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白色果實最新章節列表 > 墓誌銘 乙-00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墓誌銘 乙-003

71紫光——乙003

這一段園區裡的一切都正常無事,新建的乙號園也已建好了大半。晚上再檢視完後郭三日就會早些上床休息。

這天他剛剛躺在床上,隨手拿起一本書翻看著,突然一道奇異的紫色光線,刺破了寧靜的天空。郭三日心裡一驚,猜想是不是園區裡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忙起身來到窗前向外張望。一個十多米長,看上去由許多發光球組成的“巨龍”,從天空西南方向向東北方向飛過。隨後傳來一陣“譁啦譁啦”物體掉落的聲音,監控室裡的音響也伴隨著發出了一陣刺耳的轟鳴,接著就是幾聲巨響……一切來得太過突然,郭三日整個人一下子被驚呆了,傻傻的站在窗前。待回到床上後,又輾轉反側了一宿,沒怎麼閤眼。

第二天一早郭三日就迫不及待的開啟了電視,看看有沒有什麼關於昨天晚上的報道。看了半個多小時,連一個相關的字都沒聽到,郭三日無奈的把電視關了,到是在網上檢視到幾個不知道是誰發的帖子,從清晰效果上看也是臨時用手機拍攝的,而且地點可能是在市區,由於燈光和建築物遮擋等原因反倒沒有郭三日昨晚自己目擊時看得清楚。但幾張照片還是引來了大量的點選並快速向上竄到了首頁頭條。雖然沒看見自己想看到的,可至少證明了昨天晚上的事不是自己眼花或者夢遊,而是真實發生的。眼前的一切讓他更感奇怪,既然是真實發生的事,一早上的新聞怎麼連一句話都沒有提及,難道一宿了官方還沒準備好進行調查,還是壓根兒就沒有發現?這應該都不大可能啊,一時郭三日自己也想不明白,整天都魂不守舍的來回思考著這件事的一些細節,幾乎沒邁出過監控室的大門。要不是幾個工人過來找他有事,他連午飯和晚飯都忘了吃。郭三日趁機問了幾個人昨天晚上是否睡得安穩,幾個工人都以為是因為前一段的事,只是再確認一下,關心的順帶問問他們,也就沒在意,一口同聲的回答,“安穩,這幾天工期趕得太緊,大家上床就睡著,沒有什麼事情發生”。郭三日心中暗暗琢磨,昨天晚上那件事看到的人可能也不太多,要不是劃過了整個市區,估計網上那幾張照片都發不出來,整件事就無聲的過去了。又閒聊了幾句後工人們就走了,郭三日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屋裡來迴轉著。到了晚上,心不在焉的在園區裡看了幾圈,就回到了監控室,又一次開啟了電視,看看有沒有什麼報道出來。這一次沒有讓他失望,而且報道中還播放了一段影片資料,是這件物體在快速下落時拍攝的。一個前頭是亮的,帶著一條很寬很長尾巴的發光物體,從空中墜落,並發出了飛機螺旋槳一樣的嗚嗚聲,非常響亮。事後有關部門組織了搜尋,在一農戶家中找到了掉落的物體,這個物體看上去像是一種金屬,而且並不完整,應該只是一塊碎片。當時飛落的金屬片砸在了這家院兒裡的一棵樹上,並把樹底下停放的腳踏車的車把砸彎了,車的大梁也有些變形,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什麼痕跡。畫面中工作人員戴著手套直接將其撿起,專家在最後也對其做出了解釋,稱這塊金屬碎片是火箭發射時掉落下來的元件,這種砸到居民家的情況,發生的機率很低,大家不用過於為此擔心……。

事情看上去好像報道的很完整,但郭三日卻總感覺有些不對勁,他當晚看到的情形完全沒有在報道中提及,另外也沒有對金屬碎片的成分和功能做出進一步具體的說明,這一切都有點太不合常理了。

72紫光——乙003(2)

郭三日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關於這件事上他感覺不可能再透過新聞報道獲得什麼有用的資訊了,不如自己查閱一下古籍,看看歷史上有沒有更多相關的記載。在經歷了這麼多事後郭三日認識到,一件事情往往時間隔得越久反而看得更清楚,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常常因為各種干擾,普通人很難知道事實真相。

