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明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明的冬季攻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明的冬季攻勢

新議題很快便傳達下去,大明的所有報刊,都開始刊登此類文章。

大明的讀書人終於有了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

徐梁一直說,廢物是一種放錯地方的資源。先前柳如是還總是不相信,如今總算是明白了。

這些讀書人總是暗中去借徐梁這個皇帝的種種錯誤。

可如今找到了新的視窗,而且得知此事各類報刊都在徵文,有高額的回報的時候,各種花邊新聞,各種無腦的猜測,全都出現了。

一晃沒幾天,連大明最低層的百姓都知道,多爾袞每夜都會對嫂子行那苟且之事。

如今大明的百姓從上到下都對滿清反感到了極致。

連嫂子都欺負的男人,能是好人嗎?而且這種人還堂而皇之的站在朝廷的高堂之上,做了王爺。

簡直不可思議。

“這種事情怎麼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現在皇明日報之上?”

雖然自己已經禪讓了,國家屬於姐夫,可是朱慈烺依然不能理解姐夫的很多做法,比如說讓皇明日報光明正大的談論這種羞恥的事情。

而且姐姐竟然意猶未盡的看完了,其中一份大明大家閨秀經常閱讀的閨中小報,那標題非常粗野的寫著,滿清多爾袞與嫂子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朱慈烺也看了兩眼,內容完全是瞎編。

其中黃臺吉活著的時候,兩個人是如何私通,而黃臺吉死後,兩個人如何是無法無天,日夜偷情。

在朱慈烺看來,多爾袞如何不是東西,畢竟是一國指正之人。

如此編排,顯得大明失去了上國的威儀。

“姐姐,你怎麼能看這種東西!”朱慈烺有些惱火的看著一邊兒品著茶,一邊兒不時嘴角上揚的皇后,忍不住問道。

“哦?”朱微婥有些疑惑不解道:“我一個婦道人家,可不懂你們讀書人的那些大道理,但是我感覺這文章寫的通俗易懂,將多爾袞的野蠻不化描寫的淋漓盡致,可以讓我大明子民更加直白的瞭解滿清的野蠻,是個好事情啊。”

“姐姐,不能這樣想的。我大明畢竟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朱慈烺還想盡力挽救皇后。

卻聽朱慈烺說道:“這話,你得跟你姐夫說去,姐姐這份報刊,那是你姐夫的稿子。你看筆名,是不是梁山。”

“這還真是。姐夫那麼高尚的一人,怎麼會做這種事情,不行我得去見見姐夫。”

徐梁今日未上朝,只是讓內閣將緊急事務送到自己這裡,處理了一番。

聽聞朱慈烺要拜見自己,便在大殿裡召見了朱慈烺。

朱慈烺也不廢話,直言道:“陛下,您豈能親自操刀此等文字?”

“是啊,陛下。”曹化淳也在一旁勸諫道:“老奴雖然沒什麼學識,但是也知道這文字若是讓民間知道是陛下您寫的,恐有損您的威儀。”

“你們啊!”徐梁也頗為無奈,“這事情是真的。燕京是什麼地方?那是我大明的神都。雖然我們暫時沒有奪回來,但是也不允許他們胡作非為。既然多爾袞敢娶他嫂嫂,行這般無恥禽獸之事,我身為大明皇帝,自然有必要將這等惡劣行徑昭告天下。”

雖然明白自己肯定說不過自己姐夫,可是聽聞此事是真的,朱慈烺的火氣也減輕了不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真的?多爾袞如此禽獸不如?”

“自然是真的,此事是東廠的番子傳回來的訊息,現在已經滿天下都知道了。”徐梁混淆了傳播的順序,其實是他給傳播出去的。

徐梁一臉嚴肅道:“與其任天下百姓嚼舌根,還不如由國家昭告天下,讓他們知道,這天下還是有朝廷堅守綱常人倫的。”

“陛下,聽說我要下嫁的婦人可是已經有孩子了?而且那孩子還是皇帝,他就不考慮皇帝的感受嗎?皇帝可是一國之君。”

“那又如何?這等事情,對於滿清來說,習以為常。”

朱慈烺聞言,臉上竟然露出了悲慼之色,“我等宗室無能,竟然讓此等禽獸佔據神都,我死後,還有何面目面見列祖列宗。”

“哭泣有何用處。”徐梁正色道:“丟失神都,正是我等要振奮精神,重振聲威,再現我漢人輝煌的時候。莫要忘記,當年太祖也是從韃子手裡奪回的神都。”

朱慈烺知道自己太過於情緒化,連忙點頭,不過卻忍不住問道:“陛下,如今前線的戰事如何?寒冬將至,將士們可還習慣前線的艱苦?”

