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明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章 拿下金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三十章 拿下金陵

第六百三十章拿下金陵

一切的抵抗都是徒勞。

在大軍的壓迫下,城池終於被攻破了。

徐梁在大軍的簇擁下進入了南京,在李巖的指揮下,軍隊以最快的速度攻破了京師的每一處城門。

是每一處。

這個時候,這群江南的富貴老爺兵,終於知道了邊軍的厲害。

然而,此時已經徹底晚了。

瘋狂的將士們攻破了皇城,然後下一步便是宮城。

當初,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加固南京,但是他還是沒有想到,南京會是被自己人攻破。

而對於徐梁來說,這一切又是必須的。

大明有兩個皇都,北平自己是一時半會兒拿不下的,那麼就只能寄希望於南京了。

只有拿下南京,這個所謂的陪讀,自己才能真正的擁有這個王朝的權利。

只有拿下南京,自己所做的一切才名正言順,自己渴望的皇權才會拿到手裡。

一路之上,進軍非常順利,所有的防禦設施,因為被敵人摧毀過一遍,而沒有了防備能力,不消兩刻鐘,先鋒軍已經衝到了皇城之下。

這一次,徐梁不得不慨嘆。

國人,果然是內戰內行,這一點連自己都不例外。

徐梁很少嘲諷自己,但是當自己做了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了。

可是,當自己邁出這一步的時候,自己還有退路嗎?

沒有了。

要麼無盡的殺戮,踩著屍山血骨走上去,要麼就是摔下來,粉身碎骨,自己的一切努力徹底白費。

此時此刻,徐梁比誰都相信,只有自己可以拯救大明。

但是他卻又不得不為自己的齷齪,而背上沉重的心裡負擔。

徐梁看著眼前的護城河對岸的皇城,再看看皇城城樓上慌張地到處亂跑的守城士卒,從先鋒到中軍壓根兒就沒有停下來,直接順著護城河橋準備衝過去了,壓根兒就不等火炮的到來。

等徐梁抵達護城河對岸的時候,就看到自己的軍隊已經開始在皇城城牆上攀爬了。

皇城城樓比外城內城都高,十一二米是有的,而且更加堅固,防守起來也更容易,但是徐梁一直覺得都被敵人打到皇城了,你皇城修的再堅固又能如何?

就好像現在這種情況,雙方已經完全不是在戰鬥,而是一方在猛烈攻打,而一方在全力奔逃,城上的明軍根本沒有守城的鬥志,這個時候,就算你這個城樓有三十米高五十米厚,都阻攔不了一個王朝的終結。

就像眼下,幾十架雲梯架起,數不清的士兵正在迅猛攀爬,城樓上的明軍已經沒在抵抗了,登上城樓的士兵一個接一個上去。

徐梁的軍隊很快就掌握住了主動權,攻克這道城門比起攻克內城城牆還要輕鬆快速。

徐梁正在用千里鏡檢視形勢的時候,地安門也被攻克,完全失去防御能力,大量士兵魚貫而入皇城。

他們舉著“明”字大旗向皇城內突擊。

讓人感覺到可笑的是,對面的軍旗之上,寫的也是明字。

很多將士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們為了什麼而戰鬥,他們只知道,他們如果不舉起鋼刀,他們就會死。

當然,徐梁的士兵還多了一個理由,那就是他們如果贏了,他們就是從龍功臣。

這種感覺非常奇妙,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和直接參與者,見證了一段歷史的終結,卻也見證了一個新的開始。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不過是一段正常流逝的時間而已,但是在後世的人們看來,這一段時間卻十分厚重。

赤色洪流向皇城內洶湧而入,喊殺聲震天動地,儘管徐梁已經提前下令不得縱火焚燒不得燒殺搶掠,但是這個時候,徐梁自己都不敢確定那些殺紅了眼的士兵們是否能夠記住這個命令。

都殺紅眼了,還會在意多放一把火嗎?

他能做的就是緊緊跟隨士兵們的腳步,將自己的皇旗跟隨大軍一起前進,作為第一支衝入皇城的軍隊,這面帥旗的存在和他們的穩定會直接確定之後進入的軍隊是否遵守軍紀。

這裡可不單單是後來的重要文物景點,現在可是權力中樞,很多東西都是有價值的,可不能損壞了,損壞了一點點他都十分心疼。

皇城是大明朝官員們進行行政工作的中樞,六部等各大部門的辦事處都在這裡,而更裡面的內城才是皇帝的居住地,有著同樣的護城河和更加高大厚實的城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在徐梁看來,那也是毫無意義的,只是心理作用和權力象徵而已,你皇城都被攻破佔領了,區區一座內城能代表什麼?能有什麼用?你就算修成戰爭塢堡就算裡面存十年糧食,你能守的住嗎?

還有什麼意義可以繼續守下去嗎?

在絕對優勢兵力的無死角的進攻之下,你能支撐到幾時?

徐梁隨著大軍的腳步不斷向前進,一路上能看到整座皇城的混亂,遍地狼藉不足以形容現在皇城的混亂,但是也只能這樣說了。

遍地的雜物,摔碎的東西還有被士兵們抓住按在路邊上的宮中內侍,還有些許繳械投降的宮中禁衛。

京師已經是自己的,誰都不能阻攔自己的腳步。

然而就在此時此刻,他的心中還是有些擔憂的,比如朱慈烺

朱慈烺還活著。

這個自己比誰都還清楚。

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當初拿下了金陵的朱棣想盡一切辦法尋找朱允炆,就是擔心朱允炆復辟。

可是如今,朱慈烺在自己手裡,卻成了燙手的山芋。

不殺,威脅自己的統治。

殺,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他沒有辦法卻面對一個自己殺了他弟弟的女人。

對於朱慈烺的安排,徐梁真的是費勁了心思。

所以徐梁放心的散佈朱慈烺已經被高宏圖害死的謠言,動搖軍心,給武將們的行動創造了完美的契機。

當生米煮成八寶飯的時候,真或假生或死已經沒有意義了。

如何面對?

很簡單。

那是假貨,真的已經死了,一切都是高宏圖的陰謀!

徐梁相信,無論今天的他多麼的卑鄙,做出多麼無恥的事情,明天他都一樣是聖天子。

因為他是勝利者,史書由他來書寫,他可以為所欲為,在御用文人們妙筆生花的措辭之下,他可以將今天的事情描述成他所希望的任何模樣。

比如高宏圖害死了朱慈烺,自己在某個宮殿自焚,他被迫登基順應天命挽救蒼生之類的。

沒關係,反正千百年來大家都是這樣說的,後人信也好不信也好,他自有無數的手段可以修改掉這段歷史,後人又能如何得知今天所發生的一切的真實情況?

他們又能如何揣摩自己的心理?

他們當真知道這一天發生了什麼?

他們真的知道燭影斧聲是怎麼回事?他們真的知道雍正是怎麼死的?他們真的知道傳國玉璽的下落?他們真的知道王莽究竟是不是穿越者?

證據呢?

都只是猜測罷了,所以所謂的後人評論,根本無足輕重,一切都是猜測,一切都沒有真正的根據。

想明白了這一點,徐梁心中最後一點點擔憂也沒有了,他這才堅決的踏上了傳說中的造反之路,一直走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