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明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八章 昏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六十八章 昏招

第五百六十八章昏招

北京陷落,崇禎皇帝煤山殉國,數日無人收屍。

京師的高貴門第皆投李自成謀求自保。

後來又發生了李自成鞭撻重臣,搜刮出金銀財寶無數的事情。接著多爾袞入主京師。北京的諸多亂象,各地的臣子紛紛倒戈投誠,做了那滿清的臣子。

八旗大兵在洪承疇的佈局下,打的明朝的各地的官員狼狽逃竄,可嚇壞了明朝的官員。

就算是遠在南京的官員也是惶惶不可終日。

這種現象就算是唐王帶著假大將軍南渡之後,也沒有緩解多少。

雖然朝廷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了江北重鎮,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心理安慰,眼下多爾袞要花心思對付兵敗的李自成沒有時間對付明朝。

一旦李自成滅亡,那麼明朝覆滅之期就在眼前。

後來又傳來了真大將軍其實也逃出了京師,還在山東建立行在,繼續對抗滿清。

這個訊息雖然振奮了人心,但是大家也非常懷疑,以山東之地能否對付滿清。

誰曾想到,這才短短的不到兩年的時間,大將軍徐梁不僅平復了山東,還豎大軍建立西部防線,抵擋了滿清的防線。

眼下更是帥大軍南下,奉皇命巡視江南各地。

表面上是巡視各地,實際上是代天子宣示皇權。十萬大軍,著實懾人。讓那些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瞬間安心做人起來。

這些南明朝堂的大人多少與那些去了山東的讀書人都有些聯絡,知道徐梁手下精兵強將的厲害,大家都把徐梁當做了中興的希望。

所以聽聞大將軍南下,所有人都略微有些激動。

雖然割據一方做自己的高官幸福,但是讀書人心裡多少還是希望中興大明的。

如果非要說有些心裡感覺到彆扭的,也就是馬士英了。

因為劉良佐不管怎麼說,都是他提拔起來的總兵,本來想著讓他練精兵到時候抵擋滿清的進攻,誰曾想到他最後竟然公然抵抗大將軍的命令。

要知道大將軍乃是代天巡視各地,他這般作為,與對抗天子無異,那是自尋死路。

只是如此一來,把自己也給連累了。

高宏圖見馬士英失落的表情,冷冷一笑,走上前去,嘲諷說道:“哎呦,我說馬閣老,您是不是又肚子疼了?不過您就是肚子疼,也得眼巴巴的跟著我們去淮安,等待大將軍治罪吧。嘿,前腳以為遇到了千古名君,誰曾想到後腳就發現是個實打實的騙子。我們都說了那唐王不是好東西,你還總是想著迎立他做天子,我告訴你,你要倒大黴嘍。”

“哼,少說風涼話,你們不也想迎立潞王?我馬士英做事情全憑忠義,與爾等圖謀富貴可不是一路貨色。”馬士英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徐梁的戰績,徐梁的十萬大軍,徐梁的代天子巡視天下的威懾力著實太強了。

除了單飛上癮的寧南伯左良玉之外,其他的例如廬州總兵黃得功,揚州總兵馬應宣,鎮江總兵胡恩,徐州總兵李化熙,陝西總兵高傑,等所有接到徐梁大將軍令的不敢怠慢,立刻命令下屬大軍開拔趕往淮安。

高傑是多爾袞東征北京時在山西被多爾袞擊敗,南逃到江南的,受馬士英庇護,暫時駐防在長江邊上。

高傑和黃得功原先都是支援馬士英擁立唐王的總兵之一,但此刻有著傳國玉璽的大將軍才是大明正統,他們就算以前有自己的心思現在也沒有了,只不過對於徐梁要征討劉良佐的事情他們還是有些心虛,只希望徐梁不要追究他們擁立唐王的罪過才好。

五路大軍,除了陝西總兵高傑全部開拔也只有兩萬大軍外,廬州總兵黃得功領六萬廬州大軍,揚州總兵馬應宣三萬大軍,鎮江總兵胡恩三萬大軍,徐州總兵李化熙四萬大軍,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五萬京營大軍,一共二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匯聚淮安,天下震動!

