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城姬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

曹邦一力想要寫完最後的劇本再走,白圖雖然擔心他的安全,但在曹邦的自薦下,最終也沒好拒絕。

《周氏傳奇》應該會是有一部長篇連續劇目,周勃最大的功績是平諸呂,但並不是以此起家,原本他就是前漢的開國元勳。

周勃本身是劉邦的同鄉,最初跟著他一起反秦的一批人之一,不過在劉邦稱帝之初時,他在一眾開國功臣中,還排不到太前面。

也幸虧排不到太前面,只是封了列侯,最終得以避免被陸續“誣告”致死、致逃。

等到劉邦死後,碩果僅存的周勃和陳平,已經是開國元勳中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級別,也正是這兩位在呂后專政時,保全了皇室在朝中的體面,並且在呂后死後,計除諸呂、擁立文帝。

因此這第一幕,應該是“反秦”,第二幕是“楚漢之爭”,第三幕是“平諸呂”,第四幕……才是“安知獄吏之貴乎”。

既然是戲說,也有更大的創作空間,可以將周勃早年的經歷,描繪得更加蕩氣迴腸,來襯托最終“安知獄吏之貴乎”一幕時的無奈。

曹邦還準備到時再去找一次王朗,向他取取經、找找著眼點——她可不是要黑獄吏,而是要描繪出舊律例吏治下的獄吏如惡鬼,與刑律革新後,“仁者愛人”的獄吏,形成鮮明對比。

甚至曹邦覺得,為了更貼合實事,可以編一段周勃千里走單騎、護送玉璽還漢中的戲碼,令觀眾更加容易聯想……

後面還有續集周亞夫,還有作為“花絮”的周建德,曹邦覺得等周建德酎金奪爵之後,白圖和她叔父曹操,完全可以大張旗鼓的給朝廷進獻上一次黃金應景。

這就是曹邦的境界——寫劇本的時候,連場外怎麼針對性“宣發”都已經想好。

唯一令白圖遺憾的是,曹邦快要回家了……

正月十五,在南北共同的盼望下來臨,劉協一大早就在忙活著祭祀太一神、下午則是紀念平諸呂。

這些都算是劉協自嗨,夠不上“鹹使知聞”的級別,以漢室現在的情況,也不可能為了“一時爽”就強行推動鹹使知聞。

就在劉協等到了吉時,準備祭祀太一神的時候,只見天現金光——鹹使知聞,發動!

劉協一開始還愣了一下,以為自己的祭祀之舉,真的自動觸發了鹹使知聞。

然而還不等他興奮與緊張,立刻從金光中,看到了並不是自己的身影,而且……同樣高臺聳立、周圍旌旗密佈,下面是文武群僚,氣勢比長安朝廷的祭祀現場還要更隆三分!

為首之人,雖然比劉協老成一些,但也依舊年輕,此時穿著格外令劉協感到刺眼——雖不是帝皇冕服,但也是諸侯華袍……

白圖其實也不想穿的這麼複雜,不過最終還是沒拗過孔融。

好在城姬世界對穿著,普遍並不是很講究,也就只有祭祀活動時,才會搞這些虛頭巴腦。

一旁則是同樣克復古禮、一身士大夫打扮的孔融,正在宣讀著祭文,前面用了一成的篇幅,在讚美漢室,而且主要還是讚美漢室知人善任、授予白圖九錫,中間三成是描繪自黃巾之亂起,百姓有多慘,再三成描繪白圖成為揚州牧、到加封楚王的過程中,隨著漸漸站穩跟腳,治下百姓漸漸安居樂業,最後三成篇幅,用於展望未來,楚國百姓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總之就是重申白圖的功績,以及漢室冊封、授九錫的事實,表明白圖之前沒有號楚建國是謙虛,現在號楚建國是為了更好的貫徹“仁者愛人”。

一通長篇大論,令劉協有點反胃之後,輪到白圖正式宣佈……

然而白圖走上高臺之後,並沒有立刻宣佈立國。

“今立楚國,意在弘正氣、護蒼生、救社稷,某為楚王,特於此為楚國訂立國八策,如後世有違,天人共誅之,願萬民共鑑!”

白圖開口之後,別說是其他各地百姓,就連在場一些並不知情的楚國文武,此時都有些疑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協則是直撇嘴,心裡猜想著可能是和“白馬之盟”差不多的國策——當初劉邦在稱帝、並且弄死了大部分異姓王之後,與諸侯殺白馬盟誓,也就是那句有名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如此猜想的人,此時也不佔少數。

而且……劉邦的白馬之盟,只說了“非劉氏而王”,你卻要說八策?夠狠的!

同時劉協隱約對“八”這個數字,有些眼熟,不過那種可能性,從一開始就已經被排除——畢竟在他看來,之前白圖“請除楚侯”的條件,根本就是有意折辱他,沒有任何可行性。

長安也唯有劉備,這時眼中露出震驚之色,繼而死死的盯著白圖的身影……

“其一,仁者愛人——楚國為‘人’而立,以人為本,如背此策,國破身亡無怨!”

劉協.撇嘴.jpg:就這?

喊了句口號,嘖嘖,是用來代替之前的“匡扶漢室”的嗎?——劉協越想越吃味。

這的確是此前將軍府,除了“匡扶漢室”之外的核心口號、也是核心精神,不過就是因為過於核心,顯得大而泛之,只是令人聽得舒服,並不會激動……

“其二,唯才是舉——自立國起,選賢試三年一科,願天下士子匹夫皆報國有門!”

劉協:???

劉協本能的露出詫異之色……別說是劉協,聽到這“天下士子匹夫,皆報國有門”的願景,能不詫異的只怕少之又少!

即便在揚州,也只有適應了納賢館、選賢試的地區,對這句話能泰然處之。

尤其是在荊州,其實是引發了不少士族的不安的——這也在白圖的預料中,所以才要各郡各縣,都在今天傳抄邸報,為白圖的發言做註釋!

強調依舊是“察舉”與“科舉”並行,如此一來縱有不安,在士族依舊有很大優勢,甚至江東士族都已經潛移默化的適應了的情況下,這種不安可以慢慢撫平,而不是引發激烈對立。

當然,真有萬一的話,現在的白圖也不虛,畢竟揚州的基本盤已經坐穩,荊州敢亂,那平亂就是!

只是長安之中,包括劉協在內,有幾位已經由此聯想起了當初送來長安的“八策”,知情者都更加死死的盯著白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