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走過那春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品牌大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六章 品牌大米

回到福貴批發行,孟杜先把一個沉甸甸的行李包甩給王福貴,說:

“阿貴老闆,這是從半邊耳討回來的九億越盾,連本帶利,相當於人民幣六十萬元,全部交還給你。”

王福貴見他不辱使命,超額完成追債任務,大喜過望,他緊緊拉住先哥的手,說:

“真不愧是偵察兵出身的英雄,一個人單槍匹馬,千里追債,就完成了追債任務,真算得上是一個傳奇故事了。”從此,孟杜先千里追債的傳說就傳開來了。

王福貴從商多年,他敏銳地察覺到服裝行業供過於求,布匹生意很快就會遭遇滑鐵盧現象。他把傳奇追債英雄孟杜先從濱江調過來打理批發行,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可以輕鬆過北境進入內地放手一搏,要開啟一個新通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福貴從報紙上瞭解到,大陸江浙一帶新建起了很多塑料制品廠家,藍藍綠綠的新式製品銷往各地。他打定主意,就直接到塑料產品生產基地去打通關係,聯絡貨源。

貨車經過陵川縣的時候,他很想回一趟蓮花村看一看,畢竟離開家鄉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了。最後,他還是狠下心,直接坐車北上。因為出來的時候,為了不走回頭路,他破釜沉舟,給夥伴們撂下狠話:沒有發財,誓不還家。現在想想,當時把話說得過重了。如今雖然生意蒸蒸日上,但是離發財還遠著。以這樣的身份在蓮花村出現,會被村民取笑的。他咬緊牙,從車窗眺望遠處依稀可見的公母山,心裡湧起一股漂泊在外的悲涼。

這次北上拓展塑膠生意業務,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王福貴在心裡暗暗地想。只要塑膠的買賣成功了,準能發大財,那時就可以衣錦還鄉,跟那幫夥伴盡情歡飲了。

“嗚——”火車長長的汽笛聲從眼前的山巒掠過,伴隨著車輪碾壓鐵軌發出的琤琤單調聲,王福貴頭隨著車身搖晃,迷迷糊糊中,他眼前出現了一個姑娘的熟悉身影,她手上拿著一盒磁帶指著他,臉上露出怒容。那不是劉麗梅嗎?幾年沒有聯絡,不知道她這麼樣了?遠遠望她生氣的臉,王富貴心裡隱隱作痛,他急急轉身離去。

他來到龍溪一個轉彎的深坳摸魚,腳下到處是黃橙橙的塘角魚。塘角魚受了驚嚇,一個勁地亂竄,無數的魚往他腳板下鑽,尖尖的刺角刺得他鑽心的痛。

“哎呀!”突然,腳下鑽出一條巨大的塘角魚,比自家的水缸還要大。塘角魚亮著寒光閃閃的尖刺,張開血盤大口,向他吞噬而來。王福貴一個激靈轉身,身體像空中失重了一樣,不能控制地朝底下更深處墜落。

“哎呦!”王福貴冷不防大叫一聲,整個人從睡夢中醒過來。

原來一位擠在過道的旅客,把兩個沉甸甸的籮筐靠在他腳邊,車身一搖晃,籮筐壓到他的腳上,痛感就從那只腳傳來。接著,車身再度轉彎,站著的旅客一個趔趄,又把沉睡的他撞得跌向一邊。

“誰的籮筐?壓中我的腳了。”他用力把腳抽出來,揉著腳面。

“對不起!對不起!我已經用膝蓋頂住籮筐了,儘量讓它不晃動,還是碾中了你的腳。對不起!”一個衣著樸素的老漢連忙向他道歉,又是點頭,又是鞠躬。可是車廂太擠,他的動作做不成,只在那裡僵硬地笑。

王福貴看他誠懇,心裡的怒氣慢慢消散。過一陣,他好奇地問那老漢:

“大叔,你到哪裡下車?籮筐看樣子很重,裝什麼好東西呀?”

老漢原先見這個小夥子留著長髮,以為不好惹,一個勁地道歉。現在看他語氣和緩,覺得他面善,就熱情地攀談起來:

“小哥,你的腳還痛嗎?真是對不起。”

王福貴淡淡地說:

“沒事,不要緊的。”

這回,老漢才放心地說:

“我到省城才下車。這一挑是大米,要拿到省城去買,價格好的話,能夠賺上三斤豬肉的錢。”

旁邊一位老幹部聽了,接過他的話說:

“老哥,上省城一趟就掙上這個錢很不錯了,等於我們幹部兩天的工資呢。早上往省城,今晚趕得回來嗎?”

老漢高興地說:

“託共產黨的福,現在改革開放好,火車安排合適,早上從我們這裡出發,下午從省城回來,時間剛好。”

王福貴出境外幾年,不知道國內的情況,他不解地問大家:

“省城缺糧嗎?為什麼那裡的大米比下鄉貴?”

老漢搶先說:

“看你這位小哥不是城裡人,自然不懂省城人的喜好了。他們城裡人說,城裡商店買的米,沒有漿頭,不好吃。他們特喜好我們鄉下新出產的大米,價格貴一點也搶著買。要不,我們怎麼有錢賺?”

王福貴驚訝了,想不到出國短短三年多時間,人們的觀念變化這麼大,一個鄉下老漢也懂得捕捉商機了,哪裡有錢賺就往哪裡跑生意,比以前的人強多了。

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不解地問老漢:

“大叔,這些大米是從哪裡進的貨?”

老漢疑惑地看看他,問道:

“你不是本地人?”

王福貴笑了笑說:

“我就是陵川人呀。”

“那你不知道陵川縣的小香港?”

王福貴衝口而出:

“那不是蓮花村嗎?”

“對了。蓮花村出產的大米品質好,香味濃,遠近聞名。省城的人眼睛賊得很,抓一把大米就知道是我們縣公母山蓮花村出產,價格比人家高也要買。我們販運的大米都是蓮花村大米,好賣。”

家鄉的大米出名了?成品牌了?王福貴心裡異常高興,他忍不住驕傲地說:

“我就是蓮花村人。”

老漢懷疑地打量他:

“你是蓮花村人?那你還問我大米從哪裡來?”周邊的旅客也投來不信任的眼光。

王福貴焦急地解釋道:

“你們不懂。我在境外做生意,已經好幾年沒有回老家了。”

老漢這才點點頭,說:

“你知道蓮花村出產的大米有多出名嗎?只要說起公母山下的蓮花村,大家都爭著來搶購呢。”

王福貴來了興趣,他想知道蓮花村有什麼變化,於是他微笑著問老漢:

“大叔,我看你很厚道,你家離蓮花村遠嗎?是哪個村裡的人?蓮花村除了出產大米,還有什麼好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