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天神聖典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6章 天狼星來的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6章 天狼星來的人

“說起阿努納奇,我以前大致看過一本叫做《天狼星之謎》的書……”

王朋回憶了一下:“書上說非洲有一支土著部落,擁有很多先進的天文知識。

他們沒有望遠鏡,卻知道肉眼無法看見的天狼伴星的存在,還說這些知識是天狼星人傳授的。

其他細節我就記不得了……“

“那本書旁徵博引,雖然不能確證,但是當時確實引起了轟動。“

系統補充道:”書中所說的部落叫做‘多貢族’,生活在非洲西部。

根據多貢人的傳說,天上有一顆肉眼是看不見的星星,叫做‘樸託魯’,圍繞著天上最亮的星星旋轉。

‘樸託魯’的意思是‘細小如穀物的星星’,他們還說這顆星星很重,而且是白色的。

多貢人描述的正是天狼星的伴星——天狼星B,一顆白矮星,體積很小,密度卻大得驚人。

由於它被主星‘天狼星A’的光芒所掩蔽,直到1862年才被天文學家發現。

不僅如此,多貢人還知道這個伴星的執行軌道是橢圓形的,軌道週期為50年等等……

這些知識都是在遙遠的過去,由天狼星系來的‘神’告訴他們的。

那些智慧生物叫做‘諾恩莫’,具有半人半魚的模樣。

多貢族的祭司還描述了飛船著陸時地動山搖的情景。”

王朋聽得眼睛發亮:“我記得巴比倫也有‘人魚傳播文明’的說法,這難道和蘇美爾有什麼關係嗎?”

“相關記錄是有的,最著名的要數貝洛索斯的著作了。”

系統一邊展示圖文資料,一邊介紹說:

“貝洛索斯是公元前350年左右的一位巴比倫祭司,常年旅居古希臘。

他寫了一本《巴比倫尼亞志》,將巴比倫的風土人情、包括著名的‘空中花園’介紹給古希臘人,在當時的影響力極大。

他在書中提到了巴比倫文明的起源,據說是一位名叫‘歐安涅斯’的魚人教化人類、引導他們走向文明的。”

系統展示著那個時期的浮雕和滾印,雖然風格不盡相同,但描繪的都是一位身披魚皮的男子:

整條魚有頭有尾、像盔甲一樣披在祂的身上;祂的臉在魚頭的下方露出,也露出手腳,直立行走。

看來此君的確是“魚人”,而非下半身是魚尾的“人魚”。

朋朋大感奇怪:“巴比倫是蘇美爾之後的時代,要傳播文明也是蘇美爾人來傳啊,怎麼會是‘魚人’?”

“這個傳說講的應該是蘇美爾之前的事,也就是蘇美爾和巴比倫文明共同的起源。”系統回答。

“據說,歐安涅斯是在王權從天而降的第一年,從巴比倫邊境的海中來的一位神。他的原型應該是蘇美爾神話中的‘恩基’。

恩基被稱為水神與智慧之神,祂位於水下的家——‘阿普蘇’就在蘇美爾附近的阿拉伯海裡。

恩基從波斯灣登陸,向人類傳授文明。

文獻中說‘祂在水邊建起水岸的家’,那就是埃利都,蘇美爾的第一座城市,也是最靠近海邊的城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外,恩基的代表星座就是羊頭魚身的摩羯座。”

“哦哦,原來如此。”王朋點頭。

“歐安涅斯也被認為和大袞有關? 你也知道——祂和恩基是兄弟。

大袞被海上民族所信仰? 從而也染上了‘魚’的特徵,不料卻被後世的克魯蘇神話寫成可怕的‘深潛者’了。”

王朋挖著鼻孔說:“隨著時間流逝,傳說的變體太多了。

看來只有回溯最古老的版本? 才能還原出神話最初的面貌。”

系統推送:“哦? 對了,除了恩基之外? ‘魚人’也極有可能是祂創造的人類賢者——‘阿達帕’!

“阿達帕?……就是那個有緣上天覲見安神,最後卻失去永生的那個人?”

“對。”系統說,“阿達帕是恩基創造的第一個完美人類,‘亞當’的原型? 蘇美爾‘七賢者’之一。

‘七賢者’被描述為來自‘阿普蘇’(深淵)的人魚? 他們都是由恩基創造的。

‘阿達帕’是‘智慧’的意思,而賢者中第七位叫做‘Utuaabba’,字面意思就是‘生於海’。

根據蘇美爾傳說,‘七賢者’通曉世間的禮法,他們‘從天界下降到地面‘? 負責將文明傳播給人類。

後來,阿達帕被委任為埃利都的祭司,維持著天界與人間之間的秩序。

他與《王表》中洪水前的第一位王——埃利都的‘阿魯利姆’為同一視!”

王朋的拳頭在掌上一擊,感慨說:

“真沒想到,蘇美爾和巴比倫的傳說竟然對上了!”

他再細看那些巴比倫-亞述時期的雕刻,又發現了一些資訊:

雕刻中的“魚人”有時是一位、有時是兩位,但祂們全都面對著生命之樹,舉手致意。

生命之樹的上空盤旋著象徵太陽和永生的翼碟,翼碟上坐著一位尊貴的神。

這是兩河流域的雕刻中經常出現的經典畫面,除了“魚人”的形式外,“神”更多是以“鷹人”的形式出現。

王朋捏著下巴思索道:“我覺得,‘魚人’並不是什麼新的物種,而是和‘鷹人’一樣,只是阿努納奇的另一種形態!

噝~~,一個人套著魚形的盔甲,莫不是穿著浮潛裝置上岸的形象?”

“或許吧,也可能他們在水中真的能變化成魚形,誰知道呢?

《山海經》中也有人面、手足、魚身的‘陵魚’在海中的記載,也許只是巧合。”系統這樣回答。

王朋像偵探一樣皺著眉頭:“難道說,這幫人面魚形的‘賢者’又跑到了非洲西部,給土著們講天狼星的故事?”

系統發了個“誰知道”的表情,說:

“多貢人保留下來的神話傳說,確實與非洲其他民族有著明顯的不同。

而且他們說,‘神’是從東北方的某處過來的——可能是埃及,也可能是蘇美爾。

一些學者認為,諾恩莫人在蘇美爾和埃及都留下過足跡。”

“還真有可能是從那邊過來的。”王朋嘆氣。

系統繼續道:“此外還能找到的關聯是:

多貢人知道天狼星B的公轉週期是50年,而蘇美爾人將‘50’這個數字看得特別神聖。

恩利爾的神王之數是50,最高議會也是由50位大阿努納奇組成。”

王朋不停地點頭,就像解開了一道數學難題那樣興奮。

隨著認知的提升,他感到自己與神、與整個宇宙圖景更加接近了,修煉境界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昇華。

對那些蘊含在世界背後的至理,對那些不可捉摸的玄奇力量,他似乎有了更精準的把握。

這些意想不到的收穫,使王朋進一步增加了探索世界得慾望。

他將已經獲得的資訊在腦海中彙總了一番——

情況確實變得明朗了些,但是“神”來自獵戶座、還是天狼星,亦或兩者兼有——依然是一個謎。

夜深人靜,王朋終於感到了一絲疲憊。既然短時間內不得要領,只能作罷。

他伸了個懶腰,正打算回去睡覺,卻有如心靈感應般,察覺到有人在呼喚他的名字——

不是“王朋”,而是“印和闐”。

這種奇怪的感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只是他一直不太在意而已。

趁著今天的興頭,他打算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