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進化與傳承最新章節列表 > 300章 ‘生物圈一號’(加更一章 )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00章 ‘生物圈一號’(加更一章 )

到達紐市之後的趙星,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主要就是進行各項體能鍛鍊;為了避免讓張飛龍等人認為自己太過另類,當著他們的面,他不會去進行打坐鍛鍊。

至於晚上躺在床上進行吐納練功時,因為不用擔心被張飛龍關注到,他在每天晚上的臨睡前,是一定要練習一輪的‘吐納功夫’之後,再開始入睡的。

又一個週六的晚上,也就是10月0日,睡眠中的趙星是再次的進入了光球空間內。

這一次再看那條承X狀的光帶時,給他的第一感覺是,比上一次見到時是明顯的亮了不少,白亮白亮的;細觀察起來,那一個個白亮的光點,比上一次所見時是更晶瑩、更富有質感了。

他認定這種‘X光帶亮度的增加’,也明顯是印證了‘自己體內那氣息流增強’的因果;所以也更堅定了他“這一次要在光球空間內多加練習‘吐納練功’的決心。”

他這一期練功時,還是採取了兩種方式的練功模式,坐姿在他看來是屬於正統模式,他是必須要照做的,不過坐姿練功時,每輪所能堅持的時間較短,中間過渡的休息時間在他看來是屬於浪費時間了;所以他還特意的參雜有站姿練功,畢竟每輪的站姿耗時長,可以節省些休息時間;而這二者的次數比,他是採用的1:1的比率。

雖然這站姿練功是他自己演繹出來的,但觀察到在站姿練功狀態下,同樣沒有影響到‘青色的光亮在光點中正常透過’的性狀,他覺得這樣練功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要不是因為對正統模式還有些迷信,不敢輕易廢棄,畢竟擔心這其中、萬一有什麼是他自己所沒有想到的,那他就要全部採取‘站姿練功模式’去替代了。

雖然不明白產生這青色光亮的能源,到底是包含了什麼樣的含義,但他至少能夠想明白,正是由於這青色光亮在X狀光帶內的依次透過,才滋潤和壯大了X裝光帶的光點;而由於這些光點並沒有隨之轉變為青色,他猜測著“這青色光亮在光點內不斷的流過,應該是對各個光點起到了洗髓的作用吧。”

這個夜裡,趙星在光球空間內對‘坐姿吐納’和‘站姿吐納’是各做了三輪;而在這各三輪做下來之後,雖然他覺得自己完全是有餘力去做第四輪的;不過考慮到這各三輪做下來,已經差不多花費了6個小時了,他擔心再繼續做下去時,自己的夢境可能就要到點結束了,而他可並不想放棄吸收小光球的機會。

而在之前這各三輪期間,每當一輪吐納練功結束時,他就會漫遊著穿過一個光膜,進入到另一個光球空間後再擇地練功;並且當其中一次他剛剛進入到某個光球空間時,他居然看到了遠處有一個藍色光球在活動。

基於是罕有的再次碰到了同類,他忍不住的給對方發去了問候的資訊:“你好。”

也不知那個藍色光球在之前、是否是已經看到了他的突然出現,反正在他發出問詢之後,那個藍色光球只是遲疑了一下,就迅速的往遠離他的方向移動;既然對方無意交流,那他也不再勉強,他就繼續忙著‘開始靜心的練習自己的功法’。

而當所有的練功操作終結之後,他依然執行的是老一套程式,在光球空間內做大直徑的快速圓周運動,直至感覺到雙臂疲勞時,他才就近去吸收紫色小光球。

……

戴威是‘生物圈一號’的維修工程師,處在核輻射環境下的‘生物圈一號’的防護罩,出現了一處損失,需要及時修補;今天上午他是和另外一個技師一起出來進行這項維護工作。

‘生物圈一號’的防護罩主體,是由三層特種玻璃玻璃構成,透過‘控制室’的系統檢測發現,在最外層的一塊玻璃的接縫處,已經失去了密封效果,需要及時修復,以免造成更大隱患。

畢竟核輻射可不是只會沿著直線傳播的,只要存在縫隙,核輻射可以像煙霧一樣到處瀰漫;而這最外部一層防護玻璃的任何一處的疏漏,就相當於整個防護罩的防護等級,被減少了三分之一,這可是相當大的安全隱患,必須得及時修復。

‘生物圈一號’實驗專案,是一個巨大的封閉生態系統,其建造的目的,就是為了建成一個‘可以透過自迴圈的生態系統,來提供出一個封閉狀態的人類生存環境’的基地,為人類進軍宇宙空間、進軍其它星球提供科學的實驗依據

在這個封閉的生態系統中,科學家們是儘量的模擬出星球現有的生態環境,在這裡有森林、有草原,有海洋、沼澤、河流,有農田、有沙漠;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僅動植物的種類就有三千多種。

在這裡的任何物質都不會被浪費,都會被迴圈使用;比如人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綠色植物則是透過光合作用來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農作物有病蟲害時,將用瓢蟲、黃小蜂等來進行生物防治,不允許有農藥在這裡出現。

對於生態圈裡的生態環境,科學家們也透過技術手段嚴格把控;比如食草動物過多,將引起草場被破壞,就必須獵食一些食草動物,如果一種植物滅亡了,他們將取出儲存的種子重新栽培。

‘生態圈一號’的佔地面積,是一個直徑400米的圓形場地;在投入使用時,裡邊是入住了好幾個國家的、相關領域的50個男女科學家及專業人士;這些人員的生活用品,只能透過在生態圈內飼養家禽、牲畜、種植農作物來解決。

‘生物圈一號’的防護罩強度,是可以抵擋核攻擊的,這也是為了考慮應對任何可能的惡劣外部環境。

當時那個實驗的計劃實驗週期,是為期兩年;只不過在實驗進行了一年多之後,這個世界的幾個國家之間,是突外的爆發了核大戰,把整個世界引向了災難性的毀滅,那一年是1969年;自那之後,當年那參與實驗的50個人,是一直就生活在‘生態圈一號’了。

也正是由於這個‘生物圈一號’是考慮到了預防核打擊,才使得生活在裡邊的人員倖免於難。

只不過對於他們來說,和外界的一切聯絡都斷掉了,他們也不知在這個世界上,是否還生存有其他倖存者,而由於外界的核汙染環境,他們也不敢離開‘生物圈一號’的庇護。

戴威作為在‘生物圈一號’裡出生的新生代,除了在對‘生物圈一號’的外罩進行必要的維護時,才來到外界之外,已經0多歲的他,是一直就生活在‘生物圈一號’內的。

對於核大戰之前的外界世界的面貌,他多是從電影及影片資料中去瞭解;對於‘生物圈一號’外的真實生存環境,他看到的只是一望無際的茫茫沙漠,即看不到有植物,也看不到有動物。

這天上午對防護罩進行的修補工作,工作量並不很大,他和自己的助手在來到防護罩之外的40分鐘之後,就完成了相關的任務;當他們循著原路返回到防護罩外的地面之後,戴威突然發現,在離開防護罩00多米的地方,沙漠上居然長出了幾顆綠意蔥蔥的樹木。

他立刻喊叫夥伴觀看,同時透過對講機向‘控制中心’進行彙報。(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