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門貴女有點冷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章 螞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9章 螞蟥

老太太將包好的九塊肥皂整齊的擺放在桌子上,笑眯眯的說道:“這物件雖跟香胰子相似,卻又不一樣,我也從沒見過呢,倒是不好也叫香胰子。”

雲蘿脫口而出:“叫肥皂。”

“肥皂?”

“嗯,如果新增些香料就叫香皂,還可以用別的東西來製作,顏色也各種各樣,不過我都不記得了。”

老太太不禁莞爾,“這都是你從書上看來的?”

“是!”雲蘿應得半點不心虛,一本正經的讓人看著就覺得特別可信,“有很多製作的方法,太多了我也沒特意去仔細的記,隨手翻了翻就放回書鋪裡,現在就想得起這一個最簡單的方子。”

老太太笑眯眯的,也不知道有沒有相信她的話。不過她沒有再繼續追問,只是摸了摸她的頭,又朝興沖沖圍在那兒的幾人說道:“稀奇也瞧夠了,放那兒又不會跑,可別再耽擱田裡的活計。”

他們這才回過神來。

依依不捨的將那半塊肥皂專門尋了個盒子放下,虎頭轉身就湊到了桌前,小心的摸了兩下油紙皮兒,說:“小蘿小蘿,你說這香胰子能賣多少錢?”

“我瞧著鎮上最便宜的香胰子都要三百文錢。”

虎頭頓時“咕咚”一聲咽了好大一口唾沫,再開口,連話都說得結結巴巴的了,“咱咱這個,雖有點味兒,但也不是啥稀罕的香味,是……是吧?而且我瞧著,跟香胰子不大一樣呢。”

雲蘿覺得他說的還挺有道理。

雖是個沒見過的稀罕物,但成本低廉,製作工藝也絕對比不上香胰子,賣太貴了她自己都有點良心不安。或許等她以後研究出更好的香皂來,再賣大價錢?

便將這九塊肥皂推到了他面前,說道:“你看著辦吧,我都沒意見。”

反正本來就說好了要他們出面去售賣,而這東西,一塊賣十文錢就已經不虧了。

虎頭第一次覺得雲蘿交給他的任務是如此重大,連手都不禁伸得小心翼翼。

卻腦後忽的飛來一個巴掌,將他拍得往前一磕差點沒撞到桌面上。

胡氏橫了他一眼,說道:“這東西可不能叫你給隨便糊弄了,我抽時間親自去鎮上一趟。”

小胡氏也說:“李家不是開了個雜貨鋪子嗎?去問問他們,是否可以放在他們家鋪子裡售賣。”

胡氏頓時一拍手,覺得這個主意極好。

虎頭氣到憂傷,卻毫無辦法。

他能怎麼辦?難道也跟對別人似的,讓他不舒坦就擼袖子上嗎?

將這邊事情做完,雲蘿還得趕著去田裡。

臨走前,胡氏卻忽然將她拉到另一邊,低聲責怪道:“小蘿啊,這個事兒二奶奶昨日想了一晚上,想著這事兒不成便罷,可若真成了,怎麼也得說你幾句。你以後可千萬不能再這麼做事了!”

“二奶奶。”

“求饒也沒用,二奶奶還是要罵你幾句的。不管啥方子,那都是多要緊的事兒?你在書上看到了,就是你自己的造化,可不能隨隨便便的拿出來給別人。今兒這個啥肥皂,我雖不曉得能有多珍貴,但想來就算比不得香胰子,也差不上許多,你就這麼分給了我們,我們可佔了大便宜了。”

雲蘿卻並不很在意這個,只說:“我一個人也做不來。”

胡氏搖搖頭,“你這傻丫頭,哪怕是藏著也不能隨便告訴別人,以後總有用得到的時候。再說,你家裡的花銷大,若是……”

“二奶奶。”雲蘿忽然打斷她的話,也搖了搖頭,說,“我如果告訴了家裡,大伯他們在鎮上可以過得更舒服,小姑也能攢下更多的嫁妝,唯獨我爹孃還要繼續當牛做馬,甚至是比現在更辛苦勞累,沒個解脫。”