在郭三日這不大的房間裡,唯一算的上富足的,就是四周書架上擺滿的書。這其中的絕大部分來源於郭三日用那算不上豐厚的積蓄購買的,還有一少部分是人們“投其所好”送給他的。現在的書有時候對於人們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如雞肋一樣,不知道如何處置,這時認識郭三日的人就會想起他,尤其是他那如獲至寶,真心誠意的感謝,讓大多數人很受用。就這樣日積月累,很多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書,就都彙集到了郭三日這,而且他還常常用得上,並未讓其荒廢。就如今天他在本關於古代天象記載的書上,發現了大量關於天空中閃光物體的記述,而且其中不乏古今名人,如家喻戶曉的宋代詩人蘇東坡就有過一次和郭三日相近的經歷,並為此創作了一首詩,詩文是這樣描述的: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冷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紋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烏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警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可見在沒有飛機之前的古代天空中,就出現過這種奇異的光,而且還非個例,這樣的事情,幾乎在各朝各代的史書上,都有詳細的記載。只可惜沒有一本專門記錄此事的專著,郭三日內心正為此惆悵,無心的拿起了一本名為《夢憶》的古裝書。這本書他從來沒注意過,也忘了什麼時候放到自己書架上的,作者的名字頗為古怪“冘守活”,冘這個姓真是太少見了。郭三日好奇的翻開了書皮兒,只見上面記錄著古代歷朝歷代有關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與他以往看的書有很大不同,全書條目眾多,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其中竟有一章專門用來講述古代天空出現的各種奇異現象,上面對時間地點和整個事件細節的描述非常詳實。

73紫光——乙003(3)

公元前11世紀,河南孟津,周武王遇紫光

武王與黃河渡口盟誓,後渡之,有火自上覆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

公元334年,湖北武昌,東晉大臣庾亮於城中遇紫光

庾亮一次出巡武昌,夜見城內有數炬火。從城上出,如大車狀,白布幔覆,與火俱出城,東北行至江乃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公元354年,甘肅武威,涼王張祚於宮中遇紫光

張祚家族世代稱王於西北涼州,張祚自立為帝,都城在姑臧,稱帝當晚,天有光如車蓋,聲若雷霆,震動城邑,車蓋形狀如大傘,橫視上銳下平。

公元1056年,江蘇揚州,北宋文人孫覺在湖邊見紫光

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凡十餘處,居民行人常常見之。餘友人書齋在湖上,一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橫一金線。俄頃忽張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爛然不可正視。十餘里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類月,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

公元1070年,江蘇鎮江,蘇東坡與金山寺見紫光

蘇東坡因反對即任宰相王安石進行的變法,備受排擠,被下放杭州做通判,途經江蘇鎮江金山寺,夜見天中有光焰。非鬼非人,詩興大發,做《遊金山寺》一首,留於後人。

公元1595年,甘肅泗縣,騰中百姓見紫光

萬曆二十三年九月癸巳夜,永寧有火光,形如屋人,損於西北。永昌,鎮番,寧遠所見同。

公元1892年,南京朱雀橋上,畫家吳有如見紫光

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城南隅忽見火球一團,自西而東、形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緩。維時浮雲蔽空,天氣昏暗,舉頭仰視,甚覺分明。立朱雀橋上,翹首支足者不下數百人。約一炊許,漸遠漸滅。有謂流星過境者,然星之馳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遠,自有而無,甚屬濡滯,則非星馳可知;有謂為兒童放天燈者,是夜風向北吹,此球轉向東去,則非天燈又可知,眾口紛紜,窮於推測。有一叟雲,是物初起時微覺有聲,非靜聽不覺也,系由南門外騰越而來者,嘻,異矣!逐作其畫,將此文字,提於畫上。

……

郭三日放下書時,天已泛白。驚異書中所記事之詳細,種類之龐雜。單隻“紫光”一向所記之事即以如此之多,更為可貴的是,從記錄的嚴謹上看絕非道聽途說,條條都可見其用心考證方才落筆,極為可信,可見那晚他所見之事自古已有之,並不像電視上報道的那樣簡單。

74紫光——乙003(4)

郭三日正在思索之際,大門口駛來了一輛計程車,從上面下來一位戴著眼鏡的男人。郭三日忙走了過去,見來人手中捧著一個半米左右的薄片包裹,心中不免有些疑惑,等問明白以後郭三日更加為難了。原來這人的父親,早在幾年前就安葬在這,可他今天過來時匆忙,忘記了帶證書。郭三日左右思索了一陣,覺得還是讓人先進來,待詳細核實後再說。

