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門貴女有點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2章 各人的境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2章 各人的境遇

文彬的這般謙遜姿態並沒有讓鄭文傑感覺好受一點,反而有一種被輕視的羞辱感,如蟻蟲撕咬,不劇烈,卻細細密密、無休止地煎熬著他的內心。

什麼叫不知他今日在家?分明昨日還在村裡遇見,此刻擺出的這一副嘴臉給誰看?

鄭文彬這個該死的臭小子分明是在嘲笑他,嘲笑他讀了二十年的書仍一事無成,嘲笑他被書院退回,以後只能依靠自己,連想找個請教問題的先生都沒有了。

十年前,秀才的功名足夠他在村裡昂首闊步、受人敬仰,卻突然就不夠看了,自從袁承隨姑婆回鄉,自從李三郎、李栓子接連高中,自從鄭文彬這個以往只能躲在角落裡偷偷仰望他的小子也一步步越過了他,他這個秀才在村裡人眼中竟彷彿廢物一般,走在路上都要被人指指點點。

文彬不知這位堂兄此時的想法,但他的確是故意這麼說,故意如此奚落他的。

年幼時的記憶已經褪色,甚至有許多都完全不記得了,只能偶爾從娘的絮叨中聽見一二,而後突然有一個模糊的映像。但他卻始終記得,三姐在大雪天裡還要揹著簍子上山,小小的一團幾乎轉眼就會被雪花淹沒,找回來獵物,進了奶奶的手就再看不見影了,要一直等到大伯一家從鎮上回來,他有時候運氣好就能吃到一塊沾了油水的芋頭或鹹菜。

幼時最幸福的,就是躲在河灣裡偷偷煮肉吃,他不記得那個味道了,卻總覺得那是他迄今為止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他看著站在那半扇窗戶後的鄭文傑,年將而立,依然穿著一身青衣儒衫,作文士打扮,卻連頭發絲都在顯示著“頹然”二字,不由得,越發的挺直了脊背。

鄭嘟嘟也跟著他挺了挺背,抬頭看著他巴巴的說道:“哥哥你不曉得嗎?大哥他已經離開書院了,以後都不用起早貪黑的讀書,寒冬酷暑也不用來回趕路了!”

真是讓人羨慕得很。

鄭豐谷敲了下他的腦袋,又瞪他一眼,這是值得羨慕的事情嗎?

文彬驚訝的眉頭微動,然後掩嘴輕咳一聲,一副第一次聽說的樣子,目光歉然的說道:“是這樣嗎?真是抱歉,回來後一直忙於應酬,倒是疏忽了自家人的大事。”

忍不住彎起的嘴角就藏在他的手掌後面。

從鄭嘟嘟的這個角度,正好抬頭就能看見文彬嘴角的弧度,不由得一扁嘴,然後伸手戳了戳另一邊的爹。

您大兒子在偷笑呢,您咋不教訓他?

鄭大福聽到聲音從堂屋內走了出來,鄭豐谷當即快步迎了上去,文彬也不再與鄭文傑閒聊,跟著上前朝鄭大福行禮,並奉上幾樣禮。

“這是幾樣補品,並不是多金貴的東西,湊活著能給您和祖母平日裡補身子用。這幾盒點心是之前經過府城的時候在府城的點心鋪子裡買的,特意挑了鬆軟的,不費牙。這裡還有兩身衣裳,用的料子都是從京城帶回來的,花色樣式正適合您和祖母,就是不知是否合身,您不如換上試試,若有不合身的,我娘叫我帶回家裡,她再改改。”

鄭大福訥訥的坐在上方,緊緊的抓著捧到他懷裡的這身新衣裳,不住的說:“合身,你娘做的向來都是極好的,肯定合身。”

文彬微垂首,抿嘴一笑,恍惚還是當年那個有些膽怯,靦腆的小男孩。

鄭大福用力的眨了眨眼,就看到站在面前的孫兒身長玉立、文質彬彬,彷彿是哪個富貴人家裡出來的公子少爺,已經與村裡的其他少年郎截然不同。

這是一種叫氣質的東西,讀過許多書,見過許多世面,身上散發的氣息就會自然而然的與旁人不同。

他曾經以為自己比村裡人有更多的見識,後來又覺得長子和長孫與村裡的其他人不相同,再後來,妹妹帶著袁家的那個侄孫一起回到白水村,他又覺得那少年通身的氣派竟把他一向看重的長孫都給比下去了。

但這是顯而易見的吧,畢竟袁家富貴,就算當年被抄家發配,人不死,底蘊猶在,就自然還能再站起來。

他下意識的把長孫和文彬比較,突然發現不能比,完全不能比,老二的這個孩子到底是怎麼突然長成了這個模樣?他甚至都不敢與這個孫子多對視一眼。

視線偏移,就看到了站在文彬身旁的鄭嘟嘟,兩隻眼睛忽閃忽閃的神光流溢,胖墩墩的像極了當年那個敢挑戰他的權威,敢跟孫氏對著幹的小丫頭。

鄭大福忽然劇烈的咳嗽了起來,文彬上前替他撫背,他卻擺擺手拒絕了,帶呼吸稍緩,便說道:“你去看看你奶奶吧,她在屋裡,這幾天一直在唸叨你呢。”

文彬沒有馬上走,而是關切的問道:“我看祖父的身體似有不適,要不請大夫來看看?”