胡氏愣了愣,對上雲蘿清透的目光,忽然好像明白了什麼,“你是想……”

話未說完,心思卻已經轉了好幾圈,最後只伸手在她肩上輕拍了兩下,語氣也軟了下來,“好孩子,我都明白。你放心,這事兒不會告訴你爺奶曉得的,只是你三叔他……”

雲蘿眼角微揚,眼中浮動著些微狡黠,說:“三嬸前兩天都流血了,六爺爺說不能勞累還要多吃東西補身子,奶奶都捨不得多放點米,還連一片肉都不分給三嬸。三叔就把奶奶藏起來的那塊野豬肉全偷出來,大家一起分著吃了。”

這個事情胡氏還真不知道,此時一聽不由得皺起眉頭,一句“作孽”已到了嘴邊,看到眼前的小侄孫女,想著不好在小姑娘面前說這些話,便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加上她本來就很不喜歡孫氏和鄭大福,此時更是越發的厭惡了。

這哪裡還只是偏心眼?簡直是惡毒!

雲蘿告辭離開,中途還遇見了李三郎趕著馬車從鎮上過來,顯然是又來幫忙種田的。

這才是好女婿呢,想想她家好像也有個大姑父,卻是連逢年過節都難得在家裡看到他上門來拜訪。

也不曉得有啥好稀奇的。

走過一條條的田埂小路,李氏領著一群小蘿蔔頭在自家的秧田裡奮戰,其他的人,就連雲萱都下了田去插秧。

十二歲的鄉下小姑娘,彎著腰一門心思的插秧,比大老爺們鄭豐收也沒有慢上多少,已經跟鄭豐年並駕齊驅了,鄭文傑更是又一次被遠遠的落在了後面。

旁邊的另一口田裡,鄭豐谷在趕著牛耕田,鄭大福則跟在後面揮舞著釘耙將翻滾的爛泥平整,再在田邊緣糊上壩以防漏水。

其他的人都蹲在秧田裡拔秧,李氏帶著一子一女,雲桃則遠遠的蹲在另一個角落,三個人都沒比雲桃一個小姑娘快上多少。

少了吳氏和劉氏,這幹起活來也好像一下子就有些捉襟見肘了,整整二十七畝良田,還不知要耕種到什麼時候。

“小蘿,你怎麼現在才來?不是和我們一起出的門嗎?是半路跑哪兒玩去了?”鄭雲蘭提溜著腳尖,不時的想要甩去粘在上面的爛泥,看到雲蘿後便眼珠子一轉,狀似關心的問了幾句。

雲蘿從她身上一眼掃過,然後身子拐了個彎,繞到了雲桃那邊,脫鞋、挽褲腿、下田。

期間,發現了她的鄭豐收也在遠處的那口田裡朝她頻頻使眼色,顯然是關心昨晚上做的那幾塊肥皂。不過他眼色使到抽筋,也全都被她給忽視了。

秧田從撒種到抽芽發苗再到現在長這麼大已經過去近一個月,原本鬆軟的泥土都已板結,踩著也不容易陷入進去。

雲桃正蹲在秧苗前,埋著頭雙手飛快的前後挪動,將一株株秧苗連根拔起,等到積成一捆就雙手捧著在水中晃幾下,將根上的泥土洗去,再用稻草繞上兩圈捆紮好。

一番動作下來,十分利索,她身後也已經積了十多捆秧苗。

雲蘿在她身邊蹲下,跟著一起。

種田她是不會的,拔秧苗的速度倒是快得很。

鄭雲蘭見雲蘿根本就不理會她,氣得臉都紅了,用力跺了下腳,卻只濺起一片水花,還差點站立不穩摔倒進秧田裡去,頓時忍不住的一聲尖叫。

雲桃哼笑一聲,翻著白眼小聲的罵一句:“作怪!”

安靜不過一會兒,雲蘿還沒有拔出兩捆秧苗,那邊的鄭雲蘭又喊叫了起來,踮著腳一蹦兒的跳上了田壩,甩著腳哭唧唧的喊著:“娘,有螞蟥!”

