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1358.解元封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58.解元封爵

“民女溫解元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溫慶書盈盈跪倒在地,對著趙洞庭施禮,隨後才答道:“民女……不算特別驚訝。”

“哦?”

趙洞庭問道:“為何?”

溫慶書從她的袖袍中掏出趙洞庭之前那個錢囊,道:“這樣的錢囊,只有宮中才有。民女在見到這個錢囊時便以想過會是皇上微服,只是沒敢想,真正會是皇上。”

“嗯……”

趙洞庭輕輕點頭,“這倒是朕疏忽了,讓你察覺到朕的身份。”

說著臉色卻是忽的變冷,“那朕問你,你打算捐給兵部的銀鈔,可是已經捐到兵部去了?”

這幾日來其實他都在等這個訊息。

只可惜,結果讓他有些失望。

鍾健若是收到那般大數目的捐款,不可能不向他稟報。也就是說,溫慶書定然沒有將那些銀鈔捐獻給兵部。

如果溫慶書將那些銀鈔中飽私囊,以匡扶社稷的名義來騙取這些錢財,那就太讓他失望了。

即便溫慶書是個女人,那也是死十次都不足惜。

溫慶書臉色倒是未變,答道:“民女打算過兩日再將所募得的銀鈔捐獻兵部。”

趙洞庭自不會這麼作罷,又問:“為何要過兩日?”

溫慶書抬頭看趙洞庭,忽道:“溫慶書有一事相求,還請皇上恩准。”

趙洞庭些微詫異,隨即點頭,“說。”

溫慶書緩緩道:“民女這幾日來都在為募捐之事奔走,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雖如今趕赴皇城的舉生中有不少家境殷實之輩,但光憑民女之言,卻是有許多人並不願意慷慨解囊。民女懇求皇上,以朝廷之民義,向民間募捐銀鈔,以供前線將士作戰。”

趙洞庭聞言沉思。

最終搖頭,“這件事,朝廷不能做。因若以朝廷之名義募捐,只會讓百姓們覺得朝廷不堪重負,此舉,會讓民心慌亂。”

“可……”

溫慶書有些急切,“可若單憑以民女及諸舉生之力,所募銀鈔……怕是難以對朝廷有很大的幫助。”

“呵呵!”

趙洞庭輕笑,“溫解元盡力而為便是,你們能有此義舉,朕已是心滿意足了。”

溫慶書不禁錯愕,道:“雖我等所募銀鈔或許對朝廷難有許大的幫助,但民女以為,此舉更大的意義是在於能喚醒天下的讀書人。捐獻銀鈔事小,讓天下讀書人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事大。只有全天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大宋才能萬世永昌……”

說著又是重重叩首下去,“民女懇求皇上下詔,募捐銀鈔。”

“這詔,朕不能下。”

趙洞庭卻是笑著擺擺手,“你下去吧!”

溫慶書滿臉不甘之色,卻也沒有辦法,只得退出御書房去。

阿詩瑪走到趙洞庭面前,輕聲道:“天帝,溫解元此舉堪稱讀書人之楷模,為何您卻是拒絕了她?”

趙洞庭搖頭輕笑,“要是朕下詔,那便不是募捐,而是伸手向百姓們去要了。這樣的事情,身為帝王,能做麼?”

阿詩瑪想了想,道:“非是燃眉之急,卻是不能做的。”

緊接著就又道:“只前線交鋒,國內安定,若是……”

說到這裡,她忽的住嘴。

趙洞庭好笑地看向她,“這裡只有你我還有狗蛋,直說無妨。”

“天帝恕阿詩瑪失禮。”

阿詩瑪又道:“阿詩瑪以為溫解元所言不錯,據那日詩會觀察,眼下大宋的讀書人的確並無多少緊迫之感。想來,民間也應是如此。他們認為大宋禁軍所向無敵,便將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禁軍的身上。若是禁軍失利……那大宋,豈不是……”

“這些,朕知道。”

趙洞庭輕輕嘆息道:“現在大宋的百姓們便好似是溫室裡的花朵,而將士們,便是那守衛花圃的園丁。若是園丁沒了,這些花朵……必然也很快會凋零。”

阿詩瑪俏臉上浮現疑惑之色,“皇上,什麼是溫室?”

