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道人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五節 嶽三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五節 嶽三斤

嶽三斤今日依舊比旁人早起了一個時辰,活動了一下筋骨之後,就到武院後山的流泉處為田教習取來了烹茶的甘泉,之後又去膳房幫廚。

掌勺的大師傅念他勤快懂事,特意為嶽三斤留了一大碗的精肉。

風捲殘雲地吃完了精肉,洗乾淨碗筷的嶽三斤給大師傅遞了一個大大的笑臉,之後便要前往講法堂旁聽。

今日田師所授的乃是極為高深的御器法門,這可是整個武院最受歡迎的一門課業。

憑虛御空,追風逐月,哪個少年人心裡沒有這樣的渴盼?雖然眾學子如今修為淺薄,不能像前輩高人那般步步生蓮,不過藉著神兵寶器只力,踏足雲天亦非奢望。

雖然只是僕役弟子,但是嶽三斤卻從來不缺夢想,更加不願錯過恩人的授業。豈料還沒等他走出膳房,門外卻忽然傳來了一陣嘈雜的驚呼聲。

這樣的喧囂在武院裡面可說是極為少見,嶽三斤好奇之下,連忙出外觀瞧。

“天吶!自己看見了什麼?頭頂那座蕩破層雲的蓮花狀神峰絕不是假的!其上那片雕欄玉砌的仙人宮闕彷彿就在眼前!”

與所有武院學子一樣,嶽三斤呆愣片刻之後,呼吸不禁變得急促起來,直恨不得自己也有飛天之能,好能近前一探究竟!

雖然有他這樣想法的學子不在少數,但是那些真的擁有御空本事的武院精英們卻沒有一個敢於付諸行動,原因無它,皇帝陛下的那句“外門弟子姬桓,恭迎觀主法駕!”著實太過嚇人!

皇家武院不出傻子,自然知曉姬桓口中的“觀主”是誰!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聖武尊就在那座蓮峰之上,卻叫這些早就立志拜入閒雲觀外門的學子們如何敢有冒失之舉?

眼見著皇帝與易國公被虹光接引著登臨了仙宮,隨後又見一條千丈金龍沖天而起、聲裂雲霄!心潮澎湃的嶽三斤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與全院師生一同拜伏。

待到金龍消散,難掩激動之情的諸位武院教習就如吃了大補的丹藥一般,趕鴨子似的將學子們驅往了各處講堂,看樣子今日是要傳授壓箱底兒的本事了。

講法堂中本來也沒有嶽三斤的座位,他又來的稍晚,因此只能立在門柱旁邊垂手恭聽。

高臺上的那位田姓教習發現了他的身影,微微點頭之後,這才開始講授起了精微的道理。

嶽三斤之所以會以“三斤”為名,卻是其母懷胎一十三月,但是他在降生之時卻只有三斤的重量,因此便得了這個名字。

先天不足的嶽三斤本是早夭之相,好在其父嶽均頗通醫理,愣是憑著一顆百年老參吊住了幼子的性命,但也因此耗盡了家資,從此淪為了遊方郎中。

因為自幼隨著父母四處行醫,嶽三斤可謂見多識廣,他也最愛聽那些鄉野村老們講述仙人軼事,總是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進入武院修習仙法。

愛子之心不分貴賤,且在大帝治下,適齡的童子只要身具修行資質,都可以進入武院修行,嶽均不忍見到兒子整日臆想,便也帶著他參加了一座偏遠縣府的武院選拔。

修行資質做不得假,當一個“百脈俱塞”的結果落在自己頭上之後,嶽三斤的求仙問道之心徹底胎死腹中,每日沉默寡言地隨著父親學習醫理,眼中再無從前的神采。

事情的轉機還要應在那位田姓教習身上,一日,嶽均父子入山採藥之時,忽見一位文士打扮的仙人從天而降,仙人此來不為別的,正是為了嶽三斤無意間在崖邊採摘的那幾顆無名果實。

仙人開口,嶽均怎敢推脫?豈料一向乖巧聽話的兒子今次卻好似著魔了一般,死活不肯將果實交出,哪怕是那位仙人要用珍貴的靈石來換。

田封對此哭笑不得,他又不能用強,於是只得和聲細語,問嶽三斤到底怎樣才肯交出靈果,若是不喜靈石,也可滿足他的一個心願。

嶽三斤等的就是這個承諾,聞言“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只求仙人憐他心誠,為他解去體內經脈阻塞之厄,好叫他可以拜入武院。

以心念探查了嶽三斤的周身經脈,田封也覺一陣頭大,他雖有著大宗師境的修為,但也對此束手無策。

原本想要直言相告,不過看著面前這個目露渴求之色的瘦弱少年,田封終究還是沒有硬下心腸,他本就是教書育人的先生,又如何能去澆滅一個後輩的進取之心?

之後的幾天裡,田封試盡了各種辦法,其間也曾運使靈力強行衝擊嶽三斤的經脈,但卻收效甚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強衝經脈的痛苦絕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小小年紀的嶽三斤卻能在衝脈之時咬緊牙關一聲不吭,這般毅力著實令田封刮目相看。

修習武道並非只看資質,毅力同樣重要,心中惋惜之餘,田封又隨口傳了一些入門的納氣歌訣,不料嶽三斤竟能舉一反三,有的想法便是田封聽了都覺眼前一亮。

“此子真乃修行奇才也!若非受限於資質,日後當為武院翹楚!”

之後的事情就變得水到渠成了,田封把嶽三斤帶回了皇家武院,並且將其引薦成了雜役弟子,這才有了嶽三斤需要幫廚之後才能跑來聽講的前情。

田封今日所講果然與以往不同,是真正的涉及到了御器之法的核心,這也難怪,誰不知道高階武修可以做到對周遭事物明察秋毫,聖武尊就在蓮峰之上,此時不好好表現更待何時?

御器之法看似玄奇,但是只需明悟了氣與物的聯絡,自然就能隨心運使,嶽三斤只是稍加揣度,就已經瞭然於心。

自腰間摸出了一柄只有寸許長在纖細小劍,再把丹田中的那點兒可憐的靈力盡數調動,左手手指微微一挑,小劍就已經悄無聲息地飛到了頭頂的樑柱之上。

田封一直關注著嶽三斤這邊的動靜,見他果然最先聽懂了自己今日所講,並且能夠隨心運使,不由面露欣慰之色。

身為田幀的族侄,田封能夠動用的資源不少,其中自然也包括人脈,可是即便請動了內廷供奉院的一位六轉境前輩,也只是免力打通了嶽三斤左臂上的一條經脈。

“看來只有等到姑姑出關之後請她老人家親自出手了,三斤這孩子的毅力與悟性是我平生僅見,若能解去經脈阻塞之厄,定能一飛沖天!”

田封一邊做此感慨,一邊將一柄青色戒尺取了出來,別的學子可沒有嶽三斤這樣的悟性,還需要他細細演示一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