一隻黑乎乎的螞蟥正牢牢的吸附在她小腿上,隨著緩慢的蠕動,已經從內而外的透出了一股血色,也不知吸了多少血。

李氏直勾勾的盯著女兒小腿上的那只螞蟥,卻只覺得頭皮發麻,遲遲伸不出手,甚至還下意識的後退了半步。

出嫁之前,她從沒下過田地、伺候過莊稼。嫁入鄭家十七年,她身為長媳,又深得公婆的看重,哪怕農忙時節也並不是每年都要下地幹活的,所以即便這並不是她第一次遇到螞蟥,也依然雞皮疙瘩亂跳,不敢靠近。

雲蘭哭得花容失色,不住的喊著讓誰來幫她把螞蟥摘了。

雲桃在這邊看得津津有味,還翻了個白眼,哼唧著說道:“稀罕!誰還沒見過螞蟥啊?在鎮上住久了,就真當自己是個千金小姐了吶?扯下來不就完事了!”

鄭雲蘭頓時哭得更厲害了,倒是鄭文浩膽子大,走上前去就伸手捏住了那根螞蟥,用力的往外一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卻哪裡扯得下來?

不僅沒扯下來,反而他越是用力拉扯,那螞蟥就越是往肉裡面鑽進去。

鄭雲蘭嚇得聲音都扭曲了,雲桃還在探著腦袋往那邊張望,忍不住笑得幸災樂禍,伸手撓了下小腿,忽然也“哎呦”一聲,低頭便看到一隻螞蟥正叮在她腿上,不知吸了多久的血。

她忙用伸手在附近輕輕的拍打了起來,然後一拉,“嗖”的將扯下的螞蟥扔到了田壩上去。

這才是鄉下丫頭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過螞蟥雖摘下來了,被它咬出來的傷口卻仍在流血。雲桃也不是很在意,隨手抓了兩把,又用水把血跡沖洗乾淨就完事了。

雲蘿看得眼角直跳。

如此粗糙,也真是不怕感染發炎。

“三姐,螞蟥怎麼都不來叮你?”雲桃處理完之後還湊了過來,很是用力的看了會兒雲蘿露在外面的那一截白生生肉乎乎的小腿,又好奇又羨慕。

雲蘿在水下動了動腳指頭,腳下的爛泥踩著軟乎乎的,其實還挺好玩,如果沒有那些小動物的話。

至於螞蟥為什麼不來咬她?

她想了想,就說:“我在山上找到幾種草葉子,揉碎了塗在身上連蚊子都不會來叮咬,也能防螞蟥。”

雲桃頓時心動不已。

“還有更簡單的,出門前用大蒜搓一搓腳,螞蟥就會繞道而行了。就是頂不了多長時間。”

又撓了兩下剛被螞蟥叮咬出來的傷口,雲桃恨不得現在就跑回家去拿兩瓣大蒜來擦腳。

“你以前怎麼都不說?”

“我看你跟螞蟥玩得挺開心。”

雲桃霎時被氣成了河豚,抓著秧苗用力的往她這邊一甩,然後悶頭拔秧,不理她了。

那邊卻還在折騰。

鄭雲蘭小腿上的螞蟥被鄭文浩扯了下來,卻只扯下來半條,還有小半截仍留在她小腿上,甚至鑽進了肉裡面,鮮血直流。

李氏都不由得慌了神,將隔著好幾口田的正在插秧的鄭豐年他們都給驚動了。

雲蘿擦了下臉上被濺上的水,終於還是沒忍住的站了起來,拔出陷在泥裡的腳,走上田壩就往那邊走過去。

暫時也找不到更好的工具,她只能蹲在雲蘭身側,一手按壓住傷口上方的血管,另一只手則在傷口周圍輕輕的揉捏拍打,沒一會兒就將那半截螞蟥摘了下來,血流了會兒就也止住了。

聞訊而來的鄭大福看著這情況,只是皺著眉頭沒說話,轉身就回到田裡去了。

倒是鄭豐收正心氣兒不順,張嘴便說道:“不就是只螞蟥嘛,瞧你們這大驚小怪的把人都折騰了過來,我看還是見得少,可別住到鎮上就不當自己是鄉下丫頭了啊!”

