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明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一章 吳三桂的心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一章 吳三桂的心思

第六百九十一章吳三桂的心思

馬車停在深州城外,馬車上大多數人下了車。

其餘的都是商人,看著他們的同伴離去,他們的內心頗有幾分舒暢和寂寞如雪的感覺。

如今不似前些年,商人的地位低下,如今的商人當官的也有。

只要照章納稅,誰都不會說什麼。甚至給國家做出貢獻的商人,皇爺還有獎勵,這讓大家對商人都不怎麼方案了。

只是這寂寞,卻是非常難以改變的。

一個商人走南闖北,幾乎每一天他身邊都是陌生人,對於家裡親人的思念會一日甚於一日,一直等到掙了錢才會回到家中歇息。

可是回到家中,又要掙錢養家餬口,繁榮家族。

所以商人,雖然日子過得瀟灑,可一輩子幾乎都在路上顛簸,那份寂寞沒有人懂。

就連見過大世面的溫旭,當看著馬車搖晃著銅鈴離去的時候,內心也有些沮喪,似乎馬車上那些聊的很開心的朋友再也見不到了一樣。

直到下連隊才沖淡了他內心忽然多出來的那股難過。

李苟帶著溫旭去了駐地。

首先要進行註冊登記,證明身份,然後拿到了軍需官簽發的清單,去倉庫領取屬於他自己的裝備。

李苟雖然是個叨叨怪,但是教師出身也不是一點兒優點都沒有。

起碼這個傢伙是個古道熱腸的傢伙,幫助溫煦解決了不少問題。

儘管溫煦是一個上士,可是他依然不屬於軍官,沒有軍官的那麼多福利,好在明皇堅持官兵平等,士官的待遇也不錯。

在軍需官那裡他得到了一頂嶄新的鋼盔,上面插著大紅色的盔羽,兩套大紅色的棉甲,一套鐵甲,一個行軍揹包,一套參合,一套被褥,還有水壺。

三級軍士長聲音很是機械化,彷彿沒有任何感情,“小心不要將代表身份的盔羽弄丟了,不然要關緊閉。被褥和餐具出了問題,可以來我這裡更換,對了,你使用什麼武器?”

“有馬槊嗎?”溫煦感覺自己拿那麼個奇葩的武器,肯定能亮瞎一群人的眼睛,年輕人走到哪裡都擺脫不了他張揚的性格。

“那是舊時代的武器,你是軍官允許配備左輪火銃和雁翎刀,你想要什麼?”

“能都要嗎?”溫旭問了問。

倉庫的後勤官是個三級軍士長,經驗非常豐富,摸了摸溫旭的手上的繭子,點點頭從軍械庫裡挑了一套新裝備,“雁翎刀怎麼使,你在軍校肯定學習過,但是左輪短銃肯定沒見過。

這是最新列裝的武器,彈丸省著點兒用,現在還沒規模化生產,咱們新軍一團優先列裝的。也不知道你這小子有啥好的,上頭竟然招呼優待。記得去教導隊學習學習怎麼使用。行了,簽字吧。”

“誰說我沒用過左輪火銃!”

說完拿起火銃,走到軍械庫外面,對準靶場的靶子,砰砰砰便是幾槍。

槍槍命中靶心,站在不遠處偷看的李苟嚇得一哆嗦,差點兒又尿了褲子。

這位可真是能人啊,能夠成為自己的偶像,果然不是簡單的人物。

而其他正在休息的士兵,也一臉懵逼。

“這是哪裡來的大佬?他剛才使用的是左輪短銃嗎?”

“不清楚啊!”

一群士兵一臉疑惑,跟看怪物一樣看著溫旭。

而軍士長也放棄了之前的輕視,點點頭說道:“行了,東西都拿走吧。年輕人低調點兒好,在新一團別那麼張揚。”

溫旭跨過長刀,將短銃別在腰間,緩緩的松了一口氣。

其實他並不喜歡雁翎刀,他感覺在戰場上廝殺,長槍更加厲害一些。但是刀和短銃在軍中,是地位的象徵。

自己要長槍,只會讓士兵心裡疑惑。

“先去洗澡,再去換衣服,咱們新一團講究多,之前高燕將軍領著咱們的時候,要求咱們必須保持衛生,後來大眼兒將軍回來之後,也沒該規矩,要是你這衛生搞不好,可要挨罰的。”

