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城姬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

東漢時東萊黃縣,是東萊郡的治所。

整個東萊郡,也正是山之東半島伸出來的小尖尖的部分,黃縣在北部,後世龍口的位置,與後世的黃縣有些許偏差。

至於甘寧所登陸的牟平縣,則是後世威海港的位置。

甘寧剛剛登陸後,所攻陷的牟平,繼續往東,經過東牟縣,就能抵達黃縣,距離黃城也不過二百裡!

現在整個東萊郡,都因為徐州軍正與青州軍交戰於北海郡,而防備薄弱。

畢竟徐州軍北上基本都是陸路,交戰區集中在青州的中西部,而且東萊又是“凸出來”的這麼一塊兒……

雖然有魚鹽之利,但是相比於齊郡、北海郡,東萊的存在感本就不高,本身也不是交戰區,自然防備不足!

甘寧將牟平令揪出來,判斷了形勢後,立刻拉著麾下海軍變陸軍,繼續奇襲黃城。

不顧自己和麾下將士剛剛在海上漂泊數月的辛勞,地面還沒有踩踏實,便前往黃縣,搶著為徐州友軍分擔壓力。

就在將軍府水軍,佔據了半個東萊郡——沿海從牟平到黃縣,包括東牟、昌陽、曲成縣、掖縣,腄縣,全部替徐州軍分擔之後……

關羽終於在北海擊敗了袁譚的主力,連同青州最核心的齊郡,都一併攻克,幾乎將戰線推到了黃河,袁譚控制下的青州,在黃河以南的部分,基本只剩下樂安郡!

不過這時發生了一件令甘寧遺憾的事情……

作為盟友的徐州軍,因為溝通問題,不僅沒有感謝自己的無私奉獻,反而陳兵於東萊郡,雙方發生了一些小摩擦。

甘寧身為海軍都督,代表將軍府,保持剋制的同時,據理力爭、不卑不亢,堅守底線的同時,將衝突壓制在最底線。

最終……雙方只是在東萊郡西部、黃縣西南的曲成縣有些小規模的戰鬥,另外甘寧與關羽在陣前發生了口角、並演變為激鬥。

按說關羽在虎牢關下大戰呂布的時候,就已經是金玉大將,而甘寧當時還只是鎏金、甚至未必巔峰,在“金玉”不斷通脹的情況下,比關羽晚了六七年才晉升金玉。

其中固然有甘寧更年輕的原因,不過……甘寧以武力而論,縱也是一流,但與關羽相比,顯然也是存在差距的!

然而甘寧這些年,不僅都督將軍府海軍,而且將夷州納入版圖、在州胡建起港口,可謂是“開化先鋒”,甚至親身直接促成了夷州開化姬的出現。

如同白圖的“再世神農”、“蒙學宗師”一樣,這些也都給甘寧以加持!

當甘寧進入認真模式的時候,戰甲外形成了寬寬大大的華服,上面繡著錦繡江山、繡著華夏人文、繡著城池繁華……

就像在開化外夷的時候,需要展現美好的一面的一樣,甘寧的華服也是極盡華美之能,怎一個花團錦簇、耀眼奪目。

同時無形的開化之力,也為甘寧提供了額外的庇護與加持。

在關羽本就未發動青龍之力的情況下,完全奈何不了甘寧……

畢竟現在徐州府和將軍府還是同盟,關羽雖然為人傲氣,而且十分不爽甘寧這次的“出手相助”,但是……絕非不識大局。

他只是想要將甘寧水軍逼離青州,並不想直接和對方分出生死,否則徐州府將兩面受敵!

自從白圖進攻荊州、劉協調解無效開始,徐州府對白圖的態度也有所轉變,但是……不談感情,也總是要談談實際的。

擊潰這支水軍之後,將軍府直接過淮河北上進攻下邳怎麼辦?

無論如何,現在顯然都不是和將軍府開戰的好時機。

故而關羽一次次想要發動青龍之力,將平時悟刀積攢的力量——若是以三刀爆發出來,直接斬了甘寧的機會還是不小的,但是……最終關羽還是熄了心思。

畢竟一旦爆發青龍之力,關羽也無法像平時一樣控制自如。

甘寧也感覺到,關羽每次眼睛一眯的時候,自己心底都有一種極度危險的感覺!

表面上和關羽拼了三十餘合,不分勝負之後,馬上一邊大喊著:“我府一直竭誠與徐州府合作,共同承擔匡扶漢室的偉大使命。如今遭受貴軍無端攻擊,我代表將軍府奉勸貴軍懸崖勒馬,我府雖然保持剋制,如有誤會,願與貴府溝通解決,但保留一切追究的權力,並有堅決反擊的決心!”一邊調轉引擎回陣,頭也不回。

海軍現在絕對是在士氣方面,除了高順的陷陣營之外,最皮實的一支軍隊!

常年在海上經歷大風大浪,動輒幾個月看不到陸地,他們的心態和普通軍隊完全不同,主帥一邊放狠話一邊戰略後撤這種事情,也只會令他們背地裡笑一笑都督大人,但卻完全不會損及鬥志——與甘寧天打雷劈的合拍。

反而關羽聞言,原本便紅潤的面龐,更加醬色了幾分!

