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遊戲規則統治的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3章 嗓子冒煙的論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3章 嗓子冒煙的論道

方詠恆試著重新祭練一下趕山鞭,想提升一下趕山鞭的靈質,卻發現,祭練靈寶趕山鞭,將靈質提升至下上品,需要花費5萬兩銀子,5000點神狩功績和500點封神功績,甚至還要10點火德!

火德,極是珍貴,一旦受損,就是火德有虧,惡業必然纏身。

惡業一旦纏身,運勢自然降低,諸事不順。

方詠恆沒想到的是,原來火德竟然和功績一樣,也是可以獲取,並累計出更多的資料來。

火德,原來不只代表一個人的德行和功德,還和功績一樣,代表一種寶貴的資料資源。

只是將趕山鞭的靈質由下品祭練為下上品,就需要花費如此多的代價,要將靈質品級由下品祭練至中下品,更是需要花費15萬兩銀子,15000點神狩功績和1500點封神功績,以及30點火德,直接提升兩品靈質,是提升一品靈質的三倍代價。

方詠恆沒有祭練趕山鞭,下品靈質的趕山鞭靈寶也堪用,何況,靈質越強的靈寶,催動時,需要的法力就越龐大。

七寶妙樹和人種袋皆是佛法顯化的靈寶,經過煉器系統祭練成就的佛器靈寶,需要相應的佛法才能催動。

也就是必須三聖佛形態時,才能催動這兩件佛器靈寶。

方詠恆本尊雖然也修煉《遮羅摩多心經》,也屬於佛法,卻催動不了人種袋和七寶妙樹這兩件專屬未來佛和現在佛佛法的佛器靈寶。

趕山鞭就沒有這個限制,方詠恆可以以法力催動這件靈寶。

只是,方詠恆才築基中期的修為,要催動靈寶,一般人還真是力有不逮。

方詠恆的築基法力乃是十煉的法力,才能勉強催動趕山鞭這件靈寶。

換做不過一煉法力或二煉法力的築基修士,他們的法力根本就催動不了靈寶,就如蚍蜉撼樹一般不自量力。

這就是十煉築基法力和其他非十煉築基法力的巨大區別,雖然同為築基法力,然法力的質量是不同的。

好比是沙土和鋼鐵的區別,鬆散和堅固,完全是兩個概念。

下品靈質的趕山鞭正合築基中期修為,十煉品質法力的方詠恆所用,靈寶的靈質若是繼續提升,威力固然提升,方詠恆卻反而不容易催動得了靈寶。

離開煉器區域之前,方詠恆開啟個人面板。

前面的資訊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功績,銀子,法力等資料,卻有極大的變化。

斬殺功績:3萬5800點。

神狩功績:12萬點。

神捕功績:13萬9865點。

封神功績:2萬3950點。

神道功績:2400點。

火德:1萬1000點。

餘額:15萬1000兩銀子。

靈寶:七寶妙樹,人種袋,趕山鞭。

法力餘額:0。

神靈分身:1尊。

神靈報身:1尊。

血契神怪:4尊。

方詠恆的面板上多了火德和靈寶的資料資訊,資料也更加可觀。

不過真要消費起來,也不怎麼經用。

不說別的,將全部功績都用來兌換法力,怕是堪堪讓方詠恆的法力堆積到築基圓滿而已。

翌日,末世降臨的第49天。

一道佛光降落大禹山。

三聖佛法駕迴歸弈潭洞天。

“我佛!”

半身明王,寶傘天王,彌生尊者,五殿行者等神怪稽首道。

天竹慈航不在,三聖佛離開弈潭洞天的那天,天竹慈航也離開,迄今未歸。

三聖佛也不急,神靈聯絡中,他知道此時的天竹慈航正在建大的校園中,與夫子伯陽還有褒義昌論道之中,已經持續了三天三夜。

論道而非鬥法,拼的便是辯才,誰能以自身的理去說服對方,辯得對方無法反駁,誰就是勝者。

然,伯陽夫子和褒義昌,皆為知識淵博,有傳世之作存在的神怪,辯才了得,哪怕天竹慈航舌綻蓮花,亦是難以說服得了對方,附和自己的觀點。

何況,三者,天竹慈航為佛,夫子伯陽為儒,褒義昌為法,想說服對方,其難度幾乎不可能。

那麼為何三人居然會進入這種論道模式?

其實,當天天竹慈航掐算到褒義昌躲在建大時,就陡然想起,要打聽大勢尊者,幽泉娘娘,慶母娘娘等人的情況,不只褒義昌可能知曉,建大的老子石雕覺醒的神怪,可能更會知道一些隱秘。

天竹慈航便進了建大,直接向老子石雕覺醒的府級神怪伯陽夫子請教。

既是請教,就激起伯陽夫子的師傳慾望。

儒學自有一番不凡理論,獲得世人認可並執行的經典。

夫子伯陽言辭中,將儒學擺在諸法之首,激起了潛伏在建大的褒義昌的不忿,就跑了出來與夫子伯陽論道。

法學,也是世間必不可少的一門體系,無法則不公,無法不方圓,一切將沒有規矩,會混亂。

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此一來,褒義昌自問法學才比儒學應該具備更高的位置,儒學憑什麼可以居諸法之首?

天竹慈航不得不下場,因為冥冥之中,三尊神怪都有了一種覺悟,論道必有輸贏,否則,不能說服對方,又談何說服自己,道心必現裂痕,無有休止!

三聖佛耐心的等待天竹慈航的歸來,順便在弈潭洞天宣講三聖佛法。

聽到佛法佛音,小楊村的一些有靈性的怪物種又開始聚集了過來,在遠處聽講。

除非獲得允許,怪物種們只敢悄悄聽講佛法,不敢光明正大的在佛的面前聽講。

三聖佛不以為意,佛法精妙,才能吸引生靈過來聽講,這是生靈對三聖佛佛法的一種認可。

三聖佛講了兩天佛法,天竹慈航依然身陷建大,和伯陽夫子,褒義昌口乾舌燥的論道中。

就連身邊的兩名童子,魚籃童女和廣施童子都跑回來弈潭洞天兩次,不想聽那些對兩名童子而言,吵得快讓他們的小腦袋崩潰的論道之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佛主,我就大士為什麼要和伯陽夫子和褒義昌兩個老頑固辯論呢?又沒有什麼好處。”魚籃童女噘起小嘴,不滿道,“既然說服不了對方,打服他們不會好了嗎?大士說得嗓子都冒煙了,也沒見兩個老頑固有一點點心動。”

“對啊,既然言辭說服不了,就用棍棒教育嘛。”廣施童子拍了拍座下的金毛犼,“這畜生不服管教,我抽它幾下竹鞭,可不就老實了嗎?”

金毛犼不悅的發出響鼻聲,晃了下身子。

“孽畜,還想吃鞭子不是?”廣施童子拍了下金毛犼的腦袋,斥道。

金毛犼兩眼不甘,卻又不敢作聲,乖乖的趴著不動。

聽著兩個童子小孩家家的言語,三聖佛卻是靈光一閃,頓時明悟。

“原來如此!”

三聖佛佛光遍放,座下蓮臺緩緩升起,宣道:“半身明王隨我前往,彌生尊者,五殿行者,爾等好生看守家裡,不得懈怠,本佛去去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