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明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卷 第912章 討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卷 第912章 討論

談得差不多,又從內帑裡隨便挑選了幾件禮物,讓黃岐龍帶著,便趕緊讓他走人了。

徐梁知道數學也好,科技也罷,對於大明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幫助。

但是他當初就是一個學渣,不然也不會去做巡警。

今日與黃岐龍交談,徐梁甚至產生了一種幻覺。

那就是時空再次交織,他重新回到了大學高數的課堂,聽教授那充滿了激情的講課。

可這東西對自己是莫大的折磨。

其實徐梁並不是第一次遭受到這種折磨了。

有的時候,翻看錦衣衛的奏報,或者翻閱各類學刊,他都感覺到迷茫。

因為大明在西學東漸,在大明的積極推動下,產生了知識大爆炸。

你能想到,大明朝就已經論證地球是圓的,並生產了地球儀和世界地圖麼?

你能想到,物理一下子蓬勃發展,搞出了一堆以各類學著命名的富豪麼?什麼宋應星、什麼徐光啟、什麼雷神、什麼電母,徐梁甚至想掐死這些科研人員。

你們命名就不能好好命名嗎?

但是想到,後世西方的科學家們,也是動不動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又覺得很釋然。

想想未來,全世界的子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要翻閱他們的字典,去瞭解華夏文化,去崇拜華夏的科學家的時候,徐梁心中忍不住有些小小的驕傲。

只是讓徐梁有些隱隱約約擔憂的是,知識大爆炸之後,他那點可憐的東西,已經不能融入大明的科學體系了,甚至將來教導兒子都成為問題。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跟自己一樣是個學渣。

那是要繼承大明帝國的,那是要引導大明帝國朝著更廣闊的星辰大海行進的。

徐梁擔憂了半天,才發現,自己這老爹八成是努力不成了。

只能交給京師大學堂的博士們了。

收了收心,徐梁對紅娘子說道:“跟下面說一聲,蒸汽機的事情可以對外推廣了,任何人都可以製作蒸汽機並投入使用,但不許洩漏資料給西方任何人,告訴錦衣衛負擔好責任,朕知道,這些東西早晚有一天會流入西方,但是朕希望這個時間是無限期。”

紅娘子點點頭,又問道:“陛下,若是擔心西方,那我們可以暫存關鍵資料,或者關鍵零部件,讓地方來我們這裡購買,不更好麼?”

徐梁沒有採納紅娘子這個意見,反而解釋道:“朕要開啟民智,讓更多的百姓去推進技術發展,就沒有必要藏私,所有具體的資料,一併推廣宣佈。”

僅僅有工藝,沒有具體的資料,想要推廣是非常難的。

徐梁既然下定決心去做這件事情,就沒有必要讓自己的子民走彎路。

他知道,這東西早晚會被西方學去,要知道國內的傳教士的學術水平還是不錯的。而且西方的科學家的水平,是這個世界最尖端的,他們肯定會以非常短的時間內,攻破這些東西。

但是徐梁堅信,大明有著龐大的人口技術,有著廣闊的市場,肯定能比西方跑的更快。

而且隨著義務教育的推廣,大明正在逐漸降低文盲率,將來投入到技術研究的人員,只會越來越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戰爭可以發動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技術也是。

要知道,當初我們的祖輩,可是用算盤硬生生的打出了原子彈,打出了核彈,一個小小的蒸汽機算什麼?

西方經常吹噓,他們的科學家,經過了上千次,上萬次的實驗。

可我大明,動不動配一個上千人的研究團隊,還比不過你們嗎?

