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白色果實最新章節列表 > 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日誌雜文——文明發展的哲學趨勢(十八)

消極力量的弊端

關於消極力量的失敗,就是在其決策方面也有其基礎。自古無從不犯錯誤的人,百密終有一疏,消極力量的弊端是存在的。從其決策上說來,現階段消極力量在對文明實施的破壞中,已經犯了許多錯誤。計其大者有五。

一是逐漸增加行動中的人數。這是由於消極力量對人類保護自身文明估計不足而來的,也有它自己能力不足的原因。消極力量一向看不起人的生命和自身的價值,在其進行了一系列破壞攻擊行動後。往往得來的結論是:一盤散沙。據此以為人類自身的文明不值一提,繼而會定出所謂“速決”的計劃,幾個人一組不計代價的發動幾起破壞行動,企圖嚇潰人們阻礙文明的正常發展。積極力量為了保護人類文明這樣大的團結和這樣大的抵抗力,他們是沒有料到的,他們把人類已處於進步時代,這一點忘掉了。及至破壞計劃難以推進,就逐漸增加人力物資投入,一次行動由十幾個人一次又一次地增至幾十個。再要繼續頑固的走下去,非再增不可。但由於同世界人民的對立,又由於資源先天不足,所以消極力量的最大的出動人數和進攻地點的選取都不得不受一定的限制。

二是沒有主攻方向。每一次破壞行動傷亡一些,再進行就沒有人力了。多次失敗後,總結了教訓,把主力集中一起,對內部實施強化培訓,迷惑更多新加入者或不知情者為其送命,這個算是暫時的認識到了其不足對其進行了一下彌補。

三是沒有相互之間協同。消極悲觀主義聚在一起的人多是在生活中喪失了自身的追求,其內心深處是極其悲觀的,看似“無私”一切都為了“任何人”,實則是對自己對周邊人內心都無真摯的人文情感,所謂的“理念”只是淪為消極力量的工具而已,才會在進行破壞攻擊行為時表現的“義無反顧”,可憐又可悲。這樣的一群人集中在一起,消極力量內部必然存在著頗為嚴重的矛盾,這種矛盾正在向前發展著,衝突中表現的不協同是其具體表現之一。

四是失去歷史時機。消極力量因為能力的不足,沒有政策的有力制定者。

五是計劃多實現少。消極力量常常在各地引起騷亂,但對文明的破壞程度有限,受其影響而加入追隨的更少,消極力量自身有限的資源進一步消耗其行為的野蠻性、退步性暴露的更加明顯,表現其指揮破壞行動人員的笨拙和消極力量的能力受到自身限制。

這五個——逐漸增加行動中的人數,沒有主攻方向,沒有相互之間協同,失去歷史時機,計劃多實現少,是消極力量表現出的不行之點。雖已改了一些,然根據消極力量能力不足和內部矛盾諸因素,求不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且得之於此者,又失之於彼。以上是消極力量自己的弊端,不是我們使之造成的。積極力量方面,尚可根據消極力量之錯誤,而有效的動作,在有組織有思想的民眾支援掩護之下,造成對手犯更大的錯,調動敵人就我範圍,這件事的可能性前面已經說過了。所有這些,都說明:我之積極力量的勝利又可在對手之決策面上找到某種根源。雖然我們不應把這點作為我之政策計劃的重要基礎,相反,我之計劃寧可放在對手少犯錯誤的假定上,才是可靠的做法。而且我乘敵隙,敵也可以乘我之隙,少授敵以可尋之隙,又是我們指揮方面的任務。然而消極力量的弊端,是事實上已經存在過,並且還要發生的,又可因我之努力使其暴露的更加明顯,都足供我之利用,所有積極力量應該極力地捉住它。消極力量的決策上面許多不行,但其行動上的破壞力,即組織的破壞行動表現出的專注力和執行力,卻頗有高明之處,這一點我們應該警惕借鑑。

——————(上章回覆)——————

衝突行動的幾種形式(二)

前頭說過,衝突本質即衝突目的,是儲存自己,消滅敵人。然而達此目的的衝突形式,有運動出擊、關卡設定、突擊排查三種,實現時的效果就有程度的不同,因而一般地有所謂消耗和殲滅之別。

我們首先可以說,抗擊消極力量是消耗性質,同時又是殲滅性質。為什麼?消極力量之強破壞力的因素尚在發揮,優勢和主動依然存在,沒有行動中的殲滅戰,就不能有效地迅速地減殺其強的因素,破壞其優勢和主動。積極力量之文弱的因素也依然存在,劣勢和被動還未脫離,為了爭取時間,加強內部外部條件,改變對自己不利的狀態,沒有行動中的殲滅戰,也不能成功。因此,行動中的殲滅戰是達到政策面的消耗戰之目的的手段。在這點上說,殲滅戰就是消耗戰。積極力量抵抗消極力量使人類文明之能夠進行持久發展,用殲滅達到消耗是主要的手段。