徐梁知道朱慈烺擔心天下的兵士,便說道:“寒意上月便已經人手兩套了。”

明末正是小冰河時期,如果不發棉衣,這兵士可是會被活活凍死的。

“陛下小心,過了春天,這韃子怕是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定然會捲土重來!”朱慈烺提醒道。

“不會!”徐梁搖頭道:

“不會。”徐梁搖頭道:“等到開春,要忙著春耕,是沒空打仗的。”

朱慈烺正要為自己的論點擺出論據,只聽徐梁繼續道:“朕下個月就要發兵討伐他們,打完過年。”

整個大殿上,一片寂靜。

“下個月黃河就要凍實了,”徐梁道,“百姓手裡的存糧也會漸漸不支。照道理是無法打仗的,滿清就算是想搶劫,也沒有地方去搶去。”他先堵上了朱慈烺的嘴,以免朱慈烺再次暴露出戰略上的無知。

“但是我軍有後勤支援,不用當地徵糧,所以行軍上有闖逆清虜都不能比擬的優勢。”徐梁道:“而且冬天打仗,拼的就是補給後勤,否則很容易造成非戰鬥減員——也就是戰士們凍餓而死。再加之天寒地凍,乾旱無雨,正是我軍火器大興的好時機。”

“如此天時、人和皆在我手,若不乘著冬天狠狠打他們一頓,開春之後只會影響春耕。如今百姓剛過上好日子,可不能因為戰事輕易耽擱。”徐梁總結道。

發動冬季攻勢是李巖率先提出來的,算是說到了徐梁的心坎裡。

如今火炮產量已經達到了震驚當世的日產三十門,一次合格率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百分之九十。

燧發火銃的日產能也達到了三百五十支,每月可以穩定提供超過萬支裝配部隊。反倒是高燕的火器部隊編制太小,人員訓練有些跟不上了。

“在這裡!別跑!”有人看到了這朵白雲,大聲呼喝起來。

“抄過去!”又有人喊道。

潘興驚恐地瞪大了眼睛,掙扎著站了起來,耳畔傳來尖銳刺耳的竹哨聲。

三個身穿長襖,外套竹甲的巡檢司官兵衝了上來。他們每個都是一手持著木盾,另一手摯著五尺長的木杖,頭上戴著皮帽,凶神惡煞一般。

這身裝備,讓市井平民根本無從抵抗。一旦巡檢們結成厲害的軍陣,甚至能夠以十戰百。

在巡檢司官兵身後,是附近幾個街坊的百姓,手裡拿著錘子木杵,顯然是聽到哨聲趕來支援的良民。而那些吹響竹哨的人,已經奔向了旁邊的兩條巷子,徹底將潘興圍在中間。

潘興的眼中很快就充滿了絕望。他看到了那些吹著竹哨的人,胸前胸後都貼著字號,手裡拿著三尺長的鐵尺。

這些人以前是縣裡的衙役、白役、做公的……現在朝廷將這些人拉出來,設了一個叫“警察局”的衙門,以前的捕頭也成了正九品的警察局長。這些警察都是本地人,地形熟悉,人頭也認得準,一旦被他們盯住,想逃就難了。

眼看著兩邊的人都衝了過來,潘興識時務地抱頭蹲地,高聲喊道:“我是良家子,我沒犯事!”

木杖重重打在潘興肩頭,將他打得仆倒在地。

一個警察坐在潘興背上。拿住潘興的關節,朝後一扳,飛快地用繩索將他雙手綁縛起來。

“我是良家子……”潘興哭道。

“良家子?戶口簿呢!”一個年紀稍大的警察上前,厲聲喝問道:“姓甚名誰,家住哪裡,家裡有幾口人。做何營生,說!”

“我是外地來的,還沒上戶口……”潘興還沒說完,也來不及討饒,一塊破布便被塞進了他嘴裡,還帶著內衣的腥氣。坐他背上的那警察扯出一尺多長的草繩,麻利地往潘興嘴上一勒,使得他吐不出破布,叫不出聲。

那個年紀大的警察拿著朱印往潘興額頭重重一敲。登時多了一方硃紅印記,上面是“流民”兩字。

其他警察將潘興拉扯起來,飛快地拍遍了他全身,搖頭道:“啥都沒有。”

“帶走。”老警察大手一揮。

潘興說不出話來,只能哽咽流淚。他知道這些警察根本不在乎你是本地人還是外來的,只要沒上戶口就要被抓走服苦役。

在他之前落腳的一個城隍廟裡,三五十個叫花子就被警察和巡檢司團團為住,檢查戶口。這些叫花子哪裡肯去上戶口?自然都要被帶去服苦役。其中有幾個壯實些的不肯認命。想往外跑,結果被巡檢司的弓兵當場射殺。