“不用了,年紀大了都這樣,沒啥好看的。再說,你六爺爺也老了,腿腳不是很靈便,就別叫他跑來跑去的了。”

他們都老了,而年輕人正蓬勃而上,曾經給予厚望的回到了鄉下,曾經被他忽視的卻有了大出息。

鄭大福看著文彬的背影進入東屋,聽見他在屋裡朝孫氏行禮問安,而曾經多麼刁鑽、早上還朝老大家的破口大罵的老婆子此時卻連個大的聲氣都沒有,訥訥的帶著小心翼翼和幾分討好。

他剛才是不是也這樣?

從老屋出來已是臨近中午,李氏邀請他們在家裡吃頓午飯,但鄭豐谷拒絕了,只說文彬過幾天就要離家,今日只是過來跟長輩告個別,家裡午飯此時應該都做好了。

走出幾步,又在村道上遇見了扛著鋤頭從田裡回家的鄭豐年,兩隻褲管高高卷著,沾滿了泥土,看上去似乎與尋常的農夫也沒啥區別了。

但是聽說,他家田裡的莊稼總是比別人家的要差一些,田裡的稗草都不曉得清理乾淨,長得比稻稈都壯實了,顯然還是當年那個懶怠幹活的秀才相公。

鄭豐谷原本要招呼一聲,但是鄭豐年看到他們三人卻是直接低頭,從另一邊繞道而走了。

鄭豐谷在原地站了會兒,皺皺眉頭沒有說話。

迎面一群小豆丁或拎著書袋,或揹著小書箱你追我趕的跑過來,一大群小子中還夾雜著幾個丫頭,看到他們,紛紛停下招呼鄭豐谷,又像模像樣的朝文彬行禮。

文彬拱手還禮,他們就抓耳撓腮的臉都紅了,眼睛卻鋥光發亮。

鄭豐谷朝著一個六七歲的白胖小子說道:“福生,你咋不跟你爹一塊兒走?”

福生撓了撓臉,說:“我爹太慢了,下學了還慢吞吞的,真不曉得只是幾本書為啥要整理那麼久!”

這福生是李繼祖的長子,李繼祖幾年前就離開了書院,回到村裡開了個私塾,一邊教書一邊還會自己讀書。

他性子溫和,對小孩子們也很耐心,深得學生和附近幾個村村民的愛戴,人人見了都稱他一聲先生,與同為秀才的鄭文傑和鄭豐年的境遇又是截然不同。

雖然村裡如今已經出了兩個考中進士當官的,但秀才依然被鄉親們敬仰著,並沒有如鄭文傑認為的那麼不當回事。

人們不把他當回事是對他本身的輕視,並不是對秀才功名的輕視。

秀才依然很吃香。

回到家後,文彬把他歷年的文稿都整理了出來,留一份給鄭嘟嘟,剩下的則全都裝進箱子裡,滿滿當當的一大箱子全送去了裡正家。

李繼祖如獲至寶,還硬拉著他在家裡吃了一頓晚飯,好酒好肉熱情招待。

告辭前,文彬懇切託付,“過幾日我就要離家了,家中只剩下爹孃和嘟嘟三人,實在放心不下。嘟嘟向來是個淘氣的性子,調皮搗蛋,每天不闖點禍他心裡都不舒坦,以後還要仰仗大伯幫忙看顧一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裡正拍著胸口說道:“你在外頭只管安心,家裡定給你照顧得妥妥當當的!”

裡正媳婦也說:“探花郎就是謙虛,嘟嘟乖著呢,誰家有個那樣的小子都要從夢裡笑醒,小小年紀就已是童生,過幾年說不得又是一個探花郎。”

接連幾天,文彬又拜訪了好幾戶人家,把家裡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然後才收拾行囊,告別家人和鄉親,離開了白水村。

他並沒有立刻啟程前往京城,而是先到縣城,拜訪了書院的先生,約幾個交好的同窗相聚,如此又耽擱幾日,待他登船北上的時候,正值六月酷暑,他在水上行走,河風帶著水汽拂面,倒是比走陸路更清爽。

六月卄六是衛漓和葉蓁蓁的大喜之日,但是從剛進入六月下旬,鎮南侯府內就開始賓客往來,絡繹不絕了。

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妥了,這個時候府中的事務反倒比之前鬆快一些,景玥便把雲蘿拐帶了出去玩耍,看著她隱隱削尖的下巴,不滿的說道:“衛逸之娶妻,倒是累得我媳婦瘦了一圈,這是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