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明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卷 第987章 辛辛苦苦培養下一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卷 第987章 辛辛苦苦培養下一代

二月轉瞬即至,迫於各方壓力,在綜合考量了自己部落未來的發展,準噶爾的首領,僧格請求覲見大明大皇帝,並獲得批准。

與其同時,禮部傳出要冊封僧格為哈薩都司指揮使的意圖,開始試探朝野的意見。

儘管僧格還沒有入京,但是返回烏斯藏的圖魯拜琥已經開始糾集部落的軍隊,準備聯絡準噶爾部,一通對建都在莎車的葉爾羌汗國發起戰爭,勢必要將這個同是成吉思汗後裔的突厥國家,驅逐出佛教的勢力範圍。

大明皇帝給出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由不得他們不遵從。

今年註定不是平庸的一年,四處都在開花結果,這一點徐梁早就有所預料,只是沒想到來的那麼快。

葉爾羌漢國,自從一五一四年建國至今,已經有一百四十餘年了。

其建立者賽義德,是個有蒙古血統的突厥貴族,在更西方的國家,將這樣的人,稱作為蒙兀兒人,所以他的帝國也被稱為蒙兀兒帝國。

這個國家強盛時,甚至想要跟成祖掰一掰手腕,發動一場針對大明的入侵。

這件事情,如今也被翻了出來成為大明征伐他們的罪證。

在大明群臣眼裡,這個最為鼎盛時代也不過是一個小小行省的國家,根本就不該被成為一個帝國。

而賽義德因為賽義德自詡成吉思汗的後裔,所以仍舊將他歸於蒙古人,建都莎車的葉爾羌汗國也就成了一個蒙古部落外藩。

雖然這個外藩在他們最強大的時候,曾經佔據了大明的哈密和吐魯番等東部區域,但是他們的國力也在衰弱,這些東部地區,已經被瓦拉人各個部族分割佔據。可以知道,此時大明發動對他們的徵發,根本不會消耗多少國力。

第一次天山之戰,正是將葉爾羌人的勢力徹底清除出去。

在大明帝國內部,也曾經有人提出是否可以聯絡葉爾羌,平衡廣袤的天山南北路。

而大明最終未爭取葉爾羌汗國的支援,乃是因為作為突厥化的蒙古汗國,這個國家主體信奉先知默罕默德——大明帝國官方定名為:默教。

一個很令人頭疼的存在,頭疼到徐梁也不想他們打太多的交道。

葉爾羌汗國的創立者,賽義德汗正是對西藏發動聖戰,因高原反應而死。這段歷史過去未久,出於意識形態的考慮,大明只能在佛教和默教之間選擇一個。

顯然還是佛教更適合大明對當地的統治。

何況自從五十年前,西方默教的黑山和卓進入葉爾羌傳教,繼而白山派也進入該國。如今這個國家因為黑山派和白山派紛爭,根本無力進行高效的配合行動。大明是個講究效率的國家,更傾向於瓦剌的準噶爾和和碩特。

那兩個部落可是今晚喝酒說好發兵,明日一早就可以大軍出動的高效率盟友。

……

徐梁前世忙於單位的工作,還沒來得及培養下一代,是徹徹底底的社畜一級。

如今卻因為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不得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摸著石頭過河。

指著大明的傳統教育,肯定給你培養出孝宗那樣的皇帝來,如此一來,整個國家就危險了。

徐梁肯定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孩子還沒懂事的時候,他還能將政務搬到鍾粹宮,將孩子帶在身邊兒,言傳身教。

可是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肯定是需要更加細緻的系統教育,自然而然的不能帶在自己身邊兒了。

在皇太子入讀的宗學裡,師

傅和先生,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大明的精英人才。

從自然科學的教育到人文教育,乃至於體育、美術、音樂等更發麵的培養,都非常全面。事實上因為宗學祭酒東垣王朱常潔的個人愛好,音樂和美術佔據的課時比例達到三分之一。

徐梁本身也知道全面發展的教育性,所以在設定課程的時候,肯定也不能讓他出現,偏重某一科的情況。

問題在於孩子他自己喜歡怎麼辦?

在課餘時間,別的孩子都在玩耍,或者討論功課。

皇太子他更願意自己捧著四書五經,去探尋古代仁人之新。

願意花費時間去揣摩書籍裡的意思,並且他由衷嚮往成為古代的那種大賢儒者。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太子有這樣的興趣,擔任他的語文和歷史等科目的老師,自然而然的願意傾囊相授。

得英才而教,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更何況這個英才還是太子殿下,未來帝國的繼承人。

他們也希望太子殿下成長以後,能夠更加偏儒一點。

而這些優秀的老師的灌輸的,都是他們的思想和道德標準,對於大明的國人來說,他們灌輸的內容,沒有絲毫的錯誤。

甚至說,他們教導的內容的核心原則,徐梁都沒有辦法否定。

比如孝,孝順尊親,敬天法祖;仁,關愛生命,寬厚待人;禮,尊重他人。不使人尷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以說,即便是徐梁前世,社會幾經變革,主流的父母也會教育孩子:誠實懂事講禮貌。

這些東西都是對的,都是流淌在漢族人血液裡的東西。是非常寶貴的東西。

所以這些並不是黃道周的錯,更不能歸咎於儒生。

如果太子不是太子。不是這個帝國的繼承人,就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自己作為父母,看著兒子的成長,肯定會非常開心。