兩人一起來到了監控室。“您怎麼稱呼啊?身上總應該有能證明自己的證件”,郭三日這人不愛為難人,只要能有個說服自己的理由,他也不想讓人家白白跑一趟。來人摸了摸兜,掏出了張身份證遞了過來。郭三日拿到手裡一看,不免有些吃驚,這個人叫“冘守行”,這個姓本不多,他竟一天遇見了兩次,名字好像也很相近,就問到:“冘守行?那你可認識冘守活?”。郭三日問完後自己也沒抱多大希望,名字相近的人太多了,哪能互相之間都認識。可沒想到,來人聽後,到是比他還驚訝,甚至有些激動的詢問郭三日是如何知道這個名字的,莫非與其相識。郭三日也不相瞞。回身將昨夜自己看的那本書取了出來,遞給了他。這人接過後,如獲至寶,左右撫摸著,單隻這愛書如命的一點,就讓郭三日對其產生了許多好感,其實他不知道這背後實則有著更大的原因。

原來這冘守活,就是來人的父親。他叫冘守行,父親叫冘守活,聽上去多半感到奇怪,一般也不會聯想到是父子關系,各中原因,外人不知。他家世代已冘守二字為名,後面到可以各自自行添加一字或兩字,至於為什麼,他也不清楚,只是世代都如此,就這麼傳承下來了。為了讓郭三日相信這人又從包中取出了一本書放到桌子上,書名也為《夢憶》,只是稍厚一些。郭三日好奇的翻了一下,前面大部分和自己這本相同,但後面卻又多了些新的內容,全是近幾年科技發展和天空異象等方方面面的記載。看過一會兒,郭三日又好奇的翻到封面看了一眼,書名確實一模一樣但作者只寫了冘守行一人,這種做法真是太奇怪了,即使合著也要標明他父親的名字啊,一本書對一個作者來說是何等重要。在他不解的看向這人時,冘守行卻像剛剛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一樣,開了口:“你喜歡這本書嘛?”郭三日心想這還用說嘛,看了一宿,到現在眼都沒合呢。冘守行看了看他的表情,心中也有了答案,接著道:“這也可能是一種緣分,既然你有先父的書,今日又遇見了我,就把這件事說於你聽,到也不是不可的”。郭三日被他這鄭重的語調,怪異的言辭,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但在靜靜的聽他講過之後,倒也不覺得其行為有什麼過分了,這還真是一本不能失傳的寶書,至少對他們家來說,確實如此。

這本書寫作的年代,遠遠超過了郭三日的想象,連冘守行自己也不能確定具體時間,只知道在唐宋之前,其先人就世代相傳,不曾遺失,每一代都把自己所在時期的各類內容新增上去著以新書,書名不變,但作者只留當代一人,其實填寫作者只是為了讓世人不感到奇怪,與書相比,作者是誰,倒顯得並不重要了。經歷代的傳承,這已成為他們家族超越個人的一種使命,所以嚴格來說這本書,並非他父親所著,至少並非全部由他父親所著。經歷了幾代人已經無法知曉了,若是每一代都為當世人所著,便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甚至尚古文字剛形成之時,想一想這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75紫光——乙003(5)

郭三日在聽到來人講完這書的來歷後,心中也不免驚奇,說來簡單這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今日他帶著書和包裹來看望父親是否也和此有關?想著不禁多看了那包裹幾眼。冘守行既已將自己的事情告訴了郭三日,便無心再對其隱瞞,逐將包裹開啟,一塊銀白色的金屬薄片,展現在面前。這便是前幾日那紫光墜落物的一部分,因為還沒有對其進行詳細分析,無法在書中註明,所以想先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將其安放好。聽到這郭三日心生好奇,關於這墜落物,新聞上不是已做報道,證明是火箭上的元件了嘛!雖然對此郭三日也有些不確信,但已得到了樣本,對其進行必要的化驗不是應該的嗎?又何必如此呢。沒想到郭三日不說還好,他這一說完,冘守行反倒更加生氣:“相信那些個蠢貨,資料認真不認真分析先不說,拖拖拉拉的何時能得出報告都是問題。”這冘守行本身就是一名科研人員,對其機構自身的問題比外人更加清楚。據他所說,目前科學上的主要問題,並不僅僅是儀器設備方面需要研發創新,而更明顯的是表現在思想觀念,研究方法方面的滯後。現在的科學家往往具有較強的產品研發能力和對已知現象的解釋,大多數人除了對本職工作的業務和寫論文晉升評比的需要之外,對於其他未知現象缺乏見微知著,尋根問底的科學探索精神,更有甚者,因為怎麼解釋都不能自圓其說,於是惱羞成怒以權威專家的身份,將奇異自然現象研究,特別是不明天體和現象的科學研究,扣上“偽科學”的大帽子,人為設定科學研究的禁區,例如這次墜落事件,出面的科學家,一方面說他們沒有必要做鎂元素的同位素檢測,另一方面他又肯定的說金屬殘片中一定沒有鎂元素的同位素,“不然我不就獲得諾貝爾獎了嗎?”,這顯然是一種想當然的極端不負責任的說法和做法,即使有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機會,這位科學家也會失之交臂。不願意投入精力甚至迴避不能帶來切身利益的領域,這種短視功利的做法對科學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傷害。