不過心有顧忌之下,只是將原本朝向北方的主力軍,調到了東邊,壓在東萊郡中,而沒有進一步動作。

同時傳信彭城、也傳信身在許都的劉備……

甘寧同樣派出一艘快艦,沿海回江東,通報白圖!

與此同時,甘寧一面在東萊郡西部,積極與關羽對峙,一面將更多的兵力,佈置在黃縣以東、沿海的成山地區,以及登陸時的牟平沿海。

甚至已經開始藉助救濟糧的存貨,就地發動人力、擴建港口。

面對徐州軍的駐軍,只是為了表現態度,甘寧對各部都已經下令,如果徐州軍強攻,就馬上後撤。

總之不會被嚇退,但真要打,甘寧也不會打這種完全沒把握的仗。

甘寧真正的底線,是這兩處港口,或者說是牟平到黃縣,這漢制三百裡的海岸線……

登陸的牟平縣且不說,黃縣沿海的成山地區,經過甘寧的觀測,也是一處天然的避風港,從周圍地形到海岸線結構,都令甘寧眼前一亮。

歷史上東吳與遼東公孫氏相約叛魏的時候,東吳的水軍就曾在這裡停靠……

當時曹叡委任田豫——也就是之前公孫瓚手下的那位北疆重臣,統領青州軍,出海截擊東吳水軍。

只是馬上曹叡又覺得東吳水軍勢大,不應該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所以傳令田豫不要浪。

然而田豫根據當時的風向和季節,判斷這隆冬時節,如果東吳船隊返航的話,勢必在“成山”停靠,只有那裡能夠躲避大風,於是星夜趕到成山,重創疲憊的東吳水軍!

而成山在什麼地方?

史記上記錄秦始皇封禪的時候,寫著“於是乃並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也就是“來到冀州的渤海郡以東,經過黃縣、腄縣,順著成山走到頭,登上芝罘山,立碑歌頌秦國的德行之後離開”(5分)。

芝罘山自然就是後世煙臺芝罘區的“芝罘”,山脈連著海外的芝罘島,從黃縣、腄縣經過,順著“成山”走……也就是說,靠岸能避風的這個成山港,大抵就是指煙臺港的位置,也就是現在黃縣以東,的確這裡有一塊內凹的海岸線。

甘寧在給白圖的報告裡,也將青州的情況,以及自己發現的地形,向白圖說明清楚。

白圖看到甘寧的彙報之後,“謹慎”的走海路向青州增兵、授權甘寧在青州決策,並且派使者前往許都,匯合華歆之後,向劉備澄清誤會。

增兵以水軍為主,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陸軍、以及各種軍需物資,增兵時船裡儘量多塞人,令船隊規模看起來小一些,並且運兵船甲板上不設定明顯武器,以免刺激到徐州府方面。

給甘寧的命令只有三條,一是黃縣成山港,二是避免與徐州軍全面開戰,三是牟平港——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也就是最好兩個港口都佔著,但前提是徐州軍不會發瘋到真的進攻,不過底線是至少要佔住一個在東漢時期更重要的黃縣成山做港口。

我堂堂大將軍府,都已經替徐州府打下了東萊郡,如果徐州真的連一個成山都不想讓,白圖覺得自己有必要維護一下漢大將軍的威嚴、也是匡扶漢室的一部分!

至於能不能得寸進尺,白圖沒和甘寧提。

以白圖對甘寧這廝的瞭解,白圖即使不提,在“上限”方面,甘寧肯定也會上竄下跳的爭取。

如果現在徐州軍真的按兵不動,這屬狗臉的甚至敢去信讓徐州軍再往後退一點——這種事兒他絕對幹得出來!

不過現在率領徐州軍的,可是關羽……

歷史上劉備把主力拉去入蜀,讓關羽坐鎮荊州的時候,關二爺可是自己就和東吳、曹魏剛了起來。

而且以荊州留守的偏師,便打得曹操考慮將朝廷從許都遷走,如果不是呂蒙趁機出兵奪取荊州,北荊州真要被關羽打下來!

所以白圖也不刻意再激勵甘寧,免得那屬狗臉的,真的和關羽剛起來。

同時讓甘寧先留在青州也剛剛好,否則以關羽的性子,即使白圖和徐州府談攏,一旦有機會,關羽也肯定會主動出擊,劉備勢必也會給關羽相當大的自主權,故而將軍府留守在東萊的人也不能太“軟”。

當然,甘寧不會為了兩個港口,就長期留在青州,畢竟還有更重要的任務等著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白圖準備將呂蒙從南陽調回來,先讓甘寧帶一帶,等甘寧再次出發的時候,就讓呂蒙留在青州。

一方面是呂蒙的才能、潛力,在將軍府有目共睹,在白圖心裡更是有史可鑑,另一方面……也是從玄學角度,剋制一下隨時有可能“出人意表”的關羽。

總之當地的守軍,目標是避免因為關羽的“試探”,或者自行決定的進攻,就被輕易趕回海里,而將軍府的目標是出面與劉備和徐州府談判,確保不會發展為全面開戰——講道理!我們憑實力打下的東萊郡,憑什麼要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