鄭雲蘭被說得一陣面紅耳赤,剛經歷了一場來自螞蟥的恐嚇,現在還有點不敢再下到田裡去,不由得又氣又惱又委屈,忽然便朝雲蘿說道:“小蘿你既然知道怎麼把螞蟥摘下來,為啥不早些過來?在那邊瞧著我們手忙腳亂的,很開心嗎?”

雲蘿眼皮一掀,我看著很像是那好捏的軟柿子嗎?

“胡說什麼?小蘿好心好意的來幫你,你怎麼還抱怨上了?”李氏訓了她一句,又轉頭跟雲蘿說,“你大姐也是被嚇著了,一時間口不擇言的,小蘿你別跟她計較。”

她其實頗有些忌憚這個侄女,總覺得這孩子小小年紀,卻渾身都透著一股子邪乎勁,不像個孩子。

雲蘿看了她一眼,說:“連小梅都知道被螞蟥叮上了該怎麼辦,不過大姐經歷得少被嚇著了也正常,過兩天等大伯和大哥過了農忙假回鎮上的時候,大伯娘你們繼續留在家裡種田,多碰上幾次就會習慣了。”

李氏頓時眼皮子一跳。

雲蘿的一句話讓李氏心驚肉跳了一整天,一直到傍晚時分,坐在飯桌前都心不在焉的,只將注意力放在雲蘿的身上。

還有明日一天,農忙假就要結束了,最遲後天清晨就能回鎮上,可若是……

不論如何,她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可她注意了半晚上,雲蘿壓根就沒有再提起白天時說過的話,彷彿那只是她隨口一說,說過之後就連她自己都忘記了。

就在李氏放下心來的時候,忽聽見公公說起了他們回鎮上的事。

他本沒其他意思,卻有鄭豐收說:“大哥和大侄兒那都是要緊事,耽誤不得,不過大嫂他們一塊兒去鎮上除了洗洗刷刷做做飯的這點事兒,也沒別的了,倒不如在家裡等種完了田之後再說。畢竟農時不等人,咱家田多,幹活的人卻少,偏吳氏是個不爭氣的,懷個孩子就躺屋裡動彈不得了,二嫂也又有了喜,昨晚上還厥了過去,總不能再跟以前似的死勁兒幹活吧?”

不等別人說話,鄭豐收看了眼李氏等人之後,又笑嘻嘻的說道:“大嫂雖嫁進咱家裡這麼多年了還學不會種田,不過好歹能拔秧,倒是能給咱省下不少工夫。家裡那些洗洗刷刷的活計也不含糊,還能讓娘輕省些。還有小蘭他們,咱村子裡像他們這麼大的孩子可是能幹不老少活了,小萱比小蘭還要小一歲,種田時那利索的,都快能趕上她三叔我了!”

這話一出,就連孫氏都不由得多看了李氏和鄭雲蘭他們一眼,有些心動。

她雖然看重老大一家,但最看重的還是能給她帶來榮華富貴的大兒子和大孫子,大兒媳也因為出身好嘴甜會來事而得她幾分看重,但怎麼也比不上她自己啊!

這幾天吳氏躺屋裡,任由著她在外頭罵上天都不帶動彈一下的,劉氏倒是老實,雖說歇在家裡,但該幹的活也沒少幹,可昨晚剛厥過去又有了身孕,不知不覺的就比往常懶怠了許多。

以前那些從不需要孫氏動手的事情,在這些天裡又重新落回到了她的身上,讓享了好幾年清福的她簡直是苦不堪言,就連她的心肝兒小閨女都累瘦了。

其他人都不說話,唯有李氏他們幾個人變了臉色,連忙對鄭豐收說道:“那哪裡能成?你大哥和大侄兒都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平時在家裡連油瓶倒了都不曉得扶一下,若是沒個人伺候著,不知會過得多埋汰呢。”

鄭豐收便說:“那就把小蘭和文浩留在家裡。”

鄭文浩當即叫嚷道:“我才不要在這裡呢!”

