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觀山秘聞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夕陽餘暉下的峭壁懸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夕陽餘暉下的峭壁懸洞

時間過的很快,封羽和張秀賢二人到達上頭時,已經是要近傍晚了,封羽也不想這一路順著懸梯上來能爬這麼長時間,好在最後是有驚無險的到了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不是顧忌這小封爺的身份,封羽真想他娘的半道就回去,這地方比他去過任何地方都要危險百倍,真想不明白,人們自絕後路跑這種地方來坐化,腦子裡是怎麼想的?

白染很輕鬆的坐在懸崖邊上,他雙腳騰空,下邊是看不到底的深淵,眼神裡透露出些許肅穆。

爬上了懸崖,封羽才算是見著了真正的峭壁所在,右手邊的峭壁成八十五度角聳起,巍峨莊嚴,峭壁無邊無垠,站在這裡望去,有幾千米橫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最令人欽佩的。

而高處的夕陽極其耀眼,封羽向遠處眺望,腿有些發軟,但美麗昏黃的光照下,四周絕壁浮現出一種縹緲的白霧,顯得神秘莫測,遠處幾十裡的山林密佈,構成了一種光怪陸離的特殊環境。

時間基本上不容他們再去做些什麼,今晚他們三人要露宿在懸崖之上,這感覺是封羽從沒體驗過的。

白染的幾個夥計在下頭隨時接應,除非有萬不得已,否則他們不會上來,畢竟這地方究竟有什麼誰也不好說。

白染在懸崖上勉強找了處能夠遮風擋雨的地兒,上來的大半天時間他沒閒著,已在右側的峭壁上搭好了幾條繩索,是按照原先留下的繩索痕跡做的,順著下去,不難找到些當年留下的蛛絲馬跡。

夕陽下去後,風中帶有一絲涼意所在,與白天完全是兩個世界,坐在這地方,才知什麼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下去的路就那麼一條,也沒有任何的路,岩石壁就在你的身後,抬頭見不到頂,低頭瞧不著地,左右都是萬丈般的深淵,霧靄在腳下翻來覆去,坐在七八百米高的孤壁上,真就宛如是一個仙人,輕輕墊腳一起,好比是羽化登仙,腳踏雲海,踩著千峰孤石,飛入雲端。

封羽頓時有點明白了,那些修煉之人為何非得要爬到這岩石上,見到此景幻想油然而生,在這樣極端仙境的魅惑下,難怪要自斷後路,寧願

死在這兒都不回去,那回去哪裡能有這地兒好的?

天色徹底黑下來後,張秀賢跟封羽閒扯了幾句打發時間,講得都是他們首長的故事,封羽有一茬沒一茬的聽著,他是很想跟白染聊上幾句,但張秀賢沒完沒了,白染只提醒封羽晚上睡覺時別掉下去,封羽看了眼他們在的地方,確實不大,為了以防起見,封羽睡到了二人中間。

一夜無話。

四川這地方封家一般很少來此,盜鬥的營生最多盛行在中原地區,封家胳膊沒那麼長,這地兒的活,一般都由南派盜鬥人接管,若非是情況特殊,封羽也不想趟這渾水。

但龍語圖能出自此地必然不會是老棺山人隨手埋的,另外的兩張出自山西,其餘的兩張出自黑水山,封長門在地圖上所畫的屍王圖樣是指什麼?按照封家當年在大明朝如日中天的權勢,為何那會不挖了,非得等到清朝時,同那位李總督和白家來挖呢?

封羽在想,既然是直隸總督李鴻章李大人參與的,清朝歷史裡會不會有記載?又或者,當年的老佛爺和光緒皇帝才是真正的幕後操縱者?

想到這,封羽有了一種假象,會不會是自己的爺爺為了討好總督大人,借花獻佛,一方面讓人尋找龍語圖,另一方面,這地方實則還藏另一個巨大的寶藏。

誰也不知道,四十多年前,那次盜墓活動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這種事情要是放在幾十年前,封羽一定也和白染有同樣的好奇,不過到了三十歲的年紀,封羽心裡知道,這地方的東西一定不會是什麼好東西。

封羽在某一個瞬間似乎意識到自己變了,以前的他好奇心害死貓,有關封家,有關老棺山人,有關封長門和封長谷,抓著些蛛絲馬跡就不放過。

現在,他的心境就像懸崖上吹佛過的橫風,如同鬼叫一般,但又聽不清楚,如夢幻般,不知所以。

接下來的幾天,封羽他們就真像進山的採藥人一樣,活躍在峭壁岩石上,最開始的時候,吊著繩索還有幾份恐怖的感覺,一天下來後,基本也就習慣了,倒是白染令封羽很是吃驚,他在峭壁繩索上

的表現,真如同在戲臺子上一樣。

封羽從一個沒有什麼經驗的菜鳥,開始能藉著繩索在峭壁上自由移動,他們一個洞一個洞的在峭壁上檢視,過程完全是不同於盜鬥的體驗,這些洞不深,多數都是人工挖鑿的,也有天然形成的。

洞內或多或少的會有骸骨散落,啄食過的痕跡也非常明顯。

換做是封羽自己,他沒有這樣的勇氣,但看著那些骸骨,落在洞內的骷髏,封羽反而有種想嘲諷的感覺,不知他們在最後關頭會想些什麼?修煉成仙?還是餓的產生了幻覺,生活中的懦夫卻能有極大勇氣面對死亡,這到底該算是勇敢還是怯懦?

查驗的速度還算挺快,在第三天的時候,白染就找到了他們要找的洞穴,那地方明顯與其他的洞不同,四周圍有人工加固過的跡象,洞的高度不高,但是卻很深,位置在靠東側的不起眼一處地方,除非是一個個的查,不然很容易忽漏。

洞內一眼能見底,當中盤膝坐著一具骸骨,或者說是一具乾屍,他的身形完整,沒有被鳥蟲啄食過,仔細一看,他的身上竟然穿著件銅衣。

封羽心裡一緊,暗罵道,他娘的這傢伙該不會是銅俑的原貌吧?

洞裡只能容一人,張秀賢在最後頭十分著急,“我說,你們看見什麼了?騰個位置讓我也進去長長眼嗨。”

白染的解釋是,在當地民間,有種修煉之人穿銅衣的習俗,據說在古代,銅是一種神聖的金屬元素,與金子相仿,能夠穿銅衣,說明此人的修煉要比一般人更厲害些。

銅衣撐著外面衣服,裡邊的骨頭已經散架,在骸骨的後頭,有多處鑿出來的凹陷,白染用手敲了敲,覺得這後邊肯定被人動過手腳,像是被人後來堵上的。

洞內比較狹窄,封羽檢視著這具乾屍,他的頭髮上沒有半根白髮,死時應該年紀不大,封羽翻看了下衣服內的口袋,卻找到了一個讓他十分吃驚的東西。

洞本身不大,白染和封羽基本上擋住了光線,白染在前頭打著手電,封羽叫了聲,先讓手電光照向了封羽手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