“啟稟大將軍,六鎮總兵和京營大軍,除了寧南伯武昌總兵左良玉稱病沒來之外,其餘五鎮總兵和京營大軍以全部開拔,大約一日後便能到來。”一名傳令兵前來報道。

“左良玉?”徐梁揮退這名傳令兵,喃喃了一句,眼中閃過厲色。

徐梁自然很清楚左良玉此人,這左良玉這些年一直駐防武昌,抵禦李自成的南下,對大明倒是頗有些功勞,但自從崇禎十五年在朱仙鎮被多爾袞大敗之後,便不敢再戰,反而攜二十萬大軍擁兵自重,當起了湖北的土皇帝,還每年向朝廷要糧,要餉,卻又一直不出戰,儼然成了大明最要命的蛀蟲。

徐梁很清楚的知道,對比於劉澤清和劉良佐兩人,左良玉才是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歷史上,左良玉甚至還造過反,一度差點打到南京城下,想推翻南明朝廷自己當皇帝,如此野心勃勃之人,又手握著二十萬重兵,這次左良玉沒來算他命大,否則徐梁是一定要想辦法將他就地剷除的。

“公爺,如是姑娘挺過來了。”這時軍醫突然熱淚盈眶的跑來對徐梁說道。

“果真!哈哈,太好了,本公就知道如是不會這麼薄命的。”徐梁大喜,趕忙去看。

話說徐梁當時連續派出了十路人馬分散到四周縣鎮尋找上等傷藥,並且許諾若是有人能獻出有用的傷藥,他將重重有賞,竟然真有許多鄉紳獻出了不少上好的藥品,其中更是有一人獻出了一株百年的珍貴人參,正是靠著這株珍貴人參補氣補血,再施用上等傷藥如是才終於撐了過來。

大喜之下,徐梁非常感激那位獻出百年珍貴人參的鄉紳,並派人給他送去了一個信物,許諾三年之內可以憑藉這個信物來找他提一個不過分的要求,這是一個極大的承諾了,價值萬金,那位鄉紳拿到徐梁給的信物立刻大喜過望,似乎看到了自己家族崛起的契機。

一日後,各路大軍陸續來帶淮安城下。

“末將徐州總兵李化熙參見大將軍!”最先來到的是距離淮安最近的徐州總兵李化熙,此人年近四十,面向儒雅,有一股文縐縐的書卷之氣,不用想,此人肯定是文官統兵,徐梁沒有仔細瞭解過,有些質疑此人是不是真有統兵的才能。

大明有文官統兵的例子太多了,幾乎沒有幾個是真能打仗的,如今看到一個,徐梁怎麼會不質疑,畢竟大明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知兵事的文官統兵的結果。

“末將揚州總兵馬應宣,參見大將軍!”

“末將鎮江總兵胡恩,參見大將軍!”

“末將陝西總兵高傑,參見大將軍!”

“臣兵部尚書史可法,參見大將軍!”接下來兩個時辰,兩鎮總兵和史可法帶領的京營先後來到。

陝西總兵高傑一直在暗暗觀察徐梁的神情,見對於他的到來,大將軍似乎並沒有什麼不正常的波動,一點也沒有怪罪他曾支援唐王登基的事情,這讓他忿忿的心思稍微得以鎮定。

馬士英同樣如此,他乃是支援唐王最大的力量,同樣害怕徐梁追究,好在對於他,徐梁也沒有任何不正常的神色波動,似乎同樣沒有追究的意思,馬士英也鎮定了不少。

四鎮總兵都到了,剩餘的廬州總兵黃得功因為路程比較遠,要多一日後才能到達。雖然如此,但此刻四鎮總兵和京營的到來,加上徐梁本身率領的三萬山東兵馬,已經有足足二十萬大軍雲集淮安城下,浩浩蕩蕩,威勢十足,淮安城牆上的許多淮安軍士兵看到都有些腿發軟。

只不過,這二十萬大軍雖然看上去威勢十足,但徐梁卻不知道暗暗失望了多少次,其實從第一支大軍徐州軍到來的時候,他就開始暗暗觀望各軍的軍容和士氣等,想找出一支大明真正有實力的精銳大軍出來,然而,事實卻讓他大失所望。

四鎮總兵外加京營,五支大軍,軍容一支比一支差,更別說什麼士氣了,徐梁看著這二十萬大明軍隊,腦海中只想到一個詞‘烏合之眾’,怪不得歷史上南明朝廷只建立了一年多就被滿清給滅了。

徐梁很失望,看來他登基之後若真想要保住大明,就必須要有所改革,訓練出一支真正的精銳鐵軍出來。

收住心思,徐梁開始指揮大軍圍困淮安,只等時機一到便下令攻打。

這二十萬大軍雖然不入徐梁的眼,但滅掉劉良佐卻也是綽綽有餘的,他要藉此機會立立威,不僅是為了誅滅一個隱患,也是為他自己殺雞儆猴,在到南京登基之前,提早先行立下皇權威勢,在此告訴全天下所有人,他這個大明大將軍就是天下正統。

