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春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9章 真好(二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9章 真好(二合一)

這念頭泛起的一瞬,紅藥便開始浮想聯翩起來,將話本子裡那些故事挨個兒過了一遍,登時腦瓜子就又有些不大夠用了。

說起來,懷恩侯府的喜宴,徐並沒參加。

最近他似是極忙,來國公府的次數也比往常少了,他甚至都不知道懷恩侯續娶的是哪一家的姑娘,這一點紅藥可以肯定。

也正因此,紅藥才會拿話本子的故事往裡套。

他與柳氏是何時何地認識的?

他說了什麼、又做了什麼?

柳氏呢?

一時間,紅藥心裡像有千萬只螞蟻啃齧,恨不能馬上把徐抓到跟前來問個究竟。

好容易將滿心的好奇(不安)捺了下去,她目注金二嫂,沉聲道:

“既然嫂子不方便告訴我,那就勞你駕給你們爺傳句話,就說我很想知道這事兒的詳細情形,請他儘早告訴我。如果不方便明說,寫張字條兒也成。”

金二嫂應了個是,想了想,又道:“奴婢就算沒認錯人,也不會怎麼著的,這府裡認識奴婢的也就幾位夫人並姑娘您。爺的情形與奴婢一樣,姑娘但放寬心。”

這是在隱晦地告訴紅藥,金二嫂和徐雖然都認得柳氏,但柳氏卻並不認識他們,自然也就不會橫生枝節了。

紅藥老臉紅了紅。

居然被看穿了。

這就尷尬了。

金二嫂卻像是什麼都沒瞧見,又笑眯眯地道:“爺最近忙著朝堂的事兒,有個什麼閣老被人參了,爺整天寫文章和那些人對罵,夜裡也睡得晚。”

嗯,幾句話就把一切都說明白了。果然是徐信重的下人,聰明得緊,

紅藥面上紅暈消退,頷首道:“既如此,那嫂子就快回去吧,別誤了你們爺的正事兒。”

老身麵皮再厚,跟你這麼個聰明人站一塊兒也不自在。

金二嫂想是聽明白了,於是二話不說,利落地應了個是,便離開了。

紅藥猶自站了一會兒,思前想後,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得揣著一肚子的疑惑,繼續回屋待客。

所幸接下來並無別事,她坐著吃了會兒茶,又陪幾位貴女去雲溪邊喝茶閒話,一直消磨到日影偏西,方才散去。

宴罷數日,國公府便先後接到了好些帖子,皆是回邀姜氏、常氏等人過府做客的。

這其中,東平郡王府蘇夫人寫來的帖子,並懷恩侯府柳夫人補送給紅藥的及笄禮,最被劉氏看中。

這兩位與紅藥的關係越好,則紅藥婚後的日子便也就越順,劉氏自是為女兒高興。

紅藥如今的注意力都在徐身上,他一日沒有迴音,她這顆心便怎麼也放不下,是以對這些事也只聽過便罷。

轉過五月,梅子漸熟,玉京城亦迎來了梅雨時節。

梅氏百貨的新頭面,亦終是於月初送進了國公府,而徐的字條,也擺上了紅藥的書案。

坐在明亮的房間裡,就著窗外的湖光雲影、細雨微風,紅藥展開徐的回信,細細品讀。

那信寫得簡短,攏共也就三句話,寫的是:

【建昭十四年上元夜,我在護城河畔救下一人,據此查到一夥拐(賣(人口的惡徒。你問的人當時與數名婦孺皆在惡徒手中。後,金二夫婦暗護他們至北城兵馬司,故知其身份,並稟報於我。】(175章、180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前後加起來還不到百字,紅藥眨眼便讀完了。