可問題就在於太子這個身份,以及用現實去打磨理想的漫長過程。

想通了這個問題,徐梁總算擺脫了焦慮,恢復了往日的鎮定。

作為應對舉措,他在宗學之中加入了“時政”課,要內閣舍人們親自擔任的教師。為這些孩子講述當今大明以及周邊發生的事,解釋朝廷的政策用意。

舍人們對大明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可以讓他們羨慕。不過在解讀過程中,太子卻時常會冒出悲天憫人的普世情懷,所謂仁者愛人,這是華夏文化中極為尊崇的思想。但這種慈憫之心卻與當前的國策有牴觸。

尤其是在天山的戰事上。

“父皇,兒臣讀書發現從漢代伊吾盧設官之後,歷朝疆域都未遠過我朝哈密衛。那麼哈密以西又是誰的土地呢?”太子回到鍾粹宮,在庭中見到了親自澆花的父皇陛下,上前見禮。求教。

徐梁放下手裡的噴壺,並沒有意識到太子的真實用意,只當歷史知識普及,道:“哈密是土語‘大門’之意,哈密以西基本屬於化外之地了。蒙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封於此地,故稱察合臺汗國。”

蒙元時候的察合臺汗國非但領有天山南北路,而且佔據了後世整個新疆疆域,是蒙古帝國之中十分重要的大汗國。後來察合臺汗國分裂成了東西察合臺汗國,再後來為葉爾羌汗國取代,如今已經不復存在。

在這片地面上,源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已經入關融入了漢人,直到後世才有了裕固族這個餘脈。而那些深目隆準,後世一眼能辨的“

新疆人”,其實是與西亞人種混血之後的突厥人。這些突厥人在目今被稱作“察合臺人”,屬於天山南北路的弱勢群體。

至於徐梁前世所謂的“維吾爾”人,族稱沿襲“畏兀兒”,其實和真正的畏兀兒人並沒有太大的血緣關係。

“父皇,莫非只要是蒙元舊地,咱們就要打下來麼?”太子道:“連年用兵,這不正是窮兵黷武麼?”

徐梁臉上有些發涼,覺得肌肉僵硬。他伸手撫了撫臉頰,問道:“誰跟你說的?”

“是兒臣讀書不解,問了先生,先生也不能作答。”太子道。

徐梁眉頭微微皺起,道:“這事等你大些自然就知道了。”

“可是父皇,我朝已經到了國中百姓人人皆要服兵役的地步,甚至連宗親都不能得免,為歷朝所未有,難道還要繼續打下去麼?”太子不肯放鬆,追問道。

徐梁上前一把按住兒子的腦袋:“誰跟你說因為要打仗才徵兵役?真是幼稚!我朝徵兵役是為了讓國民保持太祖開國時候的血性,不至於沉淪懦弱!能夠從軍衛國是榮耀家門的好事,宗親為何要避!”

這是價值觀的矯正,太子一時還有些難以接受,張著嘴不知如何作答。

“太子,你這種重文輕武的想法可不能有。”徐梁道:“大明以武立國,文貴武賤的下場就是國將不國,前車之鑑就在眼前,你怎麼能有這種想法,甚至於你自己,父皇都會安排你去軍中鍛鍊,就跟永王和定王一樣,宗室要去,你也要去的。”

“父皇,兒臣想要讀書。”聽到父皇的安排,太子嚇得不輕,他才不想去軍中打磨肉體,接受洗腦,他更希望老老實實的讀書,成長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

“讀書那是一輩子的事情,不需要過分的珍惜光陰,況且軍中也是要讀書的,並不耽誤。”徐梁說道:“對了,宗學裡,平時玩足球嗎?”

“他們都玩,兒臣不想跟他們一起,太幼稚了。讀書人的體面都不要了。而且每次都弄一身汗,很難處理。”太子說道。

孩子很讓自己頭疼,徐梁忍不住搖搖頭,卻沒有在多說什麼。

小孩子的心性就是這樣,心性未定的時候,說太多,只會讓他更加叛逆。

徐梁現在終於知道,培養一個孩子,甚至比建設一個帝國都要難。

建設一個帝國,你不需要知道他腦子裡想什麼,他們只要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執行就可以了。

但是培養一個孩子卻很難,往小了說,孩子不爭氣,頂多是不能頂家過日子,成為啃老族。往大了說,這孩子是要葬送整個帝國。

因為他是未來,這個帝國的大腦。

這個壞習慣是要矯正的,如果真的培養出一個書呆子繼承人,徐梁自己都不能接受。

“這幾天,你多準備些書,路上好準備時間。”徐梁不會給孩子拒絕的機會。

“路上?”太子露出了疑惑之色。

“嗯,跟舅父、舅母一起去江南看看。”徐梁道。

“好啊!多謝父皇!”太子跳了起來,去江南是舅父一直掛在嘴上的事,說得太子也想去看看到底江南是何等景色。

可惜這事被父皇一拖再拖,拖了數年,沒想到今年倒是能夠成行。

“不過上學怎麼辦?”太子轉而安靜下來,心中頗為糾結。

“回來補課唄,這又不著急。”徐梁其實就是想讓兒子出去野本難以自拔。

太子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轉而又高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