“住嘴!哪有你說話的份兒?”李氏連忙制止他,轉而對鄭豐收笑著說道,“他們都還小呢,這麼多年從沒有離開過爹孃的身邊。”

“可不小了,著急的話,都要開始相看人家了。”說著掃了他們一眼,“再說這就是他們自個兒的家,身邊又都是他們的親爺爺親奶奶親叔叔親嬸嬸,大嫂難道還擔心他們會在家裡受了委屈不成?”

李氏扯了下嘴角,“這自然是不會的。”

鄭豐收也咧著嘴笑,說:“要我說,大哥和文傑也大可以不必要住在鎮上,每日來回鎮上又不是啥不得了的事情。瞧瞧寶根哥家的栓子,小小年紀的忒懂事,為了省兩文錢的車資還每天下學後都走路回家呢,常常走到家的時候天都摸黑了。今年年成不好,三災兩難的,眼瞧著大侄兒八月又要去府城考試,又是一筆大花費,就大哥你每個月拿回家的一兩銀子束脩,可頂不了啥用,倒不如把鎮上的那個院子賃了出去,每年可是能得不老少銀子!”

這下,不止是李氏和鄭雲蘭了,鄭豐年和鄭文傑也不禁變了臉色。

只是鄭文傑垂首不言語,而鄭豐年則當即反駁道:“三弟你這說的是什麼話?咱家何曾就到了這個程度?為了省那麼幾個錢,卻是浪費了多少本可以專心讀書的時間?文傑還有兩個月就要參加府試,現在正是最要緊的時候,若是考過,咱家可就又能多一個秀才!”

聽到這灑脫大方,對錢財不在意的話,鄭豐收臉上的笑容猛的一收。

鄭豐年還在說:“照理,我不該說這些話,不過文傑一向以來都身子單薄,這幾天日曬雨淋的耽誤了不少功課且不說,就他那身子,我也很是擔心他能不能受得住。”

這竟是還責怪他們不該讓金貴的讀書人下地幹活了?

“大哥這話說的,不曉得的還以為你是對書院裡特意放農忙假不滿呢。”

鄭大福忽然敲了敲桌子,沉聲說道:“行了,急急嚷嚷的,這個家還輪不到你做主。”

一下子就把鄭豐收的話全都堵了回去。

鄭豐收一口氣憋在嗓子眼裡上不得下不去,半天才呼哧著說了一句:“爹,那麼些田地,就我跟二哥還有您三個人,可種不下去。”

鄭豐谷也抬頭看了老爹一眼,支吾著說道:“小萱雖能幹,但也還小呢。”

屋裡一時陷入寂靜,誰都不敢再開口說話。

鄭大福看著這一屋子的子孫後輩,卻不禁覺得一陣心累。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安心的埋頭幹活,一心供養他們大哥和大侄兒讀書考功名的兩個兒子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把這個家也跟著鬧騰得不能安分。

鄭豐收說出的這些事,他其實是有些心動的,不然也不能一直沉默著聽他說。

可他不能讓老三再鬧騰下去了,畢竟他才是這個家的當家人,而這個家最要緊的事情就是讀書考功名,等待來日改換門庭!

但事情也不能一點兒都不由著老三,免得他心裡頭更加不爽快,不知又要生出什麼事來。

他敲了敲桌子,說:“書院裡的先生不是都說了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文傑又是在要緊關頭,沒的為了那麼點錢反倒要耽擱讀書的。咱辛苦這麼多年為的是啥?還不是想家裡多個功名,將來還要改換門庭、光宗耀祖?”

目光從兩個兒子的身上沉沉掃過,頓時讓屋裡的氣氛都沉重了些,又說:“你們也別怨我和你們娘偏心,畢竟咱家往後是啥門戶還得看你們大哥和大侄兒。你們現在多辛苦一些,往後你們大哥和文傑更進一步的時候難道還能忘了你們?且不說以後,便是現在,因為你們大哥的秀才功名,你們就不必每年都出去勞役,而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