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明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三十八章 遊刃有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三十八章 遊刃有餘

隨著徐梁斷髮,大明帝國南京醫學院院長發文,講述各種剪短頭髮的生理好處,一時間引起了不少務實的士大夫的認同,甚至不少報紙也開始談論此事,但也引起了不少守舊派的攻訐。

不少反對徐梁朝政的人,陰發文章,說這是南京醫學院讒言媚上的做派,實在是忘記了宗法禮儀,丟盡了讀書人的臉面。

不管外面怎麼討論,是好是壞,對於軍方來說,卻是務實主義至上。

先是君主割了頭髮,其次醫學院的吳又可老先生站出來背書,軍隊不敢剪髮的風氣立刻變了。

之所以能夠這麼快發生改變,其實有很多原因。

第一,乃是徐梁與吳又可老先生的影響力。

一個是軍隊年輕人們心中的偶像,將士們對徐梁都非常崇拜,甚至到了一種極其盲目的地步,當日陛下割發代首的訊息傳出來的時候,軍中無數青年子弟痛哭流涕,認為是他們的無能,導致君父顏面盡失。

另外一個是軍隊戰士們再生父母般的存在。要知道軍隊的軍醫從官員到普通的護理人員,都是吳又可老先生和他弟子培養出來的。

第二,乃是因為隨著大明軍隊操典的完善,軍隊戰事不論是訓練和值錢,對於時間的考察非常嚴格,而將士們從實用出發,也意識到頭髮太長,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於是乎,從上而下,轟轟烈烈的開始剪髮。不消半月,前線所有的軍隊,但凡得到訊息的,全都剪短了頭髮。

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隨著有人開始自主剪髮,軍部也開始發文,給予那些剪髮的士兵與津貼,算是補償。

訓導部那些酸秀才、舉人出身的傢伙,更是抓住這個機會,給那些正在培訓中的校尉們舉行割發儀式,加強校尉們對於自身軍職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也算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對皇帝陛下的宣誓大會。

雖然有各方面的宣傳,但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將士們能願意、甚至自發剪髮,實在可見徐梁對於軍隊的影響力之強悍。

有不少與軍隊服務的商人,見識到軍隊剪髮的各種好處,從效率的角度出發,也紛紛剪髮。這些商人跟隨徐梁時間長,也沒讀過多少書,剪髮的阻力其實是最小的。

甚至此舉傳播到了民間,不少百姓忍不了跳蚤的煩惱,也學著潮流,把頭髮剪了。一時間讓朝鮮的使者很是鬱悶,認為大明衣冠南渡之後,連祖宗之法都忘了。

中華的正統竟然在朝鮮這個彈丸之地裡,一時間連朝見的心思都沒有了,傲氣沖天的就回去告訴他們國王去了。

我也不想膨脹啊,實在是條件不允許啊。朝鮮的使者心裡如是想著。

不過也不是一味讓徐梁心裡舒坦,那些江南的士人階級,在忍讓了一段時間,再次震盪起來。

程賢知道,陛下不會讓自己的宦海生涯太過於輕鬆的。

對於他這位早些年從山西發財到山東的土財主來說,每日裡加班加點處理國務,根本是早些年年輕時看戲的時候,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事情。

程賢經歷過萬曆朝,也聽說過考成法的嚴格,可也沒聽說過官員每日要熬夜加班。

自己的那些來打秋風的老鄉,都知道自己做了內閣首輔,風光的很,以為自己在躲他們,四處宣揚自己沒有鄉土觀念,為啥這事兒根本沒有御史參一下自己。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閣老是官員楷模,很多時候為了替陛下處理政務,直接睡在值房裡了。

多少官員從值房下班回來,第二天看見老閣老趴在值房裡講究一晚上的一幕。

此時已然過了亥時,內閣的值房裡依然燈火通明,無數小火者進進出出替聖上侍奉著帝國最重要的官員。

而其中執牛耳者就是以花甲之年替陛下執掌朝政,為陛下源源不斷從南方吸取養分的內閣大學士程賢。

此時老大人端著一碗濃茶,嗓子彷彿冒煙一眼,嗓音很是沙啞,“有人說陛下割發代首,有違人倫大道,是引導千萬青年俊秀走入歧途的行徑。無非就是就是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老路子,只要讓南京醫學院多發表些短髮有益的言論,然後控制官方媒體,就可以抑制。”

李邦華年紀確實大了,但是作為都察院的掌門人,卻也不得不跟蹤此事。

“有些事情不能怪罪到今上身上來,朝野不少士大夫說什麼陛下看著百姓流離失所,連頭髮都保不住了,是陛下不作為所致,陛下割發代首,實屬理所應當。這種看法實在是荒謬。陛下雖然仁德,但是京師百姓今日之處境,與陛下有何關係?要知道當初在居庸關跟李自成最後鏖戰的人,可是陛下,而不是金陵那些只知道胡言亂語的人。”