可是,完全理解並理順這幾十個字所包含的意思,卻足足花去了她半個時辰的功夫。

而待全盤通透,又花了紅藥約有半刻時間。

直到將最後一絲疑惑解開,紅藥才覺出滿握的潮汗。

原來,這才是事情的真相。

原來,建昭十四年上元節那晚,徐約她在護城河邊賞煙花時無意間救下的,不只是險些被殺死的宮女薛紅衣,也包括了柳氏。

那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而今想來,仍歷歷在目。

恍惚間,紅藥的眼前似又現出彼時情景:清河、明月、裝丸砸的小竹藍、低眉溫笑的少年、夜空裡綻放的煙火,以及,那河畔鬼祟的聲息與身影。

那一年,寧妃娘娘還活著。

因為怕投毒之事敗露,寧妃命鄧壽容把紅衣殺死,再將之拋屍護城河,以做出紅衣貪玩偷跑出宮,不慎落水淹死的假相,從而躲避宮正司的查探。

前世時,這件事是做成了的。

而這一世,因了紅藥與徐的出現,卻陰差陽錯地阻止了這樁陰謀。

那之後的事,徐曾約略提過幾句,道是那意圖在河邊殺死紅衣的兇手,是一對姐弟。

這對姐弟乃是十惡不赦之輩,不但接些殺人害命的買賣,還幹著拐(賣(人口的勾當,手上落著好幾條人命,貪婪無比、心狠手辣,其中那個弟弟更曾汙過不少良家女子的身子,再將她們轉賣青樓。

為了將這對惡徒連根拔起,徐派人暗中跟蹤他們,查清了他們的老窩並出手剿滅,救下了一批被他們拐來的婦孺。

當初聽徐講述時,紅藥也只當一樁奇聞,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那些被救下的人裡,竟還有個柳湘芷。

當年的湘妃,便是因此而流落異鄉的麼?

難怪她後來一直說,“無顏見列祖列宗”。

不是家道中落、亦非親眷見棄,而是她不幸落進了柺子手中,於是,紅顏飄零、塵世裡打滾,終其一生,再也不曾見過父母親人。

此念一生,紅藥的眼底,便漸漸湧出了潮氣。

她不敢想象前世的湘妃都遭遇過什麼,更不敢去猜測她經由了怎樣曲折的經歷,方才去到了千里之外的誠王封地。

那個高貴而美麗的湘妃娘娘,原來,竟有著比她們所有人都更悲慘的命運。

分明是千金小姐、官家姑娘,分明該有著大好前程,卻因不慎落入泥淖,到最後竟致為奴為婢,和血吞淚地活著,又孤零零死去。

或許,湘妃一直都在以某種方式求死,卻並不自知。

紅藥不由想起了前世的湘妃不爭不搶,想起了她自我放逐的種種行徑,想起了她甚至敢當面譏諷元光帝,以致連連降等,死時只得一具薄棺,連身像樣的壽衣都穿不上。

只消想起這些,紅藥整顆心都在抽痛。

那委實是太讓人心痛又憐惜的女子,失去了所有,一生與屈辱為伴。

用藥閉起眼,死死捏住了手中字條。

湖風清涼,攜來幾片雨線,珠簾子“噼裡啪啦”地響著,似一曲清弦。

再遠些,是小丫鬟的喁喁細語,以及湖水被風拂動的聲音。

現世的一切如此美好,前生種種,皆不存在。

紅藥張開眼睛,深深地吐納了一息。

都過去了。

從沒有一刻如現在這般,讓她深切地明白了重生的意義。

那不只是為了挽救大齊,如此宏大的願望,紅藥自忖能盡之力甚微。

於她而言,重活一世,除了認真地、努力地活下去外,亦是為了救下那個叫做柳湘芷的少女,救下那些與她一樣無辜的眾多的生命。

從行宮大火、太后薨逝、三公主暴斃,到兩度慘遭血洗的皇城、內安樂堂一甕又一甕的人彘、嬪妃殉葬時的哭喊,再到紅藥幸運地避開、而徐卻親臨的異族鐵蹄的踐踏……

一瞬間,紅藥想起了許多,而這許多的畫面與聲音,最終又匯聚成了眼前的這一紙字條。

視線被輕霧矇住,她什麼都看不清。

可在心底深處,她卻清楚地知曉,她一直想要報還的恩情,早在兩年之前,便已經用另一種方式,報還了。

真好。

重活一世,真好。

能救下這許多許多的人,救下那個苦命的女子,真好。

紅藥彎起了眼睛,眸光漸清,心底漸寧。

從今往後,她再也無需為故人擔心了,只因對方過得很好,比她想的還要好。

將字條投進水盂,她凝目瞧著那字跡一個個地暈散、化開,變成團團墨跡,再也難以辯認,方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都結束了。