但達到政策面消耗目的的,還有行動中的消耗戰。大抵運動出擊是執行殲滅任務的,關卡設定是執行消耗任務的,突擊排查是執行消耗任務同時又執行殲滅任務的,三者互有區別。在這點上說,殲滅戰不同於消耗戰。運動出擊中的消耗戰,是輔助的,但也是持久對抗中所需要的。

從理論上和需要上說來,文明發展在防禦階段中,應該利用運動出擊之主要的殲滅性,突擊排查之部分的殲滅性,加上輔助性質的換卡設定之主要的消耗性和突擊排查之部分的消耗性,用以達到大量消耗敵人的政策目的。在相持階段中,繼續利用突擊排查和運動出擊的殲滅性和消耗性,再行大量地消耗消極力量。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使文明發展持久,逐漸地轉變雙方形勢,準備反攻的條件。政策反攻時,繼續用殲滅達到消耗,以便最後地驅逐消極力量。

但是在事實上,以往的經驗是,許多甚至多數的運動出擊行動,打成了消耗性質的;突擊排查之應有的殲滅作用,在某些地區,也還未提到應有的程度。這種情況的好處是,無論如何我們總算消耗了敵人,對於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和最後勝利有其意義,我們的付出不是無意義的。然而缺點是:一則消耗敵人的不足;二則文明遭到的破壞較大,行動效果較小。雖然應該承認這種情況的客觀原因,即消極力量的破壞性能力還很強,然而在理論上和實際上,無論如何也應該提倡主力專業人員在一切有利場合努力地執行殲滅戰。突擊排查人員雖然為了執行許多具體任務,例如破壞其暴力策劃和擾亂其暴力部署等,不能不進行單純的消耗戰,然而仍須提倡並努力實行在行動之一切有利場合的殲滅性,以達既能大量消減消極力量又能最大限度保護文明之目的。

外線的速決的進攻之所謂外線,所謂速決,所謂進攻,與乎運動出擊之所謂運動,在形式上,主要地就是採用包圍和迂迴戰術,因而便須集中優勢專責人員。所以,集中專責人員,採用包圍迂迴戰術,是實施運動戰即外線的速決的進攻戰之必要條件。然而一切這些,都是為著殲滅之目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消極力量的長處,不但在其能獲得大殺傷性武器,還在其組成人員有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其組織性,其因盲目心理而形成的自信心,其對組織者和對鬼神的迷信,其病態的驕慢自尊,其對其他人的輕視等等特點;這是消極力量多年的武斷教育和消極力量制定的日常習慣造成的。積極力量對之殺傷甚多、使其覺醒者甚少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此。這一點,過去許多人是估計不足的。這種東西的破壞,需要一個長的過程。

首先需要我們重視這一特點,然後耐心地有計劃地從政治上、國際宣傳上、消極力量內部運動上多方面地向著這一點進行工作;而行動上的殲滅戰,也是方法之一。在這裡,悲觀主義者可以據之引向滅亡論,消極力量又可以據之反擊殲滅戰。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可改變的,並且已在開始改變中。破壞的方法,主要的是政治上的爭取。對於消極力量的悲觀主義者,不是侮辱其自尊心,而是瞭解和順導他們的這種自尊心,從寬待勸導的方法,引導他們瞭解消極力量之反人類的本質。

另一方面,則是在他們面前表示積極力量和人類文明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頑強的抵抗,這就是給以殲滅戰的打擊。在具體的行動上講,證明了殲滅是可能的。消極力量的決心已在開始動搖,一般成員不瞭解其行為的真正目的,陷於積極力量和全球正義民眾的包圍中,其坦然面對的勇氣遠弱於積極力量和正義民眾等等,都是有利於我之進行殲滅戰的客觀的條件,這些條件並將隨著人類文明之持續發展而日益發展起來。在以殲滅戰破壞消極力量的氣焰這一點上講,殲滅又是縮短衝突提早解救悲觀者。世界上只有貓和貓做朋友的事,沒有貓和老鼠做朋友的事。

另一方面,應該承認在對破壞行動中表現出的專注性和和為達目的不計代價的執行力的程度上,現時我們不及消極力量。因而最高限度的殲滅,例如全部或大部俘獲的事,在許多場合特別是在人口密集地帶的行動中,是困難的。速勝論者在這點上面的過分要求,也屬不對。抗擊消極力量的正確要求應該是:儘可能的殲滅俘獲。在一切有利的場合,每次行動集中優勢專職專責人員,採用包圍迂迴戰術——不能包圍其全部也包圍其一部,不能俘獲所包圍之全部也俘獲所包圍之一部,不能俘獲所包圍之一部也大量破壞所包圍之一部使其消極力量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而在一切不利於執行殲滅的場合,則執行消耗戰。對於前者,用集中兵力的原則;對於後者,用分散兵力的原則。在行動的指揮關係上,對於前者,用集中指揮的原則;對於後者,用分散指揮的原則。這些,就是抗擊消極力量作戰的基本方針。