幸好城隍廟的牆突然倒了。潘興方才跟著幾個機靈的叫花子逃了出去。誰知在這個縣城裡沒有戶口舉步維艱,本想討口飯吃,誰知人家見了他就跑,還大喊大叫,結果把警察招來了。

原本縣裡的地牢已經改成了地窖,朝廷在城外又起了高牆牢獄。專門關人。潘興很快就被扔了進去,雙手和嘴巴上的草繩卻都沒給解開。他原本還以為會有人來提審他,那他就可以跪地痛哭,求著上官給落個戶口,哪怕挨板子也不能去當苦役呀。

誰知事與願違。根本沒有人來提審。到了午間時分,來了兩個巡檢司模樣的人,將牢裡的人犯用麻繩串聯起來,像趕牲口似地跟趕著往外走。

這條繩子上串了大約十幾個人,只要有人走得慢了,那兩個巡檢兵就用杖頭捅肩胛骨,又酸又痛,卻不妨礙趕路。

一直趕路趕到天色將暗,那兩個巡檢兵方才在一處驛站門口停下。

其中一人高聲道:“今晚就在驛站過夜,但凡有人敢大聲說話的,敢吵吵哭泣的,敢陰謀逃跑的,殺無赦!”說罷,那巡檢兵帶著人到了後面的馬棚,依次解開了眾人嘴上的草繩,讓人吐出石頭。旋即又將眾人捆縛的雙手解開,用了個套頭索,像牲口一樣拴在馬槽旁。

雖然被人當牲口對待,但不得不承認,這樣舒服了許多,甚至還能躺下睡覺,只是得小心別被套索纏死。

潘興本已絕望的心中又泛起了希望,如此簡陋的套索,很容易就能從頭上取下來。到時候趁著天黑,自然能夠逃跑!不過往東是不可能的,聽說比這邊更嚴厲。那就只有往西,回河南去,哪裡可沒有巡檢司和警察。

他正琢磨著,突然身子一輕,竟是被那個不說話的巡檢兵單手拉了過去。那巡檢兵哐啷啷取出鐵鏈,將潘興捆在馬棚對面的屋簷下,還上了一把巨大的鎖頭。

潘興再次墜入絕望之中,難道這些巡檢兵竟然會讀心術?知道自己要逃跑?

那巡檢兵又從人堆中拉出幾個年輕力壯的,一樣用鐵鏈鎖好。

“你們兩邊都給老子緊緊盯好!”之前說話那巡檢兵大聲道:“馬棚裡的走了一個,屋簷下的就全都砍頭!屋簷下的人要是跑一個,馬棚裡的就全都砍頭!聽懂了沒?”

一幹流民被嚇壞了,諾諾不敢出聲。

那巡檢兵又取出一個炊餅,放在院子當中的一張木凳上:“若是有人想逃跑,第一個喊出來的有炊餅吃!第二個跟著喊的,可以免罰!喊得晚的就跟逃跑者一起吃鞭子。懂了沒!”

眾人只盯著那雪白的炊餅看,放肆吞嚥著口水,仍舊沒人敢出聲。

兩個巡檢兵又檢視了一遍,方才搓著手進屋烤火吃飯去了。

過了一會兒,一個瘦脫了形的人影從屋裡出來,費力地提著一個木桶,桶裡傳來晃盪的水聲。

“開飯嘍。”嘶啞而詭異的聲音在夜空裡讓人不寒而慄。他用一個木碗從桶裡舀出湯水,挨個餵給這些被發配苦役的人。在喝完了湯之後,他會從木桶旁邊一個不起眼的小布袋裡掏出兩個苜蓿窩頭,塞在這些人手裡。

輪到潘興的時候,潘興幾乎又要哭了出來。他已經兩天都沒吃東西了,沒想到一腳踏進鬼門關的時候,終於有人給水給窩頭。

光憑這兩個窩頭,他就打消了逃跑的念頭。

“你是潘家小子?”那如同鬼魅的老頭突然對潘興道。

潘興努力吞嚥下嘴裡窩頭渣,瞪大了眼睛:“你是……”

“郭老三。”那老頭緩緩問道:“你犯了啥事?”

“沒上戶口……”潘興記得這個跟他一起在城隍廟裡混日子的老乞丐,疑惑道:“你咋在這兒?”

“我去上了戶口,被分配在這兒幹活。”郭老三用幹渣渣的聲音笑了兩聲:“沒人打沒人罵,就掃掃地,牽牽馬,做做雜活,一日三頓飯。”

潘興的嘴不自覺地張開了,像是聽到了什麼匪夷所思的事。他怎麼都不相信,這世上竟然還有這種事。掃地、牽馬就能吃飽飯,這簡直是胡言亂語啊!