或者不如說,什麼都沒發生。

大家都好好的。

全都好好地活了下來,並且,將要繼續幸福快樂地活下去。

這真是極好極好的。

紅藥唇邊的笑意漸漸擴大,最後直笑成了一朵花兒。

她哼著小曲兒,從水盂中撈出溼透的字紙,慢慢將之撕成了碎片,仿似唯有如此,才能將一切湮滅。

而在這個過程中,她又想明了一些事。

就在大半個時辰前,她還曾疑惑,何以今日前來送信的不是金二嫂,而是小廝元貞。

問了元貞因由,元貞回說,這是因為徐要在江南、皖南、湖廣等地都開設梅氏百貨的分鋪,便將金二柱夫婦調去幫忙了。

這一去,沒個十年八年的,他們也回不來。

如今看來,徐這是早早將知情者全都遣走,以免紅藥往後難做。

多好的夫君啊。

她得著了一個,柳氏也得著了一個。

除此之外,紅藥最近也一直在打聽柳家的事,而得來的訊息亦令她欣然。

柳家是個好人家。

柳湘芷落進柺子手中,丟了好幾天,若換在那些規矩嚴的人家,這樣的女孩子回家之後,也只得三條路可走:自盡、出家,或者遠嫁。

而柳家卻沒這樣做。

他們不僅牢牢地護著這個女兒,且還精挑細選地為她挑了一樁上好的婚事,哪怕女兒年紀拖得大了些,也絕不肯將就著把她嫁掉。

由此可見,柳家兩老對自個兒的孩子是真心地疼愛。

託生在這樣的人家,實是天大的福氣。

夫君溫柔、父母疼愛,柳氏這一生,應該會很圓滿。

紅藥心頭最後一絲執念,至此終是了卻,一時間只覺神清氣爽,只想找點事情來做做。

於是,她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

找石塔。

真實情形其實是,除了這麼件事兒,她手頭也沒別的事可做。

五月乃是惡月,很少有人會在這個月裡舉宴,而就算有花宴、茶宴之類的,也沒紅藥這待嫁之女什麼事。

將要出閨的她,如今只能在家呆著,哪裡也不能去。

所以,就只能找石塔了。

為此,紅藥還學著徐的樣子,專門擬了一份“計劃書”,每天按早晚兩頓飯的時辰點兒滿府亂晃,趕上天氣涼爽,晌午還要再加一頓。

就這麼著過了十來天,世子爺不幹了,跑到劉氏跟前委委屈屈訴了段苦,大抵說來就是“二妹妹嚇得人家小心肝亂跳人家好怕怕”這種。

原來,每年夏天,國公府幾位爺就愛大中午地在湖裡泡著,圖個涼快。

當然了,這一涼快,難免就要露個體啊、果個身啊之類的,有些不大雅緻。

只是,正午時分,大太陽當頭,乃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女眷們根本不會揀這個時候出門兒,就算後來有了個殷巧慧,她也從沒在這個時候往外跑過。

可紅藥她跟別的女子能一樣麼?

就算是大中午的,她也經常時不時地冒個頭,把幾位爺嚇得抱頭鼠竄,湖中聚會也只能就此取消了。

世子爺一想這不成啊,他們幾個也就這麼點兒樂子,若是連這都沒了,這夏天可怎麼熬。

於是,他就跑老孃跟前告狀去了,希望老孃作主,讓二妹妹中午別出來。

面對長子的委屈,劉氏非但不同情,反倒還惱了,拍著竹椅怒道:

“這大夏天地,屋子裡又熱,你妹妹在外頭走一走又怎麼了?你就不曉得讓讓她?她又不像你們爺們兒能到處逛,可憐見地,竟是哪裡都去不得,可不就只能在園子裡散散心麼?”

完了還嫌不夠,又埋怨:“難得有個妹妹,也不知道多疼著,還嫌棄?你們幾個到現在也沒個閨女,說不得就是你們太兇,嚇得人家小丫頭不敢往咱家託生。都怨你們,到現在我都沒個小孫女兒抱著。”

最後再罵:“趕緊回屋給我生個小孫女兒是正經,別沒事找事,這麼熱的天,你不煩我還煩呢?”

世子爺被罵得一頭灰,溜牆根兒跑了。

從此後,國公府幾位爺都老實了,每天只敢挑晚上在湖裡碰面兒,後來倒又弄出了個“夜泳”的新玩法,最後竟還在勳貴圈兒裡時興了起來,亦是一樁奇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