二十萬大軍將淮安團團圍住的訊息傳進淮安,直接便把劉良佐差點嚇癱在了床上,四萬淮安軍也都軍心思動,無論如何他們也想不到短短幾天時間,他們竟然就從堂堂正正的大明官軍一下子變成了陪劉良佐一同謀反的叛軍,遭到朝廷的討伐。

“完了,想不到大將軍真的強行將造反的罪名扣在我的頭上,還聚集了二十萬大軍準備攻打淮安,天亡我也!我劉氏一家要命不久矣了。”劉良佐面色灰白,神情裡透著無窮的絕望。

“大哥,大將軍兒欺人太甚,我們明明沒有造反,他卻偏要將造反的罪名扣在我們頭上,氣量如此狹,我看他難成大器!”劉良佐的弟弟劉良丙咬牙切齒,將眼前的殺身之禍全部歸咎於徐梁的氣量狹之上。

“怪只怪我們為什麼要將大將軍阻攔在城外,惹怒大將軍。本以為大將軍誒見過世面,甚好哄騙,卻不想招至大禍,悔之晚矣!”劉良佐哭喪著臉,想到自己很可能的下場,心中悲涼。

劉家兄弟安靜良久,皆非常沮喪,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唉!”劉良丙嘆了口氣。

“大哥,事到如今,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兄弟聽說馬士英馬閣老此次也跟隨南京的京營大軍一同來了淮安,此刻就在城外,我們可以暗中派人跟馬閣老聯絡,希望他能救我們,若是不能,我們就只有跟大將軍拼了。大將軍雖然有二十萬大軍不假,但我們也有四萬大軍,加上城內三十多萬百姓,強行徵招三四萬壯丁幫助守城不難,同時淮安城高河深,大將軍想要破城也不容易。”

“不錯!我們的確不能坐以待斃!”劉良佐緊握著拳頭,猙獰道:“大將軍不仁,休怪我劉良佐不義,聯絡馬閣老是一回事,我們還要派人聯絡北京城的多爾袞,與他定下盟約,懇求他儘快帶領大軍南征,到時候,我們來個裡應外合,反殺大將軍,滅了大明!”

兔子急了還咬人,劉家兄弟被徐梁逼到這個程度也發狠了,真正打起了造反的心思,打算密謀多爾袞立刻派兵攻打江南,他們好裡應外合。

當即,劉良佐兄弟派了一個絕對信得過的心腹秘密出城去找馬士英。

馬士英接到劉良佐的求救信,猶豫片刻,便決定一定要救劉良佐,不能讓劉良佐頂著造反的罪名被誅殺,畢竟劉良佐始終是他保舉上淮安總兵的位置的,若是劉良佐真被扣上造反的罪名,他馬士英也逃脫不了干係,必然被牽連,到時候別說跟高宏圖競爭首輔的位置了,現在的位置能不能保得住還是一回事。

“回去告訴你家主人,本閣老會想辦法救他的,讓他安心等待訊息就是。”馬士英隨即送走了劉良佐派來送信的這個心腹。

送走此人之後,馬士英便立刻去找徐梁,一路上想著該怎麼幫到劉良佐。

馬士英不知道的是,劉良佐給馬士英送求救信的同時,還給遠在北京城的多爾袞也送去了一份盟書。

“公爺,馬閣老求見。”徐梁大帳,邵一峰進來說道。

“宣。”

“馬士英見過大將軍!”一進來,馬士英便跪拜行李。

“免禮!”

“馬閣老一路舟車勞頓從南京趕到這裡,不好好休息,便急著來找本公,可有何要緊的事情?”徐梁淡淡的說道,沒有多餘的表情。

其實不用多想,徐梁便猜得出來馬士英是來幹什麼的,畢竟劉良佐可算是馬士英的門人,此番必是已經求到馬士英,馬士英是來給劉良佐說情的。

“啟稟公爺,老臣急著來見公爺,乃是心中有一事不明,想讓公爺予以解惑。”果然,馬士英就是來給劉良佐說情的。

“哦?不知馬閣老有何事不明,但說無妨,本公一定為馬閣老解惑。”徐梁一臉溫和的笑著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馬士英朝徐梁拱手道:“公爺此番調集各路大軍匯聚淮安以淮安總兵劉良佐意圖刺殺大將軍,密謀造反為名,要討伐淮安總兵劉良佐,不知道大將軍是如何確定此事的。劉總兵畢竟是大明手握數萬兵馬的一方大將,在此北方多爾袞賊寇和可能近期攻打江南的情形下,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劉總兵確實密謀造反,便討伐他,於理於法都不合,還請公爺三思。”

