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死亡直播手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特案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特案組

由於受驚過度,一時之間伊濛忘記撥打報警電話,等到反應過來時已是第二天清晨,還未等她主動報警,警察便敲響了她家的房門。原來昨天晚上觀看直播的熱心粉絲,早在發現死人的那一刻就迅速報了警,順便把唯一的在場證人伊濛的資訊透露給警方。

A市警局人員勘察現場時,發現死者臉上被嵌滿瓜子,嘴裡塞滿麻將,從警多年的王隊眼神凝重,死者死狀與幾年前那樁令人聞風喪膽的“向日葵案”驚人相似,不過又有著些許不同。

“向日葵案”,又稱“連環殺人碎屍案”,案件名字源於兇手會將死者的臉戳若干血洞,再把剝好的瓜子仁嵌到死者臉上每個血洞裡,瓜子皮散落一地,顯然死者生前承受過非人折磨,且兇手不緊不慢地磕著瓜子。

2012年,第一起殺人碎屍案發生,緊接著2013、2014年,均有一名死者出現,每一位死者身體都會被切割成若干碎塊,高達一千多塊,頭部卻被完整保留,整張臉像是藝術品一般,嵌滿了瓜子,嘴裡塞滿麻將。

法醫化驗結果顯示,未從發現的死者肉塊上面提取到有用的指紋資訊,兇手作案時極有可能帶著手套,且肉塊的邊緣處痕跡,像是菜刀一類的尖銳利器所致,三樁案件作案手法一致。

不管是從死者的社會關系入手,還是情感關係,多番調查,耐心求證,警方都沒有得到更多有效資訊,久而久之,成為一宗懸案。

時隔五年,連環碎屍殺人魔再次出現,再加上網路發酵,伊濛直播回放影片迅速上升到微博熱搜第一名,不知是誰說了句死者都愛打麻將,竟引發社會輿論,網友們人心惶惶,愛打麻將竟成了一種罪過?

直播平臺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表明立場,全力配合警方調查,某些心理陰暗的網友評論,這是直播平臺和主播伊濛共同導演的一齣戲,為的是吸引流量,獲得關注。

當下眾多直播平臺存在著良性競爭,想要從中脫穎而出只能不走尋常路,主播伊濛直播鬼宅探險短短幾天,就有了五萬多粉絲,若說背後沒有公司運作,傻子都不信。

還有評論說,那麼多主播做直播怎麼就這個什麼伊濛碰到殺人案,主播不買彩票可惜了,言語中嘲諷意味不言而喻。

直播平臺官微當天便發了一封律師函,絕不容忍肆意誣陷之人。

案件引起高度重視,省公安廳成立負責“向日葵案”特案組,由有著“全國公安優秀刑警”榮譽,偵破大大小小案件上百個優秀老刑警蘇志遠擔任組長,優秀刑警陳木擔任副組長,即刻前往A市,責令儘快破案,

此時的伊濛正惴惴不安地坐在警局椅子上,對外面發生的一切完全不知情,她大概猜出來警察為什麼會找到她,小心翼翼地問道:“警官,那個人什麼時候死的啊?”

負責審訊的王隊眉頭微蹙,法醫初步判定,死亡時間是在昨天晚上九點半到十點半之間,那個時間段裡,伊濛沒有不在場證明。不過,面前這個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實在不像是能做出殺人碎屍的兇手。

另外,昨天晚上的案子,跟幾年前“向日葵案”稍微有些不同,死者並沒有被碎屍,或者說,來不及被碎屍?

王隊沒有回答伊濛的問題,反問道:“姓名。”

“伊濛。”

“性別。”

“女。”

“年齡。”

“25歲。”

伊濛生平第一次接受調查,平日裡有關破案的電視劇倒是沒少看,當自己真正身臨其境還是有些緊張,她繃緊神經,認真回答著警官提出的問題。

王隊緊緊盯著伊濛的眼睛,面無表情地問道:“你跟死者什麼關係?”

伊濛老實回答:“沒有關係。”

“昨天你為什麼在晚上十點多出現在城郊爛尾樓裡?”

她把自己的工作內容稍稍解釋,做鬼宅探險直播,晚上直播是最佳選擇,總不可能大白天見到鬼吧。

正在這時,房間的房門被開啟,一位警務人員俯身在王隊耳邊低語著,緊接著停止審訊,讓伊濛先在警局待著。

她問道:“警官,我什麼時候能回家啊?”

