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去1999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章:物美價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5章:物美價廉

夜幕降臨。

給林衛東安排好住宿之後,朱威廉開著紅色敞篷車,載著他到德大吃西餐。

從拉風的紅色敞篷車下來後,林衛東發現周圍一些路人的目光,都在看著他和朱威廉。

當然了,他只是順帶被關注的,那些路人的目光,主要還是落在朱威廉的身上。

和朱威廉這種渾身上下都寫著“有錢”兩個字的男人相比,林衛東這個穿著樸素,略微有些不修邊幅的形象,顯然要輸了許多。

“孤城,裡邊請。”朱威廉說著,跟林衛東招了招手,便走進了德大西餐廳。

嚴格意義來說,德大應該算是上海灘最老的一家西餐廳了,承載了很多上海“小夫妻”的浪漫回憶。

厚重的旋轉門、深色的木質樓梯、西式的窗楣、復古的吧檯,林衛東走去的時候,突然有種穿梭時空的感覺,彷彿被拉回幾十年前的十里洋場。

雖然光顧的人群中多是上海上了年紀的老爺叔老阿婆,但大抵也是年輕時時髦的人物,因為林衛東能看到他們坐在德大裡悠閒的看著報紙,然後呷一口咖啡,看起來很有派頭。

選了個位置坐下來後,朱威廉微笑著問道:“孤城,以前吃過西餐嗎?”

林衛東愣了下,心說,西餐是吃過,就是不知道正不正宗,梅安那幾家所謂的西餐廳,應該不能算是西餐吧,因為感覺不怎麼好吃,便搖了搖頭:“吃過,但是沒吃過正宗的西餐。”

朱威廉又道:“是嗎?那我今晚帶你來這裡,算是來對了。”

林衛東好奇地問道:“怎麼說?”

朱威廉正色道:“因為這是一家很不正宗的西餐廳,如果我帶你去吃正宗的西餐,未必合你胃口。”

林衛東有點無語,心說,我容易嗎我,難得來一趟上海,我就想吃頓正宗的西餐,你這個假海歸,居然帶我來吃最不正宗的西餐,根本就是存心隔應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朱威廉認為德大不是正宗的西餐廳,但他對這家西餐館的評價是標準且正宗的上海本幫西餐館,簡稱洋涇幫西餐。

從上海開埠起,西方的文化不斷侵入,和本土文化融合形成海派文化,在這種文化下形成的產物,如果說的不客氣,就是有點土不土洋不洋。

所以,德大裡的牛排絕不會是正宗歐洲大廚的手法,但絕對是大多數華國人能接受的口味,老少咸宜。

這種“土不土洋不洋”的東西說白了其實挺“low”的,與後來的米其林星廚之類的高階餐飲相比更是難望其項背,但這就是上海獨有的味道,可能全世界別無分號。

這也是為什麼朱威廉要帶林衛東來這裡吃西餐的原因,因為適合華國人的口味,而且味道非常不錯。

朱威廉自信滿滿地說:“孤城,這家西餐廳的炸豬排和羅宋湯是一絕,我相信你一定會喜歡的。”

聽到朱威廉這麼說,林衛東咽了咽口水,道:“是嗎?那我可要好好嚐嚐了。”

像林衛東這樣的吃貨,從來不會吝嗇對美食的喜愛,只要碰到好吃的,肯定避免不了暴飲暴食。

服務員上的第一道菜,就是朱威廉推薦的羅宋湯,以及上海色拉,林衛東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感受了一下,怎麼說呢,湯裡面的味道很獨特有濃濃的奶味,還有酸甜味,喝了以後感覺意猶未盡,很開胃。

說起羅宋湯,其實大家並不陌生,它跟珍珠翡翠湯一樣,都是有典故的,話說,當年十月革命後,大量俄國難民湧入上海,被上海人稱為“羅宋人”的他們,也把紅彩湯一併帶了進來。

但紅彩湯不太符合上海人口味,紅甜菜在上海又無法種植,於是上海人就用捲心菜和番茄醬代替,形成了現在的羅宋湯。

至於上海色拉,其實就是土豆色拉,這是一道純正的本土製造。

外來的色拉被上海人改良,去掉蔬菜加入了肉,可在當時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只能用紅腸來代替,沒想到就此成為了上海色拉的標誌。

而德大餐廳的的土豆色拉就是專門為上海人的胃口準備的,製作精細,口感細膩。

緊接著,豬排也端上來了,林衛東認真看了下,豬排看比較薄,呈現出金黃色的色澤,看著就讓人一下子很有食慾的感覺,因為炸得很透,所以豬排吃起來外脆裡嫩的,香嫩又多汁,而且邊上還配有辣醬油,蘸上一些吃著,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除此以外,奶油葡國雞林衛東覺得也挺美味,芝士的味道顯得尤其香濃,裡面的雞肉口感也很嫩,吃起來帶有一股濃郁的奶香味道,在嘴裡回味無窮。

總而言之,這頓西餐林衛東吃的很滿足,相當滿足,他覺得如果以後有機會跟思嘉一塊來上海,一定要帶她來嘗一下。

另一方面,讓林衛東感到欣賞的是,朱威廉跟許多華國人不一樣,我們華國人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談合作,喝酒啊什麼的。

而朱威廉這個華人卻很不一樣,他吃飯的時候從來沒有跟林衛東談過合作的事情,這讓林衛東感到非常自在輕鬆。

而且,從見面到吃完晚餐這麼長一段時間,朱威廉完全不跟林衛東提起合作的事情。

直到第二天上午,到了榕樹下公司,朱威廉才在辦公室跟林衛東開始談合作。

對於林衛東而言,能不能跟朱威廉定下合作,關鍵還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他覺得自己應該和李尋歡、寧財神一樣,拿個2萬塊錢的月薪。

雖然《E網情深》寫的不是特別好,但在當下的網際網路上來看,絕對是一部大熱作品,完全不輸給寧財神的《無數次親密接觸》,以及李尋歡的《迷失在現實和網路中的愛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了,最關鍵的一點是,《E網情深》出版了實體書,而且賣的相當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賣出了2萬冊,這是寧財神和李尋歡都沒有做到的,這也是為什麼朱威廉對林衛東如此器重的原因。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朱威廉最終同意了林衛東的要求,以每個月2萬塊的薪酬,讓林衛東在榕樹下連載新書,新書平均每個月最少寫2萬字,一年之內必須完本。

就這樣,朱威廉買下了林衛東下一本書的紙質版權。

至於影視版權這方面的東西,朱威廉也沒提出要求,還是歸林衛東個人所有,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本網絡小說能夠改編成影視劇的,他並不奢望這方面的收入,他更看重的還是網絡小說出版之後的版稅。

每個月2萬塊錢就搞定了林衛東,朱威廉並不覺得昂貴,反而覺得“物美價廉”,簡直比寧財神和李尋歡便宜太多了,這倆個傢伙不僅月薪兩萬,朱威廉每個月還要給他倆租別墅住,還報銷飛機票。

“合作愉快!”簽了合同之後,林衛東和朱威廉滿面笑容地握了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