“那我們是否可以嘗試收取專利費用呢?畢竟朝廷為了研究蒸汽機,投入了不小的支出。”紅娘子知道,為了研究蒸汽機,徐梁可是拿國庫,拿內帑,拿戰爭繳獲的金銀兜底的。

如今好不容易成了,不收取回報,真的太可惜了。

而且以紅娘子的見識,這蒸汽機只要投入使用,勢必會在民間成為一股浪潮,那專

利費肯定是一筆極其龐大的數字。

“朕收這錢做什麼?”徐梁淡淡的笑道:“就讓這項技術,當做咱們大明給子民的福利吧。”

雖然徐梁一直在默默的向後靠攏,將權利讓渡給臣民,但是他卻一直默默的執行者皇帝的職責,也不會有人敢小看這位開國皇帝。

尤其是這位皇帝,有一個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的習慣。

那就是他看不慣那件事情的事情,就會召集臣民開會,準備立法。

彷彿這位皇帝做事情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而是尊崇法律。

即便是朝堂上在手握大權的臣民也不敢說陛下乾綱獨斷之類的話,因為聖人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依法行事,有法可依。

徐梁的新政剛剛宣佈,類似於秘書辦的中書舍人們,便沸騰了。

“專利之所得,乃是有法可依的事情,既然朝廷投入了資源,那麼這項技術就該收取專利費。這樣可以給臣民樹立榜樣,讓更多的人積極的去投入。聖人要饋贈給天下的子民,看似天大的恩賜,可是日後的商人要如此自處?這與當初聖人教導子貢的錯誤,有什麼區別呢?”一位年輕的中書舍人神情氣憤道。

不少中書舍人對此都頗為信服。

幾乎不假思索的接受了他的說辭。

與之前歷代的開國皇帝不同,大家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那就是咱們的皇帝陛下,似乎並不熱衷於皇權的集中,而是沿用了大明舊有的體制,並在這個體制上越走越遠,甚至不少臣民感覺皇帝有朝一日會成為虛君一樣的存在。

這一次,中書舍人甚至懷疑,是有人逼迫聖人這樣做的。

大家忍不住,要去見皇帝陛下,懇請他老人家收回成命。

不過另外有一些人則對這些人的表現非常鄙夷,大家不約而同的看向戴著頭巾,低頭看書的中年舍人。

那中年舍人,正看著窗外默默的出身,當他意識到周圍忽然變得異常安靜的時候,這才轉過身來,掃視了在場的舍人一樣。

“船山先生,你怎麼看?”剛才開口的年輕舍人開口說道。

此人正是王夫之,王夫之年少之時,就開始身體力行的組織“行社”、“匡社”,兼之其學識廣博,在士林之中有著不俗的影響力。

王夫之緩緩的開口道:“諸位所言,確實有道理。”

眾人都沒有驚訝,因為這位船山先生的習慣是,對於別人的觀點,先給予認同,甚至出言讚美他的想法,但是會立刻給予反問,讓人無地自容。所以對於王夫之的認同,大家都沒有一丁點的興奮,反而想知道他接下來說什麼。

“然而……”果然,王夫之繼續問道:“敢問諸位,陛下研究蒸汽機的費用,是從何而來?”

這個問題看似偏離了眾人討論的問題的核心,但是卻一舉擊破了眾人的觀點。

蒸汽機的研發,幾乎舉國都知道,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在研製一種新型機器。

要知道,為了研究極其,全國的學堂派遣的大量的教授和學子,水軍、步兵都派遣經驗豐富的軍官、工匠投入研究,其中花費的金銀根本沒有辦法以具體的數字去統計。

這是舉國之力的結果。

那麼這些錢是哪裡來的呢?

其實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卻不能明說。

因為這些錢,有陛下賣鴉片來的。

有陛下抄家滅族來的。

有陛下禍害後金和蒙古族來的。

有國稅。

有朝廷大臣們犯罪之後,抄家滅族來的。

甚至還有水師從異國他鄉搶劫來的。

沒有人願意在這件事情談論太多,以免汙了聖人的威名。

“是國家的財政收入。”年輕的舍人謹慎的說道。

王夫之笑道:“既然是財政收入,那肯定是來源於百姓,來源於人民,陛下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又有什麼不對呢?聖人言,民為貴,君為輕,陛下所作所為,有什麼不對

呢?”