李苟看著溫煦出來,跟在一邊兒解釋道。

溫煦低聲問道:“這軍士長怎麼總是一張撲克臉。”

“你這是上面打招呼了,不然更不會有好臉色。”李苟小聲說道:“當兵的,可得跟軍需官打好交道,走這邊兒,咱們去澡堂子。”

每個營都有屬於自己的澡堂子,每個團都有屬於自己的衛生間,不能混用。因為這裡是是軍營,普通民夫不能擅入,打水挑糞一應有輔兵來做。

溫旭總覺得在廁所上寫了自家番號有些彆扭。但不得不承認如此一來的確容易分辨,不會走錯。

等到了浴室,卻讓溫旭又有了一番土包子進城的感嘆。

這裡的浴室非但有新兵營那樣聯排的水龍頭,而且還有一個個小屋子。是全松木搭成,結合處糊了水泥。密不透風。地上是木板鋪成的地板,從間隙中能夠看到暗紅的火光,那是旁邊有燒煤的窯室。在窯室正上方,是一塊微微發紅的鐵板。

“這是幹嘛的?”溫旭說著就想往裡進。

李苟一把拉住溫旭:“這裡汗蒸的地方,只有軍官和橄欖球隊的人才能用。咱們不能進。”

溫旭哦了一聲,卻還是對汗蒸十分感興趣。他站在水龍頭下,任由溫水沖刷,心裡卻還想著汗蒸是怎麼個洗法,又是何等滋味。

不一時,一隊壯漢呼啦啦闖了進來,各個都比溫旭高出一個頭,身形是溫旭的兩個大。李苟在旁邊低聲道:“這就是橄欖球隊的。”

溫旭看著這些壯漢三五成群進了蒸浴室,不一時裡面就傳來了嘶啦作響的水汽聲。很快,沒有關嚴的門縫裡,鑽出了絲絲縷縷的水蒸氣。

“沒蒸過,”李苟也頗為失落地搖了搖頭,“聽說是皇帝陛下弄出來的,反正看那些人似乎都很舒坦。唉,啥時候我也能當軍官就好了。”

“士官就不行?士官當到了頂也還是兵。”李苟嘆道:“不過你看我,訓練不比你們少,津貼還比你們少呢。

文書這個崗位雜七雜八的事兒非常多,而且訓練要求一點兒也不低。

“好好幹,以後升了參謀長就好了。”溫旭安慰道,隨口嘆道:“要是能快點升軍官就好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各級副職官全轉軍官,根據實際軍職分授軍銜,連夜去新兵營挑兵!”

濟南府大都督官廳中的一間偏室裡,大眼兒終於拿到了全套批文,可以進入營擴師的最後一步:挑兵。

作為第一支擴編大部隊,當然要趁著這個好機會,把新兵中的好苗子都挑走。這時候可不是講戰友情的時候,主力部隊若是鬆一鬆,以後可就是萬劫不復,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給降成巡檢司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山東大地熱鬧起來。曾經陰鬱壓抑一成不變的日子似乎逐漸遠去,一個新的世界緩緩展開了帷幕。

“開炮!”

轟!

“開炮!開炮!”

轟轟!

……

這裡是太嶽山東北口的一處山道,兩側山體連綿,中間山谷東西最大寬度只有四十四丈,也就是馬陵關所在地!

在通往遼州的三條山道之中,只有這裡設立了關隘。由此可見,另外兩條路已經險峻到了不修關卡也足以確保大軍不能透過的程度。

吳三桂站在遠處的高地上,眯起眼睛看著眼前近乎一邊倒的屠殺。

守軍甚至都沒有步出營寨,只是以六尊交錯放置的紅衣大炮就擊退了孔有德的漢八旗精兵。

這六尊火炮並非守軍僅有的大炮,吳三桂已經看到三次,明軍將發熱的火炮在戰鬥間隙推下去,換上備用炮。他不知道營帳裡到底藏了多少炮,但這六個炮位之下,必然有更多的火炮作為支撐,使得明軍可以隨時用大炮將衝鋒上前的清兵轟殺下去。