郭三日聽他抱怨完,卻感新聞對此報道的太過草率,也不夠深入,作為一個媒體也可能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啊。若以冘守行的話說他們根本就什麼也沒報道,或者說報道的和他所瞭解到的完全是兩件事情,當他把自己所知道的講給郭三日時,郭三日才發現這件事情的真相遠比人們知道的更加撲朔迷離。

76紫光——乙003(6)

事情要從2009年12月8日的一天晚上說起,當時地處北歐的挪威夜空,突現一種螺旋光圈,現場的目擊者達1000多人。短短十幾分鍾後,挪威的氣象局就被呼入的電話給淹沒了,而透過監測發現,在這個時間段內並沒有觀測到有任何的極光現象。挪威的軍方也發出宣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查清當時這個神秘光圈的來源,他們懷疑是俄羅斯進行的**實驗引起的,但是俄羅斯的軍方卻否認有任何的**發射訊息,至此大多數目擊者不得不相信,這並非人為因素而是一種超自然現象。

時隔一年後,在其正南方的亞丁灣海域,兩天內接連發生了62次地震,其中大部分都在4.0級左右,並且在震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場。索馬利亞海盜就是在這時突然變得更加猖獗讓世界矚目,各國**紛紛派遣軍隊進行維和行動。單看時間點確實也未免有些太過巧合,當時那裡海盜的總人數不到1000人,造成的損失也就幾千萬美元,而各國出動的軍警部隊的費用和人數,都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數字,這就讓很多細心的人對各國出兵的目的表示懷疑,更有甚者竟說這些軍事行動的真正目的是和那次挪威夜空出現的紫色光圈有關。

其實這樣的事在我國境內就時有發生,離其最近的一次是在四年前。2005年12月24日夜晚22點33分,我國內蒙古南部與陝西省北部交界地區的上空,出現了一片糊狀的光帶,亮度與銀河密集的星雲相近,並且緩慢的向西運動。在移動過程中,亮度有所增強,光帶中心也出現了強烈的閃光,至晚上22點37分,飛行物體以移動到甘肅省永昌地區上空,懸停了大概半分鐘。可見其呈月牙狀,內耳比較量亮,而外耳則比較淡,隨後中間的月牙形兩端開始轉動,外耳也隨之運動,而且在亮的時候是非常的耀眼。物體繼續向西飛行,途經內蒙古固陽,陝西的華縣,甘肅的定西,貴州的畢節,四川的磅單,雲南昆明和大理地區,這些地方當時都有多人目擊到相同的高空懸停物,直到當晚22點48分,整個發光體中心最亮點的黃色逐漸向外漸變成紫淡紫色。如用望遠鏡觀看,中心物體輪廓清晰可見,成啞鈴狀,上面一頭大,下邊一頭小,兩頭的圓球發出扇形的帶波紋的淡紫色光,遠看則如一個紫色的光圈。22點52分飛行物在西方突然自行消失,自此之後,在我國境內再未出現,直到前幾天一個相似物體剛剛出現,就因不明原因發生墜落,只留下少許碎片後消失不見了。雖然沒有形成前幾次那麼明顯的光圈,但根據不明飛行物的十二種常見分類:火流星狀,光斑狀,亮星群狀,飛棒狀,飛棍狀,螺旋狀,扇狀,光團狀,球狀閃電,空中怪車,飛碟狀,紡錘狀,各自的不同特徵可得知這次出現的和前幾次的為同一種飛行物體。說到此,嚴守行,竟激動的有些微微顫抖,雙手撫摸著眼前的金屬薄片:“時間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問題,今後的科學更需要精準的時間記錄,需要有人做這一方面的工作,如我有生之年不能將其記錄詳實,今後會有一個叫冘守翌的年輕人來取它,除此人外不管是什麼人還是機構,你都不要將其拿出”。郭三日聽後心中不禁苦笑,暗道我一凡人又能為你多看護幾年呢!但眼下卻被他這神情感動,又怎忍心說破,默默點頭。兩個普通人在這簡陋的房間內,雖不甚和諧但也適當其時。

結語:

人的貢獻——一過去做過的,二現在在做的,三未來不可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