眾人皆面露愧色,紛紛朝著王夫之行禮道:“多謝船山先生解惑。”

“豈敢,豈敢。”王夫之回禮,情緒甚至有些激動道:“聖天子英明,縱觀史冊,如聖天子這般愛民如子的君主不少,但是似咱們家天子這般,愛民如子,又能切實為百姓謀利的君主卻少之又少。

諸位都知道,土地是百姓的根本,可諸位想過沒有,若是蒸汽機這種新技術蓬勃發展,他能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農業、軍工業、民用工業、各方各面都會有無數人得到工作,從今以後天下百姓再也不用在土地裡爭搶食物了。

這才是咱們家聖天子英明之所在。

陛下經常說,那些科學家,那些大臣們,是功在千秋。可我觀,咱們家聖天子,做了一件,切切實實,改變了數千年格局,並會影響後人上萬年的事情,真的是史書溢美之詞再多,也無法讚美的功績。

諸位,莫要質疑聖人的抉擇。

我等沒有陛下經天緯地之才,便做蒸汽機上的一小枚螺絲釘吧。讓陛下帶著我們,去創造更多的輝煌吧。”

中書舍人們工作十分忙碌。

如今聖人萬事講究法律,中書舍人們自然變得極其忙碌,鑽研各種法律,並提報提案,充實大明的法律框架,並不斷完善它。

所以這群人,是最為忙碌,最為痛苦的一代舍人。

但是這一代人,經常說的一句話便是我們這一代人把事情做好了,為萬世法,後人便不用受罪了。

而除卻與聖人頗為親近的舍人們之外,外界對於蒸汽機是否該以國家的名義申請專利的問題,也進行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大討論。

各種邸報和報刊連篇累牘,有分析利弊的,有質疑的。

有舔狗做到底的,不管如何,就是咱們家聖天子做得對,做的秒,反對的都是狗賊。

或者不管不顧,只是因為舊朝覆滅,他們沒有用武之地,為了黑而黑的。

甚至如今出現了一種報刊,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得到的資助,專門用來誘導民眾往錯誤方向思考的。

“當年在深宮之中,父皇日夜為朝政忙碌,本王則想著努力學習,有朝一日為父皇分憂,每日泡在書房裡,讀過不少奏摺和文件,那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士人,把咱們大明的皇帝,從上到下罵了一個遍。本王雖然非常惱火,但是也談不上憤怒,要知道咱們朱家人做的確實有很多不對的地方,不然也不會丟了天下。”朱慈烺在拜見皇后朱微婥的時候,忍不住抱怨道:“可如今看天下的讀書人評議姐夫,卻讓本王憤怒異常,恨不得拿起刀劍,親自手刃他們。”

朱微婥雖然有參政議政之權,但是絕對不會去做西方女皇們那些事情,也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當下寬慰朱慈烺道:“報紙而已,一個發聲的地方罷了,弟弟何必這麼計較。讓他們說出來也好,憋在心裡久了,反而成了怨氣。”

朱慈烺笑著說道:“說來也怪,雖然知道很多人是放屁,但是也忍不住琢磨他們所言,有沒有可取之處。從這一點上,就知道姐夫作為君主,到底有多麼睿智。你可以罵朕,但是朕絕對要把你最後一點價值榨乾。”

“陛下恐怕沒有時間去看那些報刊,如今他正頭疼,文化水平跟不上大明的發展,每天琢磨怎麼教育孩子呢。”皇后道。

提到皇長子,朱慈烺又犯了愁。

這可是實打實的大明的骨血,如今雖然朝廷不姓朱了,但是誰也不希望,大明帝國跟朱家真的沒有了關係。

只是讓朱慈烺擔憂的是,如今這位皇長子雖然聰明伶俐,但是跟陛下萬事生而知之完全不同。

朱慈烺甚至擔憂,這個小家夥長大了,能否繼承大統。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朝可比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廷都複雜。

他既擔心最終皇帝選一個跟朱家沒有關係的子嗣做繼承人,從此大明只留下一個國號,又擔心這小家夥沒有姐夫那一身本事,將偌大的帝國毀在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