徐梁冷冷一笑:“馬閣老有所不知,劉良佐不是意圖刺殺本公,而是已經派了死士刺殺本公。就在前日,本公就在淮安城外十里處遭遇了三百黑衣死士的伏擊,本公差點喪命,若不是如是姑娘拼死為本公當下致命一刀,馬閣老或許已經見不到本公了。”

“公爺何以認定死士就是劉良佐派去的?”馬士英倒是還想為劉良佐辯解。

徐梁冷哼一聲:“本公自然已經有了證據,要不然馬閣老以為本公為何沒有進去淮安,其實便是劉良佐發現事情敗露才將本公拒之城外,意圖傭兵抵抗。”

徐梁睜著眼睛說瞎話,不管怎麼樣,事情到了這個時候,誅殺劉良佐已是必然,而要想名正言順,造反的帽子就必須要扣在劉良佐頭上,反正他是大將軍,他說出來的話沒人敢反駁,況且他被刺殺一事本就是事實,劉良佐把他拒之城外也是事實,劉良佐百口莫辯,造反的帽子戴定了。

“什麼?大將軍日前竟遭遇了一場刺殺?”馬士英大吃一驚,他剛到此時間不久,還未曾聽聞徐梁被刺殺一事,此刻徐梁親口說出來,自然吃驚。

“不管如何,本公在淮安被刺殺一事時事實,事後劉良佐大逆不道將本公拒之城外,如此行徑豈不是很可疑,與造反何異?”徐梁煞氣外露,認定劉良佐就是造反,必須要誅殺!

馬士英張了張嘴,不知道還要如何辯解。

“報――”李巖突然跑了進來。

“公爺,末將方才無意中截獲劉良佐從城內派出來幾名心腹,從他們身上搜出劉良佐通敵密謀的信件。”李巖手捧一封信件,將其呈給徐梁。

徐梁眼角一跳,接過之後,立刻開啟來看,的確是劉良佐密謀多爾袞的信件。

砰!

徐梁狠狠將這封信件拍在案臺上,大怒道:“好你個劉良佐,果然通敵謀反,本公必誅你九族!”

徐梁滿含殺機的話將馬士英給狠狠嚇了一跳。

“公爺,可否讓微臣也看一看。”馬士英有些顫抖的說道。

徐梁將劉良佐密謀通敵的信件扔給馬士英。

馬士英看完之後,手都抖了,差點被氣得當場吐血。心中暗恨,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劉良佐竟然一面向他求救,一面派人密謀反賊多爾袞,把他當猴耍,這是要坑死他的節奏啊。

“馬閣老可還有什麼話要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馬閣老若是在為劉良佐辯解,本公可真要懷疑馬閣老是否同劉良佐是同黨了。”徐梁陰惻惻的說道,語氣極度冰寒。心裡冷笑,劉良佐果然蠢笨,竟然在這個時候給多爾袞送去通敵的信件,還被李巖給當場擒獲,這是自己找死啊。

馬士英冷汗瞬間就下來了,霍然跪在地上,顫抖的說道:“公爺,微臣不敢。”

“公爺,劉良佐乃是微臣一手提拔上去的,想不到他竟然背棄大明,微臣失察,深受此等逆賊矇騙,是老臣老眼昏花了,已沒有資格列於朝堂,望公爺降罪,准許微臣告老還鄉。

馬士英身軀顫抖,心如死灰,瞬間起了退出朝政歸隱的心思,畢竟出了這等事,他不被連累就算好的了,如何還敢妄想繼續佔據高位,列於朝堂,為了保全名節,自動歸隱是最好的選擇。

“閣老不必如此,快快請起。”徐梁上前將馬士英扶起道:“閣老乃我大明肋骨之臣,如今年不過五十,閣老又不是聖人,難免有一時失察的過錯,本公是可以理解的,況且大明此刻正直多事之秋,本公去到南京後,許多事情還要仰仗閣老,閣老如何輕言告老,此事莫要再提。”

徐梁自然不可能將馬士英放走,馬士英可是南京朝堂之上唯一能和高宏圖等東林黨抗衡的人,若是走了,朝堂豈不是成了東林黨的一言堂?若是如此,那他整合南明之後想要施行改革,一旦不合東林黨心意,必然受到重重阻礙,難以實現,所以徐梁不僅不會治馬士英的罪,將來還會重用他。

“臣謝大將軍恩典!”馬士英眼角含淚,拜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