程賢讚道:“李大人說的極是,其實從新政到今天,國家財富分配的方式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士大夫如今控制在手裡,只剩下了輿論。他們此舉,無非就是想要逼聖上就範。可如今正是聖上收拾河山的關鍵時刻,我等切莫不能讓他們得逞。”

“要俺說,你們就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大眼兒微微搖搖頭,“誰不聽話,直接消滅了他們便是了。”

李邦華沉吟一聲,看向程賢微不可查的搖搖頭。

這樣殺人是斷然不可以的。

莫要看現在的大臣們緊隨徐梁的腳步,但是從心裡對於武夫的防範是一點兒都沒有鬆懈的。今日他們若是可以拿著刀劍殺那些跟他們政見不和的人,那麼明天會不會因為政見不和殺了他們呢?

程賢將手裡的茶一口飲入喉嚨,似笑非笑笑著問道:“將軍說的可是真心話。”

見徐梁老丈人這般看著自己,大眼兒不由的緊張了幾分。

“老先生說的哪裡話,陛下走的時候,可是跟俺說,凡事要聽您安排,莫要衝動行事。俺一個粗坯,只能做您使喚的刀,哪能有想法呢。”

見程賢一句話壓制住了大眼兒,所有人這才松了一口氣,程賢有條不紊道:“其實將軍說的也有些道理,但我們是一國國家,凡事要講究大明律,要有我們的規矩,可以震懾他們,但是必須有證據,要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殺雞儆猴?”

“不錯。”程賢看著手裡的茶碗,說道:“不過這雞要好好挑選,你們御史臺和大理寺也要找到足夠的證據,有些事情指著陛下出手,難免落人口實,但是走御史臺和大理寺,那就是堂堂正正的官方渠道,到時候誰都說不出閒話來。”

“還有。”老閣老對正在手書的舍人說道:“對於那些願意配合陛下的士人,朝廷要適當的給你獎勵,不論是名,還是利都要給一些。陛下在前方打仗,需要不少人重新施行開中法,可以給他們個機會。這樣一打一拉,事情就平穩了,到時候也沒有人敢說陛下的壞話了。”

李邦華聞言,心中暗暗欽佩老閣老的智慧,忙不迭的點點頭,表態道:“如此甚好。”

程賢年紀大了,已經開始花眼,此時眼睛早就被燭光刺激的不停流眼淚,見大家都認可自己的主意,說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多費點心,我今日就在值房等你們討論個結果出來。”

李邦華微微皺眉,他著實有些熬不住了。至於內閣其他幾個大人,心裡也有些苦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是實打實的高階打工仔而已,跟程賢不一樣,程賢是外戚,徐梁家的買賣,其實也有他的一份子啊。

“呵呵,你們不必苦著臉,趕緊回去休息吧,值房有老夫自己一人即可。”

“閣老,您說的這是什麼話!”李邦華率先站出來拒絕道。

程賢笑著說道:“趕緊回去,別跟我老頭子較真,老家又來打秋風的老鄉了,煩得很,我這老頭子又不貪腐,家裡有幾分銀子可給他們折騰。”

說著將一眾內閣學士與與會的官員趕了出來。

李邦華領著眾人出了值房,大眼兒與李邦華並肩說道:“這閣老真的是典型的老摳,誰不知道貴妃娘娘的生意裡有他老人家的份子,就是不捨給鄉親一分。”

大眼兒的事情李邦華也聽說了不少,他沒跟著徐梁去前線,坐鎮後方,雖然是徐梁對他天大的信任,可也給大眼兒帶來了不少麻煩。

當初的那些窮親戚,千里迢迢來投奔他的可真不少,這位每次領了俸祿,基本上立刻就給鄉親們分了,導致封了侯爺,每日裡依然住在軍營裡,跟兵士同吃同住。

眾人離去,只剩下坐在椅子上打盹的閣老以及一群斟酌詞彙,寫章程的中書舍人。這些人將來,外放之後,肯定會前途無量,但在這之前,他們的經歷,著實有些慘不忍睹。

閣老一邊兒打盹,一邊兒在心裡琢磨。

陛下天縱英才,可就是愛做些讓人猝不及防的事情出來。比如這次的事情,只要私底下暗示些軍方的將校,走動割發,到時候嘉獎一番,就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可陛下非要自己去做這種事情,說到底,就是陛下如今哪怕是做了龍椅,當初那個將軍身上的脾氣依然沒有完全蛻化掉。

不過,這也正是身為臣子體現自身價值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