王隊說:“下午省公安廳特案組同志會過來,詢問完就可以。”

讓人壓抑的環境不止是醫院,還有警察局,伊濛覺得自己呼吸都變得不順暢,一整天都沒有吃飯,硬生生捱到特案組到來。

四四方方的房間,不遠處還有一個攝像機對著自己,伊濛略顯緊張地看了眼坐在前方的兩位警察,雙手不自然地放在一起,右手輕輕地捏著左手食指。

年長的那位警察率先開口道:“我是專門負責‘向日葵案’的特案組組長蘇志遠,這位是副組長陳木。”說到此處旁邊那位叫陳木的副組長點頭和伊濛示意。然後繼續說道:“你個人情況我們大概瞭解,這次請你過來是想讓你協助調查。”

蘇志遠友好的態度讓伊濛心情放鬆不少,不過她不理解的是,協助調查?她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幫到警方。

去爛尾樓做直播是意外,碰到死人更是意外中的意外,她一直是本本分分的守法公民,根本沒關注過什麼“向日葵案”,更不願意跟殺人案扯上關係。

這時,沉默良久的陳木冷不丁地問了句,“平時嗑瓜子嗎?”

伊濛怔了怔,霎時間聯想到昨天晚上,看到死人臉上每個血洞裡都嵌著瓜子仁的那一幕,臉上密密麻麻都是瓜子仁,不禁有些不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陳木察覺到伊濛情緒變化,眼睛微微眯了一眯。

“偶爾會吃。”伊濛強忍著內心不適如實回答。

“喜歡打麻將嗎?”

她沒想到警官如此接地氣,內心緊繃的弦放鬆許多,“喜歡啊。”

聽到這個回答,陳木眼神在伊濛身上多停留了一瞬,四目相對,兩秒過後,陳木率先移開視線,然後低頭不知是在記錄著什麼。

明明是平淡無奇的動作,卻莫名給伊濛一種緊張感,她認真打量著陳木,這個看起來只比她大兩三歲的刑警,心中不免疑惑,省公安廳怎麼會派這麼年輕的警察做特案組的副組長?

現下社會輿論很大,本著儘快破案,讓老百姓放心,死者安心的前提,蘇志遠決定把現場唯一的目擊證人伊濛當作切入點。

蘇志遠面色平靜,眼角有著代表年紀的紋路,他語氣輕緩地開口問道:“昨天晚上直播時間好像晚了十分鐘左右,方便說一下原因嗎?”

因著對時間觀念特別敏感,伊濛從小到大很少遲到,這點警方做過調查,但很少不代表沒有,昨天晚上實屬特殊情況,她把昨天晚上走錯路的情況說了說。

“直播會提前去看場地嗎?”蘇志遠追問。

“會的。”

蘇志遠不解,“既然已經去過一次,為什麼還會走錯路?”

伊濛說:“大部分女生都有點兒路痴,再加上那裡是城郊,天黑也看不清路,所以就走錯了。”

這番解釋看似合情合理,但蘇志遠卻並不理解,明知自己路痴且還要去城市郊區這種偏僻地方,為什麼一開始不使用導航,而要在走錯路之後再使用導航呢。

一般情況下,發生兇殺案,第一順位的懷疑對象會是死者熟悉的人,有調查資料顯示,兇殺案中,熟人作案的機率高達88%。

由於“向日葵案”屬於犯罪性質惡劣的連環殺人碎屍案,且作案手法嚴謹,未留下任何有價值線索,以前死者周圍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的人,也都被一一審訊,仍舊一無所獲。能把所有死者串聯在一起,只有一條,死者皆為女性,愛打麻將。

這條發現是警方的突破口,連環殺人碎屍基本排除熟人作案可能性,兇手極有可能癖好特殊,亦有可能善於偽裝,好迷惑他人。

以往A市警方過多把案件重心放在單人作案上,且認定能做出連環殺人碎屍這種殘忍事情的,大機率是男性,蘇志遠則認為,有可能方向錯了。

據伊濛所說,前幾次直播是和好友木子打配合,這次卻只有她一個人,偏偏一個人的時候,遇上了兇殺案。

“蘇警官,您這是什麼意思?”伊濛直言道:“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看到死人好嗎?”

蘇志遠說:“不一定。”

氣氛瞬間有些怪異,伊濛一時之間想不出話語來反駁,有些慍怒地盯著蘇志遠。

這時,陳木將椅子往後拉,站起身倒了一杯水遞給伊濛,目前來說,沒有證據證明伊濛是犯罪嫌疑人,特案組初來乍到,對案子的一切不甚熟悉,案發現場還沒看,連A市市局同事們都還沒來得及打招呼,便火速趕到審訊室,審訊氣氛凝重,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謝謝。”道完謝後她接過水杯,喝了口水,情緒平靜不少。

伊濛很理解特案組想要儘快破案的心情,可是她也是一臉懵逼。

陳木突然開口說道:“你可以回家了。”

她驚訝道:“我可以回家了嗎?”

陳木點了點頭,“不過今後如果有需要你協助調查的時候,還望盡力配合。”

伊濛連忙應允,“我會的。”

待得伊濛心情頗為放鬆的離開審訊室後,蘇志遠問道:“陳木,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連問題都沒問幾個,就把目擊者放回家,不像是陳木一貫的審訊風格。

他沒有回應這個問題,目光停留在伊濛喝過水的那個一次性水杯上面,腦海中閃過伊濛剛才喝水時微表情,不經意地反問了一句:“蘇組長,你是在試探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