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寸寸山河寸寸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四章 補充團的白刃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四章 補充團的白刃戰

聽到機槍手喊坦克,宋明德臉色明顯紅潤了一些,雖然滇軍憑藉地理優勢購買裝備了不少法式武器,裝備水平位列國軍前列,但坦克這種大家夥還是很難弄到的。

在之前的作戰中滇軍可是吃了不少日軍坦克的虧,以至於宋明德現在一聽見坦克心裡就有些不適,在他成為連副之前, 他連裡一位連長兩位排長都是倒在了日軍坦克的履帶之下,宋明德對日軍坦克的恨意可想而知。

“扶我一把,讓我看看!”宋明德掙扎著要起身,但失血過多而極度虛弱的身體實在難以支撐他的動作,宋明德只好向機槍手求助。

“小心!”機槍手跪在宋明德身邊,連扶帶拽的把宋明德扯了起來。

“鬼子好像內訌了, 他們的坦克在打他們自己人!”

機槍手的聲音有些興奮,以往對中國軍隊貧窮的認知使他並沒有意識到山下那輛橫衝直撞的坦克歸屬於友軍, 還以為是日軍的坦克和步兵自己打了起來。

宋明德倒是看得仔細一點,他豎著舉起之前掛在胸前的望遠鏡,用僅剩的鏡筒認真觀察了一下,立刻激動的捏住了機槍手的胳膊:

“不是鬼子!是咱們的坦克!是國軍……”

宋明德也想大聲叫喊,但腹部傷口一陣劇痛讓他的聲音剛剛抬高兩度就重新低了下去。

之前那顆射中宋明德腹部的子彈先是擊穿了他掛在胸前的望遠鏡一側鏡筒,然後才擊中腹部,在擊穿金屬鏡筒的時候子彈發生了一定的偏移,導致宋明德腹部的傷勢遠比他想象中要重。

除了宋明德和機槍手,22號高地上其他的倖存者也都看到了山腳下正在與日軍交戰的補充團戰車排和一營三連,因為射界重合,擔心誤傷友軍,山上的倖存者們並沒有開槍,而是拼盡全力大聲為山下的友軍壯著聲勢,一個戰士乾脆將陣地上之前被炸斷了旗杆的青天白日旗用綁腿重新固定在了步槍槍管上,跳出戰壕用力揮舞了起來。

“石排副!看山上!”

衝在坦克前方開路的一個戰車排戰士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山頭那面破破爛爛但還在迎風飄展的青天白日旗,伸手一指。

戰車排排副石大民握著衝鋒槍,剛撂倒一個斜刺裡殺出打算捅他一刀的鬼子兵, 順著戰士的手指方向,石大民也看到了那面旗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兄弟們!山上的兄弟還沒死光!跟我殺上去,救人!殺鬼子!衝啊!”石大民振臂高呼。

戰車排本就士氣高昂,在看到山上豎起了一面滿是彈孔,被硝煙燻的有些看不清顏色的青天白日旗之後,昂揚的士氣再次一振,喊殺聲比之前又高了幾分。

很快,戰車排的前鋒就將山腳下的日軍陣地殺了個對穿,石大民等人一股腦衝到了22號高地山坡下,發現前方已經沒有擋路的鬼子了,便高呼一聲又殺了回去。

跟隨戰車排衝鋒的一營三連動作稍稍有些脫節,但日軍的陣地被突破,陣地上的日本兵已經和戰車排的戰士們混戰在了一起,幾乎沒有空閒出來的日本兵會去阻擊三連的人,所以三連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追上了戰車排的腳步,順著缺口湧入了日軍陣地,並向兩側運動開來。

有了三連這個生力軍加入,山腳下的戰鬥幾乎出現了一邊倒的局勢。以往當日軍突破中國軍隊陣地, 或日軍陣地被中國軍隊突破,雙方陷入混戰時,日軍的習慣一直都是直接展開白刃作戰, 用刺刀來決定陣地的歸屬權。

日軍對白刃戰情有獨鍾也是有理由的,在日軍《步兵操典》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決定戰鬥最終勝負的方式是刺刀突擊。”所以在戰車排衝入日軍陣地後,殘存的日軍立刻放棄了之前的戰鬥方式,開始用刺刀和中國士兵結對廝殺。

戰車排裝備有大量自動武器,在中近距離的戰鬥力最強,但陷入白刃戰的話,他們的戰鬥力就會下降不少,因為衝鋒槍射速太快,白刃戰中雙方又距離很近,稍有不慎就會誤傷到友軍。

狡猾的日軍在沐浴了衝鋒槍彈雨之後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半是無奈半是故意的放開了一段陣地的防禦,想拖戰車排和他們進行白刃戰,這樣一來無論是那輛坦克還是大量的衝鋒槍的威脅程度都會大大降低。

但戰車排也不是沒有白刃戰能力的軟柿子,殺入日軍陣地之後,他們的進攻隊形就很快發生了變化,大部分手持衝鋒槍的戰士開始向坦克的方向靠攏,以密集的火力阻攔可能出現的日軍自爆攻擊,其他士兵則以兩到三人為一組,持步槍上刺刀的戰士打頭,一支駁殼槍或衝鋒槍掩護,形成了一種在日軍眼裡有些無恥的白刃戰戰術。

當然只是榆木腦殼的日本兵會覺得無恥,他們眼裡在白刃戰中使用槍械都是懦夫的表現,但在中國官兵眼裡,能殺鬼子就是好戰術,如果能殺鬼子,自己又沒太大損失,就是頂好的戰術了。

雖然對子彈消耗不小,但其效果可是立竿見影的,以往中國軍隊和日本人展開白刃戰,雙方的傷亡比都是四比一到六比一不等,有些訓練不足的地方部隊還要更高。但補充團這種打法生生將傷亡比拉到了一比一甚至更低,著實讓日軍頭疼不已。

如果距離稍遠,日軍士兵往往還沒衝到近前就已經被後面手持短槍的中國士兵打倒了;如果日軍士兵已經和手持步槍的中國士兵展開了拼刺,那他還得分出精力時刻防備著旁邊的中國士兵開槍偷襲,一不小心就會被刺於槍下。

並且拿短槍的中國士兵從來都是槍口向下朝腿腳開槍,短槍的子彈侵徹力都不是很高,就算擊穿目標也往往會打進地裡,不用擔心會誤傷友軍。

而日軍的三八大蓋子彈初速太高,白刃戰中平舉開槍可能會發生一串二甚至一串三的情況,並且拼刺時兩邊的人都是繞來繞去的,長槍也不如短槍輕便,打不打得中敵人先不說,還得小心走火誤傷友軍,所以日軍拼刺前都會退掉槍膛裡的子彈,這樣一對比,自然是補充團這種有些無賴的戰術佔了優勢,至少拖平了雙方的白刃戰技術。

所以22號高地下就爆發了一場槍聲不斷的“白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