隨著炮聲結束,吳三桂哀嘆地看著面無血色的孔有德,知道這一次的進攻已經徹底失敗了。清軍已經徹底被轟掉了膽氣,甚至無法推進到昨天的位置就全隊潰散,就連真夷巴牙喇用大刀都阻止不了士兵的潰逃。

“收屍。”孔有德幾乎是咬著牙說道。

被強徵來的民夫膽戰心驚地上前收攏屍體,拉到後面去燒掉,否則會引發瘟疫。

明軍並沒有進攻那些被趕上來收拾的民夫,而是抓緊時間替換火炮,準備彈藥和火藥。

孔有德之前曾誤讀了明軍的這種態度,以為明軍不會對漢家百姓開炮,故而驅動大量民夫衝在前面,讓甲兵緊隨其後。只要百姓衝過了火炮。明軍炮陣自然就破了。這是當年女真人和蒙古人發明的攻城戰術,心慈手軟的宋人經常上當。

然後孔有德忽略了守兵鎮守馬陵關的決心,雖然民夫的確衝進了清兵從未推進到的位置,但只要滿清甲兵踏過了炮擊線,明軍火炮便會毫不猶豫地發出怒吼。

“這裡打不過去的。”吳三桂對一旁氣急敗壞的孔有德道:“明軍的火炮打得比你的遠,而且打得準。”

孔有德怒視吳三桂。卻不能反駁。他帶來的五門火炮還沒有推進到炮擊位置,就迎來了明軍轟擊,其中有三門被跳彈擊中,炮體受損,沒人再敢用。這樣的準確率,實在是讓人驚懼。即便是全盛時候的烏真超哈,對炮手的最高要求也不過是:把炮彈打出去。

“我就不信,他們有那麼多的炮藥!”孔有德怒道。

炮藥比尋常火藥更加難以配比和儲存,只要用的硫、硝質量差一些。便不能做出合格的炮藥。不過他們卻不知道,在嚴格質量監控和最大程度追求精密配比的火藥廠,炮藥的生產已經上了軌道,由最富經驗的老工匠層層把關,確保炮藥、銃藥、引火藥、爆破藥各種類別的火藥能夠發揮最大效用。

遼州雖然地處山地,交通不便,但是它本身足以囤積十五天的糧食、火藥,而且每天都有邯鄲運來的軍資。從未斷絕過。如果要拼消耗,顯然是孔有德這邊的成本更高。

“打不下來的。”吳三桂搖頭道,“這才是一個馬陵關,後面有什麼營寨誰都不知道。”

“王爺,你就真的只在一旁看著麼?”孔有德將怒氣遷到了吳三桂頭上。

“本王已經上啟攝政王,請他準我渡河攻打榆林。”吳三桂淡淡道:“當日本王說得很清楚,降清只是為了救明。對面這明軍大旗一日不倒。本王就一日不會從這兒過去。”

孔有德好像聽到了自己後槽牙磨動的聲音,心中怒罵:你這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的小人!現在想回頭麼?且去問問南邊那些文臣肯不肯放過你吧!

吳三桂沒有理會孔有德的怒火,心中卻是遺憾:當日沒有想到明朝竟然能迸發出這樣的戰鬥力,早知道何必降清?坐船去山東保護聖駕才是正理!只看藁城之戰,還以為明軍是迴光返照。但現在再看遼州的部署,這簡直是逆天改命啊!

崇禎朝一共十七年,總共鑄炮不過五十門,為何一個遼州竟然就能放十餘門?其他地方的火炮都調到馬陵關了麼?吳三桂心中不解,但也想不出有誰能夠為他解惑。

投降滿清已經是實打實的汙點了,而且聽說大明對滿清的仇視甚至比對闖逆還高出一線,乃至於滿清大喊著“替明討賊”的旗號,都被無情地打了耳光。那麼要想日後再保有一條退路,只有西征闖逆,適時反清,才是能夠將功補過。

想到這裡,吳三桂又有些發愁,自己手裡這六萬關遼軍已經元氣大傷,許多都是入關之後補充的新兵,連兵器都沒有,用的還是農具。要靠這樣六萬人獨立討闖肯定是不行的,但若要清兵一起去,自己卻要受到監視和牽制……唉,不管怎麼樣,先討要點兵器馬匹總不會錯。

《晚明霸業》,“或者”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