卡德王權隕落,前景黯淡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