“當初叫你跟我一起上戶口你不肯,”郭老三嘴裡嘖嘖作響,“照你這年紀,這身量,說不定還能分去營裡當民夫,一日三頓,隔幾天就能開個葷呢!嘖嘖嘖,可惜嘍。”他說著話,繼續做自己的差事了。

潘興根本不懷疑郭老三在撒謊。

但凡有一丁點虛言,這老頭子就不可能活到現在

在魯西地區還在進行城市人口梳理的時候,魯東三府已經培養出了第一批五百人的行政專員隊伍。

這些人大多是原本沒有出頭機會的生員,或是給人訴訟謀生,或是靠廩食度日。按照大明優待讀書人的傳統,生員也有兩石糧的免稅額度,但是在大量農民投靠舉人、進士家族的社會環境下,這個額度也未必能賣出錢。

從魯東三府直轄之後,重新分配了土地,朝廷將田稅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中,所有官紳要麼乖乖一體納糧,要麼就被扣上各種帽子傾家蕩產,秀才的免稅額度自然更是用不上了。

好在還可以考試,而且考完之後直接收納為吏,甚至為官,這可謂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在缺乏明確行政法規的時代,這些讀四書五經出身的官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讀的書就那麼幾本,所以思想層面相類,價值觀相同——或者說在公開的價值觀上相同。這就保證了他們能夠做出近乎一致的價值判斷。

透過嚴密的考成法約束,這種一致判斷很快就會形成慣例,進而維持社會秩序,保證社會機能良好執行。

只有這部分生員還不足以擔負起乙級區域的庶務,所以作為助手,沂蒙山還有大批原本的書吏。這些人是屬於整肅吏治的重點對象。東三府偶爾還有幾個清官透過整肅,直接被委任乃至升職。但三府的吏員體系卻幾乎是連根拔起,非但大量的吏員充苦役、教書、甚至不得不殺雞儆猴。

長達半年的教育之後,還活著的吏員終於被馴服,接受了新規矩,根據表現得以去村學教書,或是在衙門做些文書工作。這回對整肅區派遣官吏。也給了這些人能夠戴罪立功的名額,只從爭奪的激烈程度上看,他們改造得還算徹底。

大明以“官”為第一流,“吏”是民間所謂的“小官人”,也是屬於很了不起的人物,自然善於抓住機會。

十一月二十二日。徐梁在濟南召開了高層軍政會議。

文官方面,程賢,李邦華自然是要到會的。同時還有河南佈政、提刑二使司的主官、河南八府一州的內定官員一共十一人

武將方面,各師長,團長,高燕,大眼兒,馮先奇等人皆在。

大眼兒因此當之無愧地站在了武將之首,臉面上維持著謙遜低調的美德。心裡卻頗有功成名就的滿足感。

排在大眼兒身側的高燕。高燕深知身為女人的劣勢,從來不跟大眼兒爭搶。

“本次冬季攻勢。與其說是軍事行動,不如說是行政行動。”徐梁坐在高座,為本次會議定下了基調。

徐梁環視一週,道:“之所以要召開這個軍政會議,主要是防止之後在光復區產生文武糾紛。首先,我還是要強調一點。文武官員隸屬各有不同,文臣不要干預軍事,免得彼此尷尬。”

大明從承平之後,文臣就壓過了武將,到了萬曆之後更是近乎病態。以李成梁那樣的遼東土皇帝。也要對文臣俯首帖耳。更別說手持尚方寶劍、統率一鎮的正一品大都督毛文龍,盡然被袁崇煥直接斬殺。

在座文官們並沒有什麼反應。並不是每個文官都有一顆“將首”之心,只是因為他們肩負守土之責,危機關頭難免會病急亂投醫,干涉軍事。如今徐梁將守土職責放在了軍隊身上,宣告文官在事態危機之時可以棄城而走,不受追責。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去干涉軍事。

“其次,光復一地,統治一地。前三天是軍在政先,由布政使司官員統計地方豪紳從賊、通匪名單,軍隊實行抓捕,再由提刑使司定罪量刑。為了平復地方治安,文官可以請求保護,軍隊也可以自行鎮壓逆匪。三天之後,組建巡檢司、警察局,各營主戰部隊迴歸建制,地方安靖交予行政官處理。”

“再次,勞工營的組建。”徐梁望向軍隊系統的眾人,道:“布政使司要儘快在通衢之地設立勞工營,徵調、購買勞動工具,由陳德、趙應元、謝遷分配統領,建築工事,修繕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