……

趙洞庭沒再和阿詩瑪解釋什麼是溫室,只是對李狗蛋點點頭,讓李狗蛋去教阿詩瑪。

這些時間以來的相處,讓他深深認識到什麼是“十萬個為什麼”。

阿詩瑪便是。

要是跟她解釋什麼是溫室,緊接著,她肯定又會對溫室種植的事情尋根問底。

這樣頭疼的事情,他在吃過兩回“苦頭”後,便都交給李狗蛋了。

李狗蛋跟在他身邊也有這麼長的時間,更算是他的“弟子”,又博聞強記,對於後世的那些知識,如今在整個大宋,他怕是僅僅只次於趙洞庭。要解答阿詩瑪的那些問題,綽綽有餘。

在一大一小的兩人竊竊私語時,趙洞庭只是埋首在書案上,低頭寫著什麼。

離開御書房的溫慶書有些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裡。

她沒想到皇上竟然會不答應她的提議。

只是,皇上說的卻也沒錯。如果朝廷向民間募捐,那只會讓民心惶惶,得不償失。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書兒。”

溫慶書才剛剛走到自家府邸門口,就見得自己的父親、母親都在門口等著自己。

剛剛出聲喊她的正是她的父親。

任這長沙府尹的溫園裡。

作為長沙府尹,溫園裡官階當然不低。只是,在這長沙卻就又算不得什麼。

他們溫家的府邸都只是坐落在內城,沒能排到子城裡去,更莫說皇宮前大街。

溫慶書抬頭,“父親……”

溫園裡匆匆走到她面前,問道:“皇上突然宣你前去,所為何事?”

因趙洞庭將大權都分封給各省各部,尋常事情根本不過問。是以連他這位長沙府尹,也都還從未受到過趙洞庭的宣見。

溫慶書跟著溫園裡等人進府,緩緩將進宮面聖的過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溫園裡眼中有著濃濃欣慰之色,“你此舉為國為民,為父當以你為榮。只你的眼界……聖上的決定,是對的。”

溫慶書咬唇,“那咱們這些讀書人,又有何途徑為國出力?”

溫園裡嘆息著,“先取進士吧,以後入朝為官,總有你為國出力的機會。其實不管你是何身份,只要盡自己的努力便好。你看看咱們溫家,有廚娘,有家丁,也有為父這個府尹。你不能期盼廚娘也能如為父這般在朝為官,但是,誰又能否定廚娘存在的意義呢?”

溫慶書若有所思。

最後明悟到什麼,有些黯然道:“是女兒自視甚高了……”

溫園裡瞬間明白溫慶書這是想茬了,鑽了牛角尖,連忙又要說什麼。

只這時,自門外卻是響起尖銳喝聲,“長沙解元溫慶書接旨……”

正往府內走的溫家眾人微怔,忙不迭又回頭,向著府門口跑去。

眾人跪倒在地。

那持著聖旨的太監面帶著微笑,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長沙解元溫慶書……”

整篇聖旨洋洋灑灑數百字。

其中著重點出溫慶書為募捐奔忙之事。

到最後,又以封溫慶書為子爵結束。

整個溫家的人,包括溫慶書在內,全是懵了。

自皇上罷黜朝廷以前遺留下來的貴族後,雖貴族再無世襲特權,但整個朝廷內的貴族也是寥寥無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溫慶書雖是解元,但說到底還只是舉生,並不是朝廷官員。這般被封為子爵,實在算得上是驚天動地了。

莫說是她的父親溫園裡,便是朝中的諸部尚書中,也還有不少沒有被封爵的。

這樣的封爵,自皇上執政以後,當真是開天闢地頭一遭了。

“溫解元,還不接旨?”

直到宣旨的太監笑吟吟說出這句話,溫慶書才是回過神來,愣愣道